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细柳的第一次转折

09-05-27 10:12 13182次浏览
石中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孩子生命中的每一次转折都值得重视。有些孩子小时候出色,升学之后未必出色,这并不一定是因为孩子笨了,跟不上了。很多这种情况是因为转折期(升学)心理调整没有做好。心理调整没有做好,在新环境里不适应,热爱学校、热爱老师、自信心、自豪感都没有了,再碰到一两个学上的小挫折,就会对学感到畏惧、厌恶。

细柳的第一次升学就是上幼儿园托班。去年九月份,她上学了。相信每个有同样经历的妈妈都会有感觉,这个转折对孩子、对家长都是考验。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更听不进说教。孩子只会哭、不合作,还要在身上拉屎拉尿。做家长的一方面担心老师洗裤子洗不干净,孩子会受凉挨冻,另一方面,更担心老师会厌恶自己的孩子,给予不恰当的批评。所以这时候的家长个个心事重重。

细柳性格倔强、软硬不吃、敏感且记性好。我有次烧糊了稀饭,过了大半年还被她拎出来讲。因此,我也很担心一些最初的挫折会影响她很久。担心没有用,关键要行动。

六月份拿到幼儿园录取通知书之后,我就立即着手为她的转折做铺垫。首先搜集各种以孩子上学为素材的故事书,其次找机会带细柳听听本小区已经上学的孩子的现身说法。细柳爱读书,这几本书早就烂熟于心。小区里上学的孩子纷纷说幼儿园好,细柳一幅很神往的样子。此外,出于理解幼儿园老师工作的艰辛,我本着不给老师找麻烦的原则,培养细柳好的生活惯。细柳吃饭一向不用操心(关键我从不给她零食),主要培养的是早晨大便的惯。两个月的坚持,细柳每天早饭后会排便。这样排便问题在家里解决了。不会给老师添麻烦,也不担心她在幼儿园换洗衣服而着凉。

此外,我更加注重孩子见到熟人问候的礼节。且不论老师怎么样,先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总不会错。如果孩子有见到任何熟人都能问候的惯,问候老师则是水到渠成的。要说一下遗传状况,细柳她爹什么都好,就是嘴不甜,见人不愿意打招呼。用我婆婆的话说:“这是性格,教不出的。”婆婆对细柳的看法也是如此。我不信邪,我也决不允许有什么缺点“代代相传”!我以身作则,在小区里见到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无论人家态度如何,我都笑脸相迎,礼貌招呼。其实我也是个敏感的人,以前遇到那种爱理不睬的人,我也没那份穷劲一直打招呼。教育孩子,先改造自己。我跟别人打过招呼之后,再要求细柳跟我学,也不论那个小朋友是否回应细柳的问候。勤能补拙,这是天道。细柳虽然天生不是热情的孩子,在我的指导下“勤学苦练”,终于养成了轻松问候他人的惯。事实上,那些爱理不睬的人,在我们的一再问候之下,也变得热情起来,还一再地夸赞细柳比自己的孩子懂礼貌。但是我奇怪的是这些家长这么羡慕细柳,为什么不指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这样的惯呢?养成这样的惯将来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好处啊!管他天生性格如何,惯的力量最大!教育就是培养惯。“性相近、相远”,讲的就是后天教育环境对人的改造。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3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百步穿杨

09-06-02 11:19

0
人生阅历浅不是问题,只要有心就行
百步穿杨

09-06-02 11:14

0
推荐,加油
石中火

09-06-02 10:31

1
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明理解学生、激发他们的自尊心有多么大的用处。比起课堂上唇焦口燥,粉笔写个不停要效果好得多。跟我来谈心的孩子很多,包括很多本身就很优秀的孩子。这些优秀的孩子大多心高气傲,并不是要我放一马,或者是讨论什么课本上的问题。他们来跟我谈心的原因是我能准确地说出他们性格上的特点以及他们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他们服气我的判断。他们来谈心的目的是来听听我的意见以便完善自我。
孩子们让我走进他们的内心,我既惊喜也感到惊骇。走在孩子们的内心,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那种感觉就像走在芳草萋萋的荒原上。荒原是那么的有生命力,一切鲜花和野草都在疯长;而荒原又是那么的苍凉和寂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切都在自生自灭,无人关心。年轻的心灵需要家长、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太少。我的水平并不高,只是关心孩子们心灵的人太少,他们又那么地渴望被了解被发现,我才成为他们热衷倾诉的对象。有的家长,平时只给孩子钱,甚至有的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会收到父母送的车。而这种父母在孩子考不好了才来找老师、找教务处,但是孩子们恋爱了几次他们根本不知道。如果孩子恋爱了都不愿让父母知道,这个父母做的有点失败。花时间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于我并无损害,人内心的世界如同外在的世界一样,丰富多彩。我做了不多的努力就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并收获了信赖和尊重,这是我幸运且令人高兴的经历。
先写到这里。
石中火

09-06-02 09:22

1
我不是不点名嘛?我不是主要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嘛?好,那么点名和具体演算所占用的时间我可以挪作他用。我用这些时间来关心孩子们的心灵,跟他们谈谈感情。我很少去直接去批评孩子们。但是我在维护课堂纪律的时候往往以朋友聊天的方式跟他们谈我自己做学生的体验、我看到的他人成功的例子和失败的例子、好的教育学书籍以及心理学案例。

刚开始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有点担心我这个心血来潮的做法。但是我发现当我谈及我自己的学生时代,谈及我看到的他人的学生时代时,学生们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同情感。他们迅速跟我拉近了距离,再跟他们谈一点社会现实、谈一点历史、谈一点人生成长的节奏,他们会兴奋不已。我可以从他们害羞的笑容、闪亮的眼睛里以及冲破自我约束的插话发现这一点。在这里插一句,我认为本科生比研究生优秀。给研究生授课,那些研究生要么只顾埋头记笔记,要么课后跟你套近乎套题。课堂纪律好得不得了,但是半个反馈也没有。眼睛里既读不到欣喜也读不到反抗和蔑视。给研究生上课,我的感觉象是对着一个死水潭自言自语。
石中火

09-06-02 08:58

1
说实话,中国的理工科大学的教科书写得少有精品,一个个都跟压缩饼干似的,平铺直叙,内容又干又多。书本中充满了各类公式及其证明,却没有这些公式和证明被发现的历史。所以本本书抡起来都跟板砖似的,砸得学生晕头转向。此外,理工科大学所有的主干课程都配有实验课程,但是这些实验课程一般是在理论课程过半后再跟上。这个安排我个人感觉不够合理。
我始终认为促使学生努力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知识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所以给学生展示本门课程功用的实验课程应当提前。在孩子们学理论之前,先要有感性认识,这样他们才会知道该课程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学校任课期间,往往我第一堂课就要用机房,除了相互认识以及树立规矩,就是要让孩子们对本门课程的生动之处有深切的感性认识。尽管孩子们在这时不过是看个热闹,一点理论上的分析都没有,但是第一节课的“变戏法”给他们印象很深,在随后的课程中再联系理论更容易理解一点,并通过一些有趣的现象能把很多理论知识点联系起来。
此外,课程安排得再紧,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我都要抽出5~10分钟来讲解该理论被发明的历史以及发明者的生平,以此增加科学发现过程中的生动性和兴奋性。否则,学生会觉得这些理论如同天外来物,我们不能学步了。
大部分人认为,科学的课堂应当严谨,但我认为科学的课堂如同人文的课堂,首要的是激情。科学有其独到的优美,而这种优美往往体现在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上。这些相互的联系从不同的侧面证明同一论断,有着无与伦比的严谨之美。这种美,在若干年前,有人形容为“冰雕般的美,不为任何人的软弱情感所动摇的美”。因此,在课堂上我提到最多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我跟学生们说,我不要求他们怎么会算,因为计算能力早就在中学甚至小学被考查过了。即便是积分运算,也是大学低年级应当考查的事情。再说了,现在计算机这么能干,各种算法计算机都会,你们算不过它。你们能比计算机强的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算,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你们不能自贬身份,去跟计算机抢活干。我要求的侧重点是本门课程知识点的相互之间的联系,相互的补充。在每次期末的考试中,有三分之一的题目是分析论述题,而计算只不过是分析论述中的某一个手段而已。
石中火

09-06-02 08:52

0
氧化锌、极线、maoren:夸奖令我欣喜,但也不必过奖。谢谢!

教育是有关人的艺术,最好的老师就如同雕刻大师,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那些雕像就是长好在石头里的,我不过是拂去它们身上的沙土,把他们解放出来。”好的老师也是这样,从孩子的细微表现就能发现他们的特质,然后把他们解放出来。
我的人生阅历还很浅,谈不上是个好老师。如果有一天我自我感觉水平可以不误人子弟了,或许我会重返校园。
极线

09-05-31 20:00

0
多谢石中火同学,
  上周俺再次荣幸的被儿子的两位主课老师请去喝茶,
  第一次有了该怎么整体去这件事的觉悟,
  近期在与老师,俺家小子沟通后,
  似乎初见成效!

  从本帖中俺知道:
  教育不是等待过程中的纠偏,
  而是,
  持续,付出,引导,忍耐,等待。。。。。。。。
  多谢!
氧化锌

09-05-31 17:38

0
了不起的妈妈
石中火

09-05-31 17:27

1
我不但对谁没有交作业心中有数,对交了作业的学生的情况更是了然于胸。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交的作业,我都认真对待。诚如我前面所言,作业是基本的交流方式。学生中愿意的不愿意的都跟你交流了,做老师的怎可以掉以轻心,挫伤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我每次批作业之后都会给出评语。比如谁比上次进步了;谁是抄的,但抄得不好;谁退步了;谁做了几种解法,非常棒;谁是抄的,但是比上次抄得工整等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主要跟自己比。那种学好的孩子一旦不认真了,我毫不犹豫地下批评的按语。有个很好的学生,有段时间作业潦草,我下了批评的按语。学生不服,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跟我讨论,说她这份潦草的作业比其他工整的抄袭作业强。我说她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我批评她不是跟他人相比,而是跟她自己相比,唯有跟自己比有提高才谈得上学的成果。她再次写信说她在考G,时间不够,但她会严格要求自己。她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还有的学生,在我一再看出作业抄袭之后,慢慢地开始自己做作业。考试的分数,我并不公开谈论,但是有谁解题多解了几种方法,有谁对概念有独到的理解,我立即公开肯定他们这种主动学主动动脑的成果,并让他们在课堂上给大家做示范。这是我给主动学的同学最高的荣耀。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光有作业的交流是不够的,光有针对该课程的交流是不深刻的。立下规矩之后,还须循循善诱。而循循善诱,必须学生对老师敞开心扉。只有老师走进学生的内心,释放他们被束缚的激情,激发他们逐渐怠惰的头脑,才谈得上教育。若干年之后,也许我会遗忘我教授给他们的知识,他们也许已经遗忘。但是我对那些渴望被人了解的年轻的心灵是难忘的,他们也许还会记得一个关心过他们心灵的、在他们转折点上提过建议的老师。因此,我还对授课内容做出了调整。
石中火

09-05-31 17:12

0
我这几条跟大多数老师很不一样。一般地来说,老师们会点名保证出勤率,但是不会经常布置作业。即使布置作业,也只抽改一部分,并且经常不在办公室。此外,很多老师在学生考试之后去办公室悔过和痛哭是会放学生一马。我这几条都是有悖常规,自然学生们感觉很奇特。但是自己立下的规矩,执行起来毫不含糊。也许很多人看到我以前的文章,会认为我是个和蔼的老师。其实我也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小树的成长,不仅仅需要阳光雨露,还需要雷霆和霜雪。我懂得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跟学生表明我的决心,更明白如何用行为给学生演示我的决心。
此后的授课,我不点名。但是有谁没有交作业,我就立即在课堂上点他的名,并给三天补做时间。三天之后,概不受理。我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情况了如指掌。谁没交作业,谁几次没交作业,决不会说错。所以学生从我的准确计数的行为知道我的决心。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