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细柳的第一次转折

09-05-27 10:12 13178次浏览
石中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孩子生命中的每一次转折都值得重视。有些孩子小时候出色,升学之后未必出色,这并不一定是因为孩子笨了,跟不上了。很多这种情况是因为转折期(升学)心理调整没有做好。心理调整没有做好,在新环境里不适应,热爱学校、热爱老师、自信心、自豪感都没有了,再碰到一两个学上的小挫折,就会对学感到畏惧、厌恶。

细柳的第一次升学就是上幼儿园托班。去年九月份,她上学了。相信每个有同样经历的妈妈都会有感觉,这个转折对孩子、对家长都是考验。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更听不进说教。孩子只会哭、不合作,还要在身上拉屎拉尿。做家长的一方面担心老师洗裤子洗不干净,孩子会受凉挨冻,另一方面,更担心老师会厌恶自己的孩子,给予不恰当的批评。所以这时候的家长个个心事重重。

细柳性格倔强、软硬不吃、敏感且记性好。我有次烧糊了稀饭,过了大半年还被她拎出来讲。因此,我也很担心一些最初的挫折会影响她很久。担心没有用,关键要行动。

六月份拿到幼儿园录取通知书之后,我就立即着手为她的转折做铺垫。首先搜集各种以孩子上学为素材的故事书,其次找机会带细柳听听本小区已经上学的孩子的现身说法。细柳爱读书,这几本书早就烂熟于心。小区里上学的孩子纷纷说幼儿园好,细柳一幅很神往的样子。此外,出于理解幼儿园老师工作的艰辛,我本着不给老师找麻烦的原则,培养细柳好的生活惯。细柳吃饭一向不用操心(关键我从不给她零食),主要培养的是早晨大便的惯。两个月的坚持,细柳每天早饭后会排便。这样排便问题在家里解决了。不会给老师添麻烦,也不担心她在幼儿园换洗衣服而着凉。

此外,我更加注重孩子见到熟人问候的礼节。且不论老师怎么样,先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总不会错。如果孩子有见到任何熟人都能问候的惯,问候老师则是水到渠成的。要说一下遗传状况,细柳她爹什么都好,就是嘴不甜,见人不愿意打招呼。用我婆婆的话说:“这是性格,教不出的。”婆婆对细柳的看法也是如此。我不信邪,我也决不允许有什么缺点“代代相传”!我以身作则,在小区里见到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无论人家态度如何,我都笑脸相迎,礼貌招呼。其实我也是个敏感的人,以前遇到那种爱理不睬的人,我也没那份穷劲一直打招呼。教育孩子,先改造自己。我跟别人打过招呼之后,再要求细柳跟我学,也不论那个小朋友是否回应细柳的问候。勤能补拙,这是天道。细柳虽然天生不是热情的孩子,在我的指导下“勤学苦练”,终于养成了轻松问候他人的惯。事实上,那些爱理不睬的人,在我们的一再问候之下,也变得热情起来,还一再地夸赞细柳比自己的孩子懂礼貌。但是我奇怪的是这些家长这么羡慕细柳,为什么不指导自己的孩子养成这样的惯呢?养成这样的惯将来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好处啊!管他天生性格如何,惯的力量最大!教育就是培养惯。“性相近、相远”,讲的就是后天教育环境对人的改造。
打开淘股吧APP
46
评论(13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子明

11-01-21 15:05

0
好孩子是陪出来的。
云天渐

11-01-21 14:22

0
受益匪浅,以后经常拜读
熊粉粉

10-10-24 19:39

0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友能力、语言能力和学能力,这些工作都是有着长远的价值。

孩子的成长就像公司的成长一样,也会遇到挫折和恶劣的外部环境。还是那句话:把握好能把握的,把不能把握的交给命运。
石中火

10-10-18 15:12

1
不好意思,很久没有看这篇文章,bhj8和灞桥烟雨的祝福,我都没有看见。谢谢朋友们的祝福,请原谅我的轻慢。

回看这个一年多之前的老帖,有很多感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细柳还是个胖墩,现在已经有了亭亭的身姿,是个小姑娘了。

细柳最近换了老师,风格大变。而且这位老师师德需要进一步观察确认。九月份以来,在适应老师上面我花了很大力气调整自己的心态。

目前采取冷处理。跟老师保持一段距离,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所幸的是细柳目前大了,性格开朗,对于老师不恰当的话不往心里去。

回想细柳当初入学,那样一个转折点,固然我作为家长做了一些工作,幸运的是在细柳说话不清的时候,她遇上了几位不错的老师,使得她这样倔强且语言发育晚的孩子能较快地适应学校的生活。如果是换做现在的这位老师,相信细柳要度过这个转折期仍旧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家长更细致的工作。

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能遇到好老师,是一种福气;遇到不适合的老师,准备打持久战。

现在回过头去看,无论遇到哪种老师,家长持之以恒的努力,都是有用的。譬如: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友能力、语言能力和学能力,这些工作都是有着长远的价值。在这一年多时间内,细柳的性格变得很开朗,即使是老师不公正的暴风骤雨般的批评,在细柳心中也没有什么阴影。

细柳结交的很多朋友,让她在学校里很开心。即使是有老师的高压,她仍旧热爱学校。她的学能力和语言能力,也让我们家长放心,不担心老师对她的忽略或者是不恰当的批评。

只是这三、四个月以来,我在投资上花的功夫超过对孩子的教育,每天陪伴她的时间小于一个小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应当是一只最有潜力的成长股。孩子不需要时时的照顾,但是也不能有长时间的疏忽。教育,是一件也许不够紧急,但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长时间地持之以恒地投入精力。

孩子的成长就像公司的成长一样,也会遇到挫折和恶劣的外部环境。还是那句话:把握好能把握的,把不能把握的交给命运。
灞桥烟雨

10-09-22 17:16

0
楼主节日快乐,阖家安康。
bhj8

10-09-22 15:51

0
祝石中火中秋快乐。
暮成雪

10-09-10 23:22

0
最近在和同事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同事的外孙刚进幼儿园,很不适应,妈妈急躁,严加斥责,外婆心疼,教育方式产生分歧。我说记得曾经拜读过石兄的大作,实在佩服得紧,只是记不得作者的大名和文章的名字了,热心找了很久,费了很长的时间搜索都无处觅踪影,郁闷得很。
今天在外办事,突然想起了石中火的大名,哈哈,回来立刻搜索,果然不错,重温了一年前的帖子,震撼依然,佩服依然。
也已经有了第三代,似乎面临又一次教育的起点,当年的我们,缺乏这样的教育底蕴和氛围,致使现在回顾以往还有很多遗憾,但如石兄这样的高人又有几何呢?尽管做不到,还是希望现在的小父母和上一辈老人有机会看看石兄的范文,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和借鉴。
因此,特意把这贴翻出来,让早期教育的智慧之光重放光芒,哈哈~~~
下半场

10-05-25 20:27

0
好母亲。
小小顽童

10-05-23 23:13

0
真好!我最头痛的就是孩子的教育。楼主真是榜样。
薄荷

10-05-23 22:43

0
加油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