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icroFund于2007-07-18 13:03发表跟帖:
;;;;;;;--------------------------------------------------------------------------------------------------
;;;;;;;股市的成交量与投资者平均收益率成正比。
成交量与印花税无关。(如果5.30出台的政策是增加资本利得税,也会导致现在的结果。)
0
乙木于2007-07-18 12:58发表跟帖:
;;;;;;;--------------------------------------------------------------------------------------------------
;;;;;;;是的,俺看成交量,主要均量线。
超过某个级别的均量线水平的,就是主动性买盘或者主动性卖盘。
比如昨天以来的上扬
已经是从0620日以来的首次出现主动性买盘了。
短期的影响不大(如30分钟以下级别)
长一点的,就受到530影响了。
比如日、周级别。
0
kitaroym于2007-07-18 12:49发表跟帖:
;;;;;;;--------------------------------------------------------------------------------------------------
;;;;;;;阿里兄:
说实话,我专门把流通在3亿以上的东东建了个集合,其实06年开始,我发现市场并不缺钱,大流通额的说拉就拉,和当年519级别的那种有着本质的区别。
说明真正的大鱼只会嫌池子小,不够扑腾。
其次短期的热钱和长期的锁定,安全边际和目标也不一样。
如果说对于4335到3500左右这期间,再打个八折倒是可以作为以后短期热钱和长期锁定之间的幅度来计量。
这样来看,股指期货大概的强波动级别,也有点清晰。
木头的思路也在这,成交量的均值那就是波动级别的均值中心点吧
0
乙木于2007-07-18 12:41发表跟帖:
;;;;;;;--------------------------------------------------------------------------------------------------
;;;;;;;投资家1973兄:
你说的问题俺有思考。这确实比较接近目前的市场状况。
俺在印花税政策出来的时候,写过一个张帖子的,好像叫做“关于印花税的小学算术”问题。
带有一点讽刺管理层的意思。
俺的意思是,它对市场的杀伤力其实很大。尤其是对这轮行情。
有很多人还论证了,经过这样调高以后,中国股市这个赌场就彻底成为负和博弈了。因为交易成本远远补偿不了上市公司分红,尤其是流通股部分。
这些俺们先不说了哈。
那么,你认为,以后,只要印花税不调整回来,就再也没有牛市了吗?
(以后可能在三年内吧)
0
阿里爸爸于2007-07-18 12:35发表跟帖:
;;;;;;;--------------------------------------------------------------------------------------------------
;;;;;;;如果按老K的观点,市场会出现以300成份为主的个股带动指数上涨,而其它的个股事实仍然在调整,这并非不可能,如果那么散户,垃圾私募甚至券商(不好意思,是有可能的)无法抵抗这样的诱惑,有可能被迫被放弃原来在高位套住的这部分仓位,反过来追逐300成份品种,当然这样一来,以大盘蓝筹为主的300指数有可能再次放量,这对于JJ是好事~无论如何,用屁股都能做的行情毕竟已经告一段落~
0
投资家1973于2007-07-18 12:30发表跟帖:
;;;;;;;--------------------------------------------------------------------------------------------------
;;;;;;;感谢楼主和众网友的理性态度,为我的激动羞愧不已。我想有必要继续说明我的观点。
1、现在持仓待涨的、满仓被套的都是弱势群体,这个你们信不信?现在猛拉指标股的都是基金——他们也是弱势群体的代表。而真正理性的、有背景的大资金早已逃之夭夭,这个你们信不信?
2、知道了这个事实,就会明白,股指暴跌在即。最多10个交易日多空就会决出胜负。现在的股指在大盘股的拉抬下千娇百媚柔弱可人,那是骗你进去占她便宜的!
当你以为可以玩弄她一把的时候,她忽然变成了眼镜蛇,死死咬住你的手指不放。不信,大家弄点资金进去实盘试试就知道了。你不赔钱我请你喝酒。这是动手断手、动脚断脚,谁玩谁死的行情。要是没有迷惑性,还叫股市吗?
3、必须承认,这次大资金的撤退相当的有序。护盘掩饰的技巧达到了完美的地步。无论我等,就算是西人,对指数的控制也不可能象东方人这样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4、以楼主的水平,我看你是在装糊涂还差不多,呵呵。封基、lof持有的是什么资产?股票为主对吧?股市都见顶了,股票都不行了,它们凭什么行?难道它们是沽权,和股票的走势反着来吗?这和它们本身收不收印花税又有何干?谁会为了芝麻丢失西瓜?
5、湖舟兄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就是通过历史行情说明行情的发展与印花税无关,历史上更高的税率市场也能走牛和暂时走牛。这个观点我早有批驳。持这个观点只能说明湖舟兄研究历史不全面,看的是历史的表象,而非历史的实质。
96、97年参与股市的才几个人啊?那时候成交额才多大的数量级啊?少则几个亿、十几个亿,多则几十个亿了不起了。那时候参与的人多数还是有闲钱的富人,不要说1%、2%的税费标准,3%或再高点又有谁会在乎?而现在,参与这个市场规模的社会各群体各阶层,无论广度还是深度跟过去根本没有可比性。两市每天合计成交额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打个比方:
比如一桌人打麻将。参与者并非富人。每天赌博金额以数百元计(假设按1000元吧)。老板每天抽头1%的茶水钱和场地费,也就是10块钱,是没有人在乎的。哪怕抽2%,即20元,依然没有人在乎。现在假设参与者都是亿万富豪,赌博金额上升到每天以1000万元计,赌场老板依然抽头1%,即每天10万元,请问有人能够接受吗?这个游戏还可以继续下去吗?——赌场老板的抽头必须是定额的而不能按成交额的比例提取——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因此,同样的印花税税率,在成交额小的时候人们不会在乎、能够接受。现在成交额大了,人们就不能接受。因为它是按比例提取的,那可是几何级数的上升啊!再打个比方,你有一万元存款,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即便年息5%,也只有500元而已。请问湖舟兄你会在乎吗?于是你炒股票了。
现在假设我们的湖舟兄有了1亿元。他还会炒股票或做任何生意吗?我估计他不会。如果他不是好赌成性、或者对财富有疯狂的追求,而是个理性的人的话。为何?假设这一亿元存在银行里面,每年哪怕仅仅是3%的利息(注意比刚才那个5%还低),每年光利息收入就有300万元,折合月收入25万元。请问在当今的中国,他做什么生意每月能赚得到25万元?当然如果他不幸喜欢上了去澳门狂赌则另当别论。或者他去了美国有了更好的法制、创业环境支持更大的事业也另当别论。
6、我不知道鱼鹰兄所说的170706是个什么东东。我的股票软件上没有这个品种。
0
kitaroym于2007-07-18 12:21发表跟帖:
;;;;;;;--------------------------------------------------------------------------------------------------
;;;;;;;好热闹!
其实如果按FIRSTZ的筹码来理解,指数照样可以缩量新高的。
既然JJ们的意思是长期持有,只有信用体系还能循环,崩溃式挤兑不发生,可以的。
毕竟市场的成分变了。创新吧
0
湖舟于2007-07-18 12:09发表跟帖:
;;;;;;;--------------------------------------------------------------------------------------------------
;;;;;;;【 · 原创:乙木 2007-07-18 11:58 】
再啰嗦一句:
俺觉得目前市场有很浓重的“印花税情结”。似乎一切都可以用印花税来解释。
但是俺以为,接受既成事实,是交易者必须面对的。既然印花税已经成这样了,大家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这对交易者来说,杀伤力是最大的)。但以后怎么办呢?股还是要炒的吧?
如果认同大家交易减少,主要是印花税的原因,那么,是不是只有印花税调回去,指数才有可能创新高?
俺觉得不一定。
俺们需要好好想想,在现在的印花税水平下,未来成交量的“常态”,以及这种情况下的读盘思路和交易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来假如创新高(指短期)只可能是28中的2,大蓝筹,依靠普涨是不可能滴,唯一悬念是大烂筹究竟是展开升浪还是补跌,假如股指期货不远了,大烂筹还是有可能爆发的。假如股指期货还遥遥无期那么主力现在扛大盘的后果要比他们自己想象的严重得多
0
乙木于2007-07-18 11:58发表跟帖:
;;;;;;;--------------------------------------------------------------------------------------------------
;;;;;;;再啰嗦一句:
俺觉得目前市场有很浓重的“印花税情结”。似乎一切都可以用印花税来解释。
但是俺以为,接受既成事实,是交易者必须面对的。既然印花税已经成这样了,大家的交易成本提高了(这对交易者来说,杀伤力是最大的)。但以后怎么办呢?股还是要炒的吧?
如果认同大家交易减少,主要是印花税的原因,那么,是不是只有印花税调回去,指数才有可能创新高?
俺觉得不一定。
俺们需要好好想想,在现在的印花税水平下,未来成交量的“常态”,以及这种情况下的读盘思路和交易思路。
0
方瘦铜于2007-07-18 11:54发表跟帖:
;;;;;;;--------------------------------------------------------------------------------------------------
;;;;;;;缩量上涨,基金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