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个发展得益于网络人肉搜索的发展。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和网络伙伴的资讯收集,将所有的信息加以辨别后,有用的信息总会出现。
据记者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其中一些网站网民你一言我一语提供的信息,已经涉及近30个省市地区、逾300家上市公司。个别“亲眼所见”、“新闻可靠”的内部信息,一度点击率达到数万人次,并且这些信息每日还在不断更新之中。在一个知名的股吧里,一条主题为“上市公司人肉大搜索——谈谈你所了解的本地上市公司”的帖子,短短10天之内,就有近200条回帖,涉及近百个上市公司,每天的点击量都超过1万次,截至目前点击率超过22万人次。
除了吐纳各路消息,民间力量的发展也讲求真刀真枪地干——于是也有了中小股民围拢维权的案例。
其实,各种形式只是其次,股民去伪存真的心才是民间力量壮大的源泉。“去草根化”运动和“草根化”运动只是内地股市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两支插曲。只要股市在涨跌,民间研究力量就会继续进化。
或许他们更受股民欢迎
理财一周报记者/马一居
在某论坛里,记者看到,最为活跃的一个ID “小莉蓉”除了不定期发表他对个股的分析以外,几乎每个交易日都会发表他的午盘解读,行文格式如十四行诗,跳跃简约,坛子里应者众多。该怎么看待这些民间研究员呢?
“他们更具亲和力”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或许比我们更受到股民的欢迎!”最近在营业所调查的分析师段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感觉。他表示自己在一些营业所看见过一些推荐黑马的分析师,从讲解风格和方式上看,不同于自己,他猜测可能就是所谓的民间分析师。但从周围围观的人看,他们似乎比自己要受欢迎,“感觉他们更有亲和力和灵活性。”段先生说。
段先生认为正规的分析师的分析能力不比民间差,但同时也受到一些束缚。比如民间分析师在推荐个股的时候,偏重的是主力建仓的时机点位等技术性话题,而正规的分析师则结合基本面的情况讲得多一些。“我见过一个简易版的山寨报告,格式和写作完全和正规的分析报告不同,很草根、很直白。而我们的报告,大多则因太过专业化,显得晦涩,缺乏让人读下去的勇气。”
“只相信自己”
茅先生以前很喜欢泡股吧, 2009年他买了中远航运(11.07,0.20,1.84%)(600428)后就一直泡在中远航运股吧中。2月12日开盘,该股延续前几日的涨势再次翻红,茅先生恶作剧地在论坛里发帖说“下午就跌停”,结果收盘时真的跌了9%多。跟帖中有说他是先知、有问为什么的。最后茅先生觉得自己乱说还有人信,看来网络一点也不靠谱,从此再也不泡股吧了。
“按券商的研究报告买股票,上过当。”小林以前是福建生意人后来成为专职炒客。他和几个好朋友将钱汇集在一起,等比例分担风险和收益。“我们担心出自卖方分析师的报告可能会掺杂买方意志等因素,所以只部分参考他们的观点。”据记者了解,这个团队有人负责看盘做前期分析和操作,有人专门负责调研,“我们去做上市公司调研的时候,只有企业不敢答的,没有我们不敢问的。”他们更愿意凭自己作为生意人的眼光,去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最后再一起商讨股票的买入卖出。
“需要不同的声音”
周伯痛恨股市黑嘴,因为黑嘴让他高位接盘损失了2万元。尽管周伯对山寨分析师的意见也只是作为参考,但他希望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百家争鸣是好事!”
张先生最常登录的就是一个能源网站。他说,这里的论坛里有很多“同道中人”,经常有人贴出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及各种角度的分析。张先生说,几年下来,他和一些ID已经建立起了频繁的互动,对这些人提供的数据和分析比较信任。事实上,在一些论坛里,有些ID已经获得了“意见领袖”的地位。
“力量不容小觑”
记者登录了业内认为山寨分析师聚集的两个网站——淘股吧和中国调研网,发现其中一些发帖人非常专业。
研究员段先生认为,撰写山寨报告的有些人可能本身就是某个行业的从业者,有些是涉猎甚广的资深投资者。有的山寨分析报告明显带有撰写者的从业特色,有些则已经十分全面。“他们中间的确不乏能人智者,有一些真知灼见。”虽然很多山寨研究报告在分析方法上值得商榷,撰写报告的行文以及格式也异于专业的研究报告,但这股力量的存在不容忽视。
别让不法分子钻空子
恒泰证券研发中心/段军芳
近来草根研究员和他们的“研究报告”引人关注。作为正牌的证券分析师,本人觉得我们需要反思。
我们必须承认,这些草根研究员和“研究报告”的亲民性以及更具“秘笈”性,也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青睐,很多非专业人士的股评博客点击率频频刷新纪录,亲民性和便捷性让投资者对这些人往往信任有加,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正规券商的研究形成了实际冲击。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研究力量存在的合理性是有界限的。
第一,民间研究力量从研究范式来看非常不规范,其揭示的信息往往是猜测的结果。尽管有些民间研究力量不乏有识之士,发表了一些真知灼见,但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和可利用资源有限,民间研究通常比较随意,结论往往很感性,技术面涉及较多,而基本面顾及较少,热衷于挖掘的小道消息,善于讲故事。
第二,民间力量的成分庞杂,不受从业资格限制,进入门槛低,难免人员良莠不齐,而且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因此更是让很多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第三,由于民间证券研究力量来自不同的行业、阶层,带来大量信息,如何拣尽黄沙始见金,是一个十分浩大的数据筛选工程。
所以对于这部分民间智慧,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引导,必要时可以创造某种专业人士和民间力量交流机制,从而让其能在有监管的情况下不断发展,更好地发挥民间智慧质朴、亲民的一面。
0
在一个股市信息交流区里,一条主题为“上市公司人肉大搜索——谈谈你所了解的本地上市公司”的帖子,短短10天之内,就有近200条回帖,涉及近百个上市公司,每天的点击量都超过1万人次,截至目前点击率超过22万人次。论坛负责人表示,炒股离不开对上市公司的了解分析,可是股民们都不能去实地考察,仅靠证券交易软件中披露的公司资料或媒体上的资料又不全面,所以请大家都来谈谈他们所了解的本地上市公司,互通一下信息。
不过,谈到这些帖子的真实程度,老张也坦言辨别的重要。
“网络上看帖的人一多,就难免有些颇有用心的人上来放些假消息。有些帖子标题很有煽动力,比如‘XX公司XX高管的内部会议纪录’,而其内容对一些比较懂行的股民来说,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一些不太懂的股民就会相信他们的话,结果就是再一次被套住。”
而同为民间研究员中的高手,廖先生和周先生则给出了相对比较乐观的看法。他们认为,“在这种‘人肉搜索’的平台上,并不是一个人在说话,有很多人在说话,会有各种渠道的信息互相印证。所以,这种形式并不因为出现在论坛上,就不可信,关键在于股民自己辨认是非的能力。而‘人肉搜索’之所以很快在股民中盛行,关键在于目前上市公司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还没有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或者不对称,现实中无法获取的信息就求助于网络,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则拆解为多个人共同分担。只要监管部门对‘人肉搜索’进行正确引导,会为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健康和稳定的巨大作用。”
民间研究进化路线:抢正规军饭碗
在股市,民间研究很草根,充满了神秘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而现在一场去草根化运动洗礼正悄然拉开。
理财一周报记者/倪鹏翔
内地股市成立18年,民间研究力量也发展了18年。从最初“马路沙龙”中的法师,到网络上一呼百应的“带头大哥”,再到2009年民间研究力量终极版——“山寨报告”出世,民间研究力量逐渐脱离了地下潜运行模式走到台前来,正成为股市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其实,过去十几年里,民间研究力量非但不神秘,有时甚至很“草根”。这些人大部分是民间的高手,散兵游勇,不是在茶馆和马路沙龙或者营业厅中论道,就是只能在股东大会上提问题,个人英雄主义浓厚,随意性大。
后来随着互联网崛起,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组织起来,进行精细分工,共同调研。草根的民间研究力量已悄悄地进行一场“去草根”化的运动。一些人逐渐成了私募,手里操控着上千万的资金,而一些人则改头换面,成了正式的研究员,厉害一点的直接成了基金经理和私募。
民间研究进化路线
10年前开始炒股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一个马路沙龙,地处万国证券公司黄浦营业部所在的广东路,靠近人民广场。这个“马路沙龙”本来在原万国证券的门口,不久前才移到了新开张的国泰君安证券公司门前的空地上。每天晚上七八时,一批热心的股民都会在这里聚集,互相交换对当天行情的看法,讨论宏观政策对股市的影响,预测第二天的走势。
其实,“马路沙龙”中的老法师就是民间证券分析师最初的存在形式。后来随着股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券商设立研究室、研究所,继而出版研究报告。股市上出现了正规的证券分析师。
而此时的民间研究力量则以民间高手为代表。比如在上海电台财经频道“股市大家谈”节目中亮相的陈小帝、刘文斌、使用技术指标MACD出名的老顾、看宏观面的杨鸥、揭上市公司丑与股市黑幕的王平、炒手张一、王五以及实战派的王明等。
他们是民间研究力量第二代,相比第一代,他们跳出了只是谈趋势和个股的局限,目光转向从技术层面、经济发展以及上市公司质地等深层次。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深入,股市民间研究力量得到长足发展。一些财经博客和论坛的崛起,让不同行业、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找到公用平台。他们开始多角度、有组织地开始审视上市公司,自发组织进行调查。
他们的实地调研往往和正规的证券分析师不同,作为投资者的他们问的问题可能更直接,不同于基金和证券分析师会受到来自上市公司等因素的影响或者约束,这些民间分析师更客观、更真实。最终借助网络,一些民间分析师献出了自己的产品——山寨版报告。
这些报告在正规分析师眼里或许文字不够考究,格式也过于简单,但没有了深奥的数据模型和晦涩的经济学术语,这些被“拧干了水分”的报告直白、易懂。随着研究力量的壮大,山寨报告也跨入了一个新阶段,曾有个专业人士这样评价山寨版报告:“很草根却含金量十足。”这是民间力量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去草根化”运动模式
从民间研究力量进化路线我们很容易看出,民间研究力量的进化其实是一种“从草根中来”、又逐步“去草根化”的运动。基本可总结为以下四种模式。
模式一:成为意见领袖,出版“山寨报告”
李正林给自己的博客起名“草根居士”,他将业务实践全部花在投资研究上,在论坛上他通常把自己的报告和投资体会放在博客上,内容大多数是其参加完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后获得有关信息的研究,以及对行业的投资体会。在论坛上他也会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换信息,对股市和个股进行研判。
今年年初,响应新浪网发出的民间“山寨报告”活动,他的“山寨报告”出炉,李正林告诉笔者自己写研究报告的初衷是“觉得专业研究员写的报告不好”。
“我刚进市场时经常看券商的专业报告,还买过投资内参,后来自己研究多了感觉就变了,觉得专业报告有滞后性。”老李说。如今,他只参考专业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和模型,不会考虑研究观点。
模式二:从牛博到小私募
秦先生出道的时候只是一个小操盘手,对买卖时机把握不错。操盘手做了三年后,自己也喜欢在博客上写投资心得。后来在论坛里有了一大批粉丝,后来一些固定的人组织周末论坛,秦先生被邀请讲课,渐渐秦先生在圈内小有名气。刚开始秦先生只是代理自己关系好的人,后来越来越多的朋友介绍朋友进来,秦先生手中的资金已经达到了500万。
模式三:被“招安”,成为专职正规的分析师
北京的投资者马广存,原本是做IT行业的,2008年8月份,他辞掉了工作,开始全职研究投资。马广存经常在一个名叫“凌通投资”的网站上发布报告。采访中,他多次表示:“我写报告并放在论坛上的一大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来与我交流。”马广存还告诉记者,刚开始进行公司调研的时候,经常作为散户去参加股东大会。后来一家私募招分析人员,小马就成了一名专业的分析师。
模式四:华丽转身成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经理
吴国平就是这样一个利用网络吸引人气,完成了从一个草根研究员到私募基金经理的蜕变。他过去一直低调运作私募基金,2005年在接近千点附近开始显山露水,在各大著名财经网站和报刊刊登分析文章,引起市场极大反响。自千点以来对市场的研判最为准确,对市场有着极为惊人的前瞻性,其观点鲜明、不随风倒、敢于预言、高准确率的特点,得到市场众多投资者的尊敬和追捧!
第二次“草根化”
网络让民间研究力量壮大,成就了“去草根化”运动。然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民间研究力量又出现了第二次草根化运动的雏形。
0
当地国资委的鼎力相助使事情出现了转机。
作为西水股份(10.39,-0.04,-0.38%)的第一大股东——内蒙古乌海市国资委虽持有西水2017万股,占总股本12.94%,*持股总数3900万股之后。*次,中小股东的网络维权很快获得了乌海市政府的积极支持。截至2008年3月14日,根据彭兴国的统计,共募集到来自60多名中小流通股股东的共计不到2500万股,加上乌海国资委的2071万股,合计约4500万股,*
2008年3月15日上午9时,西水股份2007年度股东大会准时召开。在与维权召集人彭兴国沟通之后,*,全力支持中小股东,彭兴国提出的两项议案以近100%全票表决通过。 民间力量借助一个草根英雄得以爆发,这场由股吧发起的维权第一案也由此定格。
假雨村言:消失两年,难忘神话
理财一周报研究员/蒋颖博
他,首届中国财经博客大赛冠军。2005年他第一个指出中国将出现一轮大牛市,同时第一个挖掘新能源概念股,其在2006年挖掘的天威保变(37.50,0.02,0.05%)(600550)创造了一年翻8倍的神话。
他神秘消失了两年,迄今为止再无任何音信。
他正是当年的著名博主“假雨村言”——关于其私人信息我们所知甚微,只能通过网络上的公开资料得知他姓贾,格言为“低调做人,潜心做事,学巴菲特,争做慈善家”。
“操盘手日志”点击破千万
假雨村言,1993年涉及股市,1997年离开政府部门,投身股市转做职业投资者,在多年的经验中创造出价值投资与趋势投机相结合理论,投资法在网络上红极一时。其人曾创办证券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担任过国内大型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
“股市即人生,人生却不只是股市。白手起家,股海冲浪十数载,身经百战。”从假雨村言简短的自我介绍中可以看出“低调”两个字,却不能掩盖此人选股的才华和操作的气魄。
说到这“股海冲浪”的十几年,假雨村言把这个过程总结为“不断学认识,同时又是使自己不断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
一直以来,他的理论和方法基本都是以博客的形式呈现在拥趸者和广大投资者眼前,他那名为“点金到场,点石成金”的博客累计浏览人数已破千万。
假雨村言每日的“操盘手日志”坚持了两年多,但不知什么原因,就在2007年6月,假雨村言消失了。
从他最后一次在网络上出现到现在,掐指一算已然两年,江湖传闻有说他去了公募基金做基金经理。而笔者多次试图联系这位神秘人,一直无法得到回应。
假雨村言现在做什么、在哪里已成迷局,留给投资者的只是无限怀念和那段令人神往的“天威神话”。
选股瞄准行业龙头
假雨村言的投资法概述之,选股就是要“选超级明星”。
超级明星就是各行业的龙头,他认为对一些行业研究首先是找出它的龙头。
以天威保变为例,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发展,从现在开始到今后几十年是不可逆转的高速增长。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讲,在至少近二十年里,新能源行业,尤其太阳能每年增长的速度增长率不低于30%。
由于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行业能够持续十年、二十年的高速成长,于是这个行业自然就纳入了假雨村言的法眼。
他在博客中点评道:“在这个行业当中,它的龙头、它的优势企业会获得比整个行业发展速度还要高的速度,这样的话一定会在持有这样股票的过程当中获得超额利润。”天威保变在中国太阳能上市公司当中首屈一指,龙头老大的地位决定了假雨村言的选择。
他指出,选股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看“它的业务发展情况是不是有保证,是不是有可持续性”,然后是调研。
如果经过调研以后,发现它确实是这样的公司,那基本就选对了。“这里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成长绝不是行业成长了它就成长了,公司的治理是需要人的。管理层对生产经营能力和对公司的管理水平是调研当中的重中之重。” 假雨村言指出。
学,还是学
假雨村言常告诫新股民要“学”,想来这也是他个人成功的秘诀,“作为新股民,第一个是学,学基础知识和一些买卖股票的方法,尤其一些大师们的理论,包括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大师们的操作方法和思路非常值得学。”
“其实股市赚钱既容易又很不容易,容易在你不需要有很高的学历文凭或者智商,你只需要功夫到位,对市场有一个学和领悟的能力,要有去体验市场成功与失败的这样一种信心。这几条做到了,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之后,会把错误的东西不断摒弃,将人性的弱点不断克服,最终能够掘到第一桶金,从而掘到更多桶金。这一个结果很快会到来,但是一定要把握得住。”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假雨村言常说,选股主要有三个趋势要注意:大的宏观趋势、行业走势、市场走势,在这三个趋势的作用下再考虑如何选股,此外,牛市和熊市投资也不是一样的操作手法。
“另外公司的成长趋势,这个趋势要非常重视。如果市场达到了发达的阶段,尤其是资金充裕的时代,想要发现如此被低估的个股确实困难很大。我们必须要用成长性、发展性的趋势眼光来看一些股票,我们用时间的跨度解决安全边际,这个安全边际是用趋势对它进行保证的,而不是目前的绝对价值低估来进行保证的。一旦这个市场形成了牛市,一旦走在上升趋势的股票,它的价值从短期来看就是很难完全左右它的走势,也就是说走势在某一个阶段,在一个技术趋势形成的阶段,它是靠技术、趋势、资金来决定的。那么绝对的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想要使自己在某一个阶段投资收益能够达到最大化,趋势投资或者趋势操作,尤其对技术的把握,是关键的一环。”
人肉搜索:上市公司现形
理财一周报记者/陈珺
尽管上市公司散布在全国各地,一支潜伏在网络上的民间队伍仍旧通过各地就近搜集讯息、网络资源共享,实现了对上市公司的深入了解。散户老张就是其中的一员,凭借“人肉网络”的强大力量,老张现在买股一律自己做主!
两年前,老张爱上了“上市公司人肉搜索帖”。他说,和他一样通过这类帖子获得讯息的民间散户不在少数。不少知名的财经网站和论坛BBS,如股吧、理财天下、理想论坛等也借着“人肉搜索”的高人气,打造了许多类似《上市公司人肉大搜索》的栏目,这些主打栏目在网民和股民当中知晓度也在节节攀升,非常火爆。
有人看,就一定有人写。老张说:“股吧里的内容很多,有当地人士爆料上市公司投产经营情况的;有公司内部员工揭露股东错综复杂关系以及关联交易的;有揭发高管收入的;甚至有提前透露一些公司重组投资等私密重大事件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机构人士专程调研后透露出的沟通内部信息或发表‘真知灼见’的。确实信息量很大,比上市公司自己吹嘘自己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