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专业投机原理》真是一本好书
转帖: 资治通鉴 只看楼主(-1) 2009-06-04 09:34
《专业投机原理》真是一本好书
最近几天又从书架上拿下来看了看,确实是一本好书。
以前比较烦书里用大量篇幅宣扬奥地利学派思想,当然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
最近几月,做了一些折现定价的题,对通货膨胀的威力第一次有了数量上的体会,再来翻看《专业投机原理》,对此书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
如果米塞斯的《Human Action》有朝一日在本国出版,一定得去买一本。
米塞斯的 英文版《Human Action》在人大经济论坛可以下载,不过厚达926页。
http://www.pinggu.name/bbs/dispbbs.asp?boardid=119&id=109839
另外,《股市操练大全》又出了第七本书,算上题集,有八本了。
现在看来,《股市操练大全》有明显局限性,但是依然不失为一套不装B,不吹牛,很实在的入门好书。
0
股民读侯宁博客后割肉赔钱 状告知钱公司
原创: JXZH1681 只看楼主(-1)
2009-06-04 08:47
股民读侯宁博客后割肉赔钱 状告知钱公司
http://finance.QQ.com 2
009年06月03日15:51 北京晚报 张蕾
本报讯 (记者 张蕾 通讯员 秦齐祺 刘勇) 一股民称自己按收费博客的建议割肉清仓并持续空仓后,股市却大涨,造成逾期利润损失。之后他又按另一收费博客建议买进另一股,却在行权时又亏损20%。记者上午获悉,30岁的股民杜先生将博客主办单位知钱(北京)理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告上法庭,索赔13476元。朝阳法院已受理此案。
0
0
转贴 欢喜 只看该作者(-1) 2009-06-03 22:58
推荐海龟之汤,简称“龟汤”,是个与海龟交易法则相反的交易策略,它利用了跟势交易(特别是海龟方式)在很多假突破方面的缺陷来获利(把海龟做成汤吃掉)。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有个非常著名的交易员团体——叫做“海龟”。缔造了交易传奇的市场大师理查德·丹尼斯在训练一组新交易员的时候起了这个有趣的名字。因为理查德相信,培训交易员,其实就像新加坡人养海龟一样。这个交易方法被称作海龟方法,这个简单的趋势跟随技巧方法曾令他们的导师理查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十多年过去了,海龟方法现在已不再是个秘密,很多人已经了解它。尽管如此,那为何仍没多少人用它交易取得成功呢?那是因为趋势跟随策略通常需要忍受大幅度和长时间的回撤。很多投资者或交易员没有足够的资本或者愿意坚持这些长期的亏损。通常大多数人在交易转向对他们有利之前就已经退出了。
琳达·华斯基和拉利·康诺在他们的书《华尔街精灵——屡试不爽的短期交易策略》(Street Smarts)中命名了这个与“海龟”交易法则相反的“龟汤”交易法则。大多数策略不能保持盈利的原因是,一旦很多市场参与者使用它们,这些策略的盈利能力就将退化。这是市场用来平衡那些不平衡现象的方法。华斯基通过与海龟方法相反的交易,发现更多成功和获利的结果。因为海龟法需要很多失败的交易和坐等坏的交易变得盈利。通常当它获利时,它会抵消那些所有的亏损才盈利,而且这个现象周而复始。很显然,华斯基创造这个策略“海龟之汤”的名字是种美式幽默,它利用海龟交易者的成本来获利(把海龟做成汤吃掉)。
原始的“海龟”交易规则至少是波段交易或更久的交易,时间跨度在一周到一个月之间。
0
交易是一种概率游戏
2009-3-16 12:04:00 | By: cjzzs
0
还是想从两段关于交易的对话谈起:
1.甲:我最近做得很不好,老是满仓爆了好几次了。
乙: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要是子弹打完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甲:是呀,我吃了n多次这样的亏,现在终于醒悟,可惜子弹不多了。
2.丙:我的方向总不对,我昨天是3560卖。
丁:哦,能回忆一下当时所有的想法吗?为什么进空单?有没有考虑过万一做错了在什么价位止损?
丙:没有,都是因为自己过分看重于基本面的判断,觉得不会到3500的价位。
以上两段对话我想各位可能都不陌生,这是市场每天都在上演的悲喜剧。若要分析以上交易的错误之处,满仓、不止损等特点也表现得很明显。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交易者之所以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是因为没有理解交易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易是一种概率游戏。
交易是一种概率游戏,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既然是概率游戏,就意味着就单次的交易来讲,胜,或者负,都是有可能的,不存在百分之百的事情。而我们所能够追求的,只能是基于总体意义上的成功,而不是要求任何一次交易都成功。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点发现:
1.既然单次的交易并不存在百分之百盈利的可能,那么,就不应该过于重视单次交易的成败,而是应该培养一种总体性的眼光。记住,只要盈利的总数大于亏损,那么交易的总和就是盈利。我们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这层含义:
交易的总和=总的盈利—总的亏损
总的盈利=盈利的次数×盈利时的平均单量×盈利时的平均幅度
总的亏损=亏损的次数×亏损时的平均单量×亏损时的平均幅度
在上文提到的第一个对话中,交易者甲之所以会多次暴仓,直接的原因是满仓,而之所以会满仓入场,则是因为将“单次的机会”当成了“唯一的、全部的机会”,这是没有从概率的层面来理解交易的表现。
事实上市场永远不缺机会,但是机会与风险同在。我们的重点只是如何在这无数次的机会中,把握我们可以把握的那一部分。这如同在滔滔不绝而又暗礁遍布的江中取水,重点是在安全。我们可以一次,两次,无限次地取,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就是很好的结果。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江水都纳入怀中。
记住,风险是第一位的,机会是永远都有的,但资金是有限的。
2.既然任何的分析都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那么,相对于行情判断而言,交易策略其实更重要。
在我们所提及的第二个对话中,交易者丙的问题就是没有衡量清楚,行情判断与交易策略的分量。丙事实上是完全依赖于自己对于行情的预测来交易的。 这里,我们不是要否定分析的意义,从基本面或者技术面来对未来走势做一个分析与判断,有助于提高交易的胜算概率。但是,请注意,我们只能 提高胜算概率,而不是可以消除亏损的可能。行情预测的正确与否是个概数,可能对,也可能不对。就算有80%的正确率,也一样避免不了20%亏损的机会,而如果处理不好这20%的不利情况,交易的总和也可能是亏损。
如果我们提升了盈利的次数,但是盈利时的单量较小,幅度较小,而亏损时的单量较大,幅度较大,那么,交易的总和也会是亏损。
而在行情判断上下功夫,最多仅能达到提升盈利次数的效果。只有在交易策略上下功夫,才能够解决单量与幅度的问题。单量与幅度,事实上也就是老生常谈的资金管理与止损。
总之,交易是一种概率游戏,因此,应培养一种全局性的眼光,不应过分重视单次的盈亏;在行情判断之外,对于交易策略应该有更多的重视;对于资金的分配,以及对于止损的规划应该基于概率的层面来考虑。
0
0
所以,一切的预测都是没意义的,当下的感应和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你必须随时读懂市场的信号,这是应用本ID理论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一点。
如果你连市场的信号、节奏都读不动,其他一切都是无意义的。
但,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读懂了市场,但却不按信号操作,那这就是思维的问题了,老有着侥幸心理,这样也是无意义的。
0
第三真理: 大盘永远比个股重要!(大盘是领导、是前提、是舵手、是导师 ... )
第九真理: 空仓休息是最高水平的操作。(不战而胜、以逸待劳、成功的基础)
第一定理:(千万定理 1 ) 千万不要把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应用到股市里来,否则你将输得很惨。
第十二定理:(最后定理) 最后的爆跌是大赚的开始,最后的大涨是大赔的序幕。
四、德国研究报告:学心理学的人最适合买卖股票 2006-01-22
常态均衡下,市场参与者是以理性人为主,在理性的主导下,非理性行为很难有所作为,因此股价变动大都会呈现为随机游走。但是当市场中的非理性比重逐渐超过理性并占居主导地位时,随着非理性市场参与者比重的增加,股价变动所呈现的趋势性会明显增强,如果市场中的理性成份极小(非理性成份极大),那么股价变动将会呈现出极强的趋势性和远离均衡的非常态。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的强弱决定了股价变动的趋势性的强弱,作用机理是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为经过交叉影响放大后以正反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