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是好文,过一久又都翻出来看看
0
这些东方圣贤的“感悟和状态”是类似的,这些“感悟和状态”是没有焦点的,弥漫的,松散的,膨胀的,无边际的,融合的,涌动的,
无我的,是无数个1的和谐共存,是一统,而不是无数个1被归纳,不是统一,
借用楼主的理论,所以念佛可以直达佛的感悟和状态,所以叫做体会,用身体去会的。是心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楼主的东西可以醒悟一批人,同时也会误导一批人,
只怕还是断人慧根的成分多些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这个要顶,
0
高人啊,少见
0
楼主继续
0
没人说话有人看
我来请继续
0
佛或者神,是人最好的朋友和仆人,特别是对于一些被魔或者鬼袭扰的人。怀疑神佛的仆人性,如同怀疑神佛的神通是一样的,
是对神佛缺乏了解和尊敬。佛法无边,神力通天;为救人,佛可舍全身之肉;为救人,神可甘心被钉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信任神佛的朋友,就不要怀疑神佛的谦恭,信者若有难,召神佛而不来,那就是神佛的罪过,若是他们的罪过导致的结果,神佛
自然有安排,对神佛有保留,不完全交出自己,亵渎了神佛,不是神佛不应。
0
宗教界都有些好象神秘的咒语,就类似催眠中的口令词语一样,是用来辅助引导人的,如果对这些语言缺乏感觉,相应的
效果就会大减,甚至完全失效。如果压根就不懂这些词语的含义,那失效应该也是自然的事情了。一样的话,不一样的人,
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场景下说出来,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不同人的关键词系统是有差别的,虽然有通用的词语,但总有
一些是特别适合某些人的,这些人在拥有这些词语后,发挥的效力是很惊人的,所谓心诚则灵,可是心意要不通,就很难诚,
难诚则难灵。
0
我有一些宗教界的朋友,一开口经常是”佛”,“阿弥拖佛”,“南无阿弥拖佛”,或者给不了解佛的年轻人讲连篇经文,
那些年轻人听后10个有8个是云里雾里,因为现代懂文言文和梵文的年轻人太少了,他们不明白我那些宗教朋友在说
什么,事实上我这些朋友本身也很少有懂梵文的,这玩意太偏僻了。我开玩笑说,还不如开口多说说“觉者”,或者
“醒悟的人”,就更好了。如果有交流的心,又何必总要讲让人费解的话呢。
0
用那些”感悟和状态“来形容曾经的”佛“和”道“,好处在哪里呢?在于人们听到想到”感悟和状态“时,脑子中不会浮现出单一的焦点性事物,而是一团空茫幻灭清灵自然的组合,这恰是那曾经的古代的”佛“和”道“想要表达的。”感悟和状态“还没有成为集体的催眠口令词语,人们不会朝拜”感悟和状态“,不会侍奉”感悟和状态“。假如人群普遍采用”感悟和状态“来形容”佛“或者”道“,做出一个图腾来求拜,使之成为一个口头语,那这个”感悟和状态“就不再是曾经的”感悟和状态“了,只能转换到别的载体上。
古人叫一个名字的人很多,现在叫4个字的人都不少了,辨别一个事物的过程是类似的,名字不重要,是符号而已,即使我给我儿子取名叫尧或舜,那也只是让各位一笑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