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沿着汽车发展的轨迹寻找属于我们的机会

09-05-13 21:27 3326次浏览
小懒虫贝贝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仔细去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形式,会发现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决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因素。其中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野心----要做新能源汽车的全球中心。

不是没有把握的。虽然在技术上暂时落后,但有能源优势。
新能源汽车,电池是关键,而稀土是制造锂电池的关键元素,拥有了稀土,就等于占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游。
发展锂电汽车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

文章类别: 研究分析 陈清泉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9/03/12 [参看评论(4)]

--------------------------------------------------------------------------------

[简介] 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以下简称锂电汽车)不仅以电代石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能储存电网谷电,一举三得。我国发展锂电汽车既有可与发达国家相竞争的技术优势,又有发达国家所没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锂离子电池的新突破已经使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化近在眼前。迅速推进锂电汽车的产业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锂电汽车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锂电汽车将带来一场“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

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以下简称锂电汽车)不仅以电代石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能储存电网谷电,一举三得。我国发展锂电汽车既有可与发达国家相竞争的技术优势,又有发达国家所没有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锂离子电池的新突破已经使电动汽车的成本降低、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市场化近在眼前。迅速推进锂电汽车的产业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锂电汽车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锂电汽车将带来一场“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

发展锂电汽车的战略意义

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国际上主流汽车公司,如福特、通用、日产、三菱、奔驰和雪佛兰等,将于2009~2010年推出基于锂离子电池的电动汽车。很多专家认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就如同今天的石油一样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正因如此,14家美国公司要投入10亿~20亿美元兴建一家锂离子电池工厂,在美国本土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大力发展锂电汽车。美国人说,“如果都在中国制造,就失去了控制权。”(《华尔街日报》,2008.12.17)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1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高达13103万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也就是说,汽车将要“吃”掉一半左右的石油。如何满足汽车对石油的需求,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大问题。大力发展锂电汽车,用电代油,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措施。

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持续攀升,二氧化碳排放中,25%来自汽车。在我国,汽车排放的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很快会居世界第一。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将越来越大。锂电汽车本身是零排放的,发展电动汽车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2007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超过7亿千瓦,一天的低谷电约9.2亿千瓦时,可为3000万~4000万辆锂电汽车充电。到2020年,装机容量将超过9亿~10亿千瓦,低谷电将超过12亿千瓦时。风电和光伏电都是不连续的电源,需要解决电能的储能问题。锂电汽车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储能效率可达90%,远高于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率(70%)。

我国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车的优势

电动汽车可分为三种: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车的主动力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辅助动力是锂离子电池。由于氢气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等问题尚未解决,加之氢燃料电池本身的系统复杂性、氢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铂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应用在电动车上障碍重重、时间漫长。混合动力车的主动力是内燃机,电池只是回收汽车减速时的能量,不能外充电。混合动力汽车在现阶段对于节油和环保有一定积极意义。混合动力车是近期市场化的过渡选择。然而,从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混合动力技术高度复杂,对我国在核心技术上一直远远落后的汽车工业是巨大挑战。我国混合动力车在技术和经济上不具备与日美欧的竞争优势。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进步很快,电池组循环寿命已超过1000次,每千瓦时电池的成本低于3000元。如果电动轿车安装24千瓦时电池组,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大于200公里,锂电汽车在10年内用电成本约为1万元。传统燃油车在10年内的加油费用至少8万元。即使10年内更换一次电池,使用成本多花7.2万元,总共8.2万元。两种车的使用成本基本相同,况且,换下来的电池组还有初始容量的70%~80%,可以作为静态储能使用。

只有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才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正如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的结论: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中国有可能据此在全球汽车业第三次技术革命中走到世界前列”。

(1)资源优势

锂电汽车的主要关键部件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永磁同步电机。我国发展锂电汽车在资源上具有独特的有利条件。

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在我国来源极为广泛。我国是世界锂资源大国,特别是青海和西藏的盐湖有大量锂资源,盐湖的开发不仅为低成本锂离子电池提供原材料,也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锰、铁、钒、磷等在我国都是富产资源。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的特点,而我国是稀土永磁材料大国,为锂电汽车提供了材料保证。

2)技术优势

我国小功率锂离子电池早已产业化,形成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1/3,中日韩三国已成三足鼎立之势。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条件也已基本成熟,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纯电动客车关键技术及在公交系统的应用项目,建立和完善了纯电动客车设计理论、开发流程与平台,解决了用电体制、二次绝缘等难题;规模应用了高能锂离子动力电池,解决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问题。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上规模最大锂离子无障碍电动客车在北京奥运中心区成功运营,没有出现抛锚故障。

(3)市场优势

中国人口多且分布高度集中,适合发展小型汽车,这为锂电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
消费惯是决定电动汽车在市场上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老百姓对于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远没有美国人那么挑剔和奢侈,大多数人对于私家车期望的还是能够挡风遮雨、灵活支配,能够以车代步就可以了。

(4)政府的财力物力相对较容易启动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
我国已自主研发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公交充电站,可为50辆奥运纯电动客车提供整车电池快速更换和集中充电服务,为车辆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已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5)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使我国内燃机技术资产报废的损失与西方相比非常有限
与传统汽车工业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锂电汽车的商业壁垒要小得多。传统汽车工业的不发达正好是我们发展新型锂电汽车交通模式的优势所在,可以更容易轻装上阵。

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路线图

我国的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不用政府投资,是完全靠市场发展起来的。2007年,电动自行车开始批量采用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未来几年内更受电动自行车的欢迎。这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也为电动汽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借鉴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的概念,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动力、油为辅助动力的“电油”混合动力汽车,独辟蹊径走符合我国国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这种车除有一个小的内燃机外,装有10千瓦时锂离子电池,可用低谷电充电。

电池驱动60~80公里,对于我国大中城市的绝大多数用户,上下班不用一滴汽油,将使我国大中城市交通基本电气化。小的内燃机,可以延长行驶里程,这就克服了纯电动车续驶里程短的限制。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时,“电油”混合动力汽车有一定优势,但这只是一种过渡。
大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及政府机关的置换轿车是锂电汽车的首选市场。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5~10年内纯电动车可以产业化。

建议

政府应制定“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出台对于锂电汽车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锂电汽车产业,尽快制定锂电汽车规范和出台电动汽车市场准入政策。

采取措施鼓励购买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大城市公交车率先改为锂电汽车。规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出租车公司新购的车为锂电汽车;取消购置税,补贴减排费,优惠在中心城区停车等;

建立充电等基础设施:由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内筹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多种方便用户的充电服务;普及电费的分时计价并拉开峰谷电价的差距;

安排20亿元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尽快形成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

少建抽水蓄能电站,用锂离子电动汽车分散储电,用省下的建设费用补贴锂离子电动汽车消费者;

鼓励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发展,出台并完善技术和性能规范。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懒虫贝贝

09-05-19 01:50

0
中国汽车4月销量打出惊人数字,数量相当于美国+日本之和,原因在哪里: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9-05-09/2255490032.shtml
关键点:交叉型乘用车
先看定义,何谓交叉型乘用车,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定义
http://www.auto-stats.org.cn/ReadArticle.asp?NewsID=3134
  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四类,它是根据现阶段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进行区别划分的。
  基本型乘用车 它的概念等同于旧标准中的轿车,但在统计范围上又不同于轿车,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将旧标准轿车中的部分非轿车品种如GL8、奥德塞、切诺基排除在基本型乘用车外,而原属于轻型客车中的“准轿车”列入了基本型乘用车统计,由于这些特殊的车型产销数量不是很大,对于分析基本型乘用车的市场发展趋势影响不大。
  多功能车(MPV) 与后面提到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一样,都属于近年来行业引进的外来称谓,英文名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它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以调整,并有多种组合方式,前排座椅可以180度旋转的车型。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该车型已有较多的企业生产,如上海通用的GL8、东风柳州的风行和江淮的瑞风,而一些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在实际统计中可能也列入多功能车统计。该车型在旧标准中部分列入轿车统计,部分列入了轻型客车统计。
  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英文名称sport utility vehicle,该车型起源于美国,这类车既可载人,又可载货,行驶范围广泛,驱动方式应为四轮驱动。近几年我国轻型越野车和在皮卡基础上改装的运动型多用途车发展较快,但在驱动方式上不一定是四轮驱动,行业在分析市场时一般将这几类产品放到一起,本次分类改革我们也将这几类车型统一归为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类,因此我国的此类产品范围要广于国外。同时为了方便了解我国汽车的发展状况,我们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下又按照驱动方式不同分为四驱运动型和二驱运动型多用途车。该类车型主要有长丰猎豹、北京吉普切诺基、长城赛佛、郑州日产的帕拉丁等。在旧分类中除了部分切诺基列入轿车中外,其他均列入了轻型客车中。
  交叉型乘用车 是指不能列入上述三类外的其他乘用车,这部分车型主要指的是旧分类中的微型客车,今后新推出的不属于上述三类的车型也列入交叉型乘用车统计。

4、微型客车(车长≤3.5米)。
-----------------------------------------------------------------------
这说明所谓的交叉型乘用车就是指微型面包车之类车型。

另一个数据,
国内八家微车生产商前4月销量激增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9-05/08/content_1004695.htm
  上汽通用五菱

  作为中国最大的微型客车企业,上汽通用五菱一季度销量飙升。

  2009年一季度,上汽通用五菱产销创历史新高,共销售24.6293万辆,同比增长34.5;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35.2%。继1月至2月销量大幅增长后,3月份以后销量涨幅越趋明显。3月上汽通用五菱共销售9.095万辆,同比增长38%,比1月至2月提高16个百分点。

  而4月上汽通用五菱产销继续创新纪录,共实现销售95598辆,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5.11%。其中五菱之光创造了单品月销50494辆的纪录;大微客五菱荣光在4月销售18176辆,成为上汽通用五菱微车的又一主力车型。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与上汽通用五菱占据了80%微车市场份额,因此今年微车销量也是受益匪浅。其公司一季度微车销售超过16万辆,同比增长了40%以上。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4月产销快报显示,其4月份合计销售汽车117,846辆,同比增长50.59%。

  从年初至今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汽车415,594辆,同比增长22.26%。4月生产汽车117,729辆,同比增长22.61%;累计生产汽车386,558辆,同比增长9.17%。

  长安汽车预计上半年长安微车销售增长都在40~50%。今年长安微车全年销量有可能冲击60~70万辆的销售目标,而年初制定的年目标销量仅为50万辆。
-------------------------------------------------------------------
很明显,4月销量猛增的动力来自于汽车下乡的效果,这就是结论。
小懒虫贝贝

09-05-15 00:06

0
BYD的电池汽车有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两类,如果BYD的纯铁电池有老王吹的那么厉害,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大资金研发混合动力?呵呵。
  纯电动汽车技术没那么简单的,国产变频器品牌很多,但做的够得上好的还没有,华为?英威腾?海利莆?电池都能做,但应用在汽车动力上,嘿嘿,没那么简单的,有兴趣的可以稍微了解一下动力控制方面。
  再说BYD纯电动已经上市,国家也出台了鼓励政策,BYD销售情况如何?为什么没有出现热潮现象?是国家不鼓励还是消费者太理性不买单?  
  上海车展,国内其他厂家也出了自己的纯电动,和BYD相比,这些厂家都比较低掉,比如上海汽车,没有报道,谁知道他也搞了很多年纯电动呢? 
  在纯电动客车领域,上海汽车,福田汽车,中通客车,安凯汽车的纯电动客车很早就应用了,应该是相当成熟,但客车应用方面00年已经出成车并开始做市场推广,做到今天已经9年了;而BYD成车出来却是今年,可见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要急,不要把责任都推到人为因素上。
  其实应该反问老王,他的东西真的做好了吗?三年前就说如何如何了,如今还这样,东西没做好,为什么一天到晚叽叽杂杂。
  如果纯电动轿车那么好搞,我想上海汽车较BIY更有资格领头的。(本文为转帖)
小懒虫贝贝

09-05-13 21:28

0
去年,麦肯锡公司其实有份研究报告<电动汽车的机遇>说到,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国落后世界领先水平几十年,但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相同起跑线,中国有成本和市场优势,有潜力和有可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 下面是转贴自邮件
  首先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将被取消,全球发动机品牌都聚集在中国,这是中国独有的,这些五花八门的发动机类型不但无法互换,而且有些型号实际大同小异但仅因一个小小改变便无法通用(有点类似手机电池),不但耗费了大量资源,维修也不方便而且成本高昂甚至需要高价进口甚至进口也没有,因为有很多型号产量很小,配件无法批量供应。而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取消将使汽车制造变得很简单,通用性极强,安全性能提高,故障维修也降低,很容易大规模在城市农村普及消费 ,将极大的拉动农村内需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
  
  其次由于发动机的取消,汽车内部空间增加,汽车娱乐性能将会带来跨时代的变化。而娱乐性就代表电子消费有了一个崭新的市场。
  
  再就是环保方面的巨大益处,因为不存在尾气排放和噪音问题了,这更是不能用效益来简单衡量的,而且减弱了生物能源的需求促进了中国的粮食安全,更多的粗粮可以转化为饲料促进禽畜业发展,也改善了禽畜行业添加三聚氰胺冒充高蛋白的窘迫现实环境。
  
  最后就是由于电动汽车的成本极大的降低,将使汽车定期淘汰周期循环成为可能,没有超载,没有尾气污染,没有形形色色的各种拼装车,道路也可以不再因为超限使用而三天两头的修修补补,困扰整个汽车制造、道路收费保养及运输超载几十年的怪圈在燃油税和电动汽车的双重作用下有望彻底解开,绿色GDP有望成为现实。
  
  现代电动汽车一般可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P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但是近几年在传统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种外接充电式(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简称PHEV。目前在全世界,电动汽车一直是各大汽车集团花费巨资研发的新兴领域。本田公司自80年代起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的研究开发,1996年终于推出了本田的EV车“PLUS”。该车使用的是高能镍氢蓄电池,充电一次可行驶210-35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30公里,1997年“PLUS”成功地出租到了美国。
  
  丰田推出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在节能与续航能力之间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目前“普锐斯”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50万台,并预计在2012年之前突破100万台。日本的其它汽车厂商也有混合动力车型在市场上销售,如混合动力版本田思域等,也取得了相当好的销售业绩。不过,混合动力是过渡产品,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电动汽车是目前公认的发展方向。
  
  富士和日本电气公司合作开发的“R1e”使用了新型锂电池,这种电池用专用充电器5分钟内可充电90%。使用这种电池,“R1e”连续运行距离达到120公里。“R1e”的新型电池不仅充电时间缩短、电池重量减少一半以下,而且由于电池中加入了锰,电池寿命也大为延长。富士计划2010年把“R1e”正式推入市场。三菱推出了蓝瑟EvolutionMIEV(轮内马达测试车),以名闻遐迩的蓝瑟EvolutionⅨ为车体,内部安装了锂电池以驱动安装在四轮轮圈内的电动马达,提供车辆移动的动力。
  
  此外,在国外已有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采用性能先进的电动轮(又称轮毂电机),它用电机(多为永磁无刷式)直接驱动车轮,因此无传统汽车的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等复杂的机械传动部件,汽车结构简化。近几年,美、英、法、德等国纷纷将电动轮技术应用于军用越野车和轻型坦克上,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例如美海军陆战队在“悍马”基础上研制出串联式“影子”新型混合动力越野车,采用了电动轮技术。这一重要发展趋势,已引起世界主要汽车厂商的高度关注与跟进研发。
  电池需要多种稀有金属,中国的矿产蕴藏恰能满足。如果快速充电技术过关,全国铺设充电站也是很容易的事。汽车电池不会再受国外技术产权羁绊,将带动中国庞大的电池制造业和相关产业发展,而这是我们自己的产业,真正不受制于人的产业。比亚迪可能是国内成功的一个例证,它的铁电池据说在15分钟内可以充满7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