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人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www.eastmoney.com 2009-05-08 13:36 南方都市报
字体: 大 中 小 收藏 复制网址 打印
央行的“一季报”明确表示,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市场一度猜疑央行货币政策或许会开始微调,由全面宽松转向适度宽松。
分析人士看来,央行的这个表态应该是可信的。从一季度狂飙的信贷规模看,整个金融部门今年“不差钱”已经成为定局。以下三个方面,决定了央行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不但不会关闸,甚至还要被迫开闸放水。
其一,今年价格尚不对宽松货币政策构成压力。经验证明,在中国只要能按住农产品价格不涨,CPI一般不会让政策层紧张。
其二,国际收支拐点出现,央行可能还要被迫开闸。国际收支是中国货币供给的水龙头之一。前几年,顺差大增,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热钱涌入,央行为压通胀,不得不拧紧银行的准备金。当下出口面临西方国家一个长时间的消费者去杠杆的过程,中国的出口已经跌到了2007年前的水平。而进口将受益国内投资高涨的带动,面临资源瓶颈的中国人将为原油、铁矿石付出比前两个季度多得多的美金。贸易条件恶化,顺差收窄,国际收支拐点出现已成定局。
其三,相关部门的压力也将是央行的重要考量。虽然宽松货币政策有带来通胀的危险,但这种后果远比“大萧条”式的严重衰退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