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要看图……
文字真美
0
上不了图
0
有图有真相。[img]https://cid-b3f304c699f6ef99.skydrive.live.com/self.aspx/.res/b3f304c699f6ef99!191/B3F304C699F6EF99!192[/img]
0
在张家口的大镜门外聚集着大量来自可以说是世界各地的商人,现在看来,他们就是批发商。那么,我去参观的买卖营就是大漠中的零售商。蒙古牧民居无定所而且极其分散,如何将这样的客户集中消费呢,就是紧邻汇宗寺的买卖营。像现在的集市,不过当年喇嘛教的各种重大节日名目繁多,而牧民们虔诚的情怀不允许错过任何朝拜的时刻,所以,买卖营经常性的大集吸引了大量的商户。这些商户有的是在张家口有自己的店铺,有的力量较小,需到张市进货,总而言之,这里是进入后草地后最重要的一个市场。
现在看来,买卖营并不非常大,也就是几条街道。应该是喇嘛兴建的,然后租给或者卖给来此经营的商户。房间都很低矮。在我们绕来绕去的看着这些早已变作民房的商号时,有一群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好几辆车,开着奥迪、帕萨特等,北京的牌照、张家口的牌照,人也是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他们聚在一个院落门口,正好我也在那里看呢,因为那个导游说这是幸存的未经改用的几间房,好像当年是一户姓牛的还是刘的大户的房子。俺厚着脸皮跟其中一个面善的中年女人打招呼,想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这个女人很警惕,看着我问我干嘛的,我说就是感兴趣,随便聊聊。她说他们从张家口来,我赶快说我也是张家口的。她问我哪个学校毕业的,哪届的,校长谁,靠,但是为了了解她们的动机,我忍着都说了。她就说她是这户人家的后代,一家人早就搬到张家口了。这是分散到各个地方的子孙们一起来看看老宅。欧也。这真是天公作美,我赶紧问,在买卖营的老祖宗是干么的,为什么搬走,等等。不过这个女的真是太警惕了,作匆忙状,上车了。不过,也算收获,我还趁她离开时,问出她们是山西人。
0
写得真不错 ,期待 中。
0
好看
0
真情实意最能打动人!
就只写自己的感触即可!
1
请继续,收藏了
0
写的很好,请继续。我推荐了。
0
要不要接着写呢?自己顶的有点不好意思。
今天考虑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边疆有着丰富的历史。广大的西部、北部地区,我觉得,从河套地区以西的历史内容非常繁杂,从唐代开始,不,从《穆天子传》的周朝开始,对西域的关注就是细致而全面的。原因不外几点:长安是元朝以前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从地理位置上看,长安距离甘、瓜、凉等河陇地区距离非常近,而向北的不远处就是匈奴、西夏、土鄱、辽等的势力范围直到鄂尔多斯高原。然而,这种势力的此消彼涨随着汉族移民的退进而变化。汉人在这些地区感受到了无尽的挫败和胜利感,因此,对这些地方的记载、对当地民族的记载很之丰富令我眼红。对于山西地区,呵呵,魏晋南北朝的更迭,我看,这里早已经不是纯种汉人的天下了。但是,这个地区汉化的非常彻底,很早就融入了深厚的汉文明中。这个地区的记载也是很丰富,汗牛充栋。直到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其势力范围远至西西伯利亚甚至更远,对于这个野心勃勃的蒙古人来说,他的权力将不仅仅是西部的几个部族国家,而是他的骑兵们能够到达的地方,这样,能够帮助其将传统汉族势力纳入视野并能鞭及漠北的元大都就登上历史舞台。
锡林格勒以东地区,是金、辽的建国的起点,也是众多草原民族的出发点。汉族势力对此地的覆盖并不是自始至终,也并没有将这个地域的得失放在心上。而胡人最大的缺憾是没有文化的记载。所以,尽管有无数史家对此地有兴趣,但,真正的史学资料是少之又少。没有记载的历史显得如此单薄,也深刻的影响着当地人的文化生活。缺乏足够的归属感,是内地移民无法抹掉的集体无意识。这一点,从当地人(当然是移民极其后代)有了财力后,都愿意在北京以南置业可以看出。因为,南边是他们的老家。而在口音上,移民很少愿意使用当地口音,不象现在的人到了广东几天就学一口广东话。这就是文化上的不认同,折射为俗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