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口外的故事---与西口的比较(看坛子里都是国外的多,俺讲讲土的)

09-05-12 15:54 11589次浏览
雷曼先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有的朋友不知道有口外,并不是因为口外太默默无闻,而是因为一部《走西口》让大家以为,广漠的西部只有一个西口。翻了一下历史书籍,其实,自古以来,汉人们到蒙古、陕甘、新疆都不只有一条路。光是口就有三个:张家口、杀虎口、独石口。西口特指杀虎口。从杀虎口出发,走向的是陕甘、西蒙;从张家口出发,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漠北,直至乌里雅苏台,甚至到俄国的恰克图。从张家口出发的这条大路,在宋元之际发展起来,我分析,部分原因是因为忽必烈的大本营就以张家口以北直至乌里雅苏台这一带为核心,在这一带,他建立了中都、上都,还有北京的元大都。而他的竞争对手们,却把地盘安置在杭爱山以西、以北。这样,随着忽必烈一支的兴起,张家口做为从北京出发,进入漠北的最优路线的关键起点,成为内陆通往大漠的重要港口。

  从地理位置上讲,从蒙古草原的腹地,到中原地区西北的边陲城镇,有几条路可走:一是从乌兰巴托出发,一直南下,穿越浑善达克沙漠边缘,通过东西苏尼特旗(今赛汗塔拉)、土木尔台、商都、集宁,到达大同、太原,这是一条直线;二是从乌兰巴托出发,经阿嗄巴旗,穿越浑善达克沙漠,过多伦诺尔(今多伦)到沽源,经独石口到北京。还有一条线是从乌兰巴托出发,越浑善达克沙漠,过太仆寺旗,经张北进入张家口。独石口,现亦在张家口境内。
  历史证明,这三条道路中,只有经过张家口的这条道路,路途相对平坦,沼泽、沙漠、山路相对较少,所以,这条路就成为历史上的张库大道。
  这条路,还是众多来自于陕北、新疆甚至西藏的人,进入京城的一条便捷之路。只有这条路是自古以来就畅通的,从没有因为战争而间断过,哪怕是AY期间,张家口都承担起防止来自西边的KBFZ进入京城的重要任务。
  张家口不属于西北,尽管即使到了民国,这个地方还充满着多民族的色彩。无疑,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元朝、清朝时期,登陆中原的蒙古人是通过张家口,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他们的精神家园。张家口随着冷战的结束,逐渐减弱了北京北大门的军事色彩,但是,其作为通往外蒙的关键而重要的中转,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无论是杀虎口,还是独石口,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着西蒙比较彻底的开发,西口已经丧失了其沟通汉地和蒙地的作用。而开往包头的高速城际铁路,确成为新时代开发的重要大动脉,这条经过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将把历史延续,并面向资源导向的未来。
  走西口(不是指那部著名的电视连续剧)的独特性在于山西人因为天旱歉收导致的背井离乡,配上凄凄切切的儿女情长,让大家以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而从张家口出发,一直往北,人烟稀少,村落稀疏,大漠风沙。这种情怀,带给我的更多的悲壮。这里不适合走西口的小调,而是适合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适合的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里适合的是创造历史的忽必烈,也适合在三千里大道上风尘仆仆、孤独寂寞、内心刚强的旅蒙商。
打开淘股吧APP
47
评论(16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jldcs

09-05-14 18:50

0


谁不想用对方的领土做缓冲啊

可惜

拳头大的说了算。。。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东方红红

09-05-14 18:39

0
长见识了,谢LZ
自然的函数

09-05-14 18:20

0
多发图,喜欢塞外风光
金色灰尘

09-05-14 17:44

0
一口气儿看完,真好.这种广阔的视野和历史的纵深让人十分享受,文风的硬朗和幽默又使人感到亲切,比秋雨大师要写得好.正心里想,北方真就是出老爷们,却原来是一翠袖女子,不得不又自己把电脑桌子敲了三回,把自个儿又掐几回,感叹好久,才来回贴.
雷曼先生

09-05-14 17:31

0
再发一张,就是上面说的营房。真的异常矮小。
雷曼先生

09-05-14 17:30

0
翻了翻放在个人空间的照片,不多。看到大镜门的照片。上面“大好河山”几个字历经百年,依然清晰如故。张家口地区有两种长城,一个明朝修建的明长城,另一个就是金时期修建的金长城。明长城防的是所有的西边、北边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草原部落。而金长城,呵呵,他们也修长城,我看,防的就是蒙古人。金长城的遗址在康保县境内,尚义县也有一段,看看,这几个县的地界从来没有进入中原王朝的地图中。我比较了《中国历史地图集》,貌似正确。
知道点张家口的人可能就知道大镜门,一句老话,不雅,但是说明一点点问题:出了大镜门,一半牲口一半人。呵呵,还好,我生在大镜门内。说明人少,羊多。这也是我以为的边境口岸。大镜门两侧曾经有,现在亦能看到无数的低矮的房子,现在看来低矮,也许就是当时的正常情况,这些房子里就是日进斗金的边贸商户。
那天出发时,路过大镜门,照的。
偶特意照了大镜门城墙上没有拆除的守城士兵的营房。初步目测一下,门高不盈米半,非常之破旧,奇怪的是,这么多年竟然风吹雨淋的也没塌,这可是明朝修建的营房。也没被文物贩子拆了。我看不像得到当地政府的文物待遇。因为,张家口本来有一个国内仅存的都统府,好像都给拆了。来当官的都不是本地人,对当地没有任何内在的感情。当年,张家口地区撤区并入市的时候,有个土生土长的专员叫张保全,被市里的市长给拿下,后来极其郁闷之中得了癌症。那个人是稍有骄横,可是对生他的土地有真感情。
呵呵,这个地方,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真是不多。比起其他地方的文物风光了,差的太远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雷曼先生

09-05-14 17:03

1
曾经的佛爷庙,就剩下这些断壁残垣。

雷曼先生

09-05-14 17:00

0
呵呵,贴几张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雷曼先生

09-05-14 16:57

0
雷曼先生

09-05-14 15:29

0
本先生是女士。呵呵,一个德国的小说。就叫《雷曼先生》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