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口外的故事---与西口的比较(看坛子里都是国外的多,俺讲讲土的)

09-05-12 15:54 11602次浏览
雷曼先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有的朋友不知道有口外,并不是因为口外太默默无闻,而是因为一部《走西口》让大家以为,广漠的西部只有一个西口。翻了一下历史书籍,其实,自古以来,汉人们到蒙古、陕甘、新疆都不只有一条路。光是口就有三个:张家口、杀虎口、独石口。西口特指杀虎口。从杀虎口出发,走向的是陕甘、西蒙;从张家口出发,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漠北,直至乌里雅苏台,甚至到俄国的恰克图。从张家口出发的这条大路,在宋元之际发展起来,我分析,部分原因是因为忽必烈的大本营就以张家口以北直至乌里雅苏台这一带为核心,在这一带,他建立了中都、上都,还有北京的元大都。而他的竞争对手们,却把地盘安置在杭爱山以西、以北。这样,随着忽必烈一支的兴起,张家口做为从北京出发,进入漠北的最优路线的关键起点,成为内陆通往大漠的重要港口。

  从地理位置上讲,从蒙古草原的腹地,到中原地区西北的边陲城镇,有几条路可走:一是从乌兰巴托出发,一直南下,穿越浑善达克沙漠边缘,通过东西苏尼特旗(今赛汗塔拉)、土木尔台、商都、集宁,到达大同、太原,这是一条直线;二是从乌兰巴托出发,经阿嗄巴旗,穿越浑善达克沙漠,过多伦诺尔(今多伦)到沽源,经独石口到北京。还有一条线是从乌兰巴托出发,越浑善达克沙漠,过太仆寺旗,经张北进入张家口。独石口,现亦在张家口境内。
  历史证明,这三条道路中,只有经过张家口的这条道路,路途相对平坦,沼泽、沙漠、山路相对较少,所以,这条路就成为历史上的张库大道。
  这条路,还是众多来自于陕北、新疆甚至西藏的人,进入京城的一条便捷之路。只有这条路是自古以来就畅通的,从没有因为战争而间断过,哪怕是AY期间,张家口都承担起防止来自西边的KBFZ进入京城的重要任务。
  张家口不属于西北,尽管即使到了民国,这个地方还充满着多民族的色彩。无疑,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是元朝、清朝时期,登陆中原的蒙古人是通过张家口,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他们的精神家园。张家口随着冷战的结束,逐渐减弱了北京北大门的军事色彩,但是,其作为通往外蒙的关键而重要的中转,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无论是杀虎口,还是独石口,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着西蒙比较彻底的开发,西口已经丧失了其沟通汉地和蒙地的作用。而开往包头的高速城际铁路,确成为新时代开发的重要大动脉,这条经过张家口的高速铁路,将把历史延续,并面向资源导向的未来。
  走西口(不是指那部著名的电视连续剧)的独特性在于山西人因为天旱歉收导致的背井离乡,配上凄凄切切的儿女情长,让大家以为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而从张家口出发,一直往北,人烟稀少,村落稀疏,大漠风沙。这种情怀,带给我的更多的悲壮。这里不适合走西口的小调,而是适合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适合的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里适合的是创造历史的忽必烈,也适合在三千里大道上风尘仆仆、孤独寂寞、内心刚强的旅蒙商。
打开淘股吧APP
47
评论(16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很冠希

09-05-12 16:46

0
干推,楼主继续
贪嗔痴

09-05-12 16:38

0
听讲故事!
雷曼先生

09-05-12 16:15

0
竟然有加油券,还有推荐。我鸡动ing
雷曼先生

09-05-12 16:15

0
一到草原,我就观察这里的牧草。都说坝上草原牧草丰美,可是看上去,又低又稀疏,离我想象中的风吹草低现牛羊差远了。这种牧草叫苜蓿,据说营养丰富。相比东北呼伦贝尔大草原动辄米高的草来说,这种草除了个小外,营养是比那些水草高的多。所以才有坝上的羊肉鲜美一说。不过,俺去了一趟甘南后,发现那里的羊肉也是真不错,看来除了汉地出的羊膻气外,好吃的还很多。
  看着看着,就到了太仆寺旗。太仆寺旗,在元代曾是太仆寺左翼牧群,属察哈尔部落的一部分,曾经是清朝的皇家御马场。北京现在有条胡同就叫太仆寺,离这新华门很近。这两者肯定有关系。不过,我懒得考证了。
  真是穷地方。我们一行两个人,想找个传统意义的饭馆,吃点可口的汤汤水水,可是沿着那条大马路稍微一开,发现就出了城,只好掉头回来,在一进城的一个饭馆门口停下。其实,中间还看到一个吃川菜的饭馆,但好像有人结婚。和北京婚宴门口的车比起来,这个婚宴门口停的大部分是自行车和几辆摩托。我们离开这个川菜馆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门口围着十几个像是要犯的人,但似乎又不十分像,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残疾人,除了个别的是腿脚,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都是眼疾,我猜是白内障什么的。他们好像是那种借着恭喜的名义要点钱。
  我们吃饭的这个饭馆吃的是我终身难忘的手把羊肉。不便宜。给我们上了一盘肉、一把刀、一盘黄瓜,好像就这两种菜。饭是面条。我是爱吃羊肉的。但是,这次手把羊肉,其肉如此坚硬,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并且,什么味道都没有。周围的人,一下子来了好几辆车,好几个来自北京的都在吃着。反正,我到了多伦后,我的牙床全都肿了,什么都嚼不动。后来,据我妈说,那才是没有改良的手把羊肉。
小色鬼

09-05-12 16:08

0
喜欢。。。
绝不追高

09-05-12 16:01

0
喜欢的。楼主加油,推荐。
雷曼先生

09-05-12 15:56

1
有人喜欢吗?偶的贴子总是没人气。
雷曼先生

09-05-12 15:56

0
近代的鼠疫就是由开垦草原造成的。如果是边疆的人,(呵呵,虽然张家口不是边境,但一直是汉人的边疆)都知道当地有个地方,叫屯垦。我查了查,从张家口所在的察哈尔,到东北三省再到新疆,几乎县县都有屯垦这个地名。这意味着什么。从清朝开始,大规模的来自山东、山西、直隶、河南等等人多地少的农业移民,进入了内蒙,这些人开始是私自开荒,有点钱的就从蒙民、王爷那租种,以至于出现了肥沃的东北粮仓。本来清政府是严禁垦地的,但是,蒙古王爷们大片的草原带不来收益,私自租给农民们正式两全其美。清末,为了从垦荒的农民手里收取税赋,清王室特地成立专门的部门,用于促进蒙古草原的农业化。于是,从张家口开始,各个地方就有个各种级别的屯垦,到了后期,就成了一个地名。
  这种大规模的开垦,首先带来的是疾病的泛滥,然后就是蒙古上上下下的对抗,抗垦,以至于出现了“独贵龙”,其中还有一个著名的反抗者叫白音赛音,后来,还有一个席尼喇嘛成了革命者。
  
  我看来,张家口以北根本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天寒地冻,风沙滚滚,那些前仆后继的农民移民们,付出的是鲜血和奶水,收获的却是不够糊口的山药蛋和莜面。然而,从张北以北,以西,自古以来,是牧草丰美的牧场,是皇家牛羊肉和马匹的供给基地,直到民国,这个皇家的牛羊群才被撤销,成了现在的几个国家级贫困县。
  种植大烟,这是农民们为了生存的基本出路。我爸的忆苦思甜,就是当年我爷爷抽大烟死的早,我奶奶靠着给地主家收大烟养活着我爸和我大爷。可见,直到解放前,这都是蒙地汉民的糊口之道。
  
  艰难的生存。这就是我对蒙地农民的看法。
  当然,也有有钱的人,大规模的种植,可能会有相对好的收益,但是,基本上,有钱的地主都是靠种大烟发的财。
  
雷曼先生

09-05-12 15:55

0
这是我第一次到内蒙。虽然我老家离着内蒙的白音特拉就几里地,但是老家也就是幼儿期回去过一次,只记得我爸当时带着我搭了一辆拖拉机,那拖拉机在我看来就像是站在国贸下。
  好玩,天竟然下起雨来。那雨,真的是随着人跑。前面几朵云,等开过去就哗哗的倾盆大雨,再走一两分钟,又是一片无比灿烂的蓝天。然后就到了贡宝格拉苏木。这里就是草原了。是没有视野限制的草原。
  我特意看了路边,很多草原鼠的洞穴。这是与草原共生的一种动物。当人进草退的时候,草原鼠就给人类带来灾难---鼠疫。那是因为,本来是草原的地方变成粮仓,人鼠没有了天然的距离。历史上,这片大草原发生过多次鼠疫,不过,由于人口稀少,没有产生想欧洲黑死病那样的可怕结果。可我知道,即使到今天,鼠疫依然没有消失,经常会在内蒙古高原的边沿区域发生。
雷曼先生

09-05-12 15:55

0
奥运期间,走了一趟塞外。在网上查过,从北京到有名的木兰牧场,有二条路,一条是走京承高速,但是到了怀柔、就是山路。我走过怀柔的山路,真是九曲十八弯,不停的大回转,那是我从赤城的独石口出发,经过大海陀山,经怀柔、顺义到京。这条路一路是山路,在赤城境内还好,走的山下,等开始翻越大海陀山,就是行驰在一个又一个的山峰了。害怕。不过,真美。那条不怎么著名的白河,一路哗哗流着,我还到河边看了看,水是真清澈,凉的激手。
  
  怀柔的路还有一个特点,山多,车多,路窄,很不好走了,问了一下走过这条路的人,说是难,大车多,路面差,而过了承德,更是比较难走的路。所以,我决定走张家口。
  这是去木兰牧场比较没有挑战性的一条路。一路高速直到张北,张北就是忽必烈的中都所在地。
  出了张北,就要选择开往沽源的路。路上车不多,大概因为AY限制入京。开了几十里,就到了与内蒙的交界处:九连城。真不知道这个地方历史是怎样的,现在看上去,就是一个三岔路口。
  必须确认一下,跟路边停着的交警打听一下,没错,出了九连城,就进入内蒙的太仆寺旗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