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华伦集团、四川金顶和ST秦岭

09-04-21 20:58 2429次浏览
查拉图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身对ST秦岭无啥兴趣。虽然注定要重组。
但是,突然发现,原来还有专门关系水泥股的大集团。
引用以下两篇。赫赫。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微笑着坠落

09-04-23 15:52

11
这么好的贴没人顶? 希望楼主要是有600217 的消息的话 发上来。。。先谢谢了。
查拉图

09-04-21 21:01

0
华伦集团及其相关公司在掏空上市公司资产、迫使上市公司高价收购关联股东资产时,又怎能放过关联担保一法?

据四川金顶2005年年报显示,至2005年底,四川金顶累计对外担保4517万元,其中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担保达2017万元。

2006年6月7日,四川金顶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临时)会议以签署决议方式同意继续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877万元授信额度范围内提供担保,同日,四川金顶为该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2017万元人民币,担保期限为2007年6月7日至2009年6月6日。

据四川金顶2006年年报显示,在2006年度内,四川金顶又向华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华伦集团四川乐山灵通电缆有限公司提供资金的发生额220.7万元。

而同时,在该年四川金顶的年报中,江金林的名字又再次以另一种身份出现。

事缘于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欠四川金顶310万元往来款,正是江金林因为用其合法拥有的310万元定期存单为四川金顶办理承兑汇票提供担保,并且已声明该定期存单被银行扣划后直接用于归还该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欠本公司款项,故该笔债权收回无风险,年末未计提坏账准备。

2007年6月21日,四川金顶再次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3000万元额度范围内提供担保,担保期限为2007年6月21日至2010年6月21日。

2007年8月24日,四川金顶又为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在2000万元额度范围内提供担保,担保期限为2007年8月29日至2010年8月28日。

2008年10月14日, 四川金顶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继续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宝善支行敞口最高限额不超过人民币2470万元额度银行融资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授信期限为不超过12个月。

现在在四川金顶的董事会中9个董事席位基本上都是来自浙江或与浙江有关的人士,更有知情人透露称:“尤其是内部董事事实上都是华伦集团和华硕投资的人,而独立董事又是他们委派的,表决结果其实已经不言自明。”
查拉图

09-04-21 21:01

0
据攀枝花西区政务的官方网站上,在一篇有关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概况的官方介绍中如此写道:“2004年12月,攀枝花市政府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攀枝花市政府与浙江大地纸业集团达成协议,整体转让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并注册成立了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收购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后,注册成立了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段话,把上述资产出让的关系说明得一清二楚。

在该资产转让成功后,四川金顶不仅要向华伦集团有关公司付出5750万元,同时还要负责归还华伦集团浙江莱特光电子有限公司170万的欠款。

如此这般,华伦集团不仅摆脱了一个沉重的不良资产,且间接从四川金顶套出大笔资金,怎一个“妙”字了得。

但游戏并未至此终了。

2008年11月21日,四川金顶再次发布资产收购公告称,将协议以2.501亿元资金收购仁寿县人民特种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民水泥)100%的股权。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收购标的——人民水泥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竣工投产于2007年底,项目总投资仅1.5亿元。

据记者从有关部门获得的一份人民水泥最新的工商资料显示,截止到2008年11月21日前,人民水泥法定代表人是浙江富阳人江金林,其三家股东分别为富阳万连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浙江神州特种电缆有限公司及自然人江金林。

单看四川金顶与人民水泥之间令人匪夷所思的托管协议,就不能不让人觉察出其间的些许“暧昧”的味道来。

2007年10月23日,四川金顶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将分别受托经营人民水泥和金沙水泥。四川金顶将按实际销量以每吨15元的标准向人民水泥和金沙水泥收取托管费用。

实际上“15元已经接近水泥行业的利润上限了。”某券商水泥建材行业研究员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人民水泥2007年完成水泥销售3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723万元,按协议应该向四川金顶缴纳托管费用540万元,这一数字占人民水泥当期营业利润亏损671万元中的80%。2008年上半年人民水泥实现营业收入7867万元,已十分接近2007年全年水平,但营业利润则亏损1752万元。

有关托管公告中提到,四川金顶每年将因此获得3400万元托管收入,这相当于四川金顶2006年净利润的146%,每股收益将增厚约0.1元。

是什么样的逻辑,使得一个公司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另一个公司的利润增长?

人民水泥的工商资料显示,2007年9月13日,江金林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了其工商资料中,以1677.6万元的出资,获得了人民水泥90%的股份,而另一个自然人刘长海则以186.4万元的出资额受让了余下的10%的股份,同时,江金林从人民水泥原厂长聂桂芳手里接过了人民水泥法定代表人一职。

2008年4月9日,人民水泥引入了新股东,并对其进行了增资,该新进股东共增资3600万元,增资后,人民水泥的注册资本变更为5664万元。该新增股东为浙江神州特种电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电缆)。

紧接着,2008年4月16日,神州电缆再对人民水泥进行增资,到此,人民水泥注册资本则达到了11800万元,其中神州电缆出资9936万元,占84.2%,江金林出资1677.6万元,占14.2%,刘长海出资186.4万元,占1.6%。

2008年9月26日,神州电缆将其持有的50.84%的人民水泥的股权转让给了富阳万连通信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连通信)。
查拉图

09-04-21 21:00

0
不到半年时间,原本归属四川金顶的这块乐山市城区白燕路12号的土地资产,随着远大房产的股权转让,最终作价2088万元被从四川金顶的资产中剥离开去。

获得远大房产85%的股权的华硕投资在2006年3月7日,也就是在其获得该股权的46.56%的转让公告发布之前,便早早地连同剩下的即将到手的38.44%的远大房产公司的股权一同转让给了来自于成都的自然人程康,程康还受让了胡援朝持有的远大房产的5%的股权。

在上述远大房产股权转让完毕后,同年6月24日,乐山晚报发布一条消息,称当日,由全国知名地产品牌企业——炎华置信成都公司与乐山本土投资人联合组建的乐山远大房地产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至此,条条资产出让的箭头都指向了华伦集团以及其实际控制人陈建龙、何香妹夫妇,这些生意的背后,实则都在玩弄着一种再简单不过的把戏——大股东通过外人难以觉察的关联交易将上市公司的资产悄悄转移至私囊。

3.金顶购入资产真相

作为四川金顶的大股东,华伦集团其在转移部分上市公司资产的同时,又在做着另一手准备。

2007年8月20日四川金顶发布资产收购公告,称本公司与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将以5750万元受让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攀枝花市金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98%股权。

有关公告称:攀枝花市金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截止到2007年5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达5905.23万元,98%股权对应净资产额为5787.13万元。

而四川金顶以5750万元受让,似乎还占到了37.13万元的小便宜。

据此次的资产收购公告显示,攀枝花市金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帆公司)由四川金沙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金沙公司)与自然人章建宁于1996年7月10日成立,其中截止到2007年5月31日,金帆公司6000万注册资本中,金沙公司出资588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8%,章建宁出资1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

截至2006年12月31日,金帆公司总资产约为218.2万元,总负债137.24万元,净资产仅为80.95万元,实收资本共为157.5万元,其中金沙公司出资57.5万元。

自2007年1月至5月,金帆公司不但没有任何盈利的迹象,反而停产多时,据该资产收购公告中有关金帆公司的2007年1-5月的利润表显示,2007年前5个月其利润亏损为268,468.02元。

而在2007年5月31日前,金沙公司则突然对金帆公司增资5822.5万元。记者注意到,自2007年1月到5月,虽然注册资本增厚,但同时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由2006年末的105万元增加至1900万元,增幅达1709%。其中对峨眉山市金州物资公司和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2007年前5月中分别增加应收款项1200万元、600万元,此外,对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应付账款为92.73万。

虽然,该公告一再声明前五大应收账款中无持有四川金顶5%以上的股东的关联公司,但事实胜于雄辩。

浙江大地纸业集团与华伦集团的关系无需再述,而攀枝花大地水泥有限公司呢?
查拉图

09-04-21 21:00

0
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就在2007年7月16日,自然人唐宜军受让该部分股权后,法定代表人却依然为之前2006年5月17日起一直担任该职的盛立公,董事与监事更是一水地沿用四川金顶内部的原班人马。直到2008年11月7日,法定代表人一职才由盛立公变更为如今也同时担任通混凝土公司目前法定代表人——浙江富阳人杨建国。

而浙江大地纸业集团又是何方神圣?

据2005年4月30日四川金顶对外担保的有关公告显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法定代表人为王一飞,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由自然人王一飞和陈关军分别出资5670万元和1330万元注册成立。

王一飞和陈关军与华伦集团也是关系非同一般。

2004年4月28日,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时发布的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的提示性公告中,明确指出浙江华伦光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华伦集团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皆为华伦集团的下属控股子公司,而其实际控制人皆为陈建龙、何香妹夫妇,而王一飞和陈关军则正好分别是这两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据2008年11月13日发布的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显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法定代表人已经变更为自然人胡培军。

胡培军同样与华伦集团难脱关系,记者调查了解到,自2005年至2007年,胡培军担任富阳市鹳山电缆电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其之前,何香妹和陈关军都曾担任过富阳市鹳山电缆电线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一职,陈建龙也公开承认,富阳市鹳山电缆电线有限公司为其控股子公司。

据记者从有关部门获得的一份浙江大地纸业集团的工商资料显示,目前,浙江大地纸业集团的股东已经更换为胡培军与张云风,其出资额分别为5670万元和1330万元。同时该份资料显示,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浙江大地纸业有限公司,2004年5月13日更名。有明确证据显示,浙江大地纸业有限公司为华伦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至此,曾经隶属于四川金顶的主要几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全部被“瓜分”殆尽,剩下的四川金宏水泥有限公司和峨眉协和水泥有限公司,因为是与外资股东股份各占50%,四川金顶并不占有真正的实际控制权,幸免被出售。

似乎,四川金顶实际控制者们不但觉得这些子公司的存在,有悖四川金顶“做大做强”的初衷,连四川金顶中的地产资源,也成为了其倒卖的对象。

据2006年3月25日四川金顶有一份资产出售公告显示,2005年12月5月,四川金顶与自然人胡援朝共同出资设立乐山远大房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房产),其中四川金顶以位于乐山市城区白燕路12号的土地资产作价950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95%;胡援朝以现金50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5%。

2005年12月21日,也就是在该房地产公司成立仅仅半个月后,四川金顶便将持有的远大房产46.56%的股权以1100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受让方正好是后来成为四川金顶第二大股东、华伦集团的一致行动人——浙江华硕投资管理公司,而据记者调查发现,自然人胡援朝,则同样来自于浙江富阳市。

2006年4月20日,四川金顶再次向华硕投资转让其所属远大房产的38.44%股权,该部分资产评估价值为930.55万元,实际出售金额为900万元。

2006年5月23日,四川金顶又向自然人叶杨转让公司所属远大房产10%股权,该资产评估价值为242万元,实际出售金额为88万元。
查拉图

09-04-21 21:00

0
该资产出售公告显示,以2004年12月31日的评估基准日为准,净资产评估价值为745.41万元。陈雪华,以727.65万元受让成都水泥公司86.63%股权,溢价不到13%。

紧接着,2005年10月27日,四川金顶第四届十三次董事会又审议通过《公司拟转让所持四川金顶集团成都恒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股权议案》,将四川金顶持的恒通混凝土公司51%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周国良,将公司持恒通混凝土公司35%的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江金林。该股权转让过户工商变更手续已于2005年12月27日办理完毕。

而据2005年10月29日发布的出售资产公告显示,周国良最终以每1元出资作价0.98元,受让四川金顶所持恒通混凝土公司59.30%股权,其转让金额确定为1000万元;江金林最终以每1元出资作价0.88元受让四川金顶所持恒通混凝土公司40.70%股权,其转让金额确定为616万元。

至此,四川金顶于2001年出资1720万元与成都恒通实业公司共同设立的恒通混凝土公司,最终以1616万元转让与他人。

同时,该公告仍然不忘申明“受让方与本公司在产权、业务、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等方面无关联关系。本公司未知受让方与公司前十名股东在产权、业务、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等方面的关系”。

但事实却是,周国良和江金林来自于华伦集团的大本营所在地——浙江省富阳市。

据记者从四川金顶公司内部获得的编号为金顶司(2005)021号文件和金顶司(2005)020号文件等人事任免文件上获悉,周国良于2005年2月1日起,曾担任四川金顶筹建的5000吨项目组副组长,同时兼任设计所筹建组副组长,而据金顶司(2005)081号人事任免文件则显示,江金林曾担任四川金顶行政办综合科副科长,就在此次股权转让三个月前的2005年7月20日,江金林被突然免职。

就是这位名叫江金林的浙江富阳人,在其后华伦集团的种种资本运作中,更可谓“功不可没”。

据记者从四川工商行政管理局获得的最新资料显示,被江金林和周国良收购的恒通混凝土公司目前法定代表人已经更换为浙江富阳人杨建国。

那么杨建国又是何许人也?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四川金顶旗下的另一个公司——四川金顶集团成都散装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散装水泥公司)的股权转让。

公开资料显示,散装水泥公司其前身为金顶集团成都铁二散装水泥有限公司,在经过原股东缩资后,经2002 年9月25日股东会决议,由四川金顶出资2185万元联合恒通混凝土公司出资115万元共同成立。其中四川金顶持有其95%的股权,恒通混凝土公司持有剩下的5%股权。

继四川金顶转让出全部的恒通混凝土公司股权后,至2007年6月20日前,四川金顶仍持有散装水泥公司95%的股权。

据四川金顶2007年年报显示,2007年6月20日,四川金顶向自然人唐宜军转让其所持四川金顶集团成都散装水泥有限公司95%股权。并同时称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185万元,评估价值为867.85万元,实际出售金额为1180万元。

巧合的事,自然人唐宜军同样也来自于浙江富阳。

据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最新的一份工商资料显示,就在2007年7月16日,唐宜军正式办理完该部分股权过户手续后的不到半年时间,也就是在2007年12月14日,唐宜军所持有95%的散装水泥公司股权则被转让给了浙江大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查拉图

09-04-21 21:00

0
记者调查发现,蒋雅丽,浙江富阳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2000年进入华伦集团秘书办工作,现于华伦集团办公室任职。据熟悉其人的人士告诉记者,蒋雅丽工作能力突出,做事风风火火,颇得陈建龙赏识。

彭立伟,现年25岁,浙江富阳人,2006年7月毕业于浙江万里学院02级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专业,本科学历。“为人老实、诚恳”,而对于其成为身家上千万的“富翁”,其大学同学惊讶地表示,彭立伟家住富阳农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何时致的富?

据记者了解,2006年底,彭立伟在一大群华伦集团的应聘者中因受何香妹赏识,而进入华伦集团秘书办工作至今。

张云风,现年39岁,浙江富阳人,此人之前的身份则是华伦集团董事长陈建龙的司机。

到此,华伦集团与华硕投资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了。华伦集团表面上虽然仅仅只有四川金顶29.91%的股权,但实际上,加上华硕投资所持有的20.99%的股权,实际上陈建龙和何香妹夫妇共持有四川金顶50.9%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

虽然直到2006年7月,华伦集团、华硕投资才正式一起出现在四川金顶的大股东名册中,但华伦集团不下的这盘棋却早已开局。

2.华伦屡卖金顶资产玄机

当四川金顶的29.48%的股权甫一落定,华伦集团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资本腾挪。

2005年6月18日,四川金顶发布资产出售公告称,公司第四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转让所持四川金顶集团成都水泥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同意将公司所持四川金顶集团成都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水泥公司)86.63%的股权以727.65万元价格转让给自然人陈雪华。

成都水泥为四川金顶与四川金顶集团成都恒通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通混凝土”)于2002年9月共同出资组建,该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四川金顶出资693万元,占86.63%,恒通混凝土出资107万元,占13.37%。同时,四川金顶同时持有恒通混凝土公司86%的控股权。

该资产出售公告明确指出,即将受让成都水泥公司的自然人陈雪华“与本公司在产权、业务、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等方面无关联关系”、“本公司未知陈雪华先生与公司前十名股东在产权、业务、资产、债权债务、人员等方面的关系”。该股权转让过户工商变更手续于2005年7月15日才办理完毕。

但就在该公告对成都水泥公司的介绍中,却又明确指出,成都水泥的法定代表人为陈雪华。而早在四川金顶2004年年报中便明确显示,成都水泥为四川金顶100%的控股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亦是陈雪华。

莫非成都水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雪华与当时受让四川金顶所持成都水泥86%股权的陈雪华不是一个人?

据当日该资产出售公告显示,即将受让成都水泥公司股权的陈雪华,身份证号码为330123690703501;浙江省富阳市高桥镇高桥村人。

成都市青羊区国家税务局一份2005年3月31日前的欠税公告中显示,由于成都水泥欠税135万而被予以公告,其中在法人代表一栏中,赫然写着陈雪华之名,其后附带的身份证号码显示,该陈雪华与在2005年6月18日公告中受让成都水泥的陈雪华为同一人。

据记者调查发现,陈雪华系华伦集团入主四川金顶后的派驻人员之一,其不但在2004年后取代原四川金顶销售公司经理吴俊勇,出任成都水泥公司法定代表人外,一份四川金顶内部通讯录还显示,2004年后,陈雪华曾是四川金顶营销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查拉图

09-04-21 20:59

0
但最被看好的四川双马和拉法基在首轮甄选中被淘汰,而名不见经传的浙江民企——华伦集团却拉上了华立集团,以黑马之姿杀入了最后一轮角逐。

2003年8月19日,乐山市国资办资料显示,四川金顶的新主人将在浙江的华伦集团、华立集团、四川大地集团、川威集团中产生。其中浙江华伦和华立集团两家联手参与竞争,按两家约定,华伦集团拟受让不超过总股本30%股权,华立集团受让26.8%做第二大股东。

最后,乐山市国资办以“价高者得”方式竞标,华伦和华立集团两家最后以2.06元/股的价格险胜,川威集团出价为每股2.056元。

消息一经传出,市场对于华伦集团并没有过多的兴趣,反而纷纷揣测资本大鳄华立集团以1亿多元的价格进入四川金顶,意欲何为。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华立集团只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为默默无闻的华伦集团“狐假虎威”了一次。

2005年4月20日,乐山国资办与华立集团全资下属一级企业——上海华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策)签订了《股份转让合同》,国资公司将其所持公司4,883.383万股(占总股本20.99%)转让给上海华策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2.06元/股,总价款为10,059.769万元人民币。2006年5月30日,股权转让过户办理完毕。

十天后,也就是2006年6月9日,上海华策便将其所持的四川金顶社会法人股全部转让给浙江华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部分股权转让手续于2006年7月7日办理完毕,转让价仅为2.08元/股。也就是说,上海华策在此次前后耗时近3年的转让上仅仅赚得税后83万的利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

这意味着华立集团上海华策在上述股权转让后,获得的税后净收益共计人民币83万余元也归四川金顶所有。

华立集团看似成了这一系列股权转让的“陪衬”,但对于华伦集团而言,则功莫大焉。华伦集团从没涉足过水泥行业,技术优势无从谈起,其资本实力也并不突出,就因为它拉上了华立集团“这面大旗”,取得了乐山国资办的信任,更一举中的,顺利接手四川金顶。

接盘者华硕投资顺理成章成为四川金顶第二大股东,但其来头却颇多曲折。

据记者从有关渠道获得工商资料显示,华硕投资成立于2000年6月15日,截止到2009年3月,其法定代表人为蒋雅丽,股东为由自然人蒋雅丽和彭立伟,其中蒋雅丽出资2600万,占比52%,彭立伟出资2400万,占比48%。

在2005年3月16日前,华硕投资不叫此名,而叫“浙江华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00年6月15日,由自然人何香妹和陈建龙共同出资1000万设立,其中,何香妹出资520万,持有该公司52%的股权,陈建龙出资480万,持有48%,在2003年8月29日,增资至5000万。陈建龙正是华伦集团董事长,即现四川金顶法定代表人,而何香妹为陈建龙之妻,兼任华伦集团副董事长。

2005年3月16日,也就是在上海华策受让四川金顶20.99%的股权前1个月,法定代表人由何香妹变更为蒋雅丽,而股东变更为自然人蒋雅丽和张云风,其所持股权比例分别为52%和48%。公司名字,也由浙江华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华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查拉图

09-04-21 20:59

0
五年后的今天,当乐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山市国资办)的有关人士再次翻阅那本厚厚的《华立集团华伦集团参与四川金顶资产重组建议书》时,不知会是何种心情。

一面,作为四川金顶的第一大股东——华伦集团,其在入主四川金顶之初“提升四川金顶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其现有产业,从而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全体股东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豪言壮语还言犹在耳,而另一面,华伦集团入主后,四川金顶业绩似乎并无好转,但华伦集团和与第二大股东——浙江华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硕投资)却争相上演着减持股份的戏码。

今日焦点2009年4月3日
G20伦敦峰会直击
20国首脑将在峰会上求同存异,既不会推倒旧的全球金融体系,也不会一刀切式要求各国推出新经济刺激方案。
银监会酝酿微调准入政策 
公积金尚难全面对接住房保障体系 
中行入股法国洛希尔银行战投协议失效 
一季报成试金石 A股或面临中期之顶 
装备制造产业基金悬念解读 
2009年3月13日,四川金顶当日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华伦集团自2008年7月2日至2009年3月12日止,共减持四川金顶53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3%。而早在2008年7月1日前,华伦集团就已共减持四川金顶约1193万股。截止到2009年3月13日,华伦集团还持有四川金顶596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08%,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12.3万股。

华硕投资也毫不示弱。据2009年3月5日四川金顶的有关公告表示,华硕投资至2009年2月8日以来,短短不到一个月,共减持四川金顶599万股,而之前,其自2008年8月18日至2009年2月8日,共减持608.6万股。完成上诉两次减持后,华硕投资还持有282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11%,但其中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仅为537.3万股。

据2005年年报披露,斯时,华伦集团共拥有四川金顶29.91%的股权,华硕投资拥有四川金顶股权占比为20.99%,两家公司共计持有四川金顶50.9%的股权,但时至今日,上述两家公司其所持公司股权已经缩水至25.29%。

而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华伦集团和华硕投资的巨量减持仍在继续。

2009年3月13日后,四川金顶的换手率每日成倍放大,由3月16日,2.63%的换手率开始,3月17日,其换手率放大至5.22%,3月18日,则上扬至6.29%,而到了3月24日,换手率则更是高达17.25%。从3月16日至3月25日,短短七个交易日,其换手率累计达55.94%。

华伦集团难道真的如市场上所传闻的那样欲“金蝉脱壳”?华硕投资与华伦集团到底有何渊源?

2009年2月,四川金顶那份业绩预增100%-150%的年报预增公告,与最后大跌眼镜的“利润同比减少10%”的2008年最终年报,背后到底有何玄机?

1.拉华立“大旗”做华伦“虎皮”

2003年8月6日,四川金顶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经与控股股东——乐山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沟通,为更好地寻求公司的发展,欲通过以股权转让的形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做大做强公司水泥主业,正与包括水泥业某龙头企业及摩根士丹利等在内的境内外实力机构进行合作意向性的接触。

当时参与重组四川金顶的某乐山国资部门人士回忆,斯时乐山市国资部门认为,“政府部门没有那么多钱追加投资,四川金顶要想做大做强,只有让有实力的机构来运作。”

对于四川金顶而言,重组也似乎迫在眉睫:其在2001年亏损7983万元,2002年虽扭亏,但每股收益只有0.097元,2003年上半年度每股收益仅为0.022元。

为此,2003年6月2日,乐山市国资办就开始向包括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摩根士丹利、海螺水泥、四川双马水泥、四川大地集团以及川威集团等23家发出《征询函》,进行公开招标。
查拉图

09-04-21 20:58

0
继1月18日在陕西千阳投资20亿后,4月8日,海螺水泥(37.08,-0.69,-1.83%)(600585.SH)再与陕西礼泉签下43亿大单。三个月内斥资63亿在陕西新建生产线,海螺水泥的扩产或将加速“水深火热”中的ST秦岭(3.76,0.14,3.87%)(600217.SH)重组或破产。从2005年就开始谋划重组的ST秦岭一直未有结果,如今,由于企业“包袱”过重,ST秦岭的谈判优势日渐削弱。

  4月15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证实:“我们希望尽快找到重组方,预计能在两个月内定下来。”陕西省铜川市国资委主任郭宝仓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巨亏逾3亿

  随着西部地区投资的加速,海螺水泥、冀东水泥(14.95,-0.36,-2.35%)(000401.SZ)、中材水泥等相继入陕“圈地”,曾经作为区域老大的秦岭水泥不断受到威胁,由于负债累累而无力还击。

  “陕西省是海螺水泥中西部战略的重要布局省份,目前,计划在千阳县新建2条生产线,在礼泉县新建4条,这些项目将会同时进行。”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余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迁安地区的工程已经启动,预计海螺水泥6条线投产时将突破1200万吨的产能。

  冀东水泥比海螺水泥早进军陕西,现如今已是陕西区域水泥行业的龙头。2008年12月24日,秦岭水泥所有落后的湿法生产旧线拆除后,剩下的新型生产线年产能之和约为500万吨,仅仅是冀东水泥在陕西的一半产能。

  比冀东水泥更早进军陕西的还有中材集团,据中材集团企业文化宣传部部长曹永胜介绍,中材集团目前正极力拓展水泥业务,已充分做好了西北战略布局。

  “在东部投资过热,西部尚存空间的市场背景下,陕西水泥市场是实力企业当下的必争之地。”渤海证券分析师唐笑表示,与国内企业一样,外国企业同样觊觎陕西,意大利水泥就是其中的代表。

  “如果不被重组,随着外来竞争的加剧,秦岭水泥破产也会加速。”唐笑说。此外,外来企业加速攻城略地之时,秦岭水泥2008年以3.33亿元的巨额亏损再度深陷破产危机。

  陷无人接盘困局

  据悉,秦岭水泥从2005年就开始谋划重组。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中材水泥等之前都希望通过重组秦岭水泥快速实现在陕西省的扩容,而至今,无一家企业谈拢。

  2007年9月,秦岭水泥大股东耀县水泥厂与浙江华伦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却在不久后便由于资金注入纠纷,中止重组。2008年6月,海螺水泥董事会所有成员集体前往铜川拜访秦岭水泥,最终无功而返。

  冀东水泥和秦岭水泥同时在2月17日发布“洽谈转让事宜”的公告,却在3天后,冀东水泥声称“未签任何协议”否定了重组,留下一句“日后是否签订国有法人股权转让协议,具有不确定性”,给人无限猜想。

  “冀东目前没有重组秦岭水泥的任何消息。”3月15日,记者致电冀东水泥董秘办得到此番回复。“从运营成本考虑,冀东水泥重组秦岭水泥并不划算,因为目前冀东的经营压力也很大。”东北证券(25.06,-0.57,-2.22%)建材行业分析师周思立说。

  “秦岭水泥作为当地唯一一家上市企业,也是地方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之前铜川地方政府确实有些不舍,以至于重组方大都认为秦岭水泥的要价偏高。”上述知情人士解释说。

  “海螺水泥在企业扩张中看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两种效益都无法实现,那么,扩张行为也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余彪证实,如今新线建设在即,海螺水泥已无暇东顾。

  重组两月内敲定

  据郭宝仓透露,相关重组方案将在两个月内定下来。

  “眼下的秦岭水泥已经没有了以往的谈判优势和更多选择的机会,繁重的债务,以及千余人的安置问题将是双方谈判最关键的问题。而越往下拖,将越不利于秦岭水泥。”郭宝仓接受采访时坦言。

  另据了解,与国外水泥产业50%以上的集中度比较,集中度仅有20%的国内水泥具有较大扩容空间。国内企业扩容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投资建设新线,一是通过并购重组。

  “在能建新线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企业不会选择并购。而实际上,尽管国家将严格控制新线审批,其实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政府早已拿到建线的权利,正等待企业投资,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因此,最近一两年内,比起兼并重组,新建生产线依然更吸引企业。”华新水泥(25.33,0.03,0.12%)战略发展部经理张治平坦述。

  对此,周思立分析认为,比较陕西地区现有的几家实力企业,正欲扩张西北市场的中材水泥或将是秦岭水泥的最佳选择,其原因为:中材水泥具备承接秦岭水泥“包袱”的雄厚实力;身为央企更有谈判优势,且以收购赛马股份为例,中材水泥的收购表现向来出其不意。

  此外,郭宝仓还透露,与华伦集团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至今仍未终止该协议。而针对秦岭水泥的最终接盘者,秦岭水泥和铜川国资委均未正面回复。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