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NF(1978年3月5日-)(原名:小手川 隆, )
是在东京都港区居住的个人股票交易商。
他出身千叶县市川市。
因2005年的JCOM股交易失误事件中赚了约20亿日元而受到媒体注目。
他只用7年时间,身价暴涨一万倍以上,成为日本新世代的股神。
目录 [隐藏]
1 JCOM股交易失误事件
2 交易手法
3 交易成绩
4 其它
5 外部连结
[编辑] JCOM股交易失误事件
JCOM股交易失误事件发生在2005年12月8日,在新上场的JCOM的股票中,
瑞穗证券把原为“61万日元卖1股”的指令,误为“1日元卖61万股” ,
让股市大混乱。B‧N‧F 在仅仅10分钟之间,投入资金取得了7,100股,
同日中在市场卖掉1,100股。 之后由于交易所强制结算,
以每股 91.2 万日圆卖掉余下6000股 。他合计赚了约20亿日元多的利润。
B‧N‧F成为在此次的事件中取得最高利润的个人交易商。
[编辑] 交易手法
BNF的交易手法属于day trading的一种, ?差不多?每分每秒都在进行买卖的操作,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PER, PBR这些分析数据是从来不看的,
因为他从不长期持有某种股票。不过,对 机器接受订货、僱佣统计等重要指标,
各国中央银行的动向 、大盘指数和期货指数, 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
以美国为首的海外股票市场相当留意。
类似DayTrader的“反SwingTrade”ד押 目买 (buying when the market is down )”为中心。
交易判断的标准:不恁感觉恁经验。洞察价格总体变动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观察日经平均,期货市场的变动等。一天下来,赚赔1~2亿 是很平常的事。
开始做股票的时候只看过一本入门书籍,后来就全靠实战积累的经验。
运用的资产增加之后,则着重于大型股票,如Core30的买卖。
2006年,他对140亿 的交易感到「极大的压力」,觉得有必要减到80亿 。
2007年,他为办商品期货而开设了户口。
2007年11月时对有183亿而只做短期买卖感到有局限性,
以后将用80亿在外国股作长期投资。
[编辑] 交易成绩
在2000年,还是东京某私立大学法学部三年级学生时,
便以打工赚的160万 做为本钱,开始买卖股票。
2005年的年度收入为109亿3208万7288 。
2006年,在LiveDoor风暴之前约20亿 ,之后赚了约30亿 。
2007年8月的股灾,许多老手阴沟里翻船,他却全身而退,获利至少两亿六千万日圆。
2007年12月为止,个人资产大约有183亿 。
2008年1月下旬,个人资产大约有190亿 。
2008年4月下旬,个人资产大约有200亿 。
2008年5月中,个人资产大约有202亿 。
7年平均年收益率达到320%。而与此同时,
代表日本股票价格水准的日经平均指数在2000年时为20,000点左右,
而2008年1月则为15,000点左右,可以看出BNF并不是凭藉了市场的走势取得成绩的。
[编辑] 其它
B‧N‧F 除了价值4亿日圆的大豪宅之外,没有任何奢侈品。
他平时在个人专用的“交易房间”里进行交易。
他为了避免由于过饱引起的[欠乏集中力 ,午餐常吃泡面。
经常利用百元商店。出演“ 夜明 ”节目时说没有什么特别爱好。
接受“东京 ”报社采访时说兴趣是赛马,暗示有可能成为马主。
但是不赌马。在“JCOM事件”当时,用PHS作为连络地址。
目前单身,没有女朋友,朋友也似乎不多。他说对股票交易并不执着,
错单事件
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金融集团旗下的瑞穗证券称,
该公司当天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人才服务类公司
嘉克姆(J-COM)股票的交易过程中,将“以61万日元价格抛出一股”的交易指令,
错误地输成“以每股1 日元的价格抛出61万股”,
并全部以空头(空头是投资者和股票商认为现时股价虽然较高,
但对股市前景看坏,预计股价将会下跌,于是把借来的股票及时卖出,
待股价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买进,以获取差额收益)股票形式成交。
尽管瑞穗证券交易员发现错误后,多次向东京证交所股票交易系统发出撤单指令,
但均被交易系统拒绝。情急之下,
瑞穗证券还试图通过东京证交所的交易终端发出撤单指令,亦未获成功。
由于东京证交所的交易系统设有涨跌停限制,正常情况下,
1日元的股价是不会进入交易报价的。但祸不单行的是,
J-COM公司的股票当日恰巧是首日上市交易,由于没有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
因而涨跌停限制并不起作用,结果促成了这一荒唐交易的顺利完成,
此交易使瑞穗证券损失高达400多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