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信贷资金今年一季度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量高达4.58万亿元,这样的巨额投放是没有可持续性的,信贷规模的控制不可避免。而且确保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这是分内之事,股市不应该寄希望于信贷资金长期大量的流入,这不仅是违法的,也是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的.
要知道中国股市与上市公司业绩和经济无关联。
0
做过头的事情,是我们的传统了。
1
收益率与投资组合规模的关系
我们计算了6205 个股票帐户市值始终非零的投资者的日收益率,得到这些帐户1998
年初到2000 底股票投资组合的持有期收益率;计算这些帐户724 个交易日投资组合的平均
规模,并按投资组合规模大小将投资者分成5 类,每类包括1241 个帐户。表1 给出了不同
投资组合规模的收益率,其中:单个帐户投资组合规模为724 个交易日按收盘价计算的股票
投资组合市值的算术平均,类投资组合规模为类内投资者平均投资组合规模,总收益率为不
考虑任何成本的收益率,净收益率为去掉买卖价差成本和交易成本后的收益率,自身基准收
益率也是不考虑成本的收益率。从1998 年初到2000 年底,市场投资组合收益率是67.55%,
我们计算了各类投资者中收益率超过67.55%的比率。
表1:不同投资组合规模的收益率和超过市场收益率的比率
投资组合规模(元) 总收益率 净收益率 自身基准收益率
规模1 13628 71.97%
(40.37%)
58.23%
(33.44%)
76.96%
(42.39%)
规模2 40766 77.84%
(46.01%)
67.96%
(37.47%)
83.97%
(48.99%)
规模3 91782 85.08%
(51.32%)
73.80%
(44.56%)
90.34%
(55.12%)
规模4 229868 92.28%
(56.33%)
83.62%
(49.88%)
96.38%
(58.74%)
规模5 11606275 111.73%
(71.15%)
106.74%
(68.57%)
112.23%
(72.28%)
F 统计量 88.05 46.10 55.37 33.81
Pr>F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从表1 来看,收益率随着资金规模的增加而增加,拥有较多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的收益高
于资金相对较少的中小投资者的收益。五种规模的投资组合,自身基准收益率都大于总收益
率,这表明改变投资组合并不能获得高收益。总收益率和净收益率之差随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13
这表明中小投资者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多。从投资者总体来看,总收益率理应等于自身基准
收益率,但由于样本选择的偏差,加权方式的偏差,出现上述结果也是正常的。
从平均总收益率来看,各类投资者都超过市场收益率,这表明该营业部的投资者收益率
水平较高,但前两种规模的投资者中收益率超过市场收益率的比率仍不到50%。从平均净收
益率来看,只有最大规模的投资者收益率超过市场收益率的比率超过50%。这表明,具有同
样规模的投资者的收益状况也有很大差异。
我们计算每个投资者总收益率与自身基准收益率之差,并对每类投资者进行均值为零的
统计检验,前四种规模显著非零,第五种规模不显著,这表明中小投资者改变投资组合会降
低收益率。对于第五种规模,有1%的投资者增值超过46.8%,1%的投资者损失超过34.1%
0
CPI有向上的趋势了,易纲说通货紧缩可以避免,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会有所转变呢,我认为下半年的货币供应量没有上半年那么充裕。股市也是如此。
0
好贴,谢谢。长了点知识。
0
还是有点水平的好帖!!顶一把
1
一、交叉持股的动机分析
交叉持股作为企业的一种策略,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管理层为了特定的利益诉
求而进行的,因此,交叉持股现象的背后必然存在着相关当事人的特定动机。
1.资金融通。上市公司利用交叉持股可以有效规避自己购买自己股票的限制,先由上
2
市公司成立专门从事投资的子公司,继而由子公司购买母公司的股票以达到稳定或者维持上
市公司股价的目的,再以取得的股票向银行进行质押借款,充分发挥了财务操作的乘数效应,
实现集团公司内资金的充裕。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基于子公司购买母公司股票护盘成功的假
设,因为越是股价上升,获得质押的贷款就越多,但是在市场低迷股价难以在高位维持时,
这种做法会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利用交叉持股抬高股价,还有利于公司在股价高位时增发
以获取更多的资金。
2.产业布局。借助交叉持股可以有效地实现公司之间的业务协作和整合,实现“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资本市场中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如2001年新浪网和阳光卫视就曾
经通过交叉持股实现两者在网上和网下媒体的业务联姻与合作,而中信证券曾经也试图通过
交叉持股与贝尔斯登实现业务上的跨国协作。
3.分散风险。对于周期性较强的行业交叉持股也可以实现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虽然
一般的多元化经营也可以实现风险分散的目的,但是利用交叉持股分散风险的好处在于其无
需通过实际的资金支出,最为典型的就是双方换股的方式实现各自的多元化经营以减少行业
周期性的风险。
4.资本运作。由于交叉持股可以提升单位资本的使用效率,在同一集团企业内利用交
叉持股可以实现用较少的资金控制较多的公司,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交叉持股
通常成为资本运作高手的惯用平台。我国资本市场中曾经出现过“中广系”利用母公司与子
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而成功控制多家公司,并且借此进行频繁的资本运作。
5.市值管理。借助交叉持股,母公司可以通过子公司买卖自己的股票,以规避现行法
律障碍,继而自由买卖母公司的股票,以影响其股价的目的。具体途径是母公司借助子公司
炒作其股票以抬高其股价,等到股价到达一定高位时出货以获取投资利益,然后再以投资获
利部分继续推升母公司的股价。
6.关联交易。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管理层往往以交叉持股为通道进行关联交易,
而这种关联交易背后往往是利益输送。其常见方式有以下几种:先将消息透露给相关当事人,
由当事人买入母公司的股票,再由子公司来炒作母公司的股价,而子公司炒作股票的资金又
是从母公司贷款来的,借此机会将母公司资产转移给其他人员;在母公司大股东被套时,借
子公司购买母公司股票,从而使得母公司大股东和内部人士解套。
7.管理层职位的自我选任。利用交叉持股管理层可以架空股东的表决权,因为按照公
司法的规定,一公司对另外公司的股权行使由董事会自由决断,在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情况
下,母公司的董事会就会利用交叉持股轻松地将股东的表决权传导给自己,因此会形成事实
上完全由母公司的董事会控制两家公司的局面。即使在非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但是相
互持股比例在分散股权中占有较大比例时,双方董事会会串通一气,相互“礼让”表决权的
行使,使得可以自我维持董事职位。1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很可能形成“千年或万年”董
事。
8.盈余管理。两个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可以会计报表上虚增其资本和资产,为公司的
举债和融资铺平道路。以A、B两个公司为例,假定各自以每股一元发行1000股股票,将
其筹集资金中的500元购买实物资产,另外500元现金用于对方的股票投资,此时各方的资
本都增加了500元,资产也增加了500元。这一过程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8轮的相互投
资后,两个公司的总资产都增加到了5000元,两个公司的资本账面价值的合计数及市场资
本额都增加了10000元,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两家公司根本就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流入。[1]
此外,交叉持股可以在形式上增强公司的债务承受能力。如拥有现金400元的两个公司
相互投资了400元,两个公司账面资产都变为了800元,当其中一个公司向外借款200元时,
企业的债务承受能力似乎明显要优于未进行交叉持股的情形。
0
今天银行股集体杀跌,大盘股跌得比较大,小盘股仍然强劲,资金短时间资金仍然充裕。
0
等经济真正复苏的时候,产业资本会流入到实体经济,那时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了。
0
大家要记住股票的需求曲线是向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