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相当大,可以说是主要影响要素。
实证研究表明,在1992-2000年初沪市的52次异常波动中,由政策性因素引起的共有30次,占到了60%。政策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巨大影响的特征,已经使得中国的沪深股市被称为是“政策市”。“政策市”对我国的投资者的行为已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使得投资者对市场利好和利空消息存在不对称反应,“政策依赖性极强”,另一方面,“政策市”也使得本来用以分散银行系统风险的目标扭曲,在证券市场上又重新形成了风险积聚
0
中国证券市场自一开始就处在监管机构的严格管制之下。这种严格管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发行方进行严格审批,发行股票的试点企业往往“产品对路,且有发展前途”;另一方面是频繁干预股票交易价格,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第一周对股市的涨停板规定为5%,第二周规定为1%,第三周则降到了0.5%之内
0
【 原创: ouyanglujie 只看楼主(-1) 2008-12-13 19:2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314/3 】 收藏 0 推荐1 加油券0/0 (1)只要证券市场固有风险较大,市场价格干预的直接边际收益较大,干预成本比较低,监管者就可能频繁进行低弥托市。并且这种托市干预行为可能形成了一种自我强化机制;
(2)单独的低弥托市行为会造成“干预悖论”——短期最优的干预行为长期来看无效率,而低弥托市和高涨打压配套的双向干预模式则可以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双向干预下监管者的均衡收益要大于没有干预下监管者的收益;
(3)低弥托市可能激励投资者投资风险证券,但是高涨打压则降低了投资风险证券的激励,即两种措施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是相反的。
中国股市的走势与经济基本面相关度很低,也许在全流通预期下会逐渐加大,但目前由于市场的容量仍然不够大,那么由于发行制度上的权限所导致的股权溢价之谜就会一直存在下去。这是制度造成的溢价,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承担部分风险,所以我认为目前市场可以作为一个中期底部和短期反弹的介入点。
跟随政策炒股不会吃亏的。
0
宏观经济很难解释中国股市,有两个方面可以解释,一是政府希望股市发挥的作用,二是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对外资去向的解读,就象社保基金的进退一样,是直观指标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谢谢lanxiang。
0
不错!!!学!!!!
插图:你可以在回复框的右上角一排小字点开“引用附件”,点Browse,就可以将附件从你的电脑中拎出来然后再点击“上传并插入” 再点引用就在回复框显示了,就可以发帖了。TAG这个贴图是我看到最麻烦的一个。
0
鉴于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股市短期将延续涨势,大概在今年年底具体在10月份左右见到这次反弹的顶部。真正的反转在2010年底或者2011年初。因为熊市的时间周期大概在3--3.5年左右。
0
在股票操纵方式方面,机构投资者运用最多的方法是自买自卖(包
括虚买虚卖、对敲、对倒等)和连续交易(包括连续买入、连续卖出、连续买卖等),分别
有33例和25例,且很多时候是这两种方式的同时运用。另外,德隆系操纵的三只股票还披露
4
了反复除权填权、拉抬尾市的方法。通过多次的除权填权,使被操纵股票的市场价格远远低
于其复权价格,隐蔽了股票价格的实际拉升,使其操纵行为更不容易被发觉
0
从操纵者方面看,操纵者主要有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基金
管理公司和个人等,机构参与操纵的有41起,约占93.18%,其中证券公司参与的最多,有
19起,投资公司其次,有10起。个人参与操纵的有10起,约占22.73%,而单独由个人进行
的操纵只有3起,仅占6.82%。因而可以说,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是主要的操纵
者,而机构投资者中又以证券公司和投资公司为主要操纵者。下面针对机构投资者,进一步
分析其股票操纵特征
0
从被操纵股票的所处的行业特征上看,根据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制造业最多,发生了18
例,其次是批发和零售贸易和信息技术业,分别为6例和5例。由于制造业本身是所有行业中
最大的一个行业,因而对其根据此类进一步细分,发现其中的机械、设备、仪表行业发生的
股票操纵案例最多,有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