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偏执与宿命

09-04-18 01:11 2775次浏览
我来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些年有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后来“偏执狂”好象成了褒义词了。

我想这本书加大了心理医生的工作量,当然,也可以说增加了收入。

执着和偏执是不同的。结果也不同。
以“生、希望、进取、平衡、分享“为目的的坚持是执着,以“死、毁灭、垄断、绝对、独断“为目的的坚持是偏执。偏执的人会以偏执的手段追逐目标,实际上,很多偏执狂在实现目标后,是无法满足的(和他们之前想的不一样);更多的偏执狂是毁灭在偏执的道路上。这俩类偏执狂的区别是,前者毁灭在终点,是成功的偏执狂;后者毁灭在中途,是失败的偏执狂。

在我的案例观察中,偏执狂不是因为生活中某些事件造成的,尽管绝大多数偏执狂有让自己心酸仇恨的回忆。但事实上,这些偏执狂即使不碰到造成创伤偏执的a事或b事,也会碰到相似的c事或d事;就是说,
正是他们本身,造成了他们会不断遇到让人”偏执“的事和人。其他人,可能较少遇到让人”偏执“的事,即使遇到了也不会产生”偏执“的结果。

我的解释是,偏执是一种宿命。偏执狂心中蕴藏的歇斯底里的情绪和仇恨,不是一世生活可以造成的,已经超越了死亡本身。偏执狂都不怕死,事实上,这些人潜意识都渴望死。这些人都有着最深的灵魂创伤,这些创伤由极限的疼痛产生,埋下了极度仇恨的种子。一个偏执狂如果能意识到心中的”仇恨“和”疼痛“将有助与他们拥有正常的心理结构,从而过上正常的生活。

我相信,国内”标准“的的心理医生是无法真正治疗”偏执狂“的。因为患者实际上找不到让他们自己信服的如此情绪激烈的原因事件,无疑会有一些事件,但相关类似事件从理性判断上,很难达到和偏执狂心中匹配的压抑能量值,远远超过死亡的能量值。我感到悲哀的是,一些偏执狂,甚至会为了让自己论证自己更有资格”偏执“,而故意做出导致自己没有退路的”偏执事件“,从而更加不能自拔,可以说是”自决与社会和人民“。

一个好的催眠师,在合适的条件下,是可以让偏执狂说出心中最深的创伤的。这是灵魂的创伤。这种”创伤“曾经导致了极度的疼痛,极度的恐惧,极度的愤怒和仇恨,极度的渴望和期盼。所有这些强烈情绪在患者这一世生活中,被无意识压抑在心底,他们感到需要极度的权力和控制,来避免曾经的疼痛和恐惧,并对过去加以报复。

如果一个人,他感到极度的疼痛,那么谁最应该负责?是他的敌人?是他的亲人?
我的回答是,是他自己。敌人对你造成的疼痛,或者亲人不能解除你的疼痛,都不是个人逃避自己责任的理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最大责任人。即使你经历了人间最恐怖的酷刑,我仍然要说,你是自己最大的责任人,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与其来生疯狂的找死,不如今生从容面对死,偏执狂的前世今生都和”死“有密切关系,我甚至可以说,你今生如此偏执,是因为你”从前“死的太不够平静。一个人,如果曾经死的时候满怀委屈和仇恨,那么当老天再给他重新选择的机会时,我希望他可以更平和更负责。

偏执狂,是貌似有最大”委屈“的人,是貌似有最大理由歇斯底里的人,实际上是最自私,最不负责的人。偏执狂不能体谅别人的痛苦和难处,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我说了,你再痛苦,最该对你负责的人还是你自己。如果不明白这点,投射出来对别人的任何仇恨,都只能是咎由自取。我们可以说,偏执狂都是孩子,这和生理年龄没有直接关系。我接触过不少老年偏执狂,其实心理年龄仍然很幼稚,不能(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总愿意和别人”赌气“。

偏执狂,都有”变形金刚“的潜力,如果他能有意识的”死化“老旧仇恨的心理结构,那死去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新生命的肥料,重塑一个更有建设性更有意义的心理结构。”蜕变“是这个群体集体需要面对的问题,曾经的”壳”必须蜕掉,新生命必须舒展开,这个过程完成了,就是美丽的蝴蝶,欢乐的知了,如果完不成,或者蜕了一半死去了,那只能是蛹和尸体了。

生命会不断出重复的考题,直到你回答对了为止。这个生命是永远循环,不会终结的。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2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zdanny

09-05-03 21:04

0
我来兄,
在认同以下几个观点的原则下:
“偏执是一种比较深的罪孽,几乎是累世造成的”,
“别人做‘错’事,你做‘对’的事,这虽然不是一个良性循环,但至少是一个普通循环,可以跳的出来”
“你再痛苦,最该对你负责的人还是你自己。”
“想让别人爱自己,首先自己要爱自己,要爱别人。”

以下两个问题,请指点一二:
1,用感化和慈悲之心,面对不解、责难甚至伤害,有原则底线的嘛?
如果有,请教如何理解?
如果没有,怎么理解“报复或者反击都是人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应该把握,做‘正确’的报复和反击。”

2,“放下委屈,放下疼痛,放下仇恨,放下欲望,承担责任,拥有洞察,理解生命,融入宇宙。”
怎么理解“拥有洞察”?

谢谢!
我来

09-04-18 14:43

0
我还是想用那个黑社会的朋友举例,”他“总是碰到火灾,呵呵
我告诉”他“,因为”他“打打杀杀的事情太多了。不过这一次,他再次救火,被砸成了植物人。
”他“创造了医学奇迹,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健康。
这一次”他“一生只有一个女人,但”他“很幸福,比原来的n个情妇还满足。

人的生和死本身呢,真的不必太在意,但怎么生怎么死,确实值得考虑。
我来

09-04-18 14:28

0
很多宗教上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只是可能没有举证。或者没有现实的举证。
比如说,人缺少爱,是因为你给予的爱少;你越缺乏爱,就越要给予爱。等等类似的观点。
可以负责的说,我有足够的案例证明这些。
很多偏执狂即使成功后也会失望,因为他们终将发现,通过恨的方式得不到他们真正需要的,想要的东西,爱。
人表现出的疯狂的歇斯底里的恨,是因为极度爱的缺乏和渴望造成的。

想让别人爱自己,首先自己要爱自己,要爱别人。这里担心”吃亏“是不必要的。
没有人会在自己的”爱“中吃亏,最大的受益人恰恰是爱的提供者本人。
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如果能坚持自己的”爱“,这可以让他通过最残酷的炼狱,摆脱孽障,获得新生。
我来

09-04-18 13:55

0
很多心理创伤儿童,终生都不能痊愈,即使他们生理年龄已经成年甚至老年,会成为“老顽童”。
这些孩子对现实中的父母亲都带有愤怒和怨恨。一些甚至会认为自身的所有不幸都是父母造成的。
他们会渴望完美的灵魂上的父母。

这些创伤儿童成年后,有寻找“父亲”或“母亲”做婚姻伴侣的倾向,寻找他们没有得到的“爱”。
我开玩笑的说,这些朋友不是找丈夫或者妻子,而是找爹找妈,他们寻找的不是一个对等公平互利的组合,
而是一个单向包容溺爱的父亲(母亲)。当这些人有孩子后,可能会不自觉的在孩子身上投射出愤怒和怨恨。
我所说的这些心理动机和过程,可能都是无意识的。当事人不一定能有明确的觉察。
这些心理结构,会延缓当事人的生命成长。
有的患者在我紧逼追问下,会情绪失控的对我大喊:”你让我给别人爱?我从来就没得到过爱,你让我怎么给别人爱?
我自己一肚子委屈,你让我体谅别人的委屈?你让我帮别人 ,我无助无奈的时候谁帮我??“等等。。。
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

但是爱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能力和权利。和性一样。只要条件成熟,是不需要别人教的。爱和性一样,属于人自身的能力,
不是别人给予才能拥有的。不能自发表达爱的人,如同自我阉割。你的父亲或者母亲没有做”好“,不是你拒绝长大的理由。
大多数创伤儿童的心理年龄不会超过10岁。即使成年后,他们的心理年龄仍然停留在这个年龄段上,特别是在创伤领域,
甚至会退化,退化到婴儿状态,渴望子宫的感觉。
中国汉文化的儒家教育,太强调”孝“,会强化父母和子女的从属关系。实际这二者更类似载体,互为载体。

如果人有令自己不满意的父(母),那么当事人最好的办法不是去责备怨恨他们,也不是寻找其他”父母“(夫妻,朋友。。)
来代替满足。最好的办法是,如果你是一个男孩,那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男人和父亲;如果你是女孩,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
女人和母亲。你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责任,成为你自己。
我来

09-04-18 11:28

0
当时有群众拼命要抢救他,在废墟里扒他,下跪去哀求现场120的医生,
我压着些话没说,我本来想跟那些人说,这个人不用抢救了。他在送医院的路上就死了。

不怕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死的“好”才有意义。
我来

09-04-18 11:19

0
这个“人”后来感谢过我,我说不用谢,是他自己的勇气和担当拯救了他自己,我只是告诉他一些原委而已。
我来

09-04-18 11:13

0
生活中的“创伤”事件都是有“意义”的,有深层“原因“的。

荣格阐述过相关的现代心理学道理。就是当一个人无法认识、解决内在的矛盾和冲突时,这些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就会
被外在的人和事件激发,体现为外在的创伤事件,成为所谓的”命运“。
人们通常把这个理论简化为”性格决定命运“。

偏执狂所遇到的让人疯狂的”偏执事件“是内在矛盾的外在必然体现。
事实上,对当事人来说,这样的事件从前就有不少,如果不调整自己心理结构,以后会继续发生。我想提醒的是,外在矛盾
事件是会”不断“发生的,除非当事人可以很好的解决类似问题了。
心理创伤都是有”原型“的。不从心理结构上调整,是无法避免类似事件重复的。假如一个人,生活中遇到一个麻烦,他(她)
没有应对好,那下次会有一个类似事件继续发生在他(她)身上,而且强度更高。这点适用与所有心理创伤事件。
对偏执狂来说,最后的事件通常是以非自然死亡的方式实现的。这些人的心中潜藏着”控制“”摧毁“别人或世界的欲望。
对自身也有类似的欲望。他”厌恶“”仇恨“别人和世界,也”厌恶“”仇恨“他自己,所以摧毁一切,对偏执狂来说,会感到解脱。

上面是相对”科学“的偏执解释,再说些不太科学的我的个人看法。”偏执“是一种比较深的罪孽,几乎都是累世造成的。
如果一个仿佛世间最倒霉最不幸的事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些事件通常会以远远超过死亡恐惧的方式体现),当事人如果
不能接受,不能合理的”理解“,而带着最深的委屈,疼痛,仇恨,欲望死去的话,他就给自己造了一个”纠结“,这是个地道的
”死“循环,会纠缠在”死“中无法解脱。对偏执狂来说,最有效的办法是”放下“。放下委屈,放下疼痛,放下仇恨,放下欲望,
承担责任,拥有洞察,理解生命,融入宇宙。

偏执狂是离”鬼“比较近的人,这些人虽然”活“着,心底深处燃烧的仇恨和欲望却无意识在吸引他们死亡。如果他们在没有清醒
的洞察生命前,主观采用(或者被动执行)非自然伤害死亡的方式,那所背负的“罪孽”将继续在未来陪伴他们循环。
如果他们能认识到生命的一些真相,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解脱累世的罪孽。

我认识的一个曾经的偏执狂(自幼父母双亡,幼年乞讨,成年犯罪,地道的罪犯,后来成为某黑社会头领,n个情妇),
当他意识到他是自己最大的责任人后,在一次公共安全事故中,挺身而出,牺牲自己,挽救了几十个孩子的生命。在我看来,他无疑
就是一个“烈士”,虽然他身上有数条命案。这个人,不会再有类似偏执循环了。

我记得他头破血流在烈火浓烟中冲着我大笑,用手举着燃烧的大梁,所有孩子从他身下逃出火灾现场。
他是一个英雄,我尊敬他,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来

09-04-18 01:40

0
别人做“错”了事,不是你也做“错”事的理由。
每个做“错”的人,都会受到惩罚。被别人带动做“错”事的人,就象被教唆了的从犯一样。

别人做“错”事,伤害了你,然后你同样做“错”事,继续伤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跳不出来。
别人做“错”事,你做“对”的事,这虽然不是一个良性循环,但至少是一个普通循环,可以跳的出来。

我不是鼓励犬儒主义,而是说,报复或者反击都是人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应该把握,做“正确”的报复和反击。
从实用主义角度说,一个容易被别人牵着情绪走的人,是很容易吃亏的。
我来

09-04-18 01:21

0
抱歉发重复了,刚才提示错误,原来提交成功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