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真实的北美企业并购过程,触目惊心!!!

09-04-01 23:56 7016次浏览
bobrich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很多有钱的中国企业想趁金融危机来国外并购,希望这个真实的并购故事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让大家多少了解一点北美的法律体系和商业环境。

  图中的这间纸浆厂名叫HARMAC PULP MILL(国内管它叫马牌浆厂).位于温哥华岛东岸,50年的历史,年产纸浆40万吨。HARMAC纸浆厂隶属于美国POPE&TALBOT(P&T)集团。这家集团150年的历史,上市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5家锯木厂和3家纸浆厂。
  看看图片上的这个厂区,大约80万平米,拥有自己的深水码头。远处的空地连码头,以前是惠好的工厂,后来拆掉后空关至今。
 这样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上市公司,非常不幸地在2007年年底轰然到下,申请了破产清算。清算人是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了解一些造纸行业的人都知道,北美的造纸企业,大多是林纸一体化的生产。从锯木厂开始,生产的木材用来造房子,边角料和木屑用来造纸。因为北美的原料以针叶木为主,加上成熟的技术,这里生产出来的纸浆品质超群,即便不是最有名的大企业生产的,其质量也相当于汽车中的宝马。
  为什么这样的一家企业会倒闭呢,很简单:
  首先就是成本高。这里包括两个成本,一是劳动力成本,北美的林业造纸业工会,势力相但大,普通工人的工资平均要8万美金。第二个成本就是环保的成本,我后面会继续说。
  第二,压倒P&T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从2007年开始的房价下跌,房子没人造了,木材用量每月递减,主产品木材卖不出去,副产品纸浆就断了原料的来源,所以两边都撑不住了。
  一家大企业倒闭了,觊觎其资产的肯定不会少,何况是一家资本密集型的林纸集团,这么多的土地,这么多的设备,哪样都能拿来换钱。在众多的食腐者中,出现了一家亚洲企业的身影:PT Pindo Deli Pulp and Paper Mills 。说起这家企业,还真有些背景,原来他属于APP集团(亚洲浆纸集团)。APP也许还有人不知道,但是印尼金光集团在中国名气还是很大的,图片中的大楼就是金光集团位于上海延安路上的金光外滩大厦。
APP看中的当然是P&T的纸浆业务。经过简单的接触,很快,APP就与普华永道签下协议,以一亿三千万美金买下包括HARMAC纸浆厂在内的三家纸浆厂。并且预付了1000万美元的定金。
  APP出这个价钱,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APP在中国海南省100万吨的纸浆项目金海纸浆,建建停停,10来年才建成,现在花掉了100亿人民币,但因为环保问题、土地问题,目前官司不断。现在现成的三个纸浆厂,100多万吨的产量,总共才1.3亿美金,看上去跟白送的差不多。
  在收到定金后,P&T 于2008年5月1日在它的网站上得意洋洋地宣布了并购的消息。
  至此,一个亚洲企业北美抄底的故事似乎又在继续重复,然而风云突变。
  APP很快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主要的问题还是工会。
  APP原计划买下纸浆厂后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人员怎么招聘,自己能说了算。但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用多少人,工资多少,必须经过工会。本地人经营都亏钱的企业,亚洲人买过来就能不亏钱了?
  自己经营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把工厂拆了卖设备卖地皮呢?设备拆了当然可以卖些钱。但也没那么简单。首先,对APP来说,设备最好是运回中国,但中国对于二手设备进口的审批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制浆设备,因为这个产业的污染问题很敏感,必须由商务部审批。2007年中旅国贸也在温哥华岛上买下一套二手制浆设备,由于商务部的批文拿不到,至今还躺在加拿大的码头上。
  设备不好卖,那地皮呢?麻烦更大。
  每家制浆厂都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堆,常年的积累,这些有毒废物的数量惊人,如果要清理,每家厂的费用估计在5000万美元。
  APP发现自己走到了绝路上,进退两难。
  换句话说,一亿三千万美元出得太高了。
  万般无奈之下,APP只好放弃了合同。
  APP这么大的公司,怎么能说毁约就毁约呢?其实,APP的老赖作风由来已久,早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APP就到处毁约,在众多的欧美国家中,都有针对APP的官司。
  再回到HARMAC纸浆厂,在APP毁约以后,正式于2008年6月份停产,530个工人,基本上下岗。
  但工厂虽然停了,设备的维护并没有断。巨大的化浆池内,还储存着大量腐蚀性的液体,无数的管道内,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还没有排空,工会仍然在安排着工人进行着日常的保养,而每个月几十万加元的费用,必须由普华永道托管的P&T的账户上,支付给工会。
  代表P&T股东利益的普华永道当然不满了,他们要求工会立刻关闭整个工厂,排空化学物质,以节约费用支出。
  但工会拒绝了,理由是,一旦工厂彻底关闭,再开起来费用巨大,工厂就更卖不掉了,失业的工人就再也不能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普华永道毕竟是世界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基本的职业精神还是有的,拿了P&T的钱,当然要占在P&T的立场上说话。
  6月底,普华永道温哥华分公司向BC省破产法庭提出申请,要求立即关闭HARMAC.
  在这次的法庭辩论上,工会的代表要求给他们10天时间,以便他们能有机会找到新的投资方。
  法官同意了工会的要求。
  二次的开庭在煎熬中到来了,工会方提出了出人意料的方案:一家公司愿意支付1300万美元,买下HARMAC.
  这家公司是谁呢?又是APP!!!
  并且,APP要求把他们在先前支付给P&T的那1000万美元订金转做这次收购的收购款。
  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普华永道当然据理力争:
  首先,那1000万目前由美国的破产法庭控制,跟本案无关。
  其次,P&T 仍然欠着工人大约600万美元的加班费,这笔钱如何解决?
  第三,普华永道已经联系了新的买家,但不是继续经营HARMAC,而是要拆掉这家厂,作为其它用途。但出价比1300万美元高。
  破产法官决定继续延期宣判,大家回去再各自完善方案。
  在此期间,当地政府官员多次对媒体发表言论,支持工会。
  政府实际上支持的是继续运行这家工厂,否则,工厂被拆掉,当地政府仅在资产税上每年就要损失约1000万加元。还要支付500多失业工人的失业金。
  长话短说,经过多轮法庭庭审后,最终的结果是:
 1、法庭支持工会组成新的公司收购HARMC.
 2、新的公司由自愿加入的原工厂工人组成,愿意加入的,每人需要投资25000美元,好处是可以在工厂继续上班。工人投资不足的部分由本地的另外两家希望参股的投资公司出资。
 3、新的公司支付给P&T 1300万美元。
 4、P&T 原来欠工人的600万美元一笔勾销。
 5、原工厂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全部转移到新的公司。
 法庭于2008年7月31日做出了这个决定,工会代表欣喜若狂。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很快,负面的消息接踵而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纸浆的价格由7月份的800-900美元/吨,跌到了年底的400-500美元/吨。
 新的公司的现金在一天天地消耗着,当地的工会,在2009年年初又拿出了150万美元供新公司使用。
 当时工会代表所有的工人放弃了600万美元的加班费,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同意的,回到工厂上班的,只有250人,其它的人并没有同意放弃加班费,针对工会和新公司索要加班费的官司不断。
  故事到今天为止并没有结束。
  最新的消息是,因为工厂几十年下来积累下来的危险废物数量太过庞大,所有的银行拒绝给HARMAC贷款。
  新的公司寻求省政府的担保支持以期获得银行贷款,并且要求减免资产税,2009年3月,省政府否决了工会的要求。
  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有几点和中国大陆是有区别的:
  1、企业的并购并不是直接跟业主谈判,而是跟他们委托的人谈,可以是律师、会计师或者是破产清算人。很多时候,你找业主根本没用。
  2、在中国,关闭一家企业很容易,在这里,业主是没有权利随便关闭自己的企业的。工会说不让关,你就关不掉,必须经过法庭。
  3、工厂停产后,维护的成本惊人地高,不像在中国,企业可以关而不死,找两个看门的老人就能把工厂放很久,情况好的时候再投产,在这里是不可能的,你想买的企业如果不能马上投产,开支巨大
  4、工厂只要不拆掉,资产税很高。
  5、工会的力量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6、污染控制的成本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打开淘股吧APP
36
评论(9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cesc

09-04-03 16:39

0
成笑话贴了
大漠黄云

09-04-03 16:37

0
有钱才能有消费,有消费才能有需求。有需求才会有工厂。工会就是让人们有钱有需求。是一种平衡,正派的良性循环。
--------------------------------------------------------------------
你这些话没错.但是,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美国产业工人值多少薪水,就应该拿多少薪水.不对吗? 你非要用强势工会这种形势维持工会成员的福利和高薪,代价谁来支付呢??天下总没有免费的午餐吧?
你不觉得美国人应该勒紧裤带扎扎实实地搞生产吗? 光想拿高薪,把公司拖垮了,就符合他们的利益? 光想高福利,把国家财政拖垮了,就符合他们的利益?美国养老金体系一直以来就是在以老鼠仓的形式运作你知道吗???美国的债务摊到每个美国人身上,相当于每个美国人一出生就欠了4万美金你知道吗? 这些亏空不都是美国人消费掉了吗?说别人贪婪,还有比他们自己更贪婪的吗??
大漠黄云

09-04-03 16:20

0
美国工会运动衰落的更重要因素是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社会的后工业化。全球化使得高薪的美国工会成员失去经济竞争力,大量制造业职位向海外流失,风雨飘摇的三大汽车公司可以说代表硕果仅存的主要制造业部门。
------------------------------------------
我什么教育是我自己的事情,文盲不文盲也不需要你操心. 上面这段话就是你帖上来的文章的一部分.工会太强势不利于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很显然的道理.

至于文章中说的,美国的中产阶级的形成,有工会的很大功劳.这是文章作者于时语的观点.可是人家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不这么看.你觉得是不知名的中国人于时语更有发言权呢?还是美国人弗更有发言权?我也抄一段弗的话吧?全文太长,建议你买本他的自由选择自己批判去.

如果进行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问及--是什么部门或组织的努力使得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以改进--,虽然有人会回答-没有这样的部门或组织. 或者-不知道-,抑或-没想过-, 但是最有可能出现的两个答案,必然是-工会-, 其次是-政府-. 可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之前的两个世纪的历史证明,这两个答案是错误的.
  -自由选择第8章-
大漠黄云

09-04-03 15:47

0
强势的工会势力不利于美国经济,这点你自己找来的资料也证实了.
这样的工会势力也不利于美国广大劳动人民,你相信吗?
美国工会成员占美国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大约只有25%. 25%的工会成员真的能够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吗?在不变的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工会成员拿得多一点,非工会成员是否就会拿得少一点?
工会一般都会针对其行业实行高工资.一种方式是暴力,或者暴力威胁:  工会宣称,如果雇主雇佣非工会会员,或者付给工会会员的工资低于工会指定的工资率,又或者有工人愿意接受低工资待遇,那么他们的财产就会被破坏,他们本人也会被殴打.这就是为什么工会在进行工资调解和谈判时,经常伴随暴力行为.另一种方式就是向政府求助.工会通常把总部设在华盛顿国会附近,并且总是在政治活动中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以给立法者施加影响和压力.
BOOK11

09-04-03 15:16

0
幼稚得可笑,如果北美不是从国外盘剥来大量的财富,你所谓的8万美金的工人,恐怕要用显微镜才找得到!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大漠黄云

09-04-03 15:07

0
美国工会运动衰落的更重要因素是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社会的后工业化。全球化使得高薪的美国工会成员失去经济竞争力,大量制造业职位向海外流失,风雨飘摇的三大汽车公司可以说代表硕果仅存的主要制造业部门。
--------------------------------------------------------------------------------
你帖上来的内容,不是正好证明了强势的工会不利于美国经济吗???你自己找的文章怎么反而会支持我的观点??
散户老张

09-04-03 14:04

0
人们也许会质疑,按照经济学理论,即使没有工会运动,资本的“理性”也会导致高工薪,因为一文不名的普罗大众不会产生市场内需,而使得资本无法扩大生产去赢利。事实上不少早期美国工业家包括亨利·福特都看到这一点。但是这样的集体“理性”很难与现实的贪婪竞争共存。前联储局主席格林斯潘新近承认,正是这样的贪婪,压倒了保护自我利益的理性,而导致了当前的金融危机。

懂了么?美国的“危机”不是因为工会的存在而缺乏竞争力,恰恰是因为工会的主张,在受到资本家和中国这样缺乏劳工保障的国家的“竞争”而导致的。
现在的国际贸易管理缺位,象中国这样破坏劳工保护,破坏自然环境的经济发展反而拥有了“竞争优势”,国内一部分人,或是出于被洗脑,或是出于自身利益,对这种“优势”赞美不已,殊不知,这种所谓的“竞争”不是竟优,而是竟次。谁提供最恶劣的工作环境,谁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大,谁对自然资源浪费最厉害,谁就有“优势”!
爱自由的灵魂

09-04-03 12:40

0
支持大漠黄云兄,偶的几个开工厂的朋友移民后又回来了,他们不是硕士生就是博士生,观点与兄一致
呼噜猪

09-04-03 11:23

0
水很深很混 伸手抓鱼要小心
王不忌

09-04-03 10:48

0
d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