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真实的北美企业并购过程,触目惊心!!!

09-04-01 23:56 7012次浏览
bobrich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很多有钱的中国企业想趁金融危机来国外并购,希望这个真实的并购故事能够给大家一点启发,让大家多少了解一点北美的法律体系和商业环境。

  图中的这间纸浆厂名叫HARMAC PULP MILL(国内管它叫马牌浆厂).位于温哥华岛东岸,50年的历史,年产纸浆40万吨。HARMAC纸浆厂隶属于美国POPE&TALBOT(P&T)集团。这家集团150年的历史,上市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5家锯木厂和3家纸浆厂。
  看看图片上的这个厂区,大约80万平米,拥有自己的深水码头。远处的空地连码头,以前是惠好的工厂,后来拆掉后空关至今。
 这样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上市公司,非常不幸地在2007年年底轰然到下,申请了破产清算。清算人是著名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了解一些造纸行业的人都知道,北美的造纸企业,大多是林纸一体化的生产。从锯木厂开始,生产的木材用来造房子,边角料和木屑用来造纸。因为北美的原料以针叶木为主,加上成熟的技术,这里生产出来的纸浆品质超群,即便不是最有名的大企业生产的,其质量也相当于汽车中的宝马。
  为什么这样的一家企业会倒闭呢,很简单:
  首先就是成本高。这里包括两个成本,一是劳动力成本,北美的林业造纸业工会,势力相但大,普通工人的工资平均要8万美金。第二个成本就是环保的成本,我后面会继续说。
  第二,压倒P&T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美国从2007年开始的房价下跌,房子没人造了,木材用量每月递减,主产品木材卖不出去,副产品纸浆就断了原料的来源,所以两边都撑不住了。
  一家大企业倒闭了,觊觎其资产的肯定不会少,何况是一家资本密集型的林纸集团,这么多的土地,这么多的设备,哪样都能拿来换钱。在众多的食腐者中,出现了一家亚洲企业的身影:PT Pindo Deli Pulp and Paper Mills 。说起这家企业,还真有些背景,原来他属于APP集团(亚洲浆纸集团)。APP也许还有人不知道,但是印尼金光集团在中国名气还是很大的,图片中的大楼就是金光集团位于上海延安路上的金光外滩大厦。
APP看中的当然是P&T的纸浆业务。经过简单的接触,很快,APP就与普华永道签下协议,以一亿三千万美金买下包括HARMAC纸浆厂在内的三家纸浆厂。并且预付了1000万美元的定金。
  APP出这个价钱,当然有他自己的道理。APP在中国海南省100万吨的纸浆项目金海纸浆,建建停停,10来年才建成,现在花掉了100亿人民币,但因为环保问题、土地问题,目前官司不断。现在现成的三个纸浆厂,100多万吨的产量,总共才1.3亿美金,看上去跟白送的差不多。
  在收到定金后,P&T 于2008年5月1日在它的网站上得意洋洋地宣布了并购的消息。
  至此,一个亚洲企业北美抄底的故事似乎又在继续重复,然而风云突变。
  APP很快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主要的问题还是工会。
  APP原计划买下纸浆厂后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人员怎么招聘,自己能说了算。但事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用多少人,工资多少,必须经过工会。本地人经营都亏钱的企业,亚洲人买过来就能不亏钱了?
  自己经营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把工厂拆了卖设备卖地皮呢?设备拆了当然可以卖些钱。但也没那么简单。首先,对APP来说,设备最好是运回中国,但中国对于二手设备进口的审批有着严格的规定,特别是对制浆设备,因为这个产业的污染问题很敏感,必须由商务部审批。2007年中旅国贸也在温哥华岛上买下一套二手制浆设备,由于商务部的批文拿不到,至今还躺在加拿大的码头上。
  设备不好卖,那地皮呢?麻烦更大。
  每家制浆厂都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堆,常年的积累,这些有毒废物的数量惊人,如果要清理,每家厂的费用估计在5000万美元。
  APP发现自己走到了绝路上,进退两难。
  换句话说,一亿三千万美元出得太高了。
  万般无奈之下,APP只好放弃了合同。
  APP这么大的公司,怎么能说毁约就毁约呢?其实,APP的老赖作风由来已久,早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APP就到处毁约,在众多的欧美国家中,都有针对APP的官司。
  再回到HARMAC纸浆厂,在APP毁约以后,正式于2008年6月份停产,530个工人,基本上下岗。
  但工厂虽然停了,设备的维护并没有断。巨大的化浆池内,还储存着大量腐蚀性的液体,无数的管道内,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还没有排空,工会仍然在安排着工人进行着日常的保养,而每个月几十万加元的费用,必须由普华永道托管的P&T的账户上,支付给工会。
  代表P&T股东利益的普华永道当然不满了,他们要求工会立刻关闭整个工厂,排空化学物质,以节约费用支出。
  但工会拒绝了,理由是,一旦工厂彻底关闭,再开起来费用巨大,工厂就更卖不掉了,失业的工人就再也不能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普华永道毕竟是世界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基本的职业精神还是有的,拿了P&T的钱,当然要占在P&T的立场上说话。
  6月底,普华永道温哥华分公司向BC省破产法庭提出申请,要求立即关闭HARMAC.
  在这次的法庭辩论上,工会的代表要求给他们10天时间,以便他们能有机会找到新的投资方。
  法官同意了工会的要求。
  二次的开庭在煎熬中到来了,工会方提出了出人意料的方案:一家公司愿意支付1300万美元,买下HARMAC.
  这家公司是谁呢?又是APP!!!
  并且,APP要求把他们在先前支付给P&T的那1000万美元订金转做这次收购的收购款。
  所有的人目瞪口呆。普华永道当然据理力争:
  首先,那1000万目前由美国的破产法庭控制,跟本案无关。
  其次,P&T 仍然欠着工人大约600万美元的加班费,这笔钱如何解决?
  第三,普华永道已经联系了新的买家,但不是继续经营HARMAC,而是要拆掉这家厂,作为其它用途。但出价比1300万美元高。
  破产法官决定继续延期宣判,大家回去再各自完善方案。
  在此期间,当地政府官员多次对媒体发表言论,支持工会。
  政府实际上支持的是继续运行这家工厂,否则,工厂被拆掉,当地政府仅在资产税上每年就要损失约1000万加元。还要支付500多失业工人的失业金。
  长话短说,经过多轮法庭庭审后,最终的结果是:
 1、法庭支持工会组成新的公司收购HARMC.
 2、新的公司由自愿加入的原工厂工人组成,愿意加入的,每人需要投资25000美元,好处是可以在工厂继续上班。工人投资不足的部分由本地的另外两家希望参股的投资公司出资。
 3、新的公司支付给P&T 1300万美元。
 4、P&T 原来欠工人的600万美元一笔勾销。
 5、原工厂的所有权利和义务全部转移到新的公司。
 法庭于2008年7月31日做出了这个决定,工会代表欣喜若狂。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
很快,负面的消息接踵而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纸浆的价格由7月份的800-900美元/吨,跌到了年底的400-500美元/吨。
 新的公司的现金在一天天地消耗着,当地的工会,在2009年年初又拿出了150万美元供新公司使用。
 当时工会代表所有的工人放弃了600万美元的加班费,并不是所有的工人都同意的,回到工厂上班的,只有250人,其它的人并没有同意放弃加班费,针对工会和新公司索要加班费的官司不断。
  故事到今天为止并没有结束。
  最新的消息是,因为工厂几十年下来积累下来的危险废物数量太过庞大,所有的银行拒绝给HARMAC贷款。
  新的公司寻求省政府的担保支持以期获得银行贷款,并且要求减免资产税,2009年3月,省政府否决了工会的要求。
  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有几点和中国大陆是有区别的:
  1、企业的并购并不是直接跟业主谈判,而是跟他们委托的人谈,可以是律师、会计师或者是破产清算人。很多时候,你找业主根本没用。
  2、在中国,关闭一家企业很容易,在这里,业主是没有权利随便关闭自己的企业的。工会说不让关,你就关不掉,必须经过法庭。
  3、工厂停产后,维护的成本惊人地高,不像在中国,企业可以关而不死,找两个看门的老人就能把工厂放很久,情况好的时候再投产,在这里是不可能的,你想买的企业如果不能马上投产,开支巨大
  4、工厂只要不拆掉,资产税很高。
  5、工会的力量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6、污染控制的成本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打开淘股吧APP
36
评论(9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脚丫

09-04-03 20:2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散户老张 朋友这样说就有点上纲上线了,大家在这里讨论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而已,谈不上为资本家辩护吧。
假如我们有了老福特的那个地位和条件,我们当中肯定不乏其人,做的比老福特更好呢?但是前提是要有这个实力基础以及广泛的淘汰选择基础。
仓廪实而知礼节,真到了那个程度,自然会从中产生一些觉悟高,认识到资本家和工人,资本家和社会存亡关系的人。
散户老张

09-04-03 20:15

0
很多人虽然在这里替资本家辩护这个,辩护那个,象人似的,实际上呢,连个合格的资本家都做不到,花岗岩脑袋,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去看看老福特吧,想想作为数一数二的资本家老福特干吗这么做?真是钱多的烧的慌?天下没人钱多的烧的慌,只有人家的聪明才智远高于你才会这么做。
脚丫

09-04-03 19:59

0
工会的作用我觉得没有什么争论的意义,不同的地位决定了不同的条件。
现实世界中,近代,欧美因为历史原因领先于中国,地位积强至此,有享受高端文明的条件。
而中国则是刚刚发展起来,现实决定了属于被剥削的地位,还没有享受高端文明的条件。

假设中国有工会了,工人利益都维护了,那么竞争优势又从何而来?
东西方有没有工会,就好比一个成年人和小孩子比赛跑步,成年人靠两条退,而孩子耍赖装了滑板一样。
成年人指责孩子不是用双脚跑步,使用滑板违反规则。
那么这个孩子不耍赖也用脚去跑步,那这个比赛还要不要比呢?成年人会因为孩子腿短没有力而不跑吗?
假如完全按照成年人的规则来做的话,那么孩子直接输掉好了。同样,中国如果依照欧美的标准,那直接就等着饿死好了。

处在什么地位决定了使用什么方法,因为强弱的不均衡,使用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竞争和发展,不断的修正和融合。
大漠黄云

09-04-03 19:57

0
工会应该做那些事情呢?应该维护工人成员的合法权益.比如拖欠工资,比如工伤.工会还可以组织工会成员互帮互助,加强学,提高素质,增强技能.这些都是好事情.
可是,美国的那些行业工会也走得太远了吧?完全可以用贪婪来形容他们吧?不许雇佣非工会成员?不许成员接受低于工会标准的工资?加入他们的工作岗位非得拿执照?
韩国双龙的工会还不够可笑吗?居然有一百多个专职工会干部,不用参加生产,专门负责和资方作斗争,出门有高级轿车伺候.每年定期两次罢工争取更高工资.上汽最后都认栽了,工会还不依不饶,要打官司告上汽.这么横的工会,对韩国的长期经济增长难得真的有利吗?这几年这么多外资从韩国撤资总不是偶然的吧?一闹金融危机韩国就出问题,不是偶然的吧?
大漠黄云

09-04-03 19:09

0
谁动了我的奶酪? 这本小书大家都还有印象吧?
对于美国产业工人来说,早就该放下身段,降低要求,努力适应来自全球发展中国家工人的竞争.明明形势不饶人了,还是抱着那么多不合理的要求和资方较劲,最终结果真的对他们有利吗?同样的工作性质,中国人年薪5万人民币就行了,凭什么美国人非要8万美金?明明奶酪已经被别人拿走了,还赖在那里苦苦抱怨有意义吗?
abraham

09-04-03 18:56

0
5、工会的力量跟中国完全不一样。

这一条,足以让所有觊觎沃尔沃资产的中国车企三思、再三思。
大漠黄云

09-04-03 18:55

0
加尔布雷斯的书我没买过.他的没有把握的时代在书店里没有,也许根本没在国内出版过.
弗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有些言论确实比较极端,但是关于工会的说法,我认为他的看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加尔算新制度主义的吧?新制度主义的张五常算是一等一的高手吧?张五常也一贯认为美国的强势工会对经济增长不利.
别说工会,弗的负收入所得税制,及教育券的设想,在经济学界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好评的.只是,像你说的,政府不会采纳.但那只是政治问题,政治上有阻力,难以实施的政策,未必就是坏的政策.如今美国政府实行的那些政策,也未必就是好的政策.加尔长期在政府任职,就能够说他的观点一定比弗的正确吗?加尔还鼓吹要政府管制物价和工资呢,不也是骇人听闻的吗?他的所谓的新社会主义的设想,目前也同样和乌托邦一样吗?
美国的政治是选票政治.政治家为了迎合选民的意愿,推出了很多不正确也难以维持的法案,错误的东西也长时间难以得到纠正,这就是政治,不代表一定正确.
你和我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我认为强势工会不利于美国经济,而你也反驳不了这一点,只不过你非要抬杠罢了,何必呢?
从韩国的双龙汽车公司的强势工会,到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强势工会,国内媒体和财经人士,有几个是在以肯定的态度评论工会??全球化的现实就证明了谁要硬抗谁就流失工作岗位,流失投资.即便不流失到中国来,也会流失到印度或者越南或者南美洲去.即便不被中国厂商打垮,也会被日本厂商打垮.除非你关起门来,否定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禁止资本流动. 这可能吗?
雄浑青山

09-04-03 18:52

2
老张一点也不像散户!
天王正大

09-04-03 18:45

0
有事说事,我支持双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辩论,但不要发展到人生攻击。
散户老张

09-04-03 17:3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搬出大师来拉?我好怕呕:  )
你知道《自由选择》那你知道John Kenneth Galbraith么?请你谈谈John Kenneth Galbraith关于工会的看法可以么?不要和我说你只知道《自由选择》不知道The Age of Uncertainty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