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李阳:赞成取消英语高考

09-03-17 16:50 3137次浏览
BLZK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虽然我教授英语的,但我举双手赞成取消英语高考!

这虽然听起来有点疯狂,但请听我详细解释:
一、中国人学英语几乎是无用功!凡是英语好的,几乎都不是学校教的!
二、通过取消英语高考,彻底打击英语的嚣张气焰,让全国人民回归理性的思考!别再幼儿园教英语了,别再把英语神话了!
三、全民回归汉语,回归阅读,回归数学!
四、把英语教学出版物减少到最低!几乎所有的出版设都是靠出版英语书而获得盈利的,这导致了大量的纸张和各种资源浪费!
五、把英语教学彻底交给民间机构和自己的选择!愿意学英语的,就去自己花钱学英语!
六、就算全民不学英语,社会照样发展,国际交流照样进行!因为该学的、愿意学的、喜欢学的,他们一定会去学,而且可以学得很好!有这些人才做好翻译就足够了!

取消英语高考,这将是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活动!
我坚决支持!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4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BLZK

09-03-17 22:06

0
7、信息科技时代偏爱汉字,汉字随信息科技时代乘风破浪! 

  不知您是否了解<模糊数学><模糊控制>或<神经网络>等新学科领域?如果接 
触过,您便会理解人类的艺术、哲学、感觉看似不“精确”,但实为目前它们超 
越了当今人类的知识水平所能精确描述的范围。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它们 
逐渐会被人类以全新的知识结构所精确地把握,以上所举的新学科只是这一新知 
识结构序幕的小插曲。汉字集中体现了东方艺术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之 
所在。限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她的智慧我们尚不能完全认识,但正在方兴未艾地 
被发掘。这种说法不是空洞的,也不是盲目的,毕竟15年前的人们没有意识到传 
统汉字出版业要被淘汰;10年前的人们没有料到汉字的输入会比英文快,而且会 
更快; 5年前的人们没有想到传统的报业媒体会被逐渐淘汰,<南方都市报>会与 
百年老报<大公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互联网上抢码字新闻。谁又敢横着心大 
胆地讲10年之后,20年之后汉字编程不可能或不如英文呢?是啊,天晓得后辈们 
的本领会有多大!还是对未来多一份信心的为好。 

  汉字是灵活的,但需要灵活的人使用;汉字是聪明的,但有赖于聪明人的开 
发; 

  汉字是充满智慧的,需要有智慧的人认识到她的价值。
石中火

09-03-17 22:05

0
“大风起兮云飞扬”不是楚辞。

问题的关键不是废止英文的考试,是如何提高汉语水平,把汉语的重要性提上来。现在,包括很多翻译,翻出来东西难看得很,不是因为英文水平差,而是汉语水平太差。网络上汉语的随意发挥,再这么下去,汉语也不再“稳定、受敛”了。
BLZK

09-03-17 22:02

0
6、为汉字辩护!呼吁那些糟蹋汉语的人注意以下事实: 

  (1) 联合国5种文字的官方文件中最薄一本一定是汉语; 

  (2) 汉语的精确性已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科技事业所证实; 

  (3) 计算机语音输入最有希望的是汉语; 

  (4) 汉语是稳定的、收敛的;而英文是不稳定的、发散的; 

  (5) 汉语是二维信息的、形像的、生动高效的,英文是一维信息的、密码型 
的、枯燥低效的。 

  (6) 在英文世界里能读文学名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不是所有受过大学教育 
的人都能作的。如阅读<荆棘鸟>中用英文描述的澳州的一些植物真是艰涩无比, 
一般英美人也只能囫囵吞枣而已,字面上根本过不去,能猜出是植物来已是善哉 
;可在中文世界里,又有谁会对仅有中学学历的人读完四大名著而感到惊奇?至 
少字面上该没问题。 

  (7) 当今虽是英语文明的蓬勃期。但在历史的长河中,So far,英文世界的 
文明史远比汉语世界的文明史短。妄自菲薄地乱讲英文是先进文明的语言是根本 
站不住脚的。 
=================================== 
我们有 25 本历史,历史长河留下的都是汉字记载的汉语资料,如果连“魏”和“喂”都搞不清了,我们还算中国人吗? 
是的,我们需要融合,但融合并不等于凡事照抄,对于我们好的东西,要善加对待。我们的国家不只是一个现代汉语的国家,借由汉字,古语依然流传在今天,唐诗宋词的爱好者大有人在。诸子百家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他们的书籍我们依然可以直接阅读。
BLZK

09-03-17 22:00

0
5、汉字的构字法巧夺天工 

  词头前缀词尾后缀是英文常用的构词法。Saccharose(糖精)和Saccharomyce 
tes (酵母菌)有相同的拉丁词头,但它们即便对英美人士也非易事。一维的串状 
结构是导致其不醒目、不明了的直接原因。我测试过的几个母语是英文的工科研 
究生是不认识这两个字的。试问读书至研究生,连酵母菌与糖精都不知道,又该 
教人如何作想呢? 

  上面两个概念用汉字组词描述起来就非常的简洁明了。即便是没吃过糖精、 
没用过酵母菌的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他也明白糖精可能是糖的“精练部份”, 
比糖更甜(尽管这不确切);酵母菌是“一种菌能引起发酵”。但英文就不能如此 
简单地组词,即便组出来也恐怕令大众难以接受,下面是本人造的两个字:Suge 
ssence="Sug"ar+"Essence"(“糖”字与“精”合起来) Yeabacteria="Yea"st+" 
Bacteria"(“发酵”与“细菌”和起来) 

  这不太不像话了?但还别说,在当今的英语社会,早期英文造字所遵循的拉 
丁词根法已逐渐被甩开了,类似以上造的Sugessence,Yeabacteria 可一点都不 
是笑话,日常生活中天天都碰的见。商店里不同品牌的巧克力、糖果总会有不同 
的名字,有些名字在字典里找不到,它们会随某个厂家的某种巧克力糖的产生而 
产生,消亡而消亡。当一个澳大利亚人读到这个词时,他不会意识到这是北美某 
个地区的很受欢迎的一种糖果,多半只能和中国人一样摇遥头罢了。 

  与拼音文字一维串状前后缀构词法不同,汉字是通过二维方式构字的。例如 
: 

  “人”“囚”---“人”在无门的四堵墙内便成了“囚” 
  “木”“困”---“木”在无门的四堵墙内要受“困” 
  “雨”+“路”=“露”---下“雨”天在大马“路”上可要暴“露”在雨水之 
下了 
  “米”(与粮食有关)+“唐”(表声)=“糖” 
  “禾”苗上又长“草”=“菌” 
  “木”“林”“森”---分别是tree, woods,& forest意思,但比较之下那一 
种构词法更好?答案一目了然。 
  这种说文解字法难道不比Saccharo-更灵活更高明些吗? 
======================================== 
请看我们用的词根和英语的词根差别有多大,因为从一开始,汉字就着眼于书面,这为汉语打下了易于理解和单音节的基础,而英语等则使用不会再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死亡语言拉丁语作为词根,既不易于理解,书写量又大。
我是一只鱼

09-03-17 22:00

0
想取消英语没那么容易
听说教育产业化了,取消英语,好多人要失业了,咋办
BLZK

09-03-17 21:57

0
  4、英文是发散、不稳定、随时变化的,而汉字是收敛、稳定、千锤百炼的 

  国家汉字的扫盲标准是1500个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2000个汉字。就 
凭这2000个字,大家可以读书、看报、搞科研。可在英文世界里,没有 20000个 
字别想读报,没有 30000个字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后的职业人 
士一般都懂80000字。新事物的涌现,总伴随者英文新词的出现,例如火箭( Ro- 
cket),计算机(Computer),电影院(Cinema) 等,而汉语则无须造新字,不就是 
用“火”驱动的“箭”么,会“计算”的“机”么,用“电”投“影”的“院” 
子么!英文就不能这么干,不能靠组词,原因是“太长”了。如果组词,火箭将 
成为“Fire-Driven-Arrow”,计算机将成为“Computational-Machine”,电影 
院将成为“Hall-Where-To-See-Shade-Projected-By-Electicity” 等。人的视 
角有限,太长的字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与读者的理解能力。如果非得要靠组词来 
达到目的同时又不想增加长度 ,便只能靠英文常用的缩写伎俩了, 例如取字头 
HWTSSPBE来表示上述的电影院一词组。 

  汉语是收敛的,总是可以轻易地描述新生事物,而无须制造新词;汉语是稳 
定的,所以现在中学生还可以琅琅上口地读楚词:“大风起兮,云飞扬”。 

  目前,英文词汇已突破40万,预计下世纪中叶,将发散突破 100万大关。太 
不稳定了。现在的人们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 400年前英国 
诗人乔叟的诗了。学 GRE的时候,注意到很多韦氏字典收录的词汇竟是本世纪初 
的新词,如“Gargantuan”取自拉伯雷的小说。这也不奇怪,毕竟英文 400年前 
才统一了拼写。而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河南殷墟甲骨文,5000年前 
山东莒县陶器文。
游戏股市

09-03-17 21:56

0
如果不学英语老子高考会好得多得多,我高中一半时间用来需英语,还是只能考50分。大学能毕业英语全是抄的。
英语把老子害死了。
我大学毕业后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出类拔萃的,只有英语,我学死都不会。
如果高考取消英语,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我就不明白中国的应试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民族的教育出路到底在哪里?
十二

09-03-17 21:55

0
坚决支持!!!!!!!!!
就是该死的英语,让我没有获得学士学位!!!!!!!
BLZK

09-03-17 21:55

0
英文是一维的密码型语言。写英文是编码,读英文是解码。细想想:如把英 
文的a、b、c、d、e换成1、2、3、4、5,并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区别。按上边的对 
应,如一开始就把cab写成312,用一样的读音,又有什么不可以? 

  汉语就不同了,是二维的(平面欧氏空间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 
面的几何空间。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还是从一 
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因汉字具有平面空间最大的的表现力,故汉字阅读起来 
极为方便,在一瞥之间就可捕捉其特点,映射其含义。但一维串状的密码型拼音 
文字是无论如何都作不到这一点的。 

  拼音文字牺牲了其表意能力,造成它的不直观性,仅是声音的符号,是文字 
的低级形式,一维的密码而已。二维的汉字 80%是形声字,形声字声旁表声,形 
旁表意,这种结合具有平面空间(纸张)所能赋予的最大可能的表达能力,从信息 
的表达上讲,无疑是优越的。汉字的二维性决定了其输入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要远比“一维的”密码型拼音语言更能激发人类的创新开拓精神并客观地提供 
了人类施展智慧的空间。 

  现代英美社会,有患“失读症”得病人,患者不能使用英文进行读写,归根 
结底是英文的一维密码性造成的。而汉语世界则几乎没有此玻目前西方流行的治 
疗“失读症”方法是向患者教授汉字,帮助其逐渐树立阅读的信心。 
==================================== 
此点姑妄存之,因为它说的汉字的优势而不是汉语的优势,我要说的是凡是汉语的优势,几乎都得益于汉字,而不是说汉字比字母文字如何好。
BLZK

09-03-17 21:54

0
 2、英文是笨拙的,而汉字是触类旁通的 

  下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显示英文的笨拙: 

  本人曾问系里的几个教授“长方体”如何用英文讲,可这几位母语是英文的 
工科教授竟说不知道,接下来连问几位英文是母语的研究生,结果他们也不知道 
。这着实令我大吃一惊!现在我要问读者:您知道么?反正不是 Cube,Rectan- 
gular,Prism......。后来,我倒是真的在字典里找到了该词,可现在又忘了, 
原因是它太生辟。感叹,英文真是“笨人”的语言,试图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 
名字。宇宙无穷,英文词汇亦无穷!词汇如“光幻觉”、“四环素”、“变阻器 
”、“碳酸钙”、“高血压”、“肾结石”、“七边形”、“五面体”都只有专 
业人士才会。根本不可能象汉语那样触类旁通,不信?去亲自问问母语是英文的 
人好了。 
  也许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国人,也不能真正搞懂以上的概念,但至少字 
面上没有问题。但英文就不同了,基本概念如“长方体”等,是一般人从字面上 
都过不去的,搞得只有专家才会讲!怪不得英文世界里专家那么多,而且都那么 
自信;是啊,连人家的基本术语如“酒精绵球”、“血压计”都不会讲,信心又 
从何谈起,对人家又怎能不仰视、不依赖呢? 

  生活在英文世界真是对“无知”深感“无奈”! 
================================= 
汉字是汉语的词根,与英语不同,英语大量借助外来语例如希腊拉丁语做词根。汉字的这种词根功能,在拼音化之后会荡然无存,原因是多音字太多。多音字多在日本表现的更出色,因为他们的可用音节很少,所以,日本是离不开汉字的。虽然汉语的音节似乎比日语要多,但情况并不乐观,离开汉字后,汉语不复以字计算,谁能搞清楚到底一个发音代表什么含义呢?不能搞清楚这种含义,又如何造新词?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