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迈向财务自由之路 - 关于指数基金的众多谎言和真相 - by 裴明宪

09-03-22 12:26 3045次浏览
Sadi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迈向财务自由之路——关于指数基金的众多谎言和真相

by 裴明宪

投资的目的是迈向财务自由之路。对于每月只有几百元或一千元做基金定投的小投资者来说是如此,对于每月有数百万到数千万可支配收入的超级富豪也是如此。我们不仅希望达到投资效果,还希望拥有尽可能高的投资效率——简单的说,就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将收益最大化,或者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将风险最小化。
  
  此外,投资者必须考虑风险和收益之外的问题:投资目标是否具备足够的流动性(你能迅速把它们以公平的价格卖掉吗)?税收效率如何(有多少收益会被政府拿走)?投资期限是否与你的时间轴搭配(70岁的老人大量投资股票,和20岁的年轻人大量投资短期融资券券一样滑稽)?在投资收益中,有多少是以股息或利息的形式出现,多少是以资本利得的形式出现?
  
  投资者的投资组合越复杂,资金越多,以上问题就越复杂。所以在发达国家,你往往需要一个专业理财咨询师帮你选择投资对象,而这些理财咨询师的收费高达每小时上百美元。在中国,你需要阅读大量财经报刊、基金广告和BBS热门帖子来获得对市场的认识。不过,有一种产品可以简化你的投资组合,减少你付出的汗水,同时又不损害你的收益。这种产品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在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上仅占据10%左右的份额,但它深刻改变了金融界的状况,也改善了无数投资者的业绩。这种产品就是指数基金。
  
  90%的理财咨询师和基金销售人员都不会向你推荐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分析师和交易员更是痛恨指数基金,因为它基本不需要管理(再平衡除外),价格低廉,断绝了投资管理界的财路。只有寥寥无几的金融专业人士,例如先锋集团创始人John Bogle和股神Warren Buffet会向你推荐指数基金。其他人则会用一大堆谎言来攻击指数基金,这毫不稀奇,因为主动型基金最害怕的就是指数基金。不要轻易被他们的谎言蒙蔽;以下是我对其中一些谎言给出的解答。
  
  谎言之一:“指数基金只能达到平庸的收益,你希望成为平庸的投资者吗?”
  
  啊哈,如果指数基金是平庸的,那么大部分主动型基金就是笨蛋加傻瓜。美国和欧洲的例子我们就不提了,看看中国吧:2007年收益率最高的30只基金,有6只是指数基金;收益率最高的10只基金有3只是指数基金;收益率最高的基金是深证100ETF基金。从2006年初到2007年5月30日,大部分基金都没有跑赢沪深300指数;这些基金在2007年6月的震荡行情中找回了面子,一度大幅度领先指数,但领先优势在7月的上涨行情中又失去了。
  
  如果你的投资业绩可以超过80%的投资者,那么我可不认为这是“平庸”。选择沪深300指数或中证100指数基金,你过去两年内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超过80%的主动型基金,在有些时候可以超过99%的主动型基金。到底谁更平庸呢?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型基金?
  
  谎言之二:“指数基金的波动更加剧烈,风险高于主动型基金。”
  
  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一个由300只或450只股票组成的大股票池,和一个由30只或45只股票组成的小股票池,谁的波动性更大?即使没有学过投资组合理论,你也应该知道后者发生剧烈波动的可能性远大于前者,从长期看来更是如此。中国的大部分主动型基金持仓都相当集中,某些重仓股可以占到5%甚至7%,而沪深300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重仓股也没有超过2%。分散的组合不一定可以导致更高的收益,但它几乎肯定可以降低风险。
  
  如果你不相信指数基金具有更低的风险,我建议你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小的对比——随机挑选5只主动型基金,把它们的净值变动情况复制下来,粘贴到Excel表格里,计算它们的风险(标准差),然后和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标准差)做对比。我敢保证,其中至少有4只基金的风险比沪深300指数更高。数据能够说明一切,而主动型基金最害怕的就是比拼数据。
  
  谎言之三:“指数基金将在熊市时遭受灭顶之灾,而主动型基金可以帮助你逃脱熊市。”
  
  前半句话是正确的——指数基金在熊市时的确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看着财富缩水。可是熊市到来的时候一切都会下跌。主动型基金真的可以带你逃脱熊市吗?
  
  在中国,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中国基金产业的兴起是2005年以后的事情,那时大熊市已经结束了。2007年2月27日或5月30日的市场波动根本算不上熊市,所以我们根本无法比较主动型基金在熊市是不是能够打败指数。在美国和欧洲,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得出结论——不能。在1987年和2000年的股灾中,大部分主动型基金跌的比指数还惨。
  
  关键在于我们无法分辨熊市会在什么时候来临。没有人知道明天股票会涨还是会跌。主动型基金在牛市里已经远远落后于指数,在熊市的命运我们无从知晓;即使假设它在熊市里可以稍微跑赢指数,难道我就应该选择它吗?我宁可选择一辆在任何路况下都能跑到平均水平以上的汽车,也不会选择一辆在泥泞地里跑的不错,却在公路上跑不出速度的奇怪跑车。
  
  谎言之四:“主动型基金的经理人具有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而指数基金没有。所以主动型基金更好。”
  
  不错,许多主动型基金的确具有选股和择时能力,但许多基金没有。好的基金经理和坏的基金经理互相抵消了,而且好的基金经理经常跳槽。在基金经理平均任期只有一年半的世界上,你怎么能够指望选中一个巴菲特或彼得-林奇?
  
  让我们假设你能够选中一个能力不错的基金经理人。你需要首先付出大约5%的申购费来获得他的服务,然后你还要每年付出大约1%-2%的管理费。基金净值已经包含了交易费用和印花税。假设你的投资周期是一年,那么为了获得这个经理人的能力,你首先放弃了6%-7%的投资收益。选择指数基金,你不用支付申购费,管理费只有0.25%-0.5%,几乎没有放弃任何投资收益。如果你认为你选中的基金经理人值这么多钱,那就大胆前进吧。
  
  或许,在你支付了5%的申购费之后,突然听说那个基金经理人跳槽了。恭喜你,你的投资总额永久性地减少了5%,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还想再用5%的投资总额来做一次挑选经理的实验吗?
  
  谎言之五:“主动型基金的专业化管理可以节约大量成本,从而达到更高的投资效率。”
  
  主动型基金的确比散户的投资成本更低,但不可能低于指数基金。原因很简单——指数基金几乎不做交易,几乎不雇用研究人员,几乎不花大钱挖基金经理。除了营销、托管和极少数再平衡交易之外,指数基金的成本接近于0。主动型基金无法做到这一点。
  
  此外,在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主动型基金的规模效应就变成了规模负效应。还记得去年年底发售的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吗?它在一天之内募集了419亿人民币,变得尾大不掉,建仓阶段就举步维艰。几百亿的大资金入场或出场都是极其低效的,它无法投资于许多中小股票(流动性不足),只好去追捧大盘股。结果,大型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差别越来越小,只是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仅仅半年之后,嘉实策略增长基金的规模就下跌了一半。这是大型主动型基金失败的象征。
  
  最后,主动型基金经理会不停地关闭他们的王牌基金,建立新基金或克隆基金,偶尔开放旧基金,或者合并已经存在的基金。这些事情真令人烦恼。如果你对一只主动型基金非常满意,而它恰好关闭了,那你就算有几百万资金也只能临渊羡鱼,或者被迫选择克隆基金。指数型基金的大门永远不会向你关闭。它不会以保护投资者或避免市场波动为借口而拒绝你。在基金行业,人们都说:“投资者就是上帝”;可是,只有在指数基金,你才能真正品尝到当上帝的滋味——没有老鼠仓,没有过度交易,没有经理跳槽,甚至没有拒绝申购。这些本来都是你应该享受的权利,可是主动型基金没有给你。除了指数基金,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起风了

09-03-29 00:0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如果能在1664买股票,翻番是很平常的。
sszxjgb

09-03-28 23:39

0
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
指数基因为仓位的限制 所以它的波动是很大的 
特点是单边上涨时和基金比涨最快 单边跌是跌最快
这种波动利用的最好方式是定投 
很适合每个月都有固定现金流的工薪族
至于长期上主动基金和被动指数基相比的收益至少要有30~50年的数据 中国还没有 真的不好比较
另外从波动看 指数基的波动还是要远大于主动基金 也就是说对于不能忍受风险的人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有的主动基长期收益率不是最高 但是可能每年收益很稳定 这也是主动基金的魅力
当然考虑到中国垃圾基金也不少 大家看的时候往往都只看到最好的 为了防止运气不好买到垃圾基金 买指数基也是很不错的
qwert54546

09-03-28 23:12

0
楼上的二位,说说我的意见

第一 从近3年的数据看,的确 主动型股票基金(配置型的不看)的牛市业绩不如指数基金,熊市时,主动股票基金业绩超过指数基金。整体算下来,目前主动型基金的业绩确实好于指数基金。这个是有数据支撑的,crazy说得对

第二、如果是长期交易者,指数基金有更大的波动;如果是买入-持有策略,主动基金目前(仅三年的数据)看效益更好。至于长期的盈利能力哪个好。从国外的书上看,很少有主动型基金能够好于指数基金的。我想这个原因可能有几点,a 基金经理的更替,基金公司的经营变化 b 高管理成本(这个应该没异议) c 人祸 
如几个例子,富国天益,曾经的明星基金,随着富国基金公司的衰落,该基金也没那么风光了。人祸如老鼠仓,再如不断的停申,像华夏大盘那样成为标本基金、广告基金。看业绩永远是最棒,但就像云端的仙女一样,永远别想够到。(谁敢说他没有利益转移?华夏旗下200多亿的红利、优势啥的好几个,华夏大盘才30亿的规模,少个几厘钱谁知道)

第三、sadie兄说的指数基金我想应该是指纯粹的 etf基金, etf是严格按照指数成分股来选择的。 而那些 由银行代销的 顶着“**300” “**180”的伪指数基金,不应该在比较范围内,仔细看看应该发现,那些基金的曲线和他们所跟踪的指数,根本不一样,他们的招募说明书里,都是“力争跟踪”,不是“完全复制”

第四、目前的三年,主动基金业绩好于指数基金,除了主动基金的能力外, 中国的指数本身失真现象我觉得倒是更重要的原因。 少数的银行股,占据了大部分的比重,指数的权重设置极为不合理。这导致了跟踪这些指数的指数基金,也未能实现超越主动基金。 但应该可以看到,越是跟踪小盘、绩优、深圳等指数的指数基金,业绩都优于跟踪上海、大盘、蓝筹的指数基金。
在etf族内比较一下 ,倒是越小越好, 深圳180好于沪深300,沪深300好于红利,红利好于上证50.

综合一下,虽然crazy兄说的,是事实,但我还是觉得,主动基金想在两个牛熊周期以上超越指数基金,还是有难度的。基金经理能在10几年的时间内,都跑赢大盘吗,巴菲特能,但是不是每个主动基金都是巴菲特做经理。
现在etf族,还不行,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种,我觉得会有好东西的。

另外,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主动基金似乎和其思维方式有些相近,可以共鸣。
对于长期交易者(买了就是为了卖),指数基金为其提供了一个交易手续低、无清盘风险、无人为操纵的“股票篮子”,只要看好这个篮子就可以了。

自己的一点点愚见,见笑了
crazystock

09-03-22 18:31

0
我也是散户,只不过在这个市场有十二年了,这十二年里,我也一直在寻找一种帮助自己长期赢利的模式:先看巴菲特、林奇,再看过技术分析的书,然后看财务分析、上市公司年报,后来改为跟庄,还好,虽然没有暴利,但还是比指数好很多。
到了今天,虽然我又回到开始重新成为巴菲特的信徒,但我改为只在熟悉的股票里做波段,和你在ETF做波段差不多,但从阶段收益率来看,应该是在垃圾股做波段收益率最高(可我不敢,虽然从02年就发现这个规律了)。
我也一直想学会判断牛、熊市的拐点,可惜做不到,如果能做到,就在拐点左右买封闭式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Sadie

09-03-22 16:0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我没有研究过基金,我从ETF图表可以看到,表现非常好,这也正常,本就是咬定指数

可是,就这阶段,跑赢ETFs的基金,不知有哪个

可能你说的熊市中跑赢也很正常,可是,哪个傻子在熊市继续持有指数或者别的基金?指数基金咬定大市,大市不好走人即可,没有那个傻子非要在熊市中与别的基金一教长短吧,呵呵,你说的进取型在熊市中跑赢指数,这很正常啊,大市拐头,都走了,进取型在这时候有什么意义?

对了,我只是转帖,我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与理解很少,但作为小散户的我,我在等待机会买ETFS,我从图表看收益,显然我们的出发点并不一样

所以呐,让能看到的事实讲话,近几年,我只选择ETFs,偶尔到权证过把瘾,我想你能理解,1年中进出的机会寥寥几次,我只选择ETFs

“原因是A股有大量散户,这些散户被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肆意鱼肉”---你好像是业内人士,这话你不应该说,这事你也不应该做,可能避免不了,这我理解,可是,你不能这么说也不能这做,如果你是业内人士,你应该引导散户到价值投资,而不是以屠杀散户为你的业绩,我知道,我也理解现在的状况,真的希望你能有好的选择,就像裴君

好了,不多说了,祝投资顺利
crazystock

09-03-22 15:20

0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基金的收益率,没有太多数据,但可以探讨一下。
我们用天天基金网的股票型基金数据(包括了指数基金)吧(http://fund.eastmoney.com/YJB_RANKall_1.html),因为混合型基金的投资比例太复杂。
1、根据天天基金网的股票基金数据,可以看到151只股票型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最差的是国泰300,由此可以证明,同期成立的主动型基金的业绩肯定好于国泰300;
2、去年成立的主动股票型基金中,都战胜了指数,多数到上周的收益率为正,一般战胜指数收益率20%以上;
3、目前上证指数2281点,主动型基金多数是在1200点以上发行的(因为A股在1200点以下时间比较短,当时也卖不了几只基金),如果主动型基金收益率低于同期指数的话,那么主动型基金的收益率应该低于90%,可根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有40多只主动型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100%,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200%的主动型基金有20多只,指数基金根本做不到。
如果用国外评价体系,中国的主动型基金非常出色:1、绝大多数战胜比较基准;2、绝大多数战胜指数。原因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散户比例太高,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市场中处于劣势;
2、中国市场的波动太大,主动型基金比较好的利用了这点;
3、中国股票市场属于一个无效的市场,对政策的把握、对公司的研究、对题材的炒作等都有助于主动型基金。
在中国,如果长期投资,指数型基金不如多数主动型基金;如果波段炒做,而自己又把握不好股票的话,可以考虑指数基金,但短期上证50应不在考虑之内(因为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已无法反映市场走势)。

【 · 原创: Sadie 只看该作者(-1) 2009-03-22 13:55】  原帖由crazystock在2009-03-22 13:28发表
  
  可否以具体数据具体时间段证明你的观点?
911753398

09-03-22 14:05

0
还是漫步华尔街中说的好,指数型基金才是我们散户的最爱!哦,是应该的最爱!
Sadie

09-03-22 14:01

0
基金更不用提了
Sadie

09-03-22 14:0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仅以去年11月初至今,深100ETF上涨大约70%多,个股虽然翻倍甚至2倍的很多,但跑赢70%的散户有多少?
Sadie

09-03-22 13:5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可否以具体数据具体时间段证明你的观点?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