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该作者(-1) 2009-06-26 16:11】
很强的启发性,放牛娃娃应该不是个娃娃了吧!
... ...
2 长期通涨预期下保险股有保值属性 也许二十年后回头再看 现在保费是白收 回头看 20年前若交1万元保费是大数字 现在再看呢?
... ...
N0.2强烈支持这样一个观点:“与银行相比,保险的资产(负债)实际上属于保险公司。”
另外,保险收费存在持续性,而退保实际基本没门,银行则没有这2个优势,所以跟抢钱差不多。
--------------------------------------------------------------------------------------------------------
通俗说: 通涨周期中保险就是有牌照的传销公司 等于抢钱 经济危机下 通缩周期保险就惨了
0
2 长期通涨预期下保险股有保值属性 也许二十年后回头再看 现在保费是白收 回头看 20年前若交1万元保费是大数字 现在再看呢?
... ...
N0.2强烈支持这样一个观点:“与银行相比,保险的资产(负债)实际上属于保险公司。”
另外,保险收费存在持续性,而退保实际基本没门,银行则没有这2个优势,所以跟抢钱差不多。
0
【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该作者(-1) 2009-06-20 13:32】 保险行业:第一步估值上移 行业尚存空间
2009-06-19 10:10:57 来源: 平安证券 跟贴 5 条 手机看股票 坚持“保险股估值分两步上移”的观点。我们曾在2月13日行业报告《估值有望分两步上移》中提出:随着基本面日渐明朗,估值区间有望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实现上移。第一步:新业务乘数回归理性。第二步:投资收益率回归常态。
现状:第一步上移接近尾声,但尚存空间。年初以来,三大保险公司股价上升39%-82%,与我们给出的个性化估值——人寿25.3元/股、平安60元/股、太保22.1元/股日益趋近,其中人寿超过估值,平安和太保较估值分别尚有33%和9%的上浮空间。
未来:第二步上移应具备的条件。以下三个条件是并列关系,任何一条都有望带来估值上移。
①通胀预期的确认。保险公司受益于通胀,但现在的问题是,通胀预期仅在资本市场徘徊,而现实经济中,只是通缩压力有所缓解,暂时还未看到通胀。
②税收政策推动下保费实现超速增长。具体要看上海试点个人税延养老年金的具体方案,以及未来扩展力度。
③另类投资带来超额收益。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在获得大型国有银行上市前战略投资者资格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太保是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整合的唯一一家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行情 股吧)随着深发展收购计划的执行,综合金融战略渐行渐近。这些投资都还处于前期阶段,随着相关信息的公开,将对估值产生影响。
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在公司基准假设下,目前保险行业股价隐含的09年PB3.6倍、PE61.1倍、P/EV2.2倍、新业务乘数20.4倍。其中,人寿、平安、太保P/EV分别为2.5倍、2.3倍、1.9倍,新业务乘数分别为27倍、17倍、17倍。考虑到第一步上移尚存空间,第二步上移条件值得观察,维持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推荐”投资评级,维持中国平安“强烈推荐”投资评
0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楼主(-1) 2009-02-07 11:33 】
未来三年投资大主题初探:
投资要大气,站在历史的高度一切也许会豁然开朗,如下是我的肤浅思索
目前国情:
*
要真正拉动内需完成世界加工厂产业升级,国家必须先完成社会保障体糸建设,义务教肓体制完善是下步要做的工作。投资主体要逐步由国家向民间企业转移,放开金融保险准入与放宽投资限制。整合目前国有企业,让大多数企业股份化私有化 这都将促使保险业壮大。
因此本人以为以下几大主题可能成为未来三年投资大主题
1 能源创新 : 风电 水电 核电 光电 潮夕电
2 社会保障创新: 医疗制度等福利改革 保险业 教育相关行业
3 技术创新: 促使企业加大研发创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高科技类公司
4 投资创新: 投资主体从国家转向企业 利好保险 投资类公司
将是下波牛市主题
0
乌鸦成群 而又保持通道 为此形态精髓 后市必牛 否则 破位而走下降通道者 排除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楼主(-1) 2009-06-20 12:31 】
外行小散野谈:保险业的新钱程 1 中国有一个在底部的行业---保险,处于行业引导消费期末期高速发展初期 全世界最大的市场
2 长期通涨预期下保险股有保值属性 也许二十年后回头再看 现在保费是白收 回头看 20年前若交1万元保费是大数字 现在再看呢?
3 国家逐步放开保险国家基础建设的股权投资限制 保险潜在长期利好 如平安目前投的沪京高铁 待三五年上市后就待数钱了 4 目前整体与港股处于折价状态 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长期战略性方向
6 从中线来看保险股目前涨幅偏小
7 股价是资金的运动 从保险股上市以来 基金资金是长线单向持续流入的版块 从6124跌到1664也是流入的
个人看法:买保险不如买保险股
0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该作者(-1) 2009-07-17 19:20】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楼主(-1) 2009-03-14 20:55 】 另类分析后期大盘走向3。14
目前国外经融危机不断恶化,东南亚货币竟相贬值
国内也处处危机,居民最大消费品房产由于己偏离了大多居民消费能力,处于低迷壮态,国家又不敢降低配套费以降底房产造价,否则断供危及金融安全
房价消费银行形成死结:不降房价 消费不旺 百姓不满,降了房价百姓欢迎拉动内需但危及银行.
国家为了解决内外矛盾我预测将采用以下经融政策:
人民币对外坚对内贬值,发行天量内债,大幅提高居民工资
有如下好处:
1减少社会二极分化稳定社会
2 变相给房产降价拉动消费
3 造成适量通涨增保增长保证就业
这样房市活了,消费旺了,资源贵了.....
这个观点若成立那大盘该往那里走就不必讨论了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该作者(-1) 2009-03-26 22:49】
行情性质决定了主流是 资源加故事 远离PE
0
【 · 原创: 人见人爱 只看该作者(-1) 2009-07-11 01:14】
也许大家忽略了大盘的隐形指数。6124点的时候,A股的流通市值为8。5万亿,截止到昨日,现在的流通市值已达9万亿,从理论上来说,目前的点位已是6000点了。在本周计两成共309只个股创出了历史新高,在近期后市若无强大的政策面推动,市场不加大换手而再度进行大幅拉升,确实有点吃力
0
李志林:关注大盘见顶七个信号
时间:2009年07月11日 09:46:49 中财网
尽管市场大多数人指望大盘再度上扬,去补去年6月3312-3215的跳空下跌缺口;尽管根据中国股市指数"二、五、八"进退规律,大盘在2800点站稳后有上攻3200点的可能。但是,我们还是不能不关注近期市场已出现的七个顶部信号。
一、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微调。自去年11月启动的这一轮行情,曾使相当多看空做空的人感到不可思议,并以种种理由加以诋毁。其实,就是得益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如今,当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达到极致,如上半年新增贷款7.36万亿,货币政策的微调信号已迅速发出;如央行超常规地提前10天公布6月份新增贷款高达1.5万亿的消息;央行在暂停半年后发行500亿1年期央票,大力度回笼货币,并且利率提升;银监会明令禁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二级市场股票;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四成。因为货币政策若不适当收紧,一会导致产能过剩,二会导致通胀,三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对此,货币当局不会掉以轻心,投资者切不可麻痹大意。
二、6月以来的领涨板块银行股、地产股、石化股、有色股正在构筑头部。工、中、建三大银行股已筑头14天,周三更是巨量下跌;地产股也筑头7天,石化股和有色股正构筑复合头部。一旦领涨的权重板块长时间反抽不能创新高,则顶部便可确定。
三、大盘出现6124点以来的天量。本周一、二沪市在3100点上方释放的2068亿、1912亿的天量,虽然超级主力在集中出货,但后三天无法再放量覆盖,全周出现放量滞涨。这表明,后市即使上行,也不会走多远。打开20年中国股市走势图可发现,日K线曲线和成交量曲线几乎是重合的,天量即顶部(区域),地量即底部(区域),这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四、弱势大盘股轮番补涨。在领涨的主流板块筑头时,市场强烈呼吁全年亏损的铁钢、电力、航空等板块应该补涨,但其力度十分有限,有掩护主流板块出货之嫌。如果说熊市中强势股快速补跌,大盘离底部不远,那么牛市中弱势股快速补涨,大盘便离顶部不远。
五、市场人气高度亢奋。如华夏沪深300基金三天发行200万亿元;又如,1800点看空做空的基金经理们却在3000点上方强烈看多做多,并且仓位高达86%;再如,市场人舆论过于一致,如3312点缺口必补,大盘涨易跌难,货币政策不会转向,要买还是买金融地产股。空翻多的人越来越多,多头也在不断调高上涨目标。但大盘无法在3130点上方收盘。历史表明,多数人期望的目标往往落空,行情总是在市场普遍疯狂中走向死亡。
六、权威媒体发出抑制股市过热的声音。如本周四《人们日报》发表《天量信贷怎么看,贷款流到股市上?》的文章,新华社发表《解读全球背景的中国股市,充分估计潜在风险》署名文章;证监会突击检查北京、深圳基金公司的交易数据;中国建筑IPO封卷,融资426亿元的超级大盘即将登陆。人们应密切关注权威媒体对股市评论的后继动向。
七、全球股市普遍筑头。自3月以来,美、英、德、法、日、印度和香港股市都经历了一轮罕见的飙升,如今都做出了M头,且右头比左头低,并且破位下行,走下降通道,国际金价创两个月新低,有色金属大跳水,油价6天暴跌超过15%,从75美元跌破60美元。这与美国经济、金融又出现新问题有关。一旦美股继续破位下跌,已逆势上行一月余的A股深幅调整便不可避免。
总之,6月以来的强势大盘股尽管仍在顽强抵抗,不断缩量反抽,甚至少数股还缩量再创新高,但都无法掩盖其构筑复合头部的本相。虽然因基金介入大盘股较深,出货需要时间,并且已调整两月的购并重组股、上海本地股、新能源股等八成题材股正酝酿一轮升势,这样会拉长二成大盘股的筑头的时间,但基金目前毕竟仅占流通市值20%,控盘能力与2007年下半年占流通市值34%不可同日而语,本轮行情进入尾声已是不争的事实。故老到的投资者务必谨慎操作,控制仓位,对筑头的大盘股非但不能抢反弹,而应坚决出货。只能选能在大盘调整时逆势上涨的个股,争取险中求利。
□ .李.志.林.(.忠.言.) .四.川.金.融.投.资.报
0
【 · 原创: 文华尔多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8 21:26】
第二十四期中央银行票据
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500亿元
第二十五期中央银行票据
期限1年,最低发行量500亿元
久违的一年期央票出现了,说明央行的货币政策明显在转变,哪怕这种政策是错的,它也有延续性
仅仅本周,就回收2700亿,如果延续一个月,恐怕要回收1万亿吧 ……
其实当下跌刚刚开始时,慌不择路逃命的是高手!
因为只有老江湖才明白,最开始的亏损是最便宜的亏损
0
楼主的价值投资似乎简单化,主贴那几条,是人都知道,为何长期持续成功者如此之少,原因是在某一时间点,判断便宜、高成长、优秀的公司非常困难,企业实际是对生产要素的组织,成长兴衰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极大,即使企业经营者自身,也未必清楚自己未来走向何方,何况局外人,再加之政治、经济、安全等企业外部环境瞬息万变,把握企业业绩,持有好公司既要具备深刻的辨识力和预见力,也需要运气,一劳永逸是不存在的,表面的持有,不等于束之高阁,放心睡大觉,全过程跟踪、监测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