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价值百强上市公司
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活动,立足客观专业标准,集合公众机构智慧,选出的100家优秀上市企业,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合计6500余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近80%,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008年度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
1、贵州茅台 600519
2、招商银行 600036
3、工商银行 601398
4、张 裕 000869
5、中国神华 601088
6、建设银行 601939
7、中国人寿 601628
8、万 科 000002
9、中信证券 600030
10、云南白药 000538
11、招商地产 000024
12、中兴通讯 000063
13、华 侨 城 000069
14、中联重科 000157
15、潍柴动力 000338
16、东阿阿胶 000423
17、美的电器 000527
18、柳 工 000528
19、江铃汽车 000550
20、泸州老窖 000568
21、铜陵有色 000630
22、格力电器 000651
23、金岭矿业 000655
24、山推股份 000680
25、燕京啤酒 000729
26、长江证券 000783
27、盐湖钾肥 000792
28、一汽轿车 000800
29、五 粮 液 000858
30、金牛能源 000937
31、建峰化工 000950
32、中国重汽 000951
33、煤 气 化 000968
34、西山煤电 000983
35、广州友谊 000987
36、三九医药 000999
37、宗申动力 001696
38、杭 汽 轮 200771
39、浦发银行 600000
40、武钢股份 600005
41、民生银行 600016
42、上港集团 600018
43、三一重工 600031
44、保利地产 600048
45、葛 洲 坝 600068
46、同 仁 堂 600085
47、特变电工 600089
48、兰花科创 600123
49、中国船舶 600150
51、兖州煤业 600188
52、航天信息 600271
53、恒瑞医药 600276
54、烟台万华 600309
55、上海家化 600315
56、国阳新能 600348
57、浙江龙盛 600352
58、江西铜业 600362
59、盘江股份 600395
60、小商品城 600415
61、华鲁恒升 600426
62、中远航运 600428
63、中金黄金 600489
64、上海能源 600508
65、山东黄金 600547
66、天威保变 600550
67、海油工程 600583
68、海螺水泥 600585
69、用友软件 600588
70、新安股份 600596
74、水 井 坊 600779
75、昆明机床 600806
76、山西汾酒 600809
77、王 府 井 600859
78、博瑞传播 600880
79、中海海盛 600896
80、合肥三洋 600983
81、开滦股份 600997
83、大秦铁路 601006
84、兴业银行 601166
85、中国平安 601318
86、交通银行 601328
87、中国太保 601601
88、平煤股份 601666
89、潞安环能 601699
90、中国南车 601766
91、中海油服 601808
92、中国石油 601857
93、招商轮船 601872
94、中煤能源 601898
95、紫金矿业 601899
96、国投新集 601918
97、中国远洋 601919
98、金钼股份 601958
99、中国银行 601988
100、中信银行 601998
从行业角度来看今年的价值十强,可以发现十强席次正在更多地向优势行业集中。2006年第一届的价值十强,金融、房地产、资源、交通运输、化工各种行业可谓应有尽有;到了2007年,金融类公司和酒类公司占据较多的席位;而到了2008年,金融类公司独占十强中的五个席位,而纯粹的制造类公司已经退出了十强序列。2008年,价值百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08万亿元,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的36%;实现净利润约6560.1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的79.9%。显然,价值百强公司创造了全部上市公司近8成的净利润,显示出巨大的效能优势。纵观三届价值百强名单,共有65家公司入选一次、55家公司入选两次、42家公司连续三次入选。在42家“三朝元老”当中,并不都是投资者熟悉的大块头,例如平时关注不多的酒类上市公司就有多家公司连续三届入围百强;而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也能成为“三朝元老”中的一员。
在2008年的榜单当中,采掘、资源类上市公司共有21家入围百强,成为入围公司最多的行业;机械与制造类上市公司有18家入围,排在行业第二位;金融保险业有14家上市公司进入百强,摘得行业入围数量的探花位置。不过,有色金属、房地产一类的热门行业没有太多公司入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彰显出价值百强评选的价值取向。
0
【 原创: 放牛娃娃 只看楼主(-1) 2009-07-26 11:03
牛市周未话"潜伏" 7.25
大牛市有人不挣钱或亏钱没? 答案是肯定的.什么原因呢? 高买低卖也
一轮牛市真正挣大钱炒手大概有以下三类人:
1 大智若愚型 低位建好潜力股仓后 平时不爱看盘一年只操作一二次
2 据有敏捷市场嗅觉追热点 只做个股主升行情 收割菲莱型高手
3 守株待兔型"潜伏"低估个股 挣小钱 稳定复利 不达目标不出仓
牛市最大特点是:轮涨
1 初期立标杆---涨幅与股价的标杆
2比照标杆 大家寻找低估板块与个股填平洼地
3 市场估值上移 周而复始1 2
4直至大泡泡出现 大泡泡破灭
熊市最大特点是:轮跌 过程是牛市反向
0
万钢:五项新能源技术特别值得关注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新能源发展 2009年07月24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划,中国将继续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等,并将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发展高效、洁净发电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捕获、资源化利用和封存技术。我国已启动了“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和“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的实施,将提升中国油气装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油气田及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水平,实现油气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煤层燃气的规模开发,为保持中国原油产量稳中有增、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将带动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核电比重和产业创新能力。
面向未来,一些新能源的技术正在丰富着人类对于各种能源的利用,特别值得关注——
(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我国也在进行试点。
(二)高效节能电机技术。稀土永磁体具有磁性能优异、轻量化等优势。中国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利用稀土材料开发永磁直趋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磁直驱电机可以用于风能发电、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等方面,进一步简化传动变速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转基因生物能源技术。一些转基因藻类生物的太阳能转化效率高,是极好的生物能源来源。这些作物可以吸收消化大量二氧化碳,还能够生产绿色油料,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可高效清洁地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比常规热机更为先进的转化技术.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后化石能源时代主要的车用动力能源。与电能一样,氢气作为能源载体,可以通过各种一次能源的转化获取,成为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换、从碳的低排放向碳的零排放的桥梁。
(五)热核聚变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的热核聚变技术,也许需要30年到50年以后才能够成为稳定的能源供应。我国正积极参与到国际能源科技合作项目ITER计划中,同时还超前部署国内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
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技术变革。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的、生活的巨大变革。纵观工业文明,各个时代主体燃料的转变,也就是一个从固体到液体再到气体燃料的转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能源隐含着“减碳加氢”的演变规律。与此相适应,动力设备的发展遵循了“高效能、低排放”的技术路径。
0
坚持独立思考的观点,不盲从、不偏信,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以逻辑推理、比较为手段,坚持“荒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的炒股哲理。 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我想有必要回顾一下本轮行情以来的投资决策过程,分析成功的原因,总结失败的因素。
1、中金黄金----认为20元是个历史大底,未来大牛股;但是两次在22元处竟然没有抄成,看不清势。
2、江西铜业----底位半仓,认为是未来大牛股,但是承受不住折腾而出仓。
3、煤气化和神火股份-----底位各半仓,没有分析资金流数据和盘口语言,只吃了小部分。
4、宁波银行-----重仓持有,出进时机把握较好(目前看来),此股确是银行股阶段涨幅中的弱股。
--------挖掘研究,左看右看前后看,业绩资金流数据;慢是快,快是慢,提前潜伏,“长期”持有;目标明确,心态平和健康,学时刻要抓。
0
价值投资――无上法宝
当没有了外部的依靠(没有券商的研究报告、不听大行的忽悠、不跟大机构的步伐),我们变得更加内省,更加去关注企业的基本因素,行业动态、商业模式,管理能力,真正把自己当成企业的所有者。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对价值投资理念深入的学,学,再学。在深入学和实践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分析系统、交易系统、风险控制系统。
0
“碳关税”与贸易保护的手段创新(2009-04-09 21:43:52) 田书华
去年底在华盛顿召开了首次G20会议,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大家要携手共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可是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显示,二十国中有17个国家在最近新增了贸易保护条款,由此看来时间仅仅过去了几个多月,就有多达85%的国家违反了承诺。
现在全世界都遭遇了百年难见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办法就是提高出口退税率,印度的办法就是提高进口关税,太缺乏技术含量了!果然还是美国人的创新能力很强,竟然想出了碳关税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美国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国家没有设置碳排放成本,那么美国的制造业将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因此美国将不得不采用关税的方式来抵消这一成本,并用“碳关税”这个冠冕堂皇的环保理由来实施贸易保护措施。
所谓碳关税(Carbon Tariff),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这个概念最早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欧盟国家应针对未遵守《京都协定书》的国家课征商品进口税,否则在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运行后,欧盟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将遭受不公平之竞争,特别是境内的钢铁业及高耗能产业。但讽刺的是,美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参与国之一,既不签署该条约也不从条约退出,条约只有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才会对美国有效。但早在该谈判之前,1997年美国参议院就以95票对0票通过了《伯德·哈格尔决议》,要求美国政府不得签署同意任何“不同等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有具体目标和时间限制的条约”,因为这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的危害”。由此看来,把环境问题和美国国家利益相比较,美国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而现在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居然又主动提出了“碳关税”,这不能不说明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先”。
深入分析,我们认为“碳关税”也是对早些时候中国率先提出的建立超主权货币构想的打击和报复。我们知道,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危机时期,各国政要及专家一方面绞尽脑汁进行“贸易保护的手段创新”,一方面分析造成危机的原因,探讨走出困境的办法,近来大家把危机的一种重要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因此改革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就在今年G20会议之前,中国率先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构想,这一建议一提出,随即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支持声,但很快出现了欧洲和日本反对意见。当然,反对调门最高的还是美国。不过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美国这次好似深得中国古典智慧般地玩了回太极推手,打出了征收“碳关税”的应对之招。这招对于中国早些时候首先提出并受到欢迎的超主权货币建议,几乎是“致命的”报复。因为超主权货币实际上就是对美元货币的削弱和打击,而“碳关税”的实施则是对中国经济的致命打击。因为:如果美国征收碳关税(则其他国家必然效仿),那就意味着低效率、高能耗、生产工艺落后的经济体的竞争力将大幅下降,而这些经济体内的生产者(企业)的价值也将随之大幅缩水。反之,那些高效率、低能耗的经济体的竞争力不但加强了,更重要的是其企业的价值也将随即膨胀。
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其结果无外乎两种:一是落后经济体企业的股票(所有权)被大量低价抛售(因为贬值了),资金随即转向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如果这是在超主权“统一”货币体系下的投资转移,那么这种资金流转必然形成财富的直接转移;第二种结果则是,当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增值速度超过当时世界经济发展规模的时候,全球资本市场就会“倒逼”货币发行机构发行新的货币以表达这些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增值部分,而这种倒逼机制可不管你流通的究竟是美元还是超主权货币,也不管发行机构是美联储还是IMF,它都必须得到满足。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说主导货币的发行权在谁手里呢?
一旦实施“碳关税”行为,那么欧盟可能会迅速仿效,这将会对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严重打击。因为中国的不少出口商品都是高能耗产品,中国的绝大多数出口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举个新能源的例子:按照碳排放的算法,电价得涨一倍,太阳能电池板所需求的硅原料的耗电成本就超过了三四百元,电池组件与美国产的相比较就没有任何优势了。你不算电价,人家帮你涨,涨出的钱归美国政府,这笔买卖还做得下去吗?
发达国家忘记了自己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而要求中国一步到位地与欧美实行同步的环境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全球竞争的公平,实则扼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咽喉。什么时候征税、征多少税,一切都在欧美国会的掌握之中,中国可以压低成本向全球销售产品,而他们有权决定中国该有多少财富。
中国当然不会支持碳关税与碳货币,对于任何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大国而言,这都是致命的打击。
0
黄金储备对金价的影响(2007-03-11 21:19:56)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田书华2006年3月2日
对我国黄金储备的看法
据统计,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8.72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增幅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同比多增加22亿美元。
从储备资产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较为单一,即使在目前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仍主要以美元资产为组成部分。黄金作为国际主要储备资产之一,而我国黄金储备600亿吨,仅占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1.2%,远远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应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包括提高黄金的储备比例,应该说从长期来看,我国增加黄金储备是必然趋势。但是,外汇储备结构的调整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目前国际金价连创新高的情况下,应加强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决断,在具体的操作上注意掌握技术处理手段,做好风险管理。
0
目前世界上流行着的一种观点——“人们越来越感到能源紧缺”,这种观点是不够恰当和不够科学的,或者说,这种说法至少是有点“近视”,有点表面化地看问题。
其实,能源无处不有,任何物质都有可能变成能源。人类缺少的不是能源,而是技术和时间。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开发出高度发达的精湛技术,那么,在我们的地球上和我们的宇宙空间里,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供人类使用。
0
煤炭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革新燃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怎样才能把煤炭变成气体或液体呢?现在人们已经研究出了很多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工艺是:先将煤块粉碎成极细的粉末,然后放入气化炉中,通入蒸汽和氧气,加热到1100℃,产生出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叫做“合成气”。煤炭气化和液化的另一种方法是“氢化分解法”——应用空间时代的火箭技术,将碎成粉状的煤与高温氢气混合,在高压条件下产生高质量的无污染的气态或液态的碳氢化合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新型电力电缆和新型输电方式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电力电缆主要采用油浸电缆和聚乙烯电缆。现在已研制成功的油浸电缆可耐压500 千伏,聚乙烯电缆可耐压275 千伏。今后将采用管线充气输电电缆、极低温电阻电缆及超导电缆进行100 万千伏以上的大容量输电。日本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正在研制浸渍液氦聚合物绝缘超导电缆。目前,直流输电技术也已试验成功。由于在直流电系统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像交流电那样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是恒定不变的,不存在长距离交流输电时产生的不稳定性问题。所以,直流输电系统不仅输电线单价低、稳定性好,而且直流电缆系统不必充电,因而不需要充电电流补偿装置。但是,现有电力系统均采用交流发电机和交流电,要进行直流输电,就必需配置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电流变换装置。尽管变电装置成本较高,但在其他方面采用新技术可以降低总成本,所以,直流输电的经济效益仍很可观。现在,直流系统已能用于远距离输电。新型交流输电方式有6 相输电(我们通常所用的电,大都是三相交流电,它是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的。这种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一个绕组称为一“相”,发电时三个绕组的电动势变化频率相同,但相位各差120°),各相相位差为60°。依次类推,还有9 相、12 相等输电方式。美国能源部正在积极研究6 相输电技术,已建成80 千伏试验输电线。日本东京大学和关西电力公司也正在研究6 相输电。6相输电的优点是,减少输电线体积和用地,节省输电费用。此外还有,用低于50 赫频率的低频输电、用60 赫以上频率的高频输电、交直流重迭输电、隧道充电绝缘输电、波导管输电、光电输电等方式。
0
“超导”研究成功
电是什么?电是电子的流动。允许电顺利通过的材料叫导体,很难让电通过的材料叫绝缘体。一般来说,金属都是导体,非金属都是绝缘体。
金属没有电阻现象的,科学上把它叫做超导。
曾有一位美国科学家用铅作为材料,做了一个封闭的圆环,并把它放在超低温的环境中,也就是使铅处于超导的状态接着,他又将一定量的电流通入铅环,然后切断电源,使电流在铅环中没有休止地流动下去。过了几年,当这位科学家再去测量铅环的电流时,他惊异地发现,电流依旧跟过去一样,没有明显的减弱。这说明了电流在超导体中没有损耗,是可以永远地保存下去的。
科学家设想在地下很深的地方挖一个大坑,它的直径有100 多米,又分成上中下三层,在里面充满着超低温的液态氦气,把超导金属做成的线圈浸没在里面。平时,可以把多余的电能储存到超导线圈里去,当需要时,再把电取出来使用。由于电能没有损耗,所以能长期地储存下去。
科学家已着手研究、制造可以储存100 万度电的超导设备,只要制造成功,人们就再也不会为用电的不平衡而伤脑筋了。
电是从发电厂的发电机发出来的,由于发电机所用的导线是用金属铜、铝制成,在常温下电在金属导线中流过时,会因电阻而使导线发热,变成热量,无形中能量跑掉了。所以,发电厂发出来的电只有90%供我们使用,10%被发电机本身消耗掉了。如果发电机的导线是用超导金属做成的,就可以使发电机的效率提高到98%,而且发电机也不必造得很大。目前世界上已经制造成功1 万千瓦功率的超导发电机,到本世纪末,会有2000 万千瓦大功率超导发电机问世。它可以供应一个现代化大城市的全部用电。
未来,输电线和变压器都可能用超导金属制成,超导电缆和超导变压器的问世,更能为人类节约巨大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