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银行股连续下跌的原因:(转自扬韬博客)
银行股为什么跌?
2009-08-25 12:13
银行的中报披露后,我们果然等来了预期中的评论:几乎所有研究员和评论家都给予银行股以较高评价,迄今尚未发现哪家研究机构将银行股列入卖出范畴的。在他们看来,银行中期业绩好于预期,收入降幅不大,成本增加不多,利润下降较少,资产质量较高。一句话,中国的银行,真的是“很行”。
问题是,如果银行真的很行,那如何解释最近银行股的持续下跌呢?到今天中午沪市离前期低点还有100多点,但招行、浦发、华夏竟然率先跌破前期低点。上证金融指数迄今为止回调幅度达到22%,竟然超过大盘跌幅。这是为什么呢?研究员们没有给出答案。市场的猜测,无非是收紧银根之类。但收紧银根,充其量是银行贷款规模少了,按照中期的盈利能力,利润不会减少啊!按照中期业绩去推算,很多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不过10倍多一点,那股价为什么还要跌跌不休呢?
显然,有些事情是被隐瞒或者忽视了的,也许是大家不愿意面对的,也许是不敢面对的,也许是即便面对也无话可说、说不出什么的。
是什么呢?
是银行的拨备水平。
今年中报,银行股貌似靓丽的中报,却难以回答这样的疑问:
1、兴业银行中报的拨备覆盖率为什么要比一季报下降10个百分点?
2、深发展的中报拨备覆盖率凭什么不达到150%的及格线而只有133%?
3、工行过去9个月新增贷款1.01万亿元,拨备额为什么反而下降了6亿元——要知道,同期建行贷款也增加了1万亿,但拨备增加了250亿元,工行何以自信若此呢?
4、交行中期的拨备凭什么不达到150%的及格线而只有123%成为所有银行中最低的呢?
如果选一下样本,包括建行、工行、深发展、浦发等7家银行,其2009年中期的贷款余额13.6万亿元,比2008年9月30日高出整整3万亿元。但其拨备只高出430亿元,其中还有250亿元是由建行提供的。与去年底相比,它们贷款增加2.5万亿元,但拨备却只增加110亿元。或者说,今年上半年,在新增贷款7.37万亿元中,我们的样本银行贷出去三分之一,而拨备计提的水平只有千分之4.4。
到2009年中期,上述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44%,看起来比较高。但其拨备对于贷款总额的比例只有2.28%,比去年底低了0.4个百分点。如果回到2008年底的水平,则意味着银行的利润要缩减550亿元。
所以说,银行业上半年靓丽的中报,靠的是什么呢?是拨备水平的相对下降。当贷款创出历史天量的时候,拨备比率却创下三年新低,这是稳健的经营模式吗?银行业的高管们凭什么以为现在的贷款质量是历史上最好的且会一直保持下去呢?
最近,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将互相持有的次级债纳入资本金范畴,这多少都是一个未雨绸缪的举措。银行业的高管们为了种种目的,拿出一份份耀眼的中报业绩,掩盖着潜在的风险,为一派大好的形势增光添彩,看来却迷惑不了市场中的投资者。中报越好股价越跌,就是最佳的证明。显然,投资者是忧虑银行业潜在风险的。
潜在风险是什么呢?2007年,在中国企业效益最好的时期,工行的不良贷款率是2.74%,建行是2.6%。而2009年中期,工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下降到1.81%,建行是1.71%。如果未来经济没有如预期般好转,工行和建行的不良贷款率回升到2.6%,则意味着坏账额要增加1000亿元,再按照150%的计提拨备水平,他们的利润就要下降1500亿元。而今年中期,两家银行的合计利润不过1200亿元。
这或许能解释银行股最近持续下跌的深层次原因吧。
0
曹仁超论势
今年6月底,香港"赚钱之神"、从5000元起步到亿万身家的平民股神曹仁超做客本报扬子壹财经讲堂时,谈到A股大势时就曾表示,A股牛市第一期将在3200-3400点之间结束,7月份将见阶段性高点,此后市场会面临调整。如今,调整果然如期而至,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趁势而为?推崇"趁势财富"的曹仁超对后市又是如何判断?记者昨日特地连线人在香港的曹先生,在接到记者电话后,曹先生随即给记者发来邮件就A股后市进行了趋势判断。
牛市一期已经结束
曹仁超表示,A股牛市第一期上升是由沪指1664点开始的,并且在8月初3400多点的时候结束,开始进入牛市调整期。如大家留意了股市9天RSI图(相对强弱指标),就可见到从6月30日起RSI已经拒绝上升,出现与沪深指数背道而驰情况。这就是他上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牛市一期在7月份见顶可能性极大的理由。而且牛市一期寿命通常只有3-9个月,这次A股一波牛市刚好从去年见底以来已维持9个月,而牛市一期股指升幅一般在100%至150%之间,现在证明升幅为110%左右。
调整将维持3-6月
曹仁超认为,牛市一期后调整的日子一般是三到六个月,幅度大约是此前升幅的三分之一到50%。也就是说牛市一期的调整结束期大约是在今年11月到明年1月之间的任何一天,最少的下调幅度是前期升幅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是在下调600点的时候,大约是2800点的时候首现支持。不过曹先生认为最大的可能还是下调前期升幅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跌去900点到2500点的时候获得支持的可能性最大。下一次建仓的时机大约在2500点到2800点之间。
投资者可乘反弹减仓
曹仁超表示在牛市一期下调时通常会出现A、B、C走势,即大幅回落后出现A点,然后反弹到B点,再下调到C点才完成。所以8月到10月投资者应多看少动,今年11月到明年1月之间可以慢慢建仓,牛市第二期将在2010 年开始,投资者可留意RSI指标下一次背离出现就是买入讯号。而对于这些天大跌中没有及时出局的投资者,只有耐心等待牛市第二期出现,或趁B浪反弹时减持手中股票,再在C浪下跌时买回。
0
诚谢古天乐兄!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苏哥拉底兄好,已经处理,请查看下!
0
古天乐兄,为了更好学,请帮我将第38、39、40、69、70、71、96、121、122楼删掉。谢谢!
0
转帖良莠不齐,但精华不少,以后要详审。细细品读精华。
0
但斌:等待、买入、“长期投资”、卖出时机的选择 2009-07-28
(转载自laoba1梁军儒的BLOG:)
一、 选择、等待(最难)、买入。
先确定投资标的,根据一些财务指标和行业选择,找出20家左右企业进行分析、评估,得到大致企业的估值(必须要想想10,20年后这些企业还存在吗),然后就慢慢的等待,等到安全边际为止。也就是两个词:选择、等待。
(一)等待(最难),将他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最煎熬。投资就是一个不断等待的过程。即“投资就是等待,等待也是投资”。发现好企业后等待安全边际的出现,买入股票后等待企业成长带来的回报,卖出股票后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被谈论最多的是持有股票时的等待,对于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持股等待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反而买入前的等待才是最大的考验。由于伟大企业的稀缺,所以发现优秀的企业后既害怕持续上涨错失机会,又不能违反安全边际的原则,既需要准确把握企业的估值,也需要稳定的心理素质。
这个时候我们总是担心:优秀的企业一直维持高估值而错过怎么办?答案:这也是放弃的一种,放弃没有把握的盈利机会,放弃不确定性,赚应该赚的钱。没事可做时就什么也不做,等待预测变成现实,等待不确定变成确定,等待安全边际的来临,对伟大的企业来说,买入的机会总会出现的.即使等来的价格比现在高,也是值得的,因为那时赚的是确定的钱,应该赚的钱。但是市场总是无效的,总是会给你买入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忍。想想2007年初到2007年10月份,当时市盈率一直在40倍以上,当时最好的投资就是:等待。
然而正是这种等待才能保证我们做到“永远不亏损”。无论对企业多么了解,无论企业的基本面多么好,投资者都可能判断失误或过度乐观,也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突变因素。在安全边际下买入可以为我们的失误、不可预料的突变留有余地,从而避免亏损的发生。只有好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才能长期获得超额回报。当然,不能奢求优质企业出现很高的安全边际,但我们应该记住的是,股票高估时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若股票的价格下降到你的价格范围内,但明显股市还在向下掉,则可以适当买入,千万要控制仓位,等觉得到底部时再大举进入。
二、“长期投资”。这里用双引号来加注“长期投资”,我们总是上断章取义一些巴菲特的的价值投资理论。如果持有的股票在一年内,极端例子,在一个月内,连翻了好几倍,远远的超出了企业的价值,那么投资这个股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考虑,就应该抛掉了,不然明知道价格远远大于价值,还盲目的“长期投资”,只能说是在“价格赌博”.所以此“长期投资”非真正的实际的长期投资,这里“长期”是企业低估的价格向——正常的价值——再向疯狂的高估值过度的时间,无法知道价值的回归需要多长的时间,因此要给投资以足够的实现价值的时间,所以以“长期”名之,但这段时间也可能很短:半年、一个月、甚至一天。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其实也是灵活的,比如他2008年四季度减持强生,在2009年一季度又再度增持了,2008年四季度减持康菲石油后2009年一季度继续减持,可以说他对于自己认为对的投资会坚持,但认为不对的投资会及时改正,在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变时,他会坚决作出调整,而不是死抱着这家公司不放。
三、卖出。再好的股票也不能承受60倍的PE,所以在PE60倍以上时不管什么股票,都应该适当减仓,尤其是当市场整体市盈率也达到了60倍以上,气氛如火如荼,就要考虑撤退了。价值投资:当价格远高于价值时就应卖掉,不然就是赌博。
卖出时机:(一)、也是市场失效:大盘的温度火热,整体出现高估。看企业当时的市盈率和大盘市盈率,若大盘市盈率低,则企业PE再高也一样可以忍受,但是这种情况也较少,因为这时市场上肯定有更好的投资标的,这时竟应该抛掉高估值的股票,买入被低估的企业。
但是这时卖出一定要注意了:1. 因为对企业业绩的主观判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好的的企业总是能给予投资者意外惊喜,基于中短业绩预测值的阶段性减持,面临低估业绩而做出错误选择的风险。苏宁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连续几年100%的利润增长率,几乎每次都超越市场最乐观的业绩预测。另一成长典范茅台也同样常常出乎意料地带给投资者意外的惊喜。
2.一定是找到了更好的适合投资的企业,但切记:所谓的好不是投资企业当时的PE低于要卖出企业的PE,而是真的价格远低于其价值,同时一定要和目前的个股具有相当的成长性,否则起初的低估很快就会被成长弥补,最后搞个得不偿失,还不如当乌龟是最好的选择。
3.为什么PE到60-70倍左右要减仓,如果一个公司每年净利润增长率为30%(从长期来看,这已经是很高了,保守应在20%左右),PE=60时,3年后PE=27.3;PE=70时,3年后PE=31.86;3年的时间可能发生很多故事,中国牛市也不可能有3年之久,再加上PE在高位时候,也许牛市马上就结束了,如果反转到了熊市,大盘的PE=20左右的话,股价随之而来的就是暴跌,而且更郁闷的是:企业增长了三年后,价格还是要比PE=60时要低很多。
有两点投资人没有想到:1、股价是不可能横盘很久的(牛市不会长期存在下去),会以暴跌的形式将高估值慢慢平抑的。2、即使不暴跌,但是失去的是3年多时间的机会成本。3、未来收益的增长谁也不能确定,万一这段时间收益降低了怎么办。所以在这个时候,价格已远大于价值,真正的价值投资会卖掉的。
。
0
大跌是调仓换股的好机会啊! 可惜今天忙了一天??601588继续严重看好,越跌越买;601808也继续看好,复盘看:上午借油价调低的利空主力洗盘吸货,下午被动大跌,有主力不时大单买,有少量大户获利出局保利润,最坏打算中线持有观察,等待时机换股。
0
潜伏要领:
(转帖)陈林森:2009-07-28 15:28:14
一般不能买BOLL线上轨的股,一般只买BOLL线收窄,成交量低迷了一段时间后,在缓慢放大的股.并且买卖股票从不看基本面,也不看市盈率.这些东西在实战中没有什么用。(注:股例很多,如601808)
000909和000952我就是在BOLL线最窄的时候买的,买后等了几天,BOLL线就开始放宽,我一直持到现在,就是因为它们没有放量,如果它们要是横盘几天,并且放量,我就卖的。
0
统计显示,截至周五,A股市场涨幅在100%以上的个股多达1224只,出现下跌的只有6只。也就是说,如果从1664点开始任意在A股市场买入一只股票,一直持有到现在的话,股价可以翻番的概率是77.5%。其中,涨幅超过200%的个股有462只,涨幅在300%以上的有119只,涨幅在500%以上的有1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