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个票做的好 有3连板的机会!
毕竟题材多!
0
这个帖子要顶!
0
山西民工我们的工种是一样的,我也是民工
0
是重新重视0990的时候了!
0
石市工业50强企业效益整体好转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09-11-12 10:16:03 ) 稿件来源: 燕赵晚报
前三季度,石市工业50强企业工业生产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但降幅已持续收窄;在医药、建材和食品行业,尤其是在石炼化效益同比大幅增长的拉动下,50强企业整体利税、利润同比增长。
企业生产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石市工业50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78.82亿元,同比下降12.9%,但已连续5个月降幅收窄。总产值累计增长的企业有14家,其中8家增长在20%以上。利税、利润同比增长;亏损额同比减少。
50强企业生产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由于前期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仍有六成企业工业总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生产和销售增长的压力依然偏大。
华能上安电厂、东方鼎鑫、赵州利、以岭医药等15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同比下降的有35家,其中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亿元以上企业共16家,负向拉动了工业50强产值的增长。
50强企业效益整体有所好转
在工业50强中,利税同比增长的企业有22家,其中增长较快的有鸿锐集团、河北华电、河北太行机、华能上安、吉藁化纤、石炼化、东方鼎鑫、永生华清等。石炼化等十家企业利税同比增加超过5000万元,拉动了工业50强企业利税的增长。
利税同比下降的企业有28家。实现利税同比减少1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8户。
0
PDLC液晶显示与传统的TN,STN器件相比,它不需偏振片,降低了光的损失,使透过率更高;不需要取向层和封盒工艺,因而使得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下降;可以做在柔性很好的ITO塑料膜上,因而能够实现大面积的弯曲显示。广泛应用于光学调制器,热敏及压敏器件,电控玻璃,光阀,投影显示,电子书及汽车等方面。近几年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投入了大量心血,但由于进口液晶材料高昂的价格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之一,国产液晶是进口品价格的1/3,目前国内有南京智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方同辉等公司致力于PDLC液晶显示方面的研究,并且与美、日、韩等世界上主要的 PDLC生产厂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液晶的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因此国内对于国产PDLC液晶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针对上述情况,永生华清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液晶材料生产厂商,有多年液晶材料单体合成及混合液晶材料研制生产的经验,自2005年开始从事 PDLC液晶材料的研究,2005年我们对PDLC市场进行了全面的信息收集和市场考察,在对国内外各大LCD厂商的此类液晶材料需求做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开发目标,提出了产品性能要求,并于2005年10月立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PDLC液晶材料所要用的单体液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和混合液晶的配方研制工作成功地研制出混合液晶材料体系框架,样品送客户试用,得到一致好评。我公司与国内多家智能玻璃厂家合作,为其开发了多种用于电控玻璃的混合内 容 简 介液晶材料,现已批量销售。目前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450公斤。已累计新增销售300公斤,新增销售收入580多万元,出口创汇25万美元。基本实现 PDLC用液晶材料国产化,对增强我国PDLC用液晶材料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竟争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0
0990是液晶材料,0536是模组,和这个不一样!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要说做液晶0536 闽闽东不是更好而且价格差不多。 全球百分之70以上的液晶面板都是台湾代工的 这是只纯台湾股 台湾第三大液晶光电生产商 全球第六的
0
TFT混合液晶需求看涨 供应国产化需过品质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7日 16:33 中国电子报 电子网
作者:冯晓伟
编者按:近5年来,我国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TFT面板企业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仍严重依赖进口,这就造成了我国TFT-LCD产业制造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弱、生产受制于人的现状。国务院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 “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鼓励以平板显示骨干企业为龙头,带动上游关键配套材料、模组零部件及工艺设备的产业化,提高国内配套能力。”为推进我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促进平板显示产业发展,完善和优化平板显示产业的配套环境,从本期起,《中国电子报》将特别推出“提高国内液晶显示产业上游配套能力”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我国TFT混合液晶的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品质,以挑战国外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
液晶材料是实现液晶显示的关键原材料,从全球范围来看,用于TFT-LCD的混合液晶材料被德国Merck公司和日本Chisso公司所垄断,我国液晶材料产业的特点是TN(扭曲向列)、STN(超扭曲向列)较强而TFT很弱,液晶单体、中间体较强而混合液晶较弱。对下游厂商而言,液晶面板生产所需要的都是混合液晶材料,而TFT-LCD在液晶显示器领域也早已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TFT混合液晶的国产化是平板显示产业提高国内配套能力的重要环节。
液晶需求将倍增
在2009年以前,中国大陆TFT-LCD面板制造领域已经实现量产的生产线主要包括京东方、上广电和龙腾光电等3条第5代线,上海天马的1条第4.5代线以及汕尾信利的1条第2.5代线。据京东方供应链企划部部长刘传珍介绍,在满产的情况下,目前中国大陆的第5代生产线每月消耗TFT混合液晶材料约为2吨。
如今,我国TFT-LCD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世颖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超光电的第5 代线自投产以来生产爬坡速度很快,目前投片量已经达到2万片/月。在成都,京东方和深天马的两条第4.5代线正在建设之中;今年4月,京东方投资建设的第 6代线在合肥破土动工;彩虹集团第6代线和京东方的第8代线也正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另据业内人士透露,一家业内领先的韩国企业也有意在中国投资建设 TFT-LCD第7代线,目前正在寻找合作伙伴。就玻璃基板面积而言,第6代线是第5代线的两倍,第8代线则是第5代线的4倍,面积增大,其所需的液晶材料用量也将等比例倍增。因此,据初步估算,如果以上项目能顺利建成并实现量产,中国大陆的TFT混合液晶需求量将达到100吨/年。
在需求量增长的同时,国内TFT面板厂商对混合液晶材料国产化的要求也日渐强烈。由于TFT混合液晶材料的生产被德国、日本两家公司所掌控,因此下游面板厂的议价能力较弱;更有观点认为,中国大陆面板厂商的产能还偏小,与韩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面板厂商相比,大陆面板厂在议价能力上的弱点更为突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徐世颖也对此观点表示认可,他认为,尽管中国大陆个别面板厂通过其他渠道能采购较为低廉的液晶材料,但从总体上讲,中国大陆面板厂液晶材料的成本的确偏高。因此,混合液晶材料的国产化将是大陆面板厂商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永生华清液晶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能生产TFT混合液晶材料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朱起明告诉本报记者,TFT液晶的部分单体与STN液晶的单体是相同的,中国企业要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就必须在混配工艺上取得突破;就大尺寸液晶显示器所用的液晶材料而言,如果采用VA或IPS模式,其单体会有所不同,往往会采用一些负性液晶;另外,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屏对液晶的纯度要求更高,对大尺寸应用而言,液晶材料的技术难度还体现在提纯工艺之中。
产业化已准备就绪
我国TFT混合液晶的研发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技术储备也比较充分。“通过一系列科研和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永生华清在TFT混合液晶领域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朱起明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永生华清从2002年开始就跟清华大学合作进行TFT混合液晶的研发,当时列入了国家863计划;2005年,永生华清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支持,承担了‘TFT-LCD用液晶材料开发与产业化’专项基金项目;2008年,永生华清再次承担了国家 863项目——‘TFT-LCD用TN模式液晶材料的工程化技术研究’课题。”
据朱起明介绍,永生华清年产5吨TN模式TFT混合液晶的中试线已于去年投产,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年产20吨-50吨的混配车间,车间洁净等级达到100级,在今年下半年验收之后即可投入运行;除了TN模式的TFT混合液晶之外,永生华清也已经生产出VA模式的TFT液晶样品,并已送到液晶面板厂进行测试。“这意味着永生华清生产的液晶材料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领域具备了更强的实力。”言谈中,朱起明显露出在液晶电视领域施展拳脚的决心。
“永生华清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打开市场,以充分利用我们业已形成的产能。同时,我们将在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一个新的液晶材料生产基地,该基地的设计年产能为100吨。该生产基地的产品最初仍以TFT液晶为主,未来还将为OLED以及更新的显示器件提供原材料。”朱起明补充道,“永生华清所关注的市场不仅限于中国,我们也会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只有把市场蛋糕做大,我们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从而为国内面板厂商提供更为低廉的液晶材料。”
保证高品质是先决条件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TFT混合液晶材料国产化的前景表示担忧。一位国内液晶材料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液晶材料在大尺寸TFT- LCD的成本构成中只占3%-4%的比例,尽管国产液晶材料的价格将远比国外竞争者低廉,但面板厂商是否会为了降低这部分成本而冒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风险,这还有待观察。朱起明则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影响世界实体经济之后,全球液晶面板厂商或多或少都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对他们而言,通过降低成本而节约的每一分钱都将转化为利润,因此,面板厂商接受低成本材料的意愿是不容置疑的。“当然,面板厂商对液晶材料品质的要求的确是非常苛刻的,这也促使我们加大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以确保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朱起明表示,“在国内,TFT提纯技术也一直在进步,就小规模的生产而言,已经能够做到很高的纯度;接下来,我们需要解决的就是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问题。”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梁晓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要更好地为下游面板厂商提供配套服务,我国液晶材料企业还应在以下4个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液晶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必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样面板企业的产品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其次,液晶材料生产厂家的产品必须具有大规模生产的连续稳定性,产品品质一定要稳定合格,因为,作为TFT面板的关键材料,液晶所占的成本虽然有限,但对于品质的要求是100%合格,不能出一点问题;再次,要求不断有新型混合液晶材料出现,包括低黏度、低功耗、高对比度、宽工作范围的液晶材料,以满足终端产品不断发展的需求;最后,液晶材料的成本要不断降低,以降低面板企业的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