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面一篇文章,可能对SVC市场发展有一个更清醒,理智认识。
转贴如下 SVC真正的春天在哪里?
http://www.meb.com.cn/diangqi1/html/?60.html
“SVC市场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期,随着钢铁企业的复苏和电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近几年每年的需求都在递增,现在不仅配电网的需求在增长,输电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电子公司副总经理任丕德说。采访中,很多SVC生产企业也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整个产业似乎都处于和煦的春风中,期待着和风细雨中的快速成长。
据了解,SVC主要应用在配电网和输电网,两种应用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配电网,SVC主要解决用户端的电能质量问题,如钢铁厂轧机等产生的冲击负荷对电能质量、对功率因数的影响等,主要用于改善公共连接点、电网连接处的电能质量,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而在输电网中,在稳态情况下,SVC可以稳定系统电压、有效降低线损、增加有功输送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网的线损要高得多,除管理上的原因外,主要就是无功功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尤其在低压侧;在扰动状态下,SVC能及时地稳定电压,避免电网因此出现故障甚至发生崩溃。
尽管有着如此多的好处,但SVC刚刚开始在国内推广的时候并不为国内用户所认可。国产SVC经历了从配电网到输电网的应用过程。对于SVC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任丕德介绍说:“为了保证整个电网的电能质量,供电局要求一些工业用户补偿无功功率,否则不予供电,这就需要上马SVC。当时那些工业用户对购买SVC都抱着抵触的态度,大部分都是被迫购买的。但实际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他们通过使用发现这种产品对设备运行、区域电网的电能质量改善、效益提高都能起到作用,成本回收期则仅在1年左右。从2000年开始我们明显感到这些工业用户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由被动购买变为主动购买。”
国产SVC在我国输电网的应用则直到2004年才得以实现,它就是红旗堡220 kV变电站第一套国产化SVC示范工程,由辽宁省电力公司作为科技项目立项。而此前,我国输电网中SVC都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上马的进口产品,那时我国连应用在配电网的SVC都生产不了。当时国家在电网中应用了6套引进的SVC,分布在东北电网的沈阳沙岭子500 kV变电站,华中电网的郑州小流500 kV变电站、武汉凤凰山500 kV变电站、广东江门500 kV变电站。
在国产第一套SVC示范工程后,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在电网中使用国产化SVC。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为川渝电网4个500 kV变电站(陈家桥、洪沟、万县、永川)招标SVC,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电子公司中标,这是国产化SVC首次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在输电网中应用。此后,国家电网公司又对郑州小流500 kV变电站SVC改造工程、上海干练220 kV变电站SVC工程、福建晋江新塘220 kV变电站SVC工程进行招标,SVC在输电网中的应用正在向国内SVC生产企业展开另一道市场之门。
江苏省常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顾国栋解释了一直使用静态无功补偿的输电网有了此种转变的原因:“传统的无功补偿方法,即静态无功补偿,它在形式上比较简单,通常使用常规的接触器或高压负荷开关将电容器分组投入或切除,我们已经使用了近30年。但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因为现在有许多工厂引进新型设备如变频器、整流器、冲击设备等,对电能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而传统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能正常使用的前提是优质电力,这样许多用户,包括公用配电变压器,静态无功补偿装置都搁置在那里,一方面是它不能正常投运,另一方面,即使能投运,很多情况会产生负面影响,会产生高电压和大电流,严重的会烧坏设备或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事故。而SVC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在常州供电公司的推广下,当地公用配变低压侧、工矿企业、商业办公楼、小区,甚至农电都有安装SVC。从使用者反馈的信息来看,效果明显。
“大家真正关注电能质量就是近几年的事。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总量均衡,区域性、季节性缺电的供电形势,电能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导部门和业界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电力工业的发展,由电能质量原因引起的电力系统和负荷用户间涉及经济利益的矛盾日益增多和尖锐起来。电力供应部门和电力用户各方由于发展决策、经济利益关系,矛盾冲突日益增多。”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制修订归口单位全国电压电流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迅解释说,“电能质量环境问题矛盾日益突出,其原因是电能质量恶化行为具有外在性的特点,即电能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会对公共连接点或电网产生电能污染,使其他个体蒙受经济损失。正是由于电能质量环境恶化行为的外在性,所以和环境资源一样,电能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公共财产和公共权益特性,电能质量环境管理日益受到来自经济发展空间和保证社会公平性的巨大压力。国民经济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急需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电能质量环境管理规范、标准的市场化运作体系。”
“作为改善电能质量的重要设备,我国SVC市场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而且正在逐渐兴起”,这是我国很多SVC生产企业的切身体会。但这一市场是否会像大家的预期一样慢慢发展壮大、将“春天”继续下去呢?
呼唤真正春天来临
据了解,现在SVC主要应用在用户端,而且不是所有的工业用户都会使用SVC。现在使用SVC较多的一种是不符合电网供电要求的高耗能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功率因数达不到标准,供电局就不予供电;一种是对电能质量要求很高的高精企业,电压稍有波动就会对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如喷漆、焊接使用
机器人作业的汽车制造业,一旦出现电压跌落就会造成机器人所喷颜色变浅、焊点不牢等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事故。这两种需求支撑了目前SVC的大部分市场。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负面因素阻碍SVC在用户端的推广。“在工业用户自己改善电能质量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大部分用户只能在距企业最近的110 kV、220 kV变电站加装改善电能质量的设备,甚至自己建一个变电站接入电网。电力部门对企业自行运行管理站点设备可能会产生担忧,担心因此影响整个电网安全,最终企业多数情况下会将自己投资的站点设备交由电力部门托管。这样一来,有些企业就认为这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还不如将这笔投资用于开拓市场。”刘迅指出。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现在的电能质量投资已经成为一种非市场行为,而这种非市场驱动的行为对SVC市场的支持作用自然也不会非常强劲。
而在输电网中,由于厂网分开后,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独立经营,发电厂所发无功功率不计入电费,电网公司所卖电量同网同价,在没有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情况下,动辄几千万的动态无功补偿投资对于二者而言都没有明显回报。这就是尽管大家都承认SVC有改善整个电网的电能质量、节能降耗等诸多好处,但实际输电网对SVC的市场贡献仍然乏力的主要原因。
有企业对由我国相关政策、标准制定修改拉动SVC市场需求寄予一定期望,江苏金坛博园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SVC在国外比较流行,因为国外对企业功率因数的考核比较严格。而国内需求较小。现在我国的功率因数标准比较宽,如果将所有企业标准都提高到0.95,并规定如果无功功率不合格就不允许投入运行的话,国内需求肯定会有很大增长。我觉得我国对企业功率因数的规定不会一直保持这种宽泛的标准,肯定会变严格。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肯定会提高。”也有一些人希望能够通过制定相关的电能质量标准来强制输电网上马SVC等改善电能质量的装置。但有专家指出,电力作为一种应用面很广的能源,在当前的供应形势下利用这种行政手段调控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于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家肯定会非常慎重,估计运作周期会比较长。
“真正能够给SVC等用于改善电能质量的设备带来发展机会的应该是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刘迅表示,“2002年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5号文件’启动,第一步厂网分开已经实现,第二步是输配分开,这对SVC来讲是最大的发展机遇。”
他表示,输电网这几年对电能质量改善投入力度不是很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价格机制问题,同网同价下电力部门的投资积极性和回报都存在问题,输配分开后就会打破这种局面。根据规划,输配分开后,输电网由国家管理,除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负责管理大电能点和超过两个区域电网的电能调动外,剩下的区域电网建设、管理等都是配电网自己管,电价也可以有所调整。这样,用户就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配电网之间会形成一种竞争。电能的供应会分成两部分——基本电能供应(即保证持续供电)和附加服务(对电压波形、电流波形、谐波抑制等有特殊要求),高质高价,需要附加服务的企业就要用高于基本电能供应的电价购买高电能质量的电能。同时输配分开后,在电力领域还可以实行高污染高收费,对冶炼厂、水泥厂、单相大负荷设备等对电网造成很大污染的单位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在竞争机制下,在利润支配下,配电企业对于电能质量的改善肯定会比较积极,用户也可以方便的直接使用高质量的电能。
“一旦输配分开得以实施,对改善电能质量的厂家是个极大的机遇,这个市场非常大,估计可以达到上千亿。而且在我国电力供应处于总量均衡的情况下,外部环境已经适合逐步推进输配分开的改革进程。”刘迅说。
记者也注意到,近年来业界关于输配分开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专家都支持此观点。国家层面反映出的倾向也是如此。2007年3月底,国家电监会主席尤权在江苏和上海考察时说,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电力企业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适应国家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同年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重申电力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不变,明确指出“十一五”前两年要集中精力处理厂网分开遗留问题,巩固厂网分开成果,稳步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平台建设和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推进电价改革,对输配电业务实行内部财务独立核算,开展输配分开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研究。日前,920万kW发电资产部分股权转让落下帷幕,标志着“920项目”变现工作基本完成,“十一五”电力改革真正起步。
看来,输配分开所能形成的市场机制才是SVC真正的春天,而这个真正的春天似乎已经并不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