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10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伯克夏的2008年年报终于出来了,在巴迷们仍然为巴某人大幅度‘战胜’S&P的‘业绩’ 而津津乐道时,巴某人在投资交易路上的疲态已经毕现:
首先,其投资的金融股大幅度缩水。在其公布的十四个重仓股中,有四只属于金融类股,它们分别是American Express, Wells Fargo, US Bancorp, 和Swiss Re。在该年报中,American Express和Wells Fargo尚录得有收益,但经过09年2个月的调整,现在只有American Express还有收益,以09年2月27日收盘价计,大约在42%。这个投资曾经被人作为巴的‘经典之作’ 而大吹特吹。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这只巴三四十年前买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加仓的股票上,其年复合收益率已经不到1%!超长期投资得到这个结果,真是好一个‘经典战例’ 。
这还算是表现最好的金融股。另外三个就惨不忍睹了:同样以09年2月27日收盘价计,Swiss Re损失近80%,US Bancorp损失约55%,Wells Fargo则损失了约45%。其中的Wells Fargo也曾经是巴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 ,现在可能得作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清仓的反面的‘经典’ 了。
去年,我曾经写了一篇博文<时间出鞘米勒报销>提出了时间这个东东的消蚀性的一面。后来也看到一些人,特别是价值投资者们,对比尔。米勒的最终失败的‘反思’ ,可惜的是,这些人基本上将米勒的失败归诸于其个人能力或者性格的原因,当时我就指出,这种名为‘反思’ ,实为价值投资法致命缺陷开脱是价值投资者们的集体迷思。
现在随着巴某人在金融长线股上的失败和那位投资花旗的阿拉伯王子18年投资,按最新价损失50%的实例,越来越可以看出,价值投资法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你可以说金融股非米勒最擅长的,那么巴某人这个一些人眼中的‘股神’ 怎么也不知进退呢?
其次,其主要持股也随市场大幅度下调。我计算了一下,其14个主要持股的最新市值已经降为约302亿,已经总体亏损。从08年底到09年2月底,其14个主要仓位跌了大约31%,同期S&P跌了大约18+%。出现了明显的补跌现象。至于巴归为‘另外’(OTHERS) 的投资,08年底已经有11。6亿的浮亏,由于没有更详细资料无法算出最新数据,但根据市场表现,这些浮亏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非常大。
还有,这次年报中显示,虽然巴非特中石油赚了不少钱,但他在接近最高价买了Conoco Philips(康菲的最高价在95,巴的平均成本大约在83,现价37+)。按照09年2月27日最新价,他在康菲上损失了38。3亿美金,这个已经超过了巴在中石油上赚的35。5亿美金。所以,将这两个操作结合起来看,巴出脱中石油有不少运气成分,至少他对能源价格的宏观把握是很成问题的,不然的话,他不会在出脱中石油后再在高位大量进入康菲。
最后,巴非特虽然在报纸上忽悠别人,现在到买进美股的时候了。但实际上,他买进的都是普通投资交易者无法得到的,带着诸多优惠条件的优先股,他现在也主要靠这些‘特权股’撑着。以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有些公司愿意给他优惠条件,本来也无可厚非,但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自己的那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金融指数衍生物仓位不太丢人,而赤膊上阵忽悠普通投资交易者,就不太厚道了,也凸显了其在投资交易上黔驴技穷的一面。
当然,一贯标榜‘低调’ 的巴某人在去年10月让别人买进美股之前,早已不是那么‘低调’ 了。在他前年授权别人写所谓‘官方传记’ 之时,其实已经开始高调出演了,而去年他的‘官方传记’ 出版之时,可以说是他投资或者说财富生涯的顶峰了。过了顶峰,下面就是下坡路了。这个原来只是我们小范围内交流的说法,越来越象那么回事了。
巴某人不会破产,仍会是个富豪,但他的事业已经过了颠峰期,这是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实时跟踪巴某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