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新能源电池概念股:大部分公司表示业务尚处研发阶段

09-02-25 15:31 10550次浏览
xianyu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报记者 李果

  新能源电池概念股上市公司真正的情况到底如何,其新能源电池业务所带来的收益能支撑不断攀高的股价吗?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杉杉股份(600884行情,爱股)(600884)

  努力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业务

  “公司生产的并不是新能源电池,而是相关的原料。”杉杉股份董秘钱程开门见山地向记者表示,“前一段时间,市场关于新能源电池的炒作,使得公司的股价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与其它借概念炒作之机上涨一番的公司不同,杉杉股份一直很重视新能源电池业务的发展。自2002年进入该领域后,公司在该业务上的销售成绩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08年前3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10个亿,占公司业绩的33%左右。公司在未来有做大做强该项业务的决心”。

  记者也注意到,杉杉股份2008年中报披露,作为其主营业务之一的锂电池,该报告期内收入45849.53万元,同比增长25.02%;成本为38854.03万元,同比增长23.58%;毛利率为15.26%,同比增长0.99%。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是国内最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其中上海杉杉科技(控股98%)主营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简称CMS),CMS年产能1200吨;负极新产品MGS和FSN—1在大规模推向市场后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 南杉杉新材料公司(控股75%)高安全性钴酸锂和防气胀的产品得以成功推出,LMO及三元产品成为2007年该公司的主打产品。东莞杉杉电解液的销售额与销售量目前已经排名国内第二位。

  TCL(000100)

  并不涉及新能源电池概念

  市场上关于新能源电池的炒作风潮中,主营业务为多媒体电子产业的TCL也被市场一并纳入进来,称公司旗下有新能源电池项目,且市场份额较高。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TCL上市公司中并不涉及新能源电池项目,而被市场所热传“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其实是TCL集团(000100行情,爱股)旗下的一家高能锂电池生产企业,并不属于上市公司,而且该类电池主要应用于 用领域。“比如电视机遥控板用的电池,不是为新能源汽车开发的”,TCL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公司目前没有,现在制定的公司未来发展计划中也没有向新能源汽车电池概念发展的目标。“

  德赛电池(000049行情,爱股)(000049)

  产品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自从去年巴菲特在二级市场高调买入拥有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比亚迪后,A股市场中的德赛电池,就一直被看作是比亚迪的“影子股份”,被各路资金所轮番炒作。而德赛电池是否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呢?

  公司董秘 虹向记者介绍说,最近市场上关于新能源电池的炒作,主要来针对适用于新能源概念汽车电池,而目前公司生产的新能源电池,是指无污染、环保的新材料电池,有别于传统的高锰电池,公司产品并不涉及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概念。所以,提请投资者注意甄别,有关于将公司与新能源汽车概念挂钩的消息皆属市场炒作。

  但 虹同时也向记者透露,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新能源汽车电池纳入进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该领域进行积极的开发。

  科力远(600478行情,爱股)(600478)

  尚未取得汽车厂商订单

  公开资料显示,科力远正谋求从丰田HEV镍氢电池材料供应商向镍氢动力电池组的成品供应商的转变。目前与科力远有初步合作的仅是日本丰田和南车集团,其中南车集团的纯电动客车项目已对科力远镍氢电池组方案较为认可。尽管如此,科力远在镍氢电池研发上仍遇到了波折。截至2008年末期,科力远在新能源电池上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33%。既然公司的镍氢电池被市场所一致看好,那么2008年公司在该项业务上的收入为何出现下降呢?

  据公司证券代表段传武介绍,镍价在2008年的波动是造成该项业务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池业务刚刚起步,其收益不及传统电池业务给公司带来的收益,而且现在未获得汽车厂商的订单。

  中炬高新(600872行情,爱股)(600872)

  新能源电池尚未批量生产

  据记者调查,公司所谓的新能源电池业务,主要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森莱公司所经营,该公司主要生产经营镍氢、镉镍系列电池产品,2005年-2007年的净利润为-539万元、-681万元、-338万元,在前期被市场所热炒的新能源电池概念股,其在该业务上的收入却连年处于亏损状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中炬高新证券部工作人员介绍,森莱公司的动力电池目前尚未进行批量生产,项目尚待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只是目前已向多家汽车生产厂家提供动力电池样品,未来在国家 策及汽车企业动力电车实现量产的推动下,该业务有望成为中炬高新的利润增长点。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xianyun

09-02-25 15:44

0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及市场剖析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02-16 20:35 - 阅读:90 - 评论:0 

  锂电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尤其是动力锂电池更是备受关注。由于锂电产业体系非常庞大,各个环节投资吸引力不尽一样,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入手。以下笔者对整个产业链及市场状况作一简要分析,供投资决策参考。 

  锂电产业链大致分成四部分:

  最上游是矿资源,包括钴、镍、锰、磷、铁、锂及各种化合物,其中钴和锂用量最大,而且在自然界储量有限,极具战略投资价值。国内钴生产领头企业有金川、华友、嘉利柯和优美科四家,年产量都在1500吨以上,国内金属钴储量极少,目前80%的金属钴基本靠进口;锂资源在中国储量相对丰富,仅次于智利、阿根廷。国内资源目前主要被中信国安西藏矿业掌控,这些企业同时具备碳酸锂生产能力,但只限于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则由天齐锂业、尼科国润供应,其中天齐锂业技术最成熟,是行业标准制定者,约占国内60%的市场份额,并且有部分出口。

  产业链第二环节是构成电芯的原材料:如正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导电剂、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等,这一环节是锂电产业中最核心的环节。当然,各种材料的制造技术要求不尽一样,投资价值也不一样。

  其中,市场容量最大、附加值较高的是正极材料,大约占锂电池成本30%,毛利率低则15%,高则70%以上,具体要看是什么材料。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钴镍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

  钴酸锂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很成熟,并已广泛应用在小型低功率的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电子产品等。由于终端消费品过去需求增长迅速,导致钴酸锂价格一度暴涨,最高上攀至60万/吨,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低回落到20万/吨,现在略有回升,毛利始终在10%以上。由于终端消费品需求是刚性的,且还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因此钴酸锂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镍酸锂和锰酸锂由于存在固有的缺陷,如容量低、循环性能差、有安全隐患等,只能作为过渡材料使用,短期内在动力电池有所表现,但长期必然被磷酸铁锂所取代,其市场前景并不十分看好,在此不多展开叙述。

  钴镍锰酸锂,也就是三元材料,融合了钴酸锂和锰酸锂的优点,不论在小型低功率电池,还是在大功率动力电池上都有应用。但市场表现好坏取决于钴酸锂和磷酸铁锂,前者比较价格,即当钴酸锂价格高于30万/吨时,三元材料才有市场竞争力,否则难以被客户接受;后者比较技术,即一旦磷酸铁锂技术得到突破,并实现大规模量产,那么三元材料就会被市场挤兑。因此,除少数厂商在发展三元聚合物动力电池,其他厂商基本定位小型储能电池市场。

  磷酸铁锂材料是最被业界看好,但又是当前用量最少的一种正极材料,据统计,2008年全球供应量1500吨左右,其中最大供应商A123供应750吨,国内厂商供应量500吨左右,其中斯特兰几乎占一半份额。磷酸铁锂市场接受度不高,主要是受技术和价格的制约。从近期情况看,技术已不容再置疑,国内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已有13家,如斯特兰、比亚迪、烟台卓能、北京锂先锋、苏州恒正、北大先行、合肥国轩、深圳贝特瑞、新乡华鑫、新乡创佳等;而价格仍然是一大障碍,目前国内维持在15-18万/吨,国外价格要高出一倍,不过随着产能扩张步伐的加快,材料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未来三年有望降至10万元/吨,届时磷酸铁锂电池将得到广泛应用。短期来看,预计2009年磷酸铁锂会有部分增量市场,但整个产业的兴起要等到2010年。这意味着,2009年是磷酸铁锂最佳的投资年,2010年是投资收获小年,往后收获很可能剧增。

  由于正极材料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且投资规模适中,故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对磷酸铁锂材料更加充满期望。

  隔膜是锂电材料当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屈指可数,其中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几家实力厂商把持,如日本旭化成工业(Asahi)、美国Celgard及日本东燃化学 (Tonen)。由于隔膜一直受制于国外进口,导致价格居高不下,从而使得锂电制造成本很高,这也是影响锂电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隔膜对于促进中国锂电产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但是从投资角度而言,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从启动到投产运行周期很长,投资风险比较大,国内企业对这块的投资热情并不高。

  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又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12%左右,毛利率接近40%。目前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只有少部分使用进口电解液。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国泰荣华、珠海赛纬电子、天津金牛、东莞杉杉、汕头金光、广州天赐等10余家。年生产能力都在千吨级以上,可满足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需要,并有部分出口,其中国泰荣华、珠海赛纬电子定位高端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做中低端市场,目前全球锂电池电解液市场供求基本平衡,2008年总共消耗约10000万吨左右,主要是靠存量锂电池市场,未来看增量动力锂电池市场,特别是电动车一旦兴起,将带来电解液的爆发性增长。初步估算,一辆混合动力车需要电解液40公斤,而全球电动车辆2010年预计260万辆,其中锂电份额占10%,大约需要1.04万吨电解液,至2015年,电动车辆数量将达到900万辆,锂电份额占60%,届时消耗的电解液将达到2.4万吨。因此,电解液3-5年后依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LiPF6),占成本的50%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0万元/吨,售价为40万元/吨,毛利率高达75%。六氟磷酸锂的原材料硅石/碳酸锂都可以在国内采购到,但是国内尚未有企业能够生产六氟磷酸锂。目前市场被日本几家企业垄断,其中,关东电化学工业每年生产LiPF6达到 950吨(主要用于宇部),SUTERAKEMIFA 年产800吨(主要用于ECOPRO的),森田化学年产960吨(主要用于三菱),该公司在江苏扬子江化工园有年产600吨的生产线。

  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极耳、铝塑复合膜占锂电成本比例较低,其中负极材料在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行业前三甲企业是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长沙海容,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粘结剂、导电剂、铝塑复合膜毛利较高,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其中粘结剂由阿科玛(法)、苏威(比)、三井化学(日)、吴羽化学(日)供应;导电剂由瑞士特密高供应,铝塑复合膜由大日本印刷、日本昭合供应;上述企业在国内均有代理商。

  锂电产业链中游是电芯制造和PACK组装环节,相对来说,这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国内外涉足该领域的企业众多。其中,大厂竞争优势明显,行业地位很难撼动,其中不乏像索尼、三洋、三星、LG化学、比亚迪、比克、力神、ATL能源这样的锂电巨头,其他上规模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中国和台湾地区。这些厂商共性的特点是:资本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技术工艺成熟、而且有能力生产各种锂电池,除了传统钴酸锂电池,还能生产新型磷酸铁锂电池。近两年来,国内外锂电大厂纷纷布局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尽管目前投入运行的不多,但对于上游材料厂商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锂电产业链下游是指应用环节,包括低端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电动工具、矿灯市场,中端的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以及高端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代步车、电动轮椅、电动轿车及电动客车市场,在军事航天领域也有很大用武之地,包括坦克、潜艇、火箭、月球车等。

  如前文所述,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领域,钴酸锂电池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钴镍锰酸锂电池渗透到一部分市场,而镍氢、镍镉电池正逐步被淘汰,市场呈现急剧下滑的趋势。

  电动工具市场目前锂电池渗透速度非常快,也是用来替代镍氢和镍镉电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是美国B&K公司、德国B0SCH、日本牧田、香港创科(TTI)、日本日立和松下,这些厂商均已使用磷酸铁锂电池。根据日本IIT咨询公司的预测,未来几年锂电池在电动工具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矿灯总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目前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使用LED矿灯,照明和寿命提高,功耗也降低,矿灯选用锂电池是减轻重量减小体积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过去大量用的钴酸锂和锰酸锂电池,存在着燃烧甚至暴躁的危险,最近要求配置安全性能高的磷酸铁锂电池。目前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新型矿灯国内已有数十家工厂生产,并且国营大中型煤矿已普遍采用,有些产品已开始出口。

  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想象空间很大,目前储能用电池为铅酸蓄电池,由于价格便宜,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是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切入到这块市场优势明显,国内像无锡尚德这样的太阳能电池厂商在积极地寻求战略合伙伙伴,而比亚迪也是在努力开辟风电和太阳能储能市场。需要指出的是,钒电池作为大型风电和太阳能储能电池,比锂电池更具优势,但目前仍然是曲高和寡,应用并不广泛,主要还是因为技术上存在瓶颈,钒电池真正实现商用化还需等待数年。

  电动自行车市场是目前最被看好的锂电应用市场之一,国内有很多厂商在积极地投入电池生产线建设,但是短期内,国内几乎没有市场,铅酸电池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价格因素。在各种锂电当中,仅锰酸锂电池有部分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厂商是苏州星恒,目前已形成相当大的产值规模。作为铅酸电池最理想的替代品——磷酸铁锂电池在国内应用甚少,因为其价格是铅酸蓄电池的3倍,锰酸锂电池的2倍,作为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好在许多欧美国家目前指定电动自行车必须使用锂电池,并且会给以一定的补助,所以国内厂商都是出口市场先行。

  电动轮椅车、电动摩托车及其他代步车与电动自行车情况类似,本土市场还有一个培育期,而国外的情况相对乐观。这与太阳能电池产业颇为相似,中国是最大的制造生产地,但是市场却是在海外——好东西往往是外国人先享用。

  电动汽车是动力锂电池最大的应用市场,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鼓励发展电动汽车,这对动力锂电池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从市场情况来看,镍氢电池在动力汽车应用上有过不俗表现,如丰田普锐斯,但由于比能量低、制造成本高,已不再是重点的发展方向;燃料电池开发历史较长,但是由于系统复杂、维护困难,且氢的储运是一大难题,至少5年内不会有作为;锂电池作为汽车动力电池是最佳选择(除一致性还有待提高),包括日本、美国、中国在内的汽车巨头几乎一致看好锂电池,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他们纷纷与锂电厂商结盟,或者直接自行研制生产,国内比亚迪更是树立了成功典范。根据拓璞扑研究所的预测,全球混合动力车2010年将成长至 210万辆,2015年将达600万辆以上,未来将有2/3的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

  至于锂电池在军事和航天方面的应用,公开的报道并不多,但是由于军方和航天部门对产价格并不敏感,有理由相信,这是非常诱惑的市场蛋糕。估计有一些实力强劲的企业会去争夺这块市场。

  文/陈秋东 草于2009-2-15
xianyun

09-02-25 15:43

0
车用锂电池是否能“牛”行起来
2009-01-13 10:57:58 来源: 盖世汽车网(上海)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北美国际车展上,众厂商(包括比亚迪)纷纷秀出自己的电动车,福特宣布将在2012年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通用将宣布谁是其雪佛兰Volt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供应商。

不久前,戴姆勒宣布与Evonik成立锂电池合作企业,日产和NEC宣布扩建锂电池工厂,东芝宣布将新建锂电池工厂,松下和三洋电机宣布在锂电池方面进行合作,普利司通宣布将联手中央硝子开发电动车用锂电池电解液,本田和GS汤浅宣布将成立锂离子电池合资公司,博世和三星的锂电池合资公司2008年9月成立,日立麦克赛尔宣布将量产车用硅合金负极锂电池......

【分析点评】

1、锂电池热的背后是车企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亦称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车市场前景的认可和对自己当前研发能力的担忧。虽然博世2008年底站出来表示,要对电动车热保持清醒,但即使冷静如博世,也已与三星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11年实现批量产销。

2、德意志银行调研了一下整车企业最愿意与哪些企业合作开发锂电池,结果显示最受青睐的10家企业是:

1)Johnson Controls-Saft(美国江森自控和和法国Saft的合资公司);

2)A123系统公司(由麻省理工学院、通用电气等投资成立,该公司与大陆集团有合作);

3)LG化学(该公司在美国有子公司Compact Power);

4) EnerDel(Ener1和德尔福的合资公司);

5)AESC(日产和NEC的合资公司);

6)PEVE(丰田和松下的合资公司);

7)GS汤浅;

8)日立;

9)三洋电机;

10)三星。

而权威的替代能源网站Green Car Congress的编辑Michael Millikin预测,将来车用锂电池制造商的"三大"是

1)PEVE

2)AESC

3)LG化学

这些供应商大部分都与至少两个整车企业签了合同,而全球主要的几大整车企业也一般选择了至少两家锂电池供应商。

3、上面也显示,日本的锂电池供应商占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已开始着手制定统一的锂电池规格、安全标准、充电方式。而美国为了不让自己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变成对外国锂电池的依赖,也在扶持电动车和锂电池制造企业,美国能源部也于去年批准了250亿美元的贷款。相比较之下,欧洲的汽车企业虽然在绿色节能环保方面非常激进,甚至更为激进,但他们在改进传统的发动机(如使其"小型化",利用汽/柴油直喷技术等)方面,或者氢动力车方面,优势更为明显。

4、业内大多数专家称目前剩下的主要任务是工程问题而不是发明问题,美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戴维科勒称:"从我们的角度看,一些重要的发明已经完成,剩下的是进行更好的工程开发。"我国的比亚迪、万向集团等企业都置身于锂电池的研究。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是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化的颠覆性技术。事实果真如此,我国汽车业也就把握了麦肯锡的电动车中国机遇的预言。锂电池也将会颠覆零部件的竞争格局。 (本文来源:盖世汽车网 )
xianyun

09-02-25 15:41

0
奇瑞S18纯电动汽车顺利下线

2009/2/19/11:53 来源:慧聪汽车网 
  最高车速可以达到120Km/h,一次充电续驶里程可以达到120Km-150Km。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2月16日,奇瑞首台自主研发的纯电动汽车S18电动汽车顺利下线。 

  奇瑞S18电动汽车是在S18整车平台上开发的一款高速纯电动轿车,整车搭载了336V40Kw大功率电驱动系统,配备了40Ah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充电对消费者来说也非常的快捷和方便,利用220V民用充电即可,充电时间一般在4-6小时;也还可以进行快速充电,半个小时即可充到电池电量的80%。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奇瑞公司副总经理袁涛在下线仪式现场说:“我们的电动汽车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无级变速、安静等特点,而且价格也很适合家庭购买。” 

  作为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军者,早在2001年奇瑞就开始了电动汽车研究,2004年“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奇瑞,以中心为依托,奇瑞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在电机、电机驱动系统、DC/DC、先进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等方面都初步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掌握了电动汽车开发的核心技术、标定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同时,有丰富的产品线作为搭建节能环保汽车的平台,使奇瑞节能环保汽车更易于走向市场,走向家庭,这是奇瑞汽车的另一个优势。 

  按照奇瑞公司新能源产品开发规划,奇瑞已完成了高性能低排放汽油机(1.6/2.0CBRVVT)、弱混合动力系统(BSG)、高压共轨高速直喷柴油机(1.9TCI)、中度混合动力系统(ISG)、灵活燃料汽车(甲醇+乙醇+汽油+CNG)、纯电动车(EV)的研发。混合动力方面,中国首款BSG混合动力车奇瑞A5BSG混合动力车已于1月10日上市,今年还将推出中度混合系统ISG等系列新能源产品。 

  “设计制造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车型是我们的企业责任,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奇瑞将会依托在新能制造源、新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实现‘弯道超车’。”奇瑞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告诉记者。 

  

该文章同时发表在 “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博客 
文章标签: 奇瑞S18电动汽车是在S18整车平台上开发的一款高速纯电动轿车 整车搭载了336V40Kw大功率电驱动系统 配备了40Ah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
xianyun

09-02-25 15:34

0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动力电池=(锂电池+ 镍氢电池)
 
新型动力电池主要两条路径:锂电池和镍氢电池.锂电池在性能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应属最终发展方向.镍氢电池虽然性能上与锂电池有一定的差距,但因起步早,技术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我们认为,两者有望将在较长时间段里共生共荣.
 
 
2009第一阶——锂电池概念股票池
 
 
重大事件:
 
1、汽车振兴规划春节前后推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电动汽车将成为重点发展与推广的项目
2、即将上任的奥巴马推出其一揽子新能源计划: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有助于增加五百万就业岗位;美国汽车业未来可能在救市之列。奥巴马未来能源计划中的核心焦点就集中在新能源动力汽车。
3、巴菲特看好比亚迪概念
 
最新的锂电池概念龙头:西藏矿业 000762 ------扎布耶湖的碳酸锂含量保守估计200万吨,公司拥有20年开采权
 
相关概念品种:
 
000839 中信国安:中信国安旗下的中信国安盟固利, 是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外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其动力电池曾被北京奥组委确定为2008北京奥运独家供应产品.
 
600487科力远:镍氢电池在太阳能光伏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很有可能为公司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公司与香港超霸集团合资成立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首期建设生产线设计产能为1500 台/月电动汽车用电池组.
 
000099 中国宝安:近日受国家标准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宝安的子公司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制订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国家标准!公司已经向TCL, 天津力神,比亚迪,深圳中星电动汽车公司提供锂电负极材料.同时,公司参股的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以生产锂离子正极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这家公司致力于开发锰镍钴三组分系列正极材料,目前已经投入生产的 PLB产品具有高安全性,高容量,循环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 锂聚合物电池,动力型电池,柱状电池等产品.
 
600884杉杉股份:公司还是国内最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 其主导产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MS项目是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技术与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经成为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甲.
600110中科英华:公司生产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 国内市场排名第一,成为国内高档铜箔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公司已经研发成功的汽车电路板用超厚铜箔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目前国内也只有中科英华一家生产该类产品.公司的高档铜箔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项目,产品在国内呈现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厚铜箔产能大约为每年2100吨.公司持有75%股权的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06年实现净利润1025.69万元, 同比增长56.5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57%.公司连续三年生产的锂电池用电解铜箔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并有可能进入利润更高的锂离子材料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在长春投资兴建的中科英华新材料产业园奠基, 其将以机车,军工,核电站等特种电缆作为公司新材料发展方向.当前公司新材料业发展迅猛,高档铜箔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科  技成果转化大批量生产项目,产品在国内呈现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尤其是运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超薄系列铜箔产品,更成为了替代进口铜箔的首选并部分出口,产品在国内呈现供不应求的增长态势.
 
002091 江苏国泰:国泰华荣现有2500吨锂电池电解液生产能力, 是国内电解液龙头,由于产能偏紧,08年实现满负荷生产,产量将在2600吨左右.公司募集资金项目预计2009年中期投产, 在将现有生产线搬迁到新厂区后,电解液产能将达到5000吨.公司在电解液方面的研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同行。
 
600152维科精华:公司锂离子电池电池项目也值得关注, 宁波维科能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系维科精华与控股股东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于2003年7月成立,公司主要从事能源产业投资,其中维科精华占40%权益.作为集团重点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 维科电池依托集团雄厚的资金,品牌及其它资源优势,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凝聚了业内资深的技术专家和管理团队,致力于投资与发展高档次,高品质,高效益,国际一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维科电池公司项目总投资2.6亿元,一期工程已实现投资8000万元,可年产锂离子电池3000万颗.
 
600482风帆股份:公司是国内目前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启动用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 具有处理废旧蓄电池,生产再生铅等原材料的能力, 公司在做强主业的同时,还致力于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绿色高端能源的开发, 目前公司锂电池项目具备了日产5万只电池芯能力,未来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前期计划投资3.99亿元建设的40万MW太阳能电池项目,和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的工业电池项目(其可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电源, 与太阳能电池项目相辅相成(最新公告显示,公司的电解铅出口损失1.6亿,预计2008年,改公司将出现较大亏损,注意风险)
000049 德赛电池:电池概念的绝对龙头,A股动力电池概念股。公司主营业务为移动设备用电池, 碱锰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的研究,生产和销售等业务.
 
600111包钢稀土:动力电池项目+电池负极材料
 
 
1、 5亿元投资动力电池:公司与美国ECD/OBC公司,美国WKC(和光)公司共同设立了三个合资公司,分别为内蒙古稀奥科贮氢合金有限公司, 内蒙古稀奥科镍氢电池极板有限公司和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公司占75%股权.包钢稀土曾公开称,合作方美国ECD/OBC公司是世界上镍氢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者, 公司将从ECD/OBC公司引进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及设备, 合作生产电动车用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相关的正,负极材料,三个合资公司以生产稀土系贮氢合金粉和D型或C型镍氢动力电池为主, 将成为我国最大的镍氢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减少,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实践证明以镍氢混合动力为主流的混合动力汽车具有目前新能源汽车中最具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的优势,而作为镍氢混合动力汽车核心部件的镍氢动力电池,未来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2、 稀土金属在磁性材料,发光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拓展和深化储氢合金被用作镍氢电池的负极材料,而稀土镧是储氢合金的重要原料.
 
000697 咸阳偏转:公司子公司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锂锰动力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的高科技公司.锂电池产品在高容量, 高倍率放电特性,高低温特性, 安全特性和循环寿命等参数方面,不仅全部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并保持与国际同类产品同步水平, 成为深圳康佳,南方高科,科健等国内厂商的主要电池供应商.08年8月16日公司公告称, 同意转让公司持有的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77.67%股权, 转让价格不低于9790万元.(待考察)
 
000676 思达高科:思达高科(000676)控股90%的深圳银思奇电子仪器公司,是以生产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和电芯为主的高科技企业
 
600872中炬高新:公司是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与国家绿色材料中心强强合作,实现了氢镍电池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的有机结合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混合电动汽车电池比功率达到700-800W/kg, 纯电动汽车电池比能量达到60~65kWh/kg,在国内属领先水平,并取得3项国家专利,1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的子公司是研制和生产高新技术镍氢系列电池专业公司,其生产的镍氢100AH动力电池组广泛用于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
 
600192长城电工:公司承担了国家科技部"863"燃料电池重大专项--燃料电池轿车发动机系统研制,  燃料电池技术国内标准制定,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开发"等国家重大项目. 作为2008北京奥运"绿色车队"中的重要成员, 由大连新源动力,同济大学,上汽集团等单位提供动力系统,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制造的20辆帕萨特领驭氢燃料电池轿车, 此前已通过国家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方面的严格检测,获得国家许可证。
 
600846同济科技:公司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开发的质子交换膜制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现了零排放汽车, 具有高效环保等优点,有望成为21世纪能源革命的最大亮点,其行业前景也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前景广阔。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