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告诉您一个真实的蒙牛

09-02-15 21:26 3282次浏览
loud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oud

09-02-15 21:30

0
 《蒙牛关于OMP牛奶的回应》中称:“OMP就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碱性蛋白MBP,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MBP获得了包括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医药品局)的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认证、新西兰农业及林业局食品安全认证等多项权威认证。在FDA的“安全物质表”中(截至2007年6月29日)的认证号为GRN No196。FDA规定:MBP可以使用在食品中,并且对其用量不做任何限制。”

  前面我已经指出,根据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的宣传材料、专利和其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所谓OMP就是IGF-1或以IGF-1为主要成分,而不是什么 MBP。退一步说,就算OMP就是MBP,MBP真的就像蒙牛所说的那样“其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FDA规定:MBP可以使用在食品中,并且对其用量不做任何限制”吗?回答是否定的。这是蒙牛编造的又一谎言。蒙牛声称MBP“在FDA的‘安全物质表’中的认证号为GRN No196”,事实上,GRN 00019不是什么认证号,而是上报号:日本雪印牛奶公司的美国代理人就有关在食品中添加“牛奶碱性蛋白馏分”(简称BMBPF)的安全性问题上报给 FDA的编号。FDA在答复时指出:

  “根据雪印公司提供的材料,以及FDA获得的其他信息,本局目前不质疑雪印公司关于BMBPF在其打算使用的条件下属于‘一般认为安全’的结论。但是,关于此条件下使用BMBPF是否属于‘一般认为安全’,本局不做自己的决定。和通常一样,雪印公司应继续负责确保该公司销售的食物成分是安全的,并在其他方面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Snow Brand, as well as other information available to FDA, the agency has no questions at this time regarding Snow Brand's conclusion that BMBPF is GRAS under the intended conditions of use. The agency has not, however, made its own determination regarding the GRAS status of the subject use of BMBPF. As always, it is the continuing responsibility of Snow Brand to ensure that food ingredients that the firm markets are safe, and are otherwise in compliance with all applicable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http://www.cfsan.fda.gov/~rdb/opa-g196.html)

  可见,FDA不认定BMBPF是否安全(只是在目前不质疑雪印公司认为其安全的结论)。在该答复中,FDA也从来没有说“MBP可以使用在食品中,并且对其用量不做任何限制”,即使雪印公司也不敢这么说,而是根据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对安全用量做了估计,其计划将MBP作为食品成分添加的量为每次食用 10~40毫克。

  《蒙牛关于OMP牛奶的回应》中又称:“蒙牛的OMP原料均从新西兰TATUA公司进口,所有原料均经过了海关和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严格检查。 TATUA公司提交的文件证明:OMP就是牛奶碱性蛋白MBP。TATUA公司从牛奶中提取、并在全世界销售这些基础蛋白质也已有20多年历史,专家认为,这些基础牛奶蛋白质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但是查新西兰TATUA公司网站上的产品目录,有“乳清蛋白浓缩物”,并无MBP(http://www.tatua.com/dairy/Ingredients)。难道该公司特地为蒙牛生产MBP?还是蒙牛把乳清蛋白全当成MBP?国内许多奶制品也都加了乳清蛋白,是不是也都可以算是OMP产品?查生物医学文献可知,牛奶乳清蛋白的碱性馏分这一说法最早是日本雪印牛奶公司的研究人员在1996年提出的(Takada Y, Aoe S, Kumegawa M,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6 Jun 14;223(2):445-9.),迄今也只有12年,怎么TATUA公司就能“从牛奶中提取、并在全世界销售这些基础蛋白质也已有20多年历史”?
loud

09-02-15 21:29

0
《蒙牛关于OMP牛奶的回应》中称OMP不是IGF-1,而是MBP:“OMP是以牛乳为原料,经脱脂、膜过滤等工艺制成的牛奶碱性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是蒙牛与新西兰乳品研发机构 TATUA公司共用引进和研究的,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使用多年的碱性牛奶蛋白,在日本和美国被称之为MBP(英文全称为Milk Basic Protein)。”
  我以前已指出,根据蒙牛以前提供的OMP牛奶的资料以及相关的专利说明,可以认定OMP就是IGF-1,或至少其主要成分是IGF-1。现在在提供网友检索论文时发现的新的材料,可以进一步证明蒙牛在说谎。
  蒙牛技术总监母智深等人发表的论文明确地说IGF-1是OMP的主要成分。例如他们发表于《中国乳品工业》2008年第2期上的论文《造骨牛奶蛋白 (OMP)主要成分功效学研究进展》中称“从OMP的4种主要成分,血管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维生素D3、酪蛋白磷酸肽各自的功效学研究来看……”(第53页),其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就是IGF-1的译名。他们发表于《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第1期的《补钙、骨骼健康与造骨牛奶蛋白》中称 “造骨牛奶蛋白OMP的主要成分为血管生长因子、细胞生长因子、酪蛋白磷酸肽、维生素D3”(第272页),并自己在细胞生长因子后面注明是IGF-I。
  怎么时隔一年,OMP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完全不一样了呢?做为主要成分的IGF-1怎么就消失了呢?蒙牛不是以前在说谎,就是现在在说谎。
loud

09-02-15 21:29

0
  《蒙牛关于OMP牛奶的回应》中称:“OMP是以牛乳为原料,经脱脂、膜过滤等工艺制成的牛奶碱性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是蒙牛与新西兰乳品研发机构 TATUA公司共用引进和研究的,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使用多年的碱性牛奶蛋白,在日本和美国被称之为MBP(英文全称为Milk Basic Protein)。”

  我们先来看看新西兰TATUA公司对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这两种主要成分是怎么说的:

  乳铁蛋白的功能包括“抑制细菌和杀灭细菌,抗真菌和抗寄生虫,自然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功能”,乳过氧化物酶的功能则为具有“抗李斯特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活性”(http://www.tatua.com/dairy/Specialty-Nutritionals)。均没有提到具有如蒙牛所说的“造骨功能”,显然这两种蛋白质不属于蒙牛所说的“造骨牛奶蛋白OMP”。而且这两种蛋白质早就被用于食品行业,无需蒙牛来“研发”。

  那么新西兰TATUA公司提供给蒙牛的这一原料中还有什么成分呢?蒙牛公司近日向媒体出示了一张“新西兰农业及林业局食品安全认证”,这是新西兰 TATUA公司于2007年2月将原料出口到中国时出具的,但是在这份文件中,该公司出口到中国的原料写的并非MBP,而是“Lactoferrin Co-Isolate”(乳铁蛋白共分离物)。这个原料都有什么成分呢?据新西兰TATUA公司网站的介绍,乳铁蛋白共分离物的成分包括“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生长因子、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Co-isolate is composed of minor milk proteins including lactoferrin, lactoperoxidase, growth factors, immunoglobulins and lysozyme. http://web.archive.org/web/20040618222839/http://www.tatua.com/nutritionals/110.html)这些成分中,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都与造骨无关,与造骨可能有关的只有生长因子,包括IGF-1。日本雪印牛奶公司在试图解释为何牛奶碱性蛋白MBP能促进骨代谢时,列举的理由之一也是因为MB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Toba Y et al, 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 2001 Jun;65(6):1353-7.),并举了一篇论文为证,该论文指出,牛奶乳清蛋白的碱性馏分之所以能刺激细胞生长,与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免疫蛋白等无关,而是因为含有包括IGF-1在内的生长因子(Francis GL et al, J Dairy Sci. 1995 Jun;78(6):1209-18.)。所以绕了这么大一圈子,蒙牛的“造骨牛奶蛋白”OMP还是没法摆脱和IGF-1的关系。

  日本雪印牛奶公司就MBP安全性问题上报给美国FDA的材料中,列举MBP的成分时没有提到含有生长因子:要么雪印牛奶公司向FDA隐瞒,要么雪印牛奶公司的MBP和蒙牛使用的新西兰“乳铁蛋白共分离物”不是一回事。

  新西兰TATUA公司出口到中国的乳铁蛋白在去年9月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这些出口到中国的乳铁蛋白的每吨售价为50万纽元(约34万美元)(http://finance.fivip.com/consumable/200810/01-286792.html),折算成人民币约每公斤2400元。乳铁蛋白是对“乳铁蛋白共分离物”的进一步纯化,是新西兰出口的最昂贵奶制品之一,“乳铁蛋白共分离物”的价格不会比它高。蒙牛特仑苏牛奶据其包装上的标注,每100克牛奶添加了不少于8毫克的OMP,按10毫克算,假如OMP就是“乳铁蛋白共分离物”,那么一盒240毫升特仑苏牛奶加了约24毫克的“乳铁蛋白共分离物”,成本不到6分钱,特仑苏牛奶却因此多卖了两块多钱。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蒙牛技术总监母智深居然在那里大谈“OMP就是MBP”,“OMP和IGF-1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忘了自己在一年前才发表论文声称OMP的主要成分就是IGF-1?蒙牛总裁杨文俊声称“OMP牛奶的同类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地已经热销多年”,而他们说的OMP同类产品就是 MBP。MBP是在2006年3月为了进入美国市场才由日本雪印牛奶公司的代理人上报给美国FDA,FDA于2006年9月做了答复,那之前肯定还没有在美国上市,怎么可能在美国已经热销多年?我在美国也从未见过这类产品,美国市场上很少见这些乱七八糟的“高端”牛奶,基本上都是鲜牛奶。蒙牛真是蒙人不打草稿。

  我曾经指出,要么蒙牛现在在蒙人,要么以前在蒙人。如果是现在在蒙人,那么OMP牛奶就有健康风险;如果是以前在蒙人,那么OMP牛奶以前就是在做虚假广告。现在由卫生部等6个部门(不是蒙牛新闻发布会说的“公安部等6个部门”,没有公安部什么事,蒙牛别吓唬人好不好?)的专家认为是蒙牛以前在蒙人,“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有关执法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理。”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而生产经营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的,或者该食品的产品说明书内容虚假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蒙牛的违法所得有多少呢?蒙牛2007年特仑苏的销售额在30亿-40亿元左右,2008年的销售额还未公布。特仑苏大部分是所谓OMP牛奶。估计一下,蒙牛的非法所得起码也有几十亿,再加上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蒙牛应该被处罚的金额至少应该上百亿元,“有关执法监管部门”敢这么处理
loud

09-02-15 21:28

0
http://blog.sina.com.cn/fangzhouzi
大家可以看看方舟子的博客,蒙牛还想忽悠中国人到什么时候?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