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本药物初定613种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5日 15:00 中国经营报
陈纪英
卫生部推行三级医疗机构统一招标
613种药品已经基本确定将登上将于4月底公布的《基本药品目录》,而比这更关键的是,卫生部、国家发改委正倾向于采用“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统一招标”的方式,完成目录上药品的采购与销售。
在此之前,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分级招标、采购一直是医药行业的惯例,其间亦有流通企业参与,但这一次,卫生部推行的“三统一”,将彻底颠覆既有的药品采购格局。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就药品的定价机制与监管体系也已经制定了基本框架,显然,对于医改之后的新格局,卫生部、药监局、发改委已经“心中有底”。
613种药物统一招标
4月23日,一位与官方关系密切的业内人士透露,即将出台的基本药物目录共613种,其中中成药的独家品种,或占三成左右。不过,这些数据并未得到官方的证实。
而对于这613种药品的销售采购模式,更是酝酿着较大的变化。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主管部门倾向于使用三统一的方式完成这613种药品的采购招标,这意味着现行的药品购销体系将被基本颠覆。
所谓三统一,即是指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在对基本药物进行采购时,统一进行招标采购,而不再像之前采用的分级采购的体制。而最早采用该模式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现在,宁夏的“三统一”模式已经得到了中央主管部门的认可,有意在全国推广。
早在2008年11月,卫生部办公厅曾向宁夏自治区卫生厅发出一份公函,要求宁夏卫生厅负责起草《国家基本药物生产配送招投标管理办法》,在宁夏三统一模式中,药品的价格权重为50%。
按照目前业界比较认可的说法,即将出台的基本药物招标方案中,价格权重或占50%。
医药专家耿鸿武表示,此前全国各省的药物招标模式,大致可分为9大类。不过,圣火药业总裁助理蓝磊透露,一些地方的招标模式将会先行试点。
专利药或享价格特权
在普药企业以及独家品种企业对基本药物制度忧喜参半的同时,外企和创新型药企或许更加关注创新药等优质优价药的价格走势。
23日,一位与官方来往密切的医药行业人士透露,作为新医改配套文件之一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初稿已经出炉,多种药品仍将享受单独定价的政策优惠。
这些享受加价特权的药品,包括通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专利药、保密药、近年内获得重大科研奖项的药品、以及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制剂,都可以单独定价,能够比同品种药品加价30%以上。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吴祯日前表示,2009年1月出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字里行间透出的核心意思“就是鼓励创新”,不过,与以往不同,吴特别指出,新不是指的新成分和新工艺,而是以结果为导向,“如果不能产生新疗效,就不能叫新药”。
同时 首次仿制药也可以单独定价,据悉,二次仿制、三次仿制药可能为首仿药价格的90%。
“这样的分层政策,既保证了降低基本药物价格,又能鼓励企业创新。”一家企业老总表示。这家企业主要生产高新药,“所以我们仍然看好我们的未来。”
0
有时间的时候来学一下方法学
0
两市的医药股中,有几个明年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5倍的(我认为只有十倍左右),而且背景厚重,发展前景广阔!
0
海通证券4月24日每日早报
中新药业(600329)重大事项点评
事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批准,撤销对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
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公司股票将于2009 年4 月23 日停牌一天,自2009 年4 月24
日起,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中新药业",股票代码保持不变,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由
5%变为10%。
点评:中新药业此次摘帽脱星是对2007 年、2008 年改革调整的成功肯定。中新药
业的基本面已发生了重大改观,主要表现在:(1)通过营销改革,公司的存量资产效益
发挥,表现在速效救心丸、紫龙金片以及清咽滴丸等产品的持续放量;(2)公司的不良
资产通过剥离、减亏和扭亏,出血点大幅减少。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我们持乐观态度,我们认为2009 年一季报的增长态势可以延续:
(1)2008 年确定的21 个重点品种规划为实现“津药走向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产品优
势通过营销改善得以体现;(2)公司在医药类上市公司中,生产的品种最多,高达700
多个,其中独家品种82 多个,将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最大受益者(预计有30 多个品种
入选,其中独家品种6 个),而且中新药业的产品价格本身偏低、政府背景较好,我们没
有必要对药品降价过于担忧;(3)中新药业主体是中成药,但参控股了多家化学制药、
生物制药以及医药商业企业,产业链非常完整,公司还与国际医药巨头合作了多家企业,
正在或者将要为公司贡献利润;(4)2009 年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产品销售放量提高了整
体毛利率,期间管理费用特别是管理费用率将有显著下降。
我们根据跟踪的情况对盈利预测进行了调整。上调2009 年、2010 年EPS 至0.80
元、1.05 元的盈利预测(盈利预测均不考虑股票、股权等资产减持和土地转让产生的投
资收益),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是20.6 和15.7 倍;如果考虑非经常性收益,2009 年
公司业绩有望达到0.98 元(主要考虑北菜园地块的土地补偿款和政府财政补贴)。暂上
调目标价到20.00 元的目标价,将公司投资评级调高至“买入”。
(医药行业分析师 周睿)
0
短期走势影响因素很多,但我坚定的认为,中新的价值(一年内的动态估值)16元,绝对是低估的!
0
看不懂。那位大师出来讲解一下
0
没道理。摘帽猛跌
0
最近几乎每天都会有基金公司前来调研.中国的基金锦上添花的多,先人一步的少!消息偏多!
0
*ST中新今“脱帽”走势能否复制迪康?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4月24日02:28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崔丹
分析师表示,考虑到公司经营改善的预期以及医改对公司业绩推动,再加上‘脱帽’的效应,*ST中新可能存在短线交易性机会。
*ST中新(600329,收盘价16.46元)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阵痛之后,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200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82亿元。按照相关规定,今日起,公司股票简称将由“*ST中新”变更为“中新药业”,股票代码不变,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前期迪康药业(600466,收盘价6.75元)因摘掉*ST标志,曾走出了一波“摘帽行情”,而今日*ST中新会复制它的走势吗?
董秘
几乎每天都有基金来调研
由于*ST中新经营走出了困境反转格局,使得基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公司身上。“最近几乎每天都会有基金公司前来调研。”*ST中新董秘焦艳这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ST中新是典型的老牌国企,公司主要生产中成药,拥有多个老字号品牌和八十多个独家品种。但由于公司过去在管理和营销方面的缺陷,从2006年起就陷入了低谷,连续两年出现亏损。根据上交所有关规定,公司在2008年4月2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新”。
2007年,在公司新的管理层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公司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1.82亿元、每股收益0.49元,顺利实现扭亏为盈。
据悉,在对公司旗下子公司新新制药厂实施退出关闭之后,公司在职员工从2007年底的9156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6047人,公司高管也从13人调整到目前的6人。“公司的管理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同时,公司之前混乱的销售体系也已经重新建立。”一位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历史上,*ST中新的销售曾是各厂为政。经过对销售体系重新建立,目前公司销售体系主要分为三块:销售公司、营销公司和医药公司。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公司目前的管理和销售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这两方面的改革在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也仍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经营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焦艳告诉记者:“基金公司频繁前来调研也是因为看到公司未来良好的成长前景。”
据Wind资讯统计,招商系、兴业系和国泰系三家基金公司的8只基金在去年年底进驻*ST中新,而根据公司2008年年报显示,招商股票投资基金、兴业趋势、国泰金牛创新成长都新进入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分别持有233.39万股、226.04万股、199.20万股。
发展
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带来机遇
除了公司经营状况正在逐渐好转之外,新医改也将有力助推公司的改革步伐。在新医改背景下,为了扭转药价高企的现象,,国家将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未来对于目录中的产品,将实行“定点生产”、“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的模式。与此同时,在第三终端将强制100%使用目录中的药品,而医院也将要有一定比例的使用要求。
渤海证券分析师马霏霏认为,哪家企业进入目录的产品最多,特别是独家品种最多,那未来谁就将在市场扩张中占有了先机。虽然目前基本药物目录尚未公布,但根据目前流传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品种名单(征求意见稿)》显示,和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公司有望成为拥有基本药物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据了解,公司速效救心丸、清肺消炎丸、癃清片、痹祺胶囊和小儿解热丸等独家生产品种都将进入即将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另外还有多个非独家品种也将收载于基本药物目录之中。
天相投顾认为,基本药物制度恰到好处地弥补了公司在医疗机构销售能力较差的短板,公司将从2009年开始,明显受益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新医改将带动公司销售大幅增长,据我了解,现在公司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一个新高。”一位私募人士这样告诉记者。有数据显示,公司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16.8%;2009年第一季度该产品延续了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全年将实现20%左右的增幅。
股价
存在短线交易性机会
去年10月17日,公司股价曾最低下探到6元。但在这之后公司股价便开始一路上涨,近期最高价为16.77元。从K线图上来看,已经十分接近2008年1月的前期16.95元高点。在公司经营渐入佳境的情况下,公司的股价是否也有望再创新高呢?
天相投顾认为,公司内部改革的推进使公司的“体质”越来越健康,并且未来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和改善可能性。同时,公司丰富的老字号独家产品将会明显受益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由于公司未来业绩增长较为确定,同时,公司股票摘掉*ST标示,有可能出现“摘帽行情”。
此前迪康药业也走出了一波“摘帽行情”。迪康药业在摘帽当天就以涨停板收盘,次日也在开盘不久便被封至涨停。那么*ST中新今日有望复制迪康药业的走势么?
国联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洪阳告诉记者:“从中药行业公司的估值看,*ST中新的估值水平已经不低了。而且‘一个病人康复之后,和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还是不一样’。公司也是这样,目前公司只能叫正常经营,还谈不上是一个好公司。”
洪阳指出,目前公司对于未来的经营战略还没有具体的远期规划,而且在销售渠道建设上还有些滞后,同时老国企的机制也使得在人员激励制度方面有缺陷。“但考虑到公司经营改善的预期以及医改对公司业绩的推动,再加上‘脱帽’的效应,我认为还是存在短线交易性机会的。”
0
你说呢?所谓“不谋万世者,不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谋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