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新(
600329 )买入维持 2009年 03月 06日
医药行业分析师:周睿
中新药业联合调研纪要 zhour
@htsec.com
021-23219416
3月 4号我们组织了机构投资者与中新药业董事长郝非非先生和董秘焦艳小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公司高管就机构投资
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特纪要如下:
Q:董事长上任后,公司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以前的中新药业上市资产不太好,企业内部资源没有整合,效率低下,内耗严重,营销能力也非常差。2006年以来,公
司做了较大的调整,发展方向对,改革策略够,整合效果十分明显:(1)公司营销模式发生了转换,摆脱以前依靠渠道
压货完成经营指标的困境,重点产品采取了现款现货的销售方式,并取消了商业返点,加强了终端市场的促销工作,特
别是速效救心丸营销改革取得非常大的成效;(2)对内部业务资源进行了整合,形成统一的采购、生产和销售平台,减
少了企业内耗;(3)对组织构架进行了调整,对人员进行瘦身,公司从 9000多人削减到 7000多人,高管也从原来的 13
人调整到现在的 7人,平均年龄相比之前年轻了 10岁;(4)资产质量大幅提升,债务从原来的 14亿下降到 8亿多,亏
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显著下降。
Q:公司未来如何定位?
回答:中新药业在历史上是中药现代化的发源地,是中成药的片剂、软胶囊和滴丸等新剂型的发明者,在医药类上市公
司中,生产的品种最多,高达 700多个,其中独家品种 80多个。公司希望是中药现代化的行业旗帜,做成国际化的公司,
在上市公司中处于同行业前列,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经营质量而不是在规模上。
Q:公司近期的发展重点?
回答:工业销售实现战略转折,津药走向全国。2008年,如果剔除速效救心丸的销售收入,工业销售的 70%产生于天津
地区,如达仁堂和隆顺榕销售收入 3.5亿中 2.8亿来自于天津地区,外地销售收入仅占 30%。公司准备用三年时间将津
药推向全国,希望未来天津地区的工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 30%,由 7:3转化为 3:7。为实现这一目标,(1)公司推行大品
种战略,重点向全国推出 21个重点品种,其中过亿元品种 4-5个,过 5000万品种 10余个,其它要求过 3000万,公司
已逐一对重点品种进行了三年营销规划;(2)2008年第三季度,在营销公司单独成立了一支医院营销队伍,由副总亲自
挂帅,积极引入外部人才,薪资完全市场化,这支队伍将以紫龙金片等处方药产品为突破口,开拓医院市场,从而实现
公司 OTC、医院渠道营销的双跨越;(3)引入代理销售模式,针对公司营销能力较弱的局面,公司以青咽滴丸为试点,
启动了代理销售的模式,实现租船出海,目前青咽滴丸已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以及天津等地开始密集的销售攻势,
2009年该产品销售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Q:公司远期发展的亮点?
回答:公司远期发展亮点除了津药走向全国外,还在于目前培育的合资企业将在未来成为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个中美史
克。目前,公司参股了中美史克、天津百特、天津华立达以及赛诺制药,中美史克每年给公司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5000
万-7000万),天津百特、天津华立达以及赛诺制药还处于企业发展初期,利润贡献能力较弱,但不排除未来的三年里,
这几家公司将成为另一个“中美史克”。天津百特 2009年将完成新产能的扩张,2010年有望加速增长;天津华立达控股方
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生产企业 TEVA,公司已基本完成生产基地改造,有望成为 TEVA的全球生产配套基地,而且 TEVA
将为华立达引入新产品,预计 2011年上市,企业进入高增长期。塞诺制药是黄芪多糖冻干粉针的生产企业,产品供不应
求,目前已完成新车间的规划,今年产能瓶颈有望突破。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上市公司跟踪报告·中新药业( 600329) 2
Q:公司 2009年开局情况如何?
回答:公司 20009年开局不错,延续了 2008年的销售势头,而且比去年同期的销售还要好,去年一季度的销售是该年
度表现最好的。单产品销售增长上,速效救心丸表现尤为突出,其它产品发展势头也不错。 2009年集团对公司的考核目
标之一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20%。
Q:公司目前的营销体系是怎样的?
回答:公司自 2006年启动改革以来,销售体系上作了重大调整,从分厂各自为政到集约化整合。目前公司销售主要分
为三块:(1)中新销售公司,主要负责速效救心丸、金万红软膏、舒脑欣滴丸三个产品的销售;(2)中新营销公司,负
责达仁堂、隆顺榕生产产品的销售(出于人员稳定性角度和产品区域性特征,乐仁堂产品的销售尚由工厂自己负责,未
合并到营销公司中去);(3)天津市内销售公司,负责天津地区的医药商业销售,从事药品批发和纯销业务。
Q:如何看待即将推出的基本药物制度对公司的影响?
回答:总体上利大于弊。(1)中新药业产品极其丰富,有非常多的独家品种,这些产品之前主要在天津及周边地区销售,
如果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到位,对于提高产品覆盖率以及产品销售放量提供了基础;(2)对于速效救心丸进基本药物目录
后的放量公司还是有信心的,速效救心丸是心血管用药中性价比最高的药品,目前约 90%销售是依靠 OTC渠道实现,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速效救心丸至少会在基层医疗特别是农村医疗市场放量,公司分析认为各地方财政卫生支出
很可能会走医疗费用包干的道路,药品的性价比会成为基层医疗选择的重要标准,速效救心丸有望通过基本药物制度在
医院用药市场获得突破。对于速效救心丸的市场规模,认为绝对过 10亿,否则就是营销没有努力;(3)产品进基本药物
药物目录可能面临降价的风险;
Q:如何看待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
回答:金融危机对中药行业冲击很小,对行业影响主要来自于下游经销商资金面较为紧张,销售过程容易产生呆坏账。
去年,中新药业有效避免了这一风险,没有卷入到外地商业公司的资金担保问题中去,并且主导产品采取了现款现货(或
者以银行承兑汇票交易)的销售方式,公司应收账款下降了 4000多万元。而且,公司对下游客户进行了筛理,根据支
付能力等指标,从原来的 600多户压缩到 300多户。
Q:中新公司资金面状况如何?
回答:中新药业资金较为宽松, 2008年公司的主营利润取得了历史重大突破,例如速效救心丸前三季度创造自营利润
8000余万元,其它业务板块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经营性现金流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并且中新连锁药店的转让给公司带来
了近 7000多万的现金收入。
Q:新新制药的土地今年是否处置?
回答:对于新新制药的土地今年是否处置,公司不是太着急。一方面房地产处于低谷,出让土地时机不好;另一方面,
新新制药的制剂车间还可以重新利用起来,恢复生产几个有前途的品种。
Q:速效救心丸销售上量是否与
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出现负面报道有关?
回答:我们没有重点关注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这一负面事件,速效救心丸的销售上量完全是我们营销改革的成效。
调研结论:
中新药业是我们长期跟踪的企业,这次调研再次加强了我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中新药业不仅是困境逆转型企业的
典范,而且未来发展亮点不少,在新一届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有望重拾中药行业龙头地位,值得我们长期跟踪。
我们维持公司 2008年、2009年和 2010年分别是 0.30元、0.50元和 0.65元盈利预测,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 39
倍、23倍和 18倍;如果考虑非经常性收益,公司业绩可达到 0.46元、0.70元和 0.75元。值得特别提示的是,公司业
绩具有超预期的可能性。我们继续维持 “买入”的投资评级。
上市公司跟踪报告·中新药业( 600329) 3
信息披露
分析师负责的股票研究范围
周睿:中药及商业流通行业
重点研究上市公司:
康缘药业、
同仁堂、
云南白药、
东阿阿胶、天士力、上海医药、
南京医药、一致药业、
独一味、
沃华医药、国药股
份。
公司评级、行业评级及相关定义
我们的评级制度要求分析师将其研究范围中的公司或行业进行评级,这些评级代表分析师根据历史基本面及估值对研究对象的投资前景
的看法。每一种评级的含义分别为:
公司评级
买入: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
增持: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5%之间;
减持: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
卖出: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大盘涨幅低于-15%。
行业评级
增持: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整体水平5%以上;
中性: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整体水平-5%与5%之间;
减持:我们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整体水平5%以下。
免责条款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
海通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
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
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海通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
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海通证券研究所授权许可,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
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