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迈克·吴:逼空缘于期指即将推出

09-02-12 09:08 3983次浏览
苏哥拉底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迈克·吴:逼空缘于期指即将推出



每经记者 毛晋楠 [2009-2-12 2:58]




每经记者 毛晋楠

假定股指期货在未来某一时间推出,那么机构会大量买进大盘股囤积,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经济依然不见起色,那么他们只要买入远期空头合约,然后大量抛出大盘股就可以将大盘砸趴下。

A股市场连续暴涨,不仅盘中一度刺穿2300点一线的空头防御,更是直逼去年“9·19”行情高点,如果再从1664点算起,到昨日的2300点,这俨然是一个“山寨版”牛市来临了。

面对大涨,市场给出的关于A股暴涨的理由颇多,呼声最高的应该算是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反转。而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私募人士迈克·吴则给出了一个另类的解读。

虽然已回到美国的公司办公,但是迈克·吴依然对A股市场予以高度关注。

“刚刚美国CNBC电视上,居然连美国人都说中国开始新牛市了。”本周三凌晨,也就是周二美股开盘后不久,迈克·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不过,迈克·吴并不认为新牛市真的来临,面对记者的采访,迈克·吴就A股近期的大涨给出了他最新的观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NBD”代指)。

机构吸筹备战股指期货

NBD:迈克,近期A股走势非常强劲,完全不看周边市场的脸色,很有牛市的一些特征。

迈克·吴:我想这样的走势或许和股指期货的尽快推出有关了。

NBD:最近股指期货的传闻比较少,创业板的传闻倒是比较多,你为何会联想到股指期货方面的因素?

迈克·吴:我想创业板的推出与盘面上权重股的上升,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最近银行、地产、石化双雄等大盘股表现强悍,肯定不是创业板推出能解释的。即使以经济一下子转热来理解,我看也很勉强,我个人认为,如果从股指期货推出来理解,或许更理性一些。

NBD:根据一些数据显示,基金在近期的确是转为多头,并大量迈入大盘股,难道就是为了备战股指期货?

迈克·吴:假定股指期货在未来某一时间推出,那么机构会大量买进大盘股囤积,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如果经济依然不见起色,那么他们只要买入远期空头合约,然后大量抛出大盘股就可以将大盘砸趴下。不然的话,又有什么理由让大量的基金都这么看多?后知后觉买入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再这样买入,就不一定是后知后觉的问题了。

反弹会延续到期指正式推出

NBD:如果你的推测成立,你认为这轮上涨,大盘会涨到多少点?

迈克·吴:应该会一直涨到股指期货推出的消息出来,至于多少点谁都不知道。

NBD:每天两市的成交已经超过2000亿元,市场又回到了资金推动型的上涨走势,这么多资金入市,应该不是简单的博傻吧?

迈克·吴:对,这种走势绝不是盲目的冲动,也绝对不是像当初的几次“小飞侠”行情一样带有很强的短期冲动。我的理解是,目前的大涨,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按照这样的涨幅、涨法和涨速,这个和2007年7月~9月的热度没有两样。仅仅依靠现在的预期,市场能够走到这么强,这不是一个急速的泡沫,又会是什么呢?什么力量让最近的涨势加速得那么快?什么原动力驱使基金那么快和大力地做多?

基金正为后市埋地雷

NBD:基金最近大力建仓,对市场应该是一种利好吧?

迈克·吴:因为基金这样蜂拥买入,最终所带来的后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事实上大盘从6000点一路下跌到2000点之下,其中的风险大家都看到了。当初基金在4000点上方做多,最终给市场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如果现在基金仍执意做多,未来的风险也会非常大。

NBD:但是政策面的确也支持市场的走强,基金入市在很大程度上稳住了市场。

迈克·吴:这种结果是政策面硬逼共同基金和保险基金入市。因为在债券市场上,这类大规模基金是无法得到维持生存的利润,而目前政策利好频出,股市气氛回暖,有利于这些大资金的大规模运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投入资本市场,也就是风险的重新积聚。所以,最后要么就是基金和保险公司发疯,要么就是股指期货或许很近了。

期指进程

中金所组织50期货公司测试模拟开户

   来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的消息称,该所正在进行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设计。

中金所称,金融创新必须与市场的接受程度,以及投资者的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必须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指示,中金所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和具体指导下,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制度设计,并组织50多家期货公司通过模拟开户,验证、完善相关指标和业务操作模式。

中金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旨在落实“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理念,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股指期货是管理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工具,但股指期货特定的产品风险特征,客观上要求投资者具备足够的知识准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经济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因此,期货公司应当审慎选择客户,对客户进行科学管理,引导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和功能发挥。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苏哥拉底

09-08-17 23:53

0
诚谢古天乐兄!精益求精,整理思路,学升华。
股天乐

09-08-17 23:34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兄好,已经处理,请兄查看下!
苏哥拉底

09-08-17 23:27

0
古天乐兄,为了更好学,请帮我将第7、8、9、11、12楼删掉。谢谢!
苏哥拉底

09-08-15 23:38

0
迈克·吴:这次调整不会少于八周  暴跌前向投资者准确发出清仓建议
  http://www.nbd.com.cn 2009-08-15 03:47:46 
  每经记者  毛晋楠

  两年前,私募教父赵丹阳在3500点一线毅然选择清仓,虽然错过了后来的一大段行情,但是却躲过了2008年的暴跌,为投资人所称道;在两年后的2009年7月下旬,又一位私募界大腕建议客户清仓,他就是迈克·吴。

  7月27日,一封建议机构投资者清仓的函件,发到了迈克·吴所有的客户邮箱里。在函件中,迈克·吴建议客户最多只保留15%的仓位在银行股上。话音刚落,A股市场就以暴跌验证了迈克·吴的判断。

  当初为何坚定看空后市?暴跌过后,迈克·吴如何看待后市?本周日,迈克·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就清仓A股以及对未来A股的看法一一进行了阐述。  

  精彩语录

  ■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市场的指挥者,只把自己定位为市场的紧跟者而已。

  ■如果当前的经济数据没有体现中国经济复苏是明朗的,那么A股就上不了3000点,而是被机构砸到1300点。

  ■美国经济恢复对A股没有太大意义,别以为美国是救世主。

  ■我不考虑创业板。至于新股,留给比我更专业的“打新专业户”去交易吧。

  ■我从来不抄底,我只买确认的涨幅,暴利的风险收益率我情愿让给嘲笑我们的人。

  ■股市中,资本对手最怕的就是有耐心和沉得住气的人。

  话题1关于写信

  没有赵丹阳当年的压力大

  记者:两年前,也是在3500点左右的位置,私募管理人赵丹阳曾毅然选择了退出A股,他致客户的信仍然历历在目,但当时市场并不认可他的行为。这次你在发出这封信的时候,大盘还处于惯性上涨过程中,应该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吧?

  迈克·吴:我记得当时就很认同赵丹阳先生的方式,在一个自己搞不清的问题面前,不是急于求成博一下或有的利益,而是迅速把已经确认的利益锁定。考虑股东和出资人资金和回报率的安全问题,永远是资产管理人首要具备的职业素质,资产管理公司和工作室里面的炒家是不同的概念。只有为数极少的资本投资者具备这样的勇气,这也是那时我表示赵先生的水准远超过国内其他“股神”的原因。

  但我现在不存在赵丹阳先生的那种压力,我们公司主要业务是管理自有资产,不是募集资金增值以获得分红,外来资产管理部分的比例非常轻。我们交易股票和企业家经营实业是同样的方法,当虚拟资产膨胀出现了远远超出非正常收益率的加速度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兑现。

  根据我们公司的投资原则,我首要考虑的是资产规模化超溢价后的安全性,即熊市不赔钱牛市初期前半段一定要在大多数人看空的时候,在少数最强势的成长股上赚足钱牛市后半段保持匀速赚钱;牛市结束前不能因为任何突然的调整因素赔钱。因此我们每次出手前,一定要有较大的把握才动。当前A股我们不一定能赚很多,但完全能保护已经赚到的。我们卖出持现有几个大原则,不是因为指数飙涨恐高了就卖.我在熊市尾端牛市启动的时候最喜欢买入的就是高溢价股,而在牛市尾巴最不买的就是低溢价股。市场经过一段大涨后,只要符合我们的几个大卖出原则,我们就一路分批开始卖。

  话题2暴跌原因

  大部分利好已提前兑现

  记者:你在暴跌前建议客户清仓,他们都听从你的建议了吗?

  迈克·吴:我们只是这些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顾问,我们提供建议后,他们还要结合自己的研究后再做决定,多数应该在接到我们建议后的24~48个小时内开始有所动作。至于怎么卖,卖到什么样的程度,最终持有什么和仓位多少,我不一定会知道。

  并且即便我们在市场变盘前夕判断正确了,也并不代表我们一直都会对。我们公司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市场的指挥者,只把自己定位为市场的紧跟者而已。

  记者:这次市场调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新股发行速度加快吗?

  迈克·吴:我们研究后认为,在过去10个月的上涨途中,指数的反弹加速度已经大幅度超过了A股全体上市企业盈利基本面和价值好转的加速度,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股价上升的速度在今年6~7月的快速喷顶后已经进入强弩之末。我们认为,当前A股已经提前兑现了流动性刺激下大部分利好的转换,股市需要重新调整到正常速度来适应经济基本面。实际上,4月和5月份信贷规模已经下滑,A股在5月中旬就已经进入了调整或开始要调整,当时的市场调整信号已经十分明显了。但6月份信贷流动性达到了1.53万亿的规模,所以A股6~7月份的上涨是合理的。

  至于新股发行我倒觉得是好事,只是会加大市场震荡的幅度。只要流动信贷的规模依然明显存在,新股发行是不会直接将上升通道逆转为下降通道的。

  话题3机构动向

  “他们不会现在进场”

  记者:最近量能出现了大幅度萎缩,上海市场单日成交不足1500亿元,这种信号是否说明短期市场调整到位了,或者说退出的资金不愿意再进入了?

  迈克·吴:现在不是调整到位,而是量缩反弹。当前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的下滑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A股在急速冷却的途中,股市的流动性从量变到质变了。想大量卖出的,发现市场没有足够流通性来吸纳,除非杀价卖;前面已经杀出的机构也不会立马买,他们会看看市场强度再说。我们的研究认为,这次调整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周,指数震荡幅度会在15%~20%间,这都是正常良性的幅度调整。
  记者:你了解到的机构投资者动向如何?

  迈克·吴:我们公司将近70%的机构客户都在北京,就和北京客户的接触情况来看,大家都开始谨慎行事了,都认为当前好好研究半年报和三季度季报才是首要任务。从这些投资者的表现来判断,他们不会现在进场。虽然国庆即将来临,资本市场维稳第一,但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存在,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另一人获利或停损的决定。当然了,国家资本进场扫货是另外一回事,他们只要买入银行股就可以维稳,但那还是“二八”或“一九”现象。

  记者:最新7月宏观经济数据出炉了,你认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景是否明朗?

  迈克·吴:如果当前的经济数据没有体现中国经济复苏是明朗的,那么A股就上不了3000点,而是被机构砸到1300点。股指从1665点开始反弹了一倍,是有企业盈利回暖的实质性数据支撑的。可是这个回暖的实质性问题现在被市场、基金和炒家无限放大到火热状态,出现了不断加速上冲的股指泡沫。

  话题4海外市场

  美国复苏对A股意义不大

  记者:最近美股一路上涨,在你给客户的信中我读到,你认为美股正走入新的牛市。这也意味着,根据你的判断,美国经济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美国经济将逐步复苏。如果是这样,对于中国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也应该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如果美股走牛,应该对A股也是一个正面的刺激,那为何你还是不看好A股?A股为何不能走出新一轮牛市?

  迈克·吴:美国经济恢复对A股没有太大意义,别以为美国是救世主。我们注意到,美国的储蓄率开始创新高,这对美国是好事,但对中国这个对出口美国依赖程度很高的国家却是坏事。美国经济恢复后的加速度,不会比中国当前经济的加速度低。
  美元资产在股市的本益比不到A股的60%,如果考虑美元和人民币资产有6.8倍的溢价,以680元人民币(约合100美元)作为投资单位,把这个投资单位投给美国纳斯达克的龙头股,在未来一年内的百分比回报率远比A股沪深300要高。这种行情如果我们抓不住,就不配成为专业投资机构,所以我们决定将重心暂时撤离A股。

  美股为什么强大?就是它的民生消费市场占GDP2/3的总量。A股要走出一轮大的新牛市,首先要具有不依赖外部的市场经济,要真正启动民生经济的活跃市场,要让利于民,让民真正毫无顾虑地消费,发动国民能够消费得起的巨大的内消费市场。你认为我们A股具备这些条件吗?

  话题5操作计划

  不抄底,只买确认的涨幅

  记者:新股发行已经重启,创业板即将开闸,这其中是否会有好的机会?

  迈克·吴:我不考虑创业板。创业板或许在未来会走出大企业,但在婴儿时期就投它,还不如等它长到三岁再看它有无培养潜力更可靠。我只交易自己搞得清楚的、经过流动和流通后的二级市场目标。至于新股,留给比我更专业的“打新专业户”去交易吧。我也从来不申购新股,如果在IPO上打新有运气机会,我建议把它们留给更需要运气的投资者。

  管理层应把IPO的中签权全部让给中小投资者,应该用法律规定机构投资者和基金不准打新股。专业投资者靠与普通投资者争夺运气博取收益率是行业中的悲哀。专业机构投资者应该靠职业投资技能获得回报率,绝不应凭借手中的集资优势人为增加运气概率来染指IPO。

  记者:你目前的仓位如何?打算在什么时候再进来呢?

  迈克·吴:我们公司自己的仓位除了三个银行股15%的底仓外,什么都没有。我个人是100%的全部现金,就是什么都没有。等我们学好当前中国A股的上升动力是否能够长期维持这样非理性的加速后,当我们研究完上市企业的半年报数据能否支持这波非理性加速喷顶式走势后,我们随时可以重新买入股票。
  作为企业,我代表的是机构投资者,我们只投大方向合情合理的价值成长大波动趋势。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从来不抄底,我只买确认的涨幅,暴利的风险收益率我情愿让给嘲笑我们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如同巴菲特那样安全增值几十年。股市中,资本对手最怕的就是有耐心和沉得住气的人。
kenrich

09-07-31 00:20

0
逃顶?
苏哥拉底

09-07-30 23:21

0
迈克·吴独家回应本报:A股将步入下降通道  2009-07-3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昨日获悉,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迈克·吴在7月27日,也就是本周一,向其所有的机构客户发出了  “机构投资者清仓信”,他建议机构客户暂时将在中国A股市场的仓位除了银行股以外,全部结算成现金。  (看好银行?)
  
  对于清仓的原因,迈克·吴给出了5点理由:
  第一,中国A股已完全进入了一个“纯信贷扩张流动性的资本市场”。
  第二,从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结构来看,企业盈利能力根本谈不上加速上升,而仅仅停留在不加速下滑的基础上。上市公司的市值在大量泡沫出现的同时,价值已经无法体现正常价格趋势的上升。而权重股加速上升也无法体现基本面价值的平衡。
  第三,从群情激昂的市场亢奋情绪来看,基金仓位已超过88~90%,大量的指数基金推动当前中国A股惯性上升,犹如正在爬坡中高速行驶不断被动能加速的火车。虚拟资产膨胀的速度已完全不能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
  第四,自四月底开始成长股板块至今涨幅远落后于业绩效益极差板块的涨幅,说明成长股的反弹已先期透支,进入牛皮市。迅速补涨的三流股从当前P/E估值来看,已经和2007年10月份的6100点直接接轨。  
  第五,基于当前的市场风险系数已经超出作为投资高速优质成长股范畴机构的理解,因此公司决定暂时退出中国A股市场。中国A股本轮的反弹与2005年的1000点开始的牛市有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当时上市公司盈利保持稳定上升,而现在从一个无法按照资产盈利上涨所推动的资本价值趋势上升的市场中盈利,不符合我们的投资原则。现在除保留银行股外,建议卖出所有其他类股。
  迈克·吴在最后写道:我们公司不做或无法重仓交易当前这段不能了解的行情。我们希望通过清仓持现后,能更冷静地通过独立观察和仔细学当前上市企业半年报和集中精力研究第三季度盈利加速度的变化,来再次全面进入中国A股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   原文链接:http://www.55188.com/viewthread.php?tid=2952551 
    
  记者:您能否从技术分析的角度解释下,看空A股的原因?

  迈克·吴:大机构为了最终在高位卖出,用超级权重股做出行情把前期获利的股票在高位卖出,而指数列车依然在惯性上升通道。这样在一个谁都能看得出的下降通道开始之前,我肯定大多数股票已跌去一大段了。当前A股虽没有全面出现这种情况,但对比2007年顶部,股票的溢价明显相同,原本在2008年暴跌中无法套现的大小非会很积极地理解管理层大量流动性信贷转道入市后的好意,选择在高位兑现财富。而真正大量的兑现已经在之前很多个每天2000亿成交量的换手中完成。

  A股要走出一轮大的新牛市,首先需要具有不依赖外部的市场,要真正启动民生经济的活跃市场,要让利于民,让民真正毫无顾虑地消费,发动真正国民能够消费得起的巨大的内消费市场,而目前中国有吗?美股为什么强大?就是它的民生消费市场占GDP的2/3总量。

  记者:你认为当前3500点的位置会复制“5·30”还是6124点暴跌的走势?

  迈克·吴:让我决定扣扳机的是时间要素;不管跌到哪个点位,从来都不是我决定出手交易的首要条件。只要银行股不暴跌,A股就不会大跌,但这也不表示会涨。我们进场的原则就是股票大量的稳定性应该在盈利加速度上涨的情况出现,而不是在没有盈利的低价股中买概念和故事,然后卖幻想中的预期。行情是不是复制“5·30”或“6124”都不重要,每次行情有雷同,也有不同之处,不能一概而论,但应该小心翼翼地学和参考。
苏哥拉底

09-03-28 08:01

0
券时报、时报在线(www.secutimes.com)联合推出的时报会客室,迎来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李大霄分析了未来股市走向和投资策略,并回答了时报在线网友提出的问题。

  李大霄认为,虽然中国出口、消费、投资都有一些问题,但中国现在处于刚刚从温饱阶段向追求财富过渡的阶段,从来不缺乏投资冲动、不缺乏对财富的追求、不缺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心态将对投资起很大作用,况且还有4万亿投资拉动、有十大产业的振兴计划、有8%的发展目标,所以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他认为,今年GDP的增长达到8%没问题,在未来5-10年,中国GDP也将能保持6%-8%的增长。

  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他认为2008年四季度情况最为恶劣,今年一季度也不会有大幅的转暖;如果从现在投放的情况、发电量的数据来看,二、三季度可能会有一个艰难、反复、渐次好转的过程。

  李大霄指出,由于目前一些公司的股息率已高于储蓄,所以闲钱存放银行不如买股票,而随着现金收入减少,债券也已经成为鸡肋,股票最具有吸引力。他认为A股市场目前还是“小牛才露尖尖角”,现在谈顶部还为时尚早。一方面,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规模、经济发展、工业化程度等都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巨大,虽然未来股市泡沫化程度不一定有2007年那么高,但股市发展跟经济发展将吻合,所以股市现在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前景乐观。另一方面,牛市由业绩提升和估值水平提升两个因素组成,他预测A股估值水平在1664点就已经见底,现在是一个估值水平提高的过程,而随着经济的渐次好转,业绩水平也有可能会慢慢复苏,市场也将往上走。

  李大霄预测,在这一波反弹中两市的日成交金额再创新高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方面,流通市值在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投资者规模逐日增加,相对于20万亿元的储蓄存款来说,目前6、7万亿元的流通市值比较少,所以成交量超过2007年高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至于具体的投资品种,李大霄建议在目前这种周期性低迷阶段,进攻型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金融、地产、有色、航运、煤炭这些强进攻型、强周期型品种,因为这些品种在周期处于低迷的时候表现比较差,但在繁荣期往往表现非常好。“我建议大家关注一个指标,当大量的证券公司打出广告‘诚聘天下英才’的时候,就是卖出证券股的时候,这个就是差不多‘100块钱’的时候了。当很多证券公司都不招员工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买(证券股)的时候了。”在回答网友问题时,李大霄说到。至于保险公司,他认为那些实现全流通又遭遇暂时困难的公司具有投资价值,如果是龙头的话更好。他还认为房地产现在处于调整期,不过由于目前出现了放量迹象,所以房地产股票是不错的选择。
  李大霄还建议防御型投资者可参考封闭式基金、B股、QDII三个品种。由于期货合约比较复杂,李大霄建议投资者投资期货时需要谨慎。
吉安老俵

09-02-12 09:49

0
钥匙他们砸大盘股有人接下了怎么办,不是亏死了。
超感觉

09-02-12 09:35

0
迈克·吴:我想创业板的推出与盘面上权重股的上升,应该没有必然的联系。最近银行、地产、石化双雄等大盘股表现强悍,肯定不是创业板推出能解释的。即使以经济一下子转热来理解,我看也很勉强,我个人认为,如果从股指期货推出来理解,或许更理性一些。

==============================
银行、地产、石化等大盘股表现强劲吗?
又是一个事后出来想尽各种方法来解释已经发生的行情的老帽。

这两年最可笑的就是这个迈克吴,牛市里突然蹦出来装神弄鬼,还有一个就是也是突然蹦出来的亚洲股王胡什么阳。
海之深邃

09-02-12 09:25

0
很可能是正解!!!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