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看图有想法的请发言

09-02-07 23:42 4895次浏览
httzy199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4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httzy1997

09-02-15 20:10

0
廉颇已老——简述强-5新改型
研制于上世纪60年代的强-5攻击机到现在可以用花甲来形容,然而就是这棵老树在世纪又发出了新花,-有关杂志公开一种挂载激光制导炸弹,身上多出两个包的改型。

  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对于强-5已经不是新鲜,相关资料甚至可以叫出其编号为强-5E,不守却并没有介绍这两个包,从相关图片可以简单的分析;机腹那个包差不多可以确定是保形油箱,在本世纪通过加装保形油箱增加航程已经司空见惯,包括欧洲的双风、鹰狮,美国的F-16,台湾地区的IDF,甚至巴西的F-5BR也都有这方面的改进或者计划。实际上对于国产战机这种改进也不是第一次,有资料指PAF的歼-6战机也曾经加装机腹保形油箱也增加航程的做法。

  那么强-5为什么要增加一个保形油箱?这不仅仅是赶潮流,众所周知强-5的原型机载油量不到2吨,后来改装加大航程机,将机腹弹舱改变油箱勉强超过2吨,加上其采用耗油量很大的涡喷发动机,所以需要较大的副油箱才能保持较大的作战半径,而强-5虽然号称有10个挂架(机腹4,机翼6),但大多数挂载负荷较低,只能挂载250公斤以下的武器,所以只有机翼中段那两个挂架能挂载500公斤以上的武器,所以通常这两个挂架平时多用来挂载760升副油箱,这样强-5的载油量可以接近4吨,即便这样的强-5的航程也仅在2000公里左右,高空作战半径600公里,低空只有300公里,续航能力2.5小时,从目前强-5的主要作战任务来看其主要打击目标是东南战区对方修筑坚固的导弹掩体,机堡等目标,其按照北约标准建造,可以抵抗250公斤级炸弹的直接命中,所以强-5必须要挂载500公斤级的炸弹,这样就占据原本挂载副油箱的挂架,载油的减少加上激光制导炸弹增加的重量和阻力其作战半径有较大幅度降低。所以就需要在其他措施来弥补,这也许就是强-5要增加机腹保形油箱的原因。实际上这个方案对于强-5来说并不是理想的选择;首先其占据机腹4个挂架,并且其安装位置对于多采用低空突防的强-5来说也比较容易受到对方防空火力的攻击。

  对于机头那个小一点的包,本猪曾经看到其前部的白色保护罩本猪曾经认为这是个雷达测距器,实际上强-5装备这个东东也不是没有先例,当年洪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强-5M就装备了以色列ELTA的EL/M-2001B雷达测距器,与激光测距器相比,雷达测距器的优点是抗恶劣条件干扰性能较好,特别是多烟尘的战场环境,另外还可以为空空导弹提供火控,当年强-5M的介绍就指出由于安装性能较好的雷达测距器其还可以使用性能较好的格斗空空导弹,但从近期一张照片来看这个罩子似乎可以取下,如果是雷达测距器的似乎就不用取下,因此可以这样认变这个包应该是光电转塔,用于目标的标定和指示,实际上攻击机在机头装光电转塔也正常的情况,我们熟悉就有A-10机头偏后一点的那个AN/AAS-3宝石便士激光目标指示吊舱,在新世纪A-10已经装备光电吊舱的情况下,美国空军仍旧对其进行升级。

  SU-25最初只有较简单的激光测距仪,但在SU-25TM/39的机头也安装有Shkval电视/激光目标跟踪系统统,另外一些大型战斗轰炸机也载有这样的转塔,比如最常见装在A-6E机头下的AN/AAS-33目标搜索/标定转塔,F-111机头下面的AN/AVQ-26转塔等。SU-24也装备有Kaira-24电视/激光转塔。对于这样的转塔以俺国目前的航电水平也不是什么难事,国产光电转塔也已经装备多种,包括我们熟悉ASN-206无人机下面的东东,还有730近程防御系统,最新的直-9空中搜救机也装备有。所以弄一个这样的东东到强-5上面也不令人感到奇怪。

  比较令人感兴趣的是强-5据说也有一种挂载光电吊舱的改进型强-5F,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强-5E上面搞个光电转塔,,本猪觉得这可能和未来东南战区环境有关,众所周知未来战区对方号称防空体系密度当今第二,攻机机要求一次进入,一次攻击,如果照射,投弹分开的可能会因为配合上的问题而贻误战机,至于强-5F可能更多相当于前沿空中控制机,用于目标的搜索与标定,如A-10曾经有部分转换为O/A-10,当年北约空袭南联盟,曾经轰炸难民车队,事后北约发布的报告就是O/A-10飞行员“误将难民车队识别为军用车辆“。

  从强-5这个改进来看;强-5真的给人日暮黄昏的感觉,受MIG-19的结构设计限制,其机内载油系数低,加上采用了耗油量很大的RD-9B发动机的国产型WP-6,其只相当于前苏联第一代喷气发动机,不但低于采用了先进涡扇发动机的A-10,美洲虎等也逊于采用涡喷发动机的SU-25,这样其作战半径比国外先进的飞机要少一半左右,实际上SU-25也同样受到耗油率偏高的困扰,SU-25的改进SU-25T的T就是TANK-油箱的意思,其采用了SU-25UB的机体,将后面一个座位更换成了油箱,而A-10和美洲虎相对则要好的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强-5从改进以来一直在增加油量一个主要原因。

  可以说发动机的落后一直严重制约强-5的发展,尽管洪都多次考虑为其换发,但目前国内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发动机而无下文,另外强-5的机翼沿用了MIG-19的后掠翼,多数挂架不在主承力位置,导致其挂架挂载能力偏低,另外后掠翼布局在飞机投放武器后由于重心的变化也增加了飞行员操纵飞机的难度。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强-5改进型可以说是俺国目前航空工业一个缩影;航电系统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但发动机依旧步伐艰难。

  因此对于强-5我们可以发出廉颇老矣这样的感叹,俺国空军的确需要一种新的攻击机来执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

httzy1997

09-02-15 20:06

0



T-50是单发的。L15是双发
httzy1997

09-02-15 19:58

0
韩国政府要求KAI开始研制F/A-50轻型攻击机的原型机
[据英国《飞行国际》2009年1月7日报道] 韩国政府已经要求韩国航宇工业公司(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KAI)开始研制T-50高级教练机的轻型攻击改型的原型机,经过韩国空军试验之后很可能得到生产合同。

  在4千亿韩元(3.06亿美元)合同支持之下,KAI将把4架T-50升级为F/A-50标准并在2012之前将它们交付韩国空军。KAI希望韩国空军定购60架左右的F/A-50,从2013年开始交付使用以替换老旧的F-5战斗机,并希望韩国空军最终的采购数量达到150架。

  早在几年之前,KAI就强烈建议韩国政府投资研制F/A-50,因为KAI欲将T-50的生产线延续到2012之后,到那时目前授予生产合同的飞机将会交付使用。韩国空军已经定购了82架T-50,其中包括50架高级教练机、22架武装型A-50和10架特技表演机。KAI表示,韩国空军可能再采购70架教练型和武装型,T-50也是几个国际供应商所关注的焦点。

  去年,KAI向几大供应商发布需求要求他们为F/A-50提供雷达告警接收机、精确制导炸弹、抗干扰投放器、先进战术数据链和武器管理系统。已经确定的武器将包括装有波音公司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制导装置的炸弹和雷声公司的AGM-65“幼畜”(Maverick)空地导弹。

  F/A-50也很可能使用以色列Elta系统公司的EL/M-2032雷达。在F/A-50雷达选择的竞争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进行了激烈的竞标,该公司帮助KAI研制了T-50并希望KAI采用其APG-67(V)4雷达。韩国政府当时更倾向于选择Selex Sensors and Airborne Systems公司的Vixen 500E有源电扫描阵列,但是由于T-50的源代码不能与非美国家共享而未能成功。因此,韩国选择了以色列的雷达,以满足了美国政府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条件。

  KAI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在一起将T-50投向韩国之外的市场,在希腊、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与阿莱尼亚·马基公司的M-346进行激烈的竞争。KAI也将T-50投向其它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对高级教练机需求的市场。KAI声称F/A-50从2023开始向对轻型攻击机有需求的国家出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苏海军)
无边无机

09-02-15 19:47

0
典型的黑马草上飞操作方式
脚落地就是吃进的时候
httzy1997

09-02-15 19:41

0
“猎鹰” 03架与2006年3月13日首飞成功的“猎鹰”01架比较,外形上几乎没有大的区别,但状态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换了发动机。01架装的是捷克的DV-2X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推力为2200千克,而03架配装的是最大推力2500千克的2台乌克兰伊夫琴科前进设计局的AI-222K-25涡轮风扇发动机。由于发动机推力加大,加速性好,提升了飞机的性能。最显著的就是起飞滑跑距离只有400余米。另外,该发动机配置了先进的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FADEC),可有效提高发动机性能和工作可靠性,在国内固定翼飞机领域首次实现了飞机与发动机的综合控制,飞行员可以无忧虑的操纵发动机。由于换发03架后机身增长了425毫米,因此飞机内部结构和设备作了相应调整。“猎鹰” 03架是按带加力发动机设计的,将来的加力发动机是AI-222K-25F,最大推力为4200千克。二是座舱布局更加简洁规范,更具人性化。座舱内各种电门的位置设置进行了集中布置,更便于操纵。三是起落架进行了改进。将原来为单腔缓冲器的前起落架改成了双腔缓冲器,有效地改变了飞机在滑跑过程中及着陆接地瞬间的过载特性,提高了飞机在起飞着陆过程中飞机乘坐品质。另外,将原来在座舱后段靠机身侧边的环控出气口改到进气道的隔道里,使飞机外形更加简洁。在飞机结构、综合航电和使用维护性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优化设计和局部更改。同时通过全面贯彻经济性设计准则,降低飞机制造成本和使用维护费用,将有效提高飞机的训练效费比。根据国内外用户的需求,“猎鹰”03架在01架的基础上进行了状态和平台的完善,以实现高级教练机(AJT)状态的要求并达到可交付使用状态。
httzy1997

09-02-15 19:20

0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系列汇总(至2006年)
注:带“★”的为重点型号。
1、湖南株洲南方公司:
【WS11】(仿乌克兰AI25),小推力不加力涡扇 ,推力16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K8、无人机。
【WS16】(引进乌克兰AI-222-25F),小推力加力涡扇 ,加力推力41千牛,预计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L15系列。
【WZ8G】★(仿法国WZ8A改),小功率涡轴,功率60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产,用于Z9系列、Z11系列升级。
【WZ6】(仿法国TM-3C),中功率涡轴,功率1150千瓦,2000年批量生产,用于Z8系列。
【WZ9】★(仿加拿大普惠PT6B),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1450千瓦,预计2007年批量生产,用于 Z10、Z15(6吨机)、Z8F系列。
【WJ6C】★, 中功率涡浆,功率36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9(国产6桨机)系列。
【WJ9】, 小功率涡浆,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12系列。
【WJ5E】(东安动力), 中功率涡浆,功率2000千瓦,1990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7系列。
2、四川燃气涡轮院(预研基地):
【WS500】★,小推力涡扇 ,推力5~10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
【WS15】★,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达180千牛,在研,用于未来四代战机。
3、陕西西安航发公司:
【WS9秦岭】(仿改英国斯贝202),中推力涡扇 ,加力推力92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H7A(飞豹)系列。
4、贵州黎阳航发公司:
【WS12泰山】(中推核心),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0千牛,预计2007年批量生产, 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换代及双发型J10C。
【WS12B】(WS12加涵道比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00千牛,预计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H7B(飞豹)。
【WS12C】(WS12大涵道比不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推力80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 用于中运、支客。
众寻阑珊处

09-02-08 13:50

0
军工板块本周很郁闷阿  嘿嘿  大盘一旦调整就不郁闷了
众寻阑珊处

09-02-08 13:47

0
哈哈  找到知音了 哈哈  会一直关注你的
众寻阑珊处

09-02-08 13:45

0
收藏  看图有想法的请发言  老兄给我看票的观点一直  收藏啦
沼泽龙

09-02-08 11:19

0
600316 ,军工板块本周很郁闷阿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