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国电南瑞,智能电网龙头。

09-02-06 15:31 4609次浏览
玮玮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南自院/南瑞集团密切跟踪世界电力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以国家电网公司《数字化电网关键技术研究框架》编制为契机,对数字化电网和智能化电网进行预研,并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为华东电网高级调度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icaca

09-02-07 11:23

0
谢谢分析。。。
玮玮

09-02-06 20:40

0
新华日报头版报道《南瑞:有一项成果就有一个产业》  
新闻类型:南瑞动态  新闻发布日期:2008-7-30 

--------------------------------------------------------------------------------
 

  【2008年7月30日,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第一版刊登本报记者陆峰、邵生余、宋晓华采写的长篇报道《南瑞:有一项成果就有一个产业》,全文转载如下】

5月4日,由南京南瑞集团承建的泰国曼谷地区15座115千伏变电站监控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首批设备从国内启运。这是中国电力自动化产品打破西方国家长期垄断,首次以自主品牌进入泰国市场。

  10年前,不仅在泰国,即便是中国自己的这一市场,也几乎都由西门子、ABB、GE等跨国公司一统天下。

  南瑞集团靠自己的创新成果改变了这一切。

虎口夺食: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垄断

以薛禹胜等四名院士为代表的南瑞科技团队,开发出10多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尤其在电力控制技术领域,南瑞集团(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其高端产品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

  在与竞争对手的一次次博弈中,南瑞看到了自己的弱小,想要“虎口夺食”,先得证明自己的实力。三峡工程电站励磁系统,浓缩了南瑞和跨国公司的比拼历程。励磁系统,简言之,就是要让巨大的水轮发电机转子“听话”,该停时停,该启动时启动。这是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和电网输送能力最经济、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最先开发的三峡左岸,所用设备全部由西门子等欧洲公司提供,实践证明运行并不理想。接下来的右岸电站,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组首次面向国内招标,南瑞一举中标全部励磁系统设备,而西门子公司则变成了零部件供应商。在难得的市场机遇面前,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巩固和拓展市场空间。南瑞人面对转子比一间房屋还大的70万机组水轮机,在摸索中一步步朝前走,结果首台机组一次成功。因为有这样的铺垫,当最后6台机组地下电站控制工程招标时,南瑞成了唯一的赢家。

  创新赢得话语权,创新也赢得制胜权。“现在中国电力控制技术领域,基本上没有外国人的市场了。”说这话时,南瑞集团总经理、院长卜凡强底气十足,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直流控制、稳定控制系统等领域,南瑞都站在了世界最前沿。

  南瑞的横空出世,让跨国公司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它们主动寻求合资合作,创新品牌殊为不易,南瑞始终坚守不变更自主品牌,结果和这些国际竞争对手的关系出现了戏剧性改变。在国际招投标工程中,只要有南瑞参加,西门子、ABB等的报价就一定大幅跳水。

三个面向:为自主创新找准“指南”

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举国关注。四川水文局发来传真,向南瑞紧急求助。南瑞提供的测报系统及设备,为排除险情、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被誉为身手过硬不畏艰难的“侦察兵”,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近年来,南瑞开始释放自主创新的“集聚效应”,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全部实现了产业化,个个产业超亿元,全集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了50亿元。

  近100%的高转化率如何得以实现?关键之处,在于科研课题的大方向要看得准。看清方向,南瑞有“指南针”。在集团研发大厅,墙上的三句话引人注目:所选科研项目要面向经济发展重点领域,面向生产一线,面向世界电力科技前沿。

  去年6月,“江苏电网安全稳定实时预警及协调防御系统”投入试运行,这使江苏电网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自适应闭环紧急协调控制,从发现电网故障到计算机控制系统处置仅需0.1秒。尤其在年初50年未遇的雪灾中,该系统有效地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它的缔造者就是南瑞的薛禹胜院士。

  经济发展了,电网规模越来越大,而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往往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波及整个电网。薛禹胜研究的正是这一世界性难题。他提出扩展等面积法(EEAC)的解法时,曾引来国际权威专家一片反对声。后来在国内申请专利,也是经过8年反复申述才成功。然而,EEAC为构建现代大电网的防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扭转了灾变防御工作的被动局面。目前,这种商品软件包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电力系统在线暂态安全分析和电力系统在线稳定控制,并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地。

  有了这样的“指南针”,南瑞的产品出现在许多国家重大项目中。去年9月,南瑞成功投标上海地铁10号线工程综合监控系统供货及服务项目,合同金额2亿多元。目前,南瑞正在研发太湖水污染监测、高速铁路、风电控制、世界上最大同步电网控制等课题。这些课题一旦研发成功,都会给企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双牌现象”:自主创新的推动机制

自主创新,从大胆新颖的创意到产品到产业,除了目标创新,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创新推动激励机制。

  南瑞既是研究院又是集团公司,12个研究所同时也是12个产业公司,每个实体都是科研和产业两块牌子。这种有趣的“双牌现象”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两块牌子的简单捏合,而是科研创新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的叠加。”卜凡强说。南瑞借此走出了一条“科研立项-中间试验-试验验证-首台首套产品现场运行-再完善-批量生产”的创新路径。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容易成为“两张皮”,南瑞却使这两者实现了完美统一。在电力自动控制领域,南瑞手里握有10多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群。

  善弈者谋势。南瑞为此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体制机制革命。上世纪90年代末,作为国务院科研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南瑞名下已有十几家产业公司,因为缺乏统筹管理,大多在搞同质化竞争。“同一种产品,七八家企业做,用户从十楼跑到五楼,价格可以砍掉一半。”大刀阔斧整合资源成为公司头等大事。

  理顺体制机制,前后开了72场座谈会。此后,所有人、所有产品像积木一样放到一起,合并重组,分开的手指握成拳头。三年过去,这两个拳头产品不仅做大了,而且形成了完整的层级,靠产品的差异化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市场。

  多年来,南瑞集团每年的研发费用保持在销售额的5%以上,多的时候达到8%,一年净投入超过3亿元。

 
目前上市的只是南瑞集团一部分资产,上文中提到的南瑞的精华稳定控制。电气控制等等都还没有注入,按照股改时候的意愿会陆续注入。当然南瑞继保就不敢奢望了,呵呵。
木林森树

09-02-06 18:26

0
东方电子  000862
我看好:低价(3.31元)、智能电网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将大量仿制东方电子的智能电网系统
玮玮

09-02-06 18:22

0
今天 600406 放量情形与08年11月13号类似,看看是复制上波行情还是走出独立行情.
玮玮

09-02-06 18:20

0
600406 向来基金扎堆,如果对基本面形成共识,那么筹码锁定会很牢,拉升起来非常轻松,而此股在一般行情下一直维持牛皮整理,牛市熊股,熊市牛股.
米胡

09-02-06 17:36

0
0682, 000021 ,268,406智能电网
漫山红叶

09-02-06 16:10

0
600406 能否连续上涨是个问题,基金持股比例太高
玮玮

09-02-06 15:37

0
据介绍,WARMAP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西北、江苏、陕西等电网,建成并成功运行了世界上第一批大电网停电防御系统,一旦电网发生故障,系统能成功捕捉,做出正确判断,并进行预警和处理,避免大停电事故。最能体现这套系统“含金量”的,是它对电网的事故分析,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跃升:定性分析只能告诉调度员系统稳定与否,而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则不仅能告诉调度员“狼来了”,还可使他们知道“狼的距离、来向和速度”,从而提高决策水平,真正实现了计算机系统对电网的智能化控制,电网安全控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得到了质的飞跃。WARMAP系统对满足未来特高压互联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提高电网输电容量的利用率、综合防御大停电都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www.tede.cn 

  据悉,项目实施期间,南瑞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利润3389万元。
木林森树

09-02-06 15:36

0
智能超导电网是21世纪解决大型经济体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最佳途径 

  特高压电网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美国、苏联等国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而开始研制的,但是,没有一个国家、一条线路特高压电网有好运气的。1985年苏联开始建设的890千米的1150KV特高压线路投入运行,因苏联解体长期降压至500KV运行。东京电力公司于1988年开始建设的190千米的柏崎-西群马-东山梨南北向特高压输电线路,1992年开始建设的240千米南磐城-东群马-西群马东西向特高压输电线路,从投入运行至今,一直都以500千伏降压运行,没有实现其升压到1000千伏的设计运行目标。这里除经济需求调整的原因外,特高压电网不是解决电网升级改造的最理想途径是重要原因,与其争锋的除传统电网外,就是超导电网,所谓的超导电缆就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的电缆,与传统电缆相比,它具有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输送容量大,体积小,电磁污染少的四大优点,在相同截面下,输电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 

  笔者将其好处主要归纳为十项: 

  其一就是可以开展智能电网管理,为人类实现电力、宽带、电视和其它网络整合奠定全新标准和基础。 

  其二可以营建超大规模电网。其三可以降低电网的占地面积和电网升级改造成本。 

  其四可以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质量,实现与大电网有效地联结。 

  其五可以全面提高单机容量。 

  其六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容量。 

  其七可以大幅降低电网损耗。 

  其八可以改善电能的质量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其九可以降低电压等级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其十可以推动电力产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在主要经济体完成对特高压电网的试错检验之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丹麦和韩国等相继开展了超导输电电缆的研究。2000年2月,美国Southwire公司研制了长30m、12.5kV/1.25kA三相高温超导电缆,并安装在公司总部供电运行;2001年5月,底特律福瑞斯比变电站地下铺设长360多米的超导电缆,这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条实用的超导输电线路;2001年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与住友电工合作也研制出了100m、1kA/66kV三相高温超导交流电缆并进行系统试验;2006年,美国超导公司(AM-SC)、SuperPower公司研制出200m(13.5kV/3kA)、350m(34.5kV/0.8kA)和660m(138kV/2.4kA)三相高温超导交流电缆,分别安装在俄亥俄州哥伦布的Bixby变电站、纽约州的Albany和长岛等地,2008年4月长岛超导电网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0日,由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等研制的高温超导电缆在云南电力公司正式并网运行,2004年l2月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甘肃长通电缆公司等合作研制成功75m、10.5kV/1.5kA交流高温超导电缆,并接入到甘肃长通电缆公司6kV配电网中向车间供电运行。应该说,加快中国超导电网的商业化运行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同时我们应该发展智能电网,其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可以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的即时连接,实现了数据读取的实时(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提高整个电网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实现综合效率。 

  它能够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能够让电力部门以及终端用户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目前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Boulder)已经成为了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美国多个州已经开始设计智能电网系统,GE、IBM、西门子、Google、Intel等信息产业龙头都已经投入智能电网业务。2007年10月中国的华东电网等也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力信息化每年约有超过100亿元的投资,如果从现在开始就着眼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其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由于缺乏智能电网,导致中国出现了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的短缺及局部地区电力过剩与局部地区电力短缺的情况。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将为我们打开电信、电网、电视网等整合的通道,为中国电力、电信产业,通信产业、电视媒体等整合提供了独特机遇。倘若我们全力发展智能电网和超导电网整合改造工程,将使我们国家达到世界经济最顶端的位置。笔者认为,目前没有其他更理想的产业能够为中国带来如此伟大、如此适应世界潮流的历史突破了。
玮玮

09-02-06 15:35

0
关于中国的电网智能化,IBM公司中国区高级电力专家Martin Hauske先生曾经说过,与美国相比,中国电力行业的基础建设要先进得多,美国有的变电器用了40年,没有收集数据的功能,中国的变电器却有,而且很新。他认为,中国电网起点高,实现智能化更容易。 

两个要素是必备的:一个是创建开放的系统,一个是创建共享的信息模式。在Martin Hauske的印象中,中国特别专注科技发展,而美国更注重如何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他认为中国在构建智能电网时要把商业因素加进来,只有把科技与商业结合起来,才能把电网建好和用好。 

2007年10月,我国电力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华东电网,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条件。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