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他开始创立合伙人制度的投资基金,这些基金的制度构架如下:他出很少的钱,比如100美元,其他人出其他的钱,投资收益在4%以下时,收取收益的1/4作为费用,超过4%以后,多出来的部分1/2属于他。他基本上不分红,把赚取的钱继续投入基金中,这样他在基金中的股份越来越多。开始的时候他的投资人都是他的亲朋好友,这些朋友再把他们的朋友介绍给他。后来格雷汉姆也给他介绍一些金额比较大的投资人,他陆续成立10这样的投资基金,并在最后把这些合并为一个。
12、这个阶段他的投资风格还是属于格雷汉姆式的投资,即寻找被低估的,低于清算价值的股票。但是他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老师。格雷汉姆从来不去参加董事会,这样即使购买的股票低于清算价值,如果市场不给出好的价格,收益任然无法实现。而他会积极的促使价值实现。比如他会和管理层沟通让管理层分红;他会设法参加董事会,让董事会按照他的意见走;甚至他会买下公司,派自己的人当董事长,然后把公司逐步清盘来实现收益。
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很多的麻烦,因为让公司清盘,或者改变一个公司的运行轨迹,要遇到很多阻力,并且会损伤很多人的利益,所以有很多人恨他。这样的经历给了他不少教训。
但是这也涉及到投资策略的问题,即如果你选择那些烟蒂型的公司,如何才能实现收益呢?目前中国的A股中,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即清盘价值大于公司市值,比如
600826 、
600064 、
000402 等一些,但是如果你无法让公司清盘,你买入之后只能等待了,而这些公司的分红则太少了。买入低估的股票,如何让这些股票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个问题。
13、从1956年他开始设立基金,到1968年清盘。他的基金年均增长在35%,他自己的资产也从17万增长到2650万,其中通过提取管理费的增长是他资产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