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从家人治疗癌症看同仁堂的投资价值

10-02-14 23:01 28836次浏览
qt00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人岳父去年下半年确诊鼻咽癌晚期,看过协和,同仁,肿瘤医院等很多北京大医院专家教授,经过仔细分析比较,没有进行手术,也没有放化疗,主要用刘弘章“三分治七分养”方法进行调养,病情控制得还可以,没有恶化转移,目前有好转趋势。

病人是相信医生的;但是如果庸医杀人,那么病人就会人财两空。
世界上没有一个病人,认为自己使用的治疗方法是错误的。
但是为什么有些时候,事与愿违呢?比如,高血压的病人,认为吃降压药是胜劵在握。可是血压正常了,为什么会出现心肌梗塞呢?又如,糖尿病的病人,认为吃降糖药是胜劵在握。可是血糖正常了,为什么会出现脑血栓呢?再如,癌症病人,认为手术放疗化疗是胜劵在握。可是肿块消失了,为什么会死亡呢?
因此应当如何治疗自己的疾病,是每一个病人必需冷静思考的问题。

三分治就是治疗。七分养就是升提胃气与食疗。
然而三分治七分养,不是随便治疗,也不是随便升提胃气与食疗。治疗必需在升提胃气和食疗的基础上,才能把疾病根除。而且每一种疾病,都有该病应当使用的药物。由于治疗依赖于升提胃气与食疗,因此治疗只是占了三分。而升提胃气与食疗必需有针对性。每一种疾病,都有应当喝的开胃汤,每一种疾病都有应当喝的肉汤。
这种针对性地升提胃气与食疗,必需保住病人的性命,必需控制疾病的发展,必需为治疗打基础。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升提胃气与食疗竟然占七分。
在公元前3世纪,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就把中医分为两种:“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也就是说,有一种高明的医生强调养生,还有一种庸俗的医生卖药为生。

机缘巧合,让我看到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同仁堂。本文没有很专业的股票分析,仅凭生活常识加上家人治疗癌症的经验。

根据刘弘章“三分治七分养”的理论,包括癌症、艾滋病、非典型肺炎、亚健康、阳萎、肝炎、性病、动脉硬化、糖尿病、不育、性淡漠、感冒、肺炎、痢疾、霍乱、肌无力、多内分泌功能减退、精神病、颠痫、戒烟毒、慢性肠炎、潰疡病、境界瘤、结核病等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可以通过“三分治七分养”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具体药方后继公布),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寿命。

慢性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提升胃气,很多病人治疗效果不好是因为药物中毒,而国内药材当然是同仁堂的最好。以上各种疾病,单癌症每年中国就新增800万人左右,治疗费用至少在10-20万之间,起码是上千亿的一个规模市场,算上别的疾病再加养生,起码是上万亿,数十万亿的规模市场。目前这个市场主要被西医各类药品所占据,中医药的潜在价值远远未被市场所发现,如果在今后10-20年之内,中医药的真正价值被市场哪怕发掘仅仅1/10,同仁堂市值增长50倍,100倍都很难说,相关医学知识详见另一主贴。http://www.tgb.cn/Article/267110/1从家人治疗癌症谈养生
打开淘股吧APP
31
评论(16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教书先生

10-05-07 21:56

0
现在我经常喝的就是杭白菊,茶叶基本不喝,因为茶利尿伤阴,喝久了会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教书先生

10-05-07 21:54

0
根据个人体会,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非常好。
教书先生

10-05-07 21:53

0
巧了,我也是比较相信刘太医,2年前我就买了一套刘太医谈养生系列,攻读了几遍,现在单位的人一见我就叫我康太医。
暗影

10-05-07 21:49

0
d
天天向上A

10-05-07 21:44

0
支持这个讨论。
中医应该还是有用的,我也经常吃中药,觉得中药效果并不慢。

中医如果死了,一定是死于中医本身。
看看各网站上宣扬中医的帖子,全都是把中医神话甚至妖化了,一个不争取系统化与可重复可检验化发展,而只是讲特例的学科,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总觉得那些过度神话中医者,是中医的敌人。
qxljfby

10-05-07 21:29

0
李彪就被忽悠了
qxljfby

10-05-07 21:29

0
HUYOU
懒人

10-05-07 21:24

0
好文
qt007

10-05-07 21:16

0
治病、育人、医国:刘氏太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
 
“刘太医”并不仅仅是教人如何养生治病,更是在倡导一种文化。刘氏太医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

(1)我们先来谈谈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
刘氏太医文化强调人必须有信仰,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刘氏太医文化的人生观:“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是刘完素的遗训,也是刘家的座右铭。刘纯在《情欲百忌》开篇第一条就说:佛经者祖宗教义。唯言但作好事。莫问前程。明是理者。既不畏死。亦不求死。真君子也。故心中无佛者死。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人,既不会主动找死,事情来到头上也不会怕死。无论发生什么事,也不会惊慌失措。人的一生将目标明确,无怨无悔。

有句话说,哲学高于科学,宗教高于哲学。为什么宗教有这么高的地位?很简单,因为宗教回答的是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宗教中如何面对死亡是一个终极问题。实际上,“但作好事。莫问前程”简简单单八个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2)第二个根本问题: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刘氏太医文化宣扬的是什么呢?很简单,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刘氏太医文化的价值观:“安居乐业”。
请看:太医文化传万世,安居乐业是目的

也就是说,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追求金钱,不是为了追求权利,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更不是为了追求GDP;而是要让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后代,我们的国民能够安居乐业!

具体来说,我们要让我们的人民能够住得起房,上得起学,有工作可干,老有所养,还要能健康长寿,能够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享有最优美的环境。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还会继续透支环境、恶性竞争、低价出口、追求房地产暴利、医疗黑幕、生产有毒食品、逼良为娼、丧尽天良吗?

实际上,所追求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也可以用“安居乐业”四个字来概括。北欧国家的人们幸福指数最高,社会和谐,归功于其完善的社会福利及生活保障。这个, 也可以用“安居乐业”四个字来概括。

(3)学中医思考问题的方法

中医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必须学的。哲学概念“辩证法”(dialectics)之所以被翻译成“辩证法”,就是借用了中医“辩证施治”的概念。中医辩证的核心,就是通过分析表面的现象而揭示问题的本质。中医的方法论:“辩证思维”。

什么是问题的本质呢?让我们举例来说明:

①  高血压的本质问题是什么?就是血压高吗?
西医认为高血压的本质问题就是血压高,想办法把血压降下来就行了,所以使用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就可以了。但是西药降压之后,由于血流缓慢,供血不足,往往造成脑血栓和心肌梗塞。很多病人,老老实实地吃西药,最后仍然发展到偏瘫、老年痴呆、心脏移植等地步。

中医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阴虚阳亢造成的。用现代的话来说,首当其害的是由于血液粘稠,而造成了循环阻力加大。刘纯让病人喝肉皮汤滋阴稀释了血液,同时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吃粗粮,不吃淀粉和脂肪,就能有效地控制住高血压。所以血压高只是一种症状,其本质问题是血液粘稠。

②  医学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是追求治病手段的高明吗?
中医认为医学的最高境界是“上工治未病”,也就是治病的手段再高明,也不如让人不得病。让人能够健康无病,才是医学的本质问题。

③  医改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是要让“人人能看病”、“人人能吃药”吗?
显然不是。建立全民医保也不是医改的目标,而只是手段。
医改的本质问题是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少生病、少吃药,这样看病难、吃药贵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④  发展经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是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吗?
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就像一个公司只追求营业额的增长,而不在乎是否亏钱。追求GDP是简单的,把一条马路挖开,再埋上,就创造了两份GDP。而且可以不断再挖开,再埋上。这也是中国各地政府一直热衷干的事。显然追求GDP的增长并不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标。
发展经济的本质问题应该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GDP再高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也是无用的。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其实这就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 

①  头脑简单的人,用一分为一看待事物,他们经常说的口头语是完全、绝对、一看就是、大家都这么做等等。
比如《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9年第三期《“刘太医”原形毕露》说:“执法人员看到这样的药品、这样的说明书,根据丰富的执法经验,一眼就能判定这些药一品均为假药。”《中国新闻周刊》2009027期《审判“刘太医”》里则说:“而天津市药监局则专门以批复的形式明确指出:刘的行为属于制造、销售假药。”

而这,就是天津市塘沽区药监局对“刘太医”药物的全部鉴定方式。以至于当天津市检察院要求药监局出具书面文件说明刘弘章的药物是假药时,药监局自知理亏不敢提交。

我们可以在国内媒体的很多报道中,看到这样的例子。归根结底,这是记者思想方法的问题。

②  很多小孩子看待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他们经常会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啊?

③  也有人用一分为三看待事物的。
他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还有无善恶的一面。 

④  而中医看待事物是一分为四。
刘纯在[误治余论]里说:“阴阳之分不尽意矣。人非男女之别。万物具备四性也。人者。有男。有女。有两性人。有天宦。”。也就是说,一分为二是不全面的观点,人类不能简单地分为男女两性。用一分为四的观点就可以发现,人的性别分为四种;有男性,有女性,有两性,有无性。这就叫一分为四,这是比较全面的思想方法。

也就是说,人类看待事物有四种方法:一分为一,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四。 但是四者大不相同。

比如,关于朋友和敌人的划分。如果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那么不是敌人,就是朋友。但是按照刘纯的一分为四的观点,那么敌人是很少的。朋友也是很少的。可是,是敌人又是朋友,这是比较多的。利害相同的时候就是朋友,吃点亏就是敌人。但是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这是最多的。如果这样划分朋友和敌人,自己就不会看走了眼,也不会吃亏上当;更不会因为绝交朋友而气恼,也不会因为增添敌人而恐惧。因为是敌人又是朋友的情况,本来就是比较多的;一会儿是敌人,一会儿又是朋友,是十分正常的。

这就是中医看待事物的思想方法:“一分为四”。  
qt007

10-05-07 21:12

0
(二)实践方法

(1)首先,由于“病是自家生”,慢性病人就是犯了错误的人。
要治疗疾病,必须首先认识到自己在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犯的错误,改正错误才能战胜疾病。

(2)人无胃气不治,药不亲尝不发
治疗疾病的第一步是病人必须有“胃气”。参考http://jk365.5d6d.com/thread-325-1-1.html
病人的最大弱点,就是消化吸收能力很差。这也是人体最容易被伤害的功能;因此保持旺盛的饥饿感是求生的先决条件。饥饿感的强弱不但表现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代表了人体的免疫细胞的活跃程度。

试验和实践证明生北山楂和广木香熬制的“开胃汤”具有提升“胃气”的神奇功效。

所以治病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证状确定属于16种疾病中的哪一类,在第3#帖子的表格中选择适当的加味开胃汤。

注意药材质量。开胃汤熬好以后,一定要自己先喝过没有问题才能给病人喝。

(3)正确饮食补充营养
有了胃气,病人吃什么东西好呢?必须喝肉汤,喝果汁,吃粗粮不吃细粮油脂。具体看这里:
http://jk365.5d6d.com/thread-326-1-1.html

我们必须知道,食物有药性。肉类、蔬菜、水果都有药性,不能随便吃。参考这里 http://jk365.5d6d.com/thread-245-1-1.html

(4)上工治未病的养生十条
治病的手段再高明,也不如不得病好。所以健康人要学养生十条:
http://jk365.5d6d.com/thread-270-1-1.html

既然健康人要用养生十条养生防病,亚健康、病人就更要执行。除了注意各个不同证候群和养生十条有冲突的禁忌,其他的都要执行。

(5)三分治的药物
必须认识到慢性病的治疗七分养是主要的、具有由决定性的作用。
三分治的药物,在第3#帖中列出了刘家药物和市场上的替代药物。
很多病人不好好七分养急着要吃药是错误的。个人认为能不用药物就不要用药物。

(三)养生推荐工具
(1)熬开胃汤最好用玻璃锅
(2)熬12小时的汤最好用玻璃锅,没有玻璃锅铝锅也可以。最佳实践经验是350瓦13升的锅子
(3)榨汁机

(四)养生食材
(1)药物质量的鉴别
(2)牛蹄筋的问题http://jk365.5d6d.com/thread-965-1-1.html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