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次高盛在希腊债务危机中玩的很漂亮,CDS大获其利,打下欧元,美元升,当大家都不看好欧元的时候兑现CDS。
大宗商品跌,转手低价买入能源股是其可能的策略。从目前其在1898和1171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以其一贯的手法看,1171的未来表现很可能超越1898.
1898和1171都是高盛主推,不过看好1898的资金更多。
0
有个未经论证、不科学的说法:只要中国大旱,原油必涨。
而煤炭又是跟随原油价格走势的。所以据此看好煤炭股。
0
谢谢楼上几位朋友的分析。
中国平安的大跌,导致港股这几天出现很好的交易性机会,可做的品种很多。关键在于A权重和港H的关系。
1171和1898都是很好的品种,很惭愧,结合各位的分析,我已将2883的仓位调整到1171,保留3983的仓位.
1171公告上的合同价格提升可以带来约10亿的利润,另外现货比例更大,现货价格至少会超过去年的价格,另外澳洲煤矿的收购也比较合理,今年的盈利应该能超过投行的盈利预测。
中煤在盘面上比1171强,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论估值,龙头是神华,中煤是老二,和A的比价中煤不具备优势。从基本面上看,去年的产值估计能多20-30%,今年产量提升的空间是600万吨,还没有1171多,就这些也不够1171的基本面好,如果从山东煤矿整合的大背景看,作为山东最大的煤矿上市公司,1171很有可能整合更多的煤矿资源。有熟悉上述两公司基本面的朋友能否分析下。
就技术面得解释看,只能说1898跌的比1171多,所以弹得多,这样是否更证明了1171的选择是正确的。
以上所说个股都是港H股。
各位好运。
0
2009年年中的时候去过一次越南,越南的海上石油开采国内愤青们是骂的多,了解的少。
目前越南生产的石油全都是在越南南方港口城市头顿(离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约120公里)外海的“白虎”油田生产的。越南南方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早在1975年南越政权垮台以前就已发现。然而,越南战争使西贡政权及其支持者美国未能着手开采那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1980年,越南和原苏联签订了在越南南方大陆架勘探和开采石油的协定。1981年越苏两国成立了越苏油气联营公司。1986年,越南在“白虎”油田首次开采出少量石油。从此,越南的原油产量逐年迅速增长:1987年为34万吨,1990年超过250万吨,1993年完成650万吨。到目前为止,越南“白虎”油田已经累计生产原油2000多万吨。现在,仍有1000多名俄罗斯和前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专家在“白虎”油田工作,越苏油气联营公司已成为东南亚第四大采油公司。
越南“白虎”油田以后的产量增长可能放慢,可能在2009年或2010年的年产量将达到顶峰,大约维持5年之后,将转为减少。因此,越南已着手开发新油田。除了“白虎”油田以外,越南已经在勘探开发位于比“白虎”油田更远的海面上的“大熊”、“龙”和“青龙”3个油田。据越南有关部门透露“大熊”油田的石油储量将超过“白虎”油田,在“大熊”油田曾打出过日产460吨的高产油井。有的外国石油公司估计,“大熊”油田的石油储量可能达七八亿吨,这里被认为是越南最大的海上油田。而且该地区油质较好。位于“白虎”油田附近的“青龙”油田,经过钻探,已确认存在石油,但储量可能不大。“大熊”和“青龙”两个油田明年可望投产。
可以想一想,从现在火热的三亚向南120公里,大概能到哪里。中国和越南的海上石油争端,基本上就是个不存在的问题。就算是航母造好了,120公里也在越南岸基导弹的打击范围内,更不要说有关大陆架或者海权方面的问题了。
0
楼上专家。
感觉中海油服真正的竞争力倒不是和中油海相比得出的,而是在海洋石油勘探的高毛利下,中国海域勘探的垄断性和国内低工资。
钻井算是油田服务里面比较低端的业务,COSL仍然有45%左右的毛利(2009年中报),这个和国内低工资(相对SLB,HAL,BHI)是分不开的。
中油海当然是个远期的竞争对手,但是海洋石油勘探,就算中石化再组织个“石化海”,也还是蓝海。难度在于资本投入及其大、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壁垒很高,这个不是中油海砸钱能够解决的。
中石油的强项在于陆地石油勘探,目前在东北石油资源逐渐萎缩的情况下,急于以每桶利润2美元的“跳楼价”拿下伊拉克油田合同,就是本着为数百万的石油工人找工作的想法。这些在陆地上勘探开采石油多少年的石油工人,基本上不适应海上石油开采的环境和技术。中石油无论是设备、技术、还是人才,都得慢慢来。比较好的方式倒是模仿COSL,20-30亿美元吃掉一家欧美二线海洋石油勘探企业,跳跃式冲过及格线。
0
另外,COSL对挪威公司的并购确实是个的败笔,虽然产能扩张了,但是代价过大。唯一尚可接受的是美元贷款的利息近两年很低,财务费用相对好一些。个人估计米国一旦加息,COSL的A股融资50-60亿元就会快马加鞭的赶到。从基金的角度来看,以PE<20,PB=4的代价拿下4-5亿股中海油服,是相当好的投资。
0
以前闻所未闻的“中油海”,现在居然已经有了将近20艘船了,2008年底和2009年初各交付了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应该是CPOE(ChinaPetrolumOceanEngineering,中国石油海洋工程)目前最好最新的设备了。
其一,中油海9号。2008年12月2日,中油海9号自升式钻井平台签字交工仪式在大连港举行,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已拥有自己作业水深最深的一座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中油海9号自升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91.4米,最大钻井深度7000米,是中国石油为满足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需要,提高海上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保障能力,委托大连船舶重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两艘用于海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工程作业的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之一。截至12月初,中国石油已有5座移动式海洋钻井平台投入使用。
其二,中油海62号。2009年1月18日,中油海62号平台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正式举行交付签字仪式。中油海62号平台是公司成立之后建造的第二艘作业平台,是目前国内综合作业能力最强的作业平台,作业范围能够覆盖整个渤海湾海域。
中油海62号平台最大作业水深40米,定员65人,该平台于2008年3月10日正式开工建造,2008年6月22日合拢,2008年11月22日出坞,到2009年1月18日交船,仅仅用了10个月零8天,创造了国内自升式平台建造周期最短的纪录。
基本上,375-400英尺就相当于114-122米,中油海9号的91米勉强可以较量一下,中油海62号的40米基本上就是浅海了。即便以COSL本身钻井平台比较,中油海62号最大作业水深相当于1980年代造2001年前后改造的渤海五号的水深,中油海9号可以达到2004-2005年前后改造的渤海十二号和COSL931的水深,和2007年新造的COSL941大约400英尺水深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再看看COSL从Awilco得到的钻井平台的基本数据,1英尺=0.305米。其中的WilStrike,也就是并购后的COSLStrike大约2009年6月与阿联酋GlobalPetroTechFZCO公司签定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服务合同,该合同期限为3年,另加9个月的选择期,作业区域为波斯湾海域,今年八月开始作业。很奇怪为什么南中国海如此大的可作业面积,COSL或者是CNOOC还是要把400英尺水深的钻井平台放到中东去,难怪要被“愤青”们不断的指责了。
0
中海油服本来是想自己炒作一把的,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做成。
油服和股价和油价没有太大关系,油价冲天的时候,油服的股价一直在下跌,因为油价过高,油服的作业成本也提高。就目前的油价,油服应该是处在盈利状态的。油服作为一个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受技术限制,没法和斯伦贝谢以及哈里伯顿相比,目前只是依靠低成本和关联交易在国际上挣点小钱,在国内海上的垄断地位已经受到中石油组建的中油海服挑战了,中石油组建海上服务公司,直接从中海油的海工一路撬人。值得一提的是,中海油服的作业都相当正规,执行的都是国际化标准,所以同样是中海油服钻井的报价和中油钻井的报价,海油的报价总有可能偏高。这在买方市场面前,很难说是好事情。
整体而言,未来油服的工作量还要看整个经济形势和勘探区块的工作任务,如果美元走高,油价持续走低,海油的勘探投入产出太低,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勘探投入,估计就是走并购的道路,在勘探方面的投资就会衰减,相应油服关联交易订单就会减少。近年来中海油的勘探版块实际上并无太大发现和进展,和中石油相比,差了很多。深海如果特别好,李嘉诚的哈斯基就不会转让区块了。挪威的要约收购恰好收购在高股价高油价时期,所以油服的前景虽然看好,但是依然存在多方制约。不过股价的炒作和公司的发展关联并不大,在打压建仓了两年后,油服也许会有上佳表现的。
0
早已秘密潜伏,静静的等待~~~~~~
0
中海油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