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己搞着玩。。

10-02-11 09:13 1906次浏览
京石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请不要跟贴啦。私人粘帖,自己消化别人的东西。。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京石

10-02-15 09:03

0
在1997年之前,国际投资者大量借贷低息日元,然后投资到东南亚经济体,造成该地区虚假的繁荣。然而当该地区出口大幅下滑时,投机者意识到东南亚货币估值过高,开始大肆攻击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泰铢第一个被迫放弃与美元的汇率挂钩而大幅贬值,其他货币也难逃厄运。朱民说:“这就是我们从亚洲金融危机得到的教训,当时大量日元撤回到日本市场,所有人都在关注资金将会流向何方,这是今年真正的风险”。
    更可怕的是,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每一轮美国自己国内严重的危机过后,美元开始升值周期,紧接着就会是其他国家的问题。1970年~1980年,美国刚刚勉强摆脱“滞胀”困扰,拉丁美洲紧跟着就出现了债务危机;1985年~1990年,美国刚刚从一次储贷机构危机中爬出来,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就破灭了,1993年墨西哥就出现了比索危机。
京石

10-02-13 20:21

0
 美国近20年M2
   1990 3290.2
     1991 3391.1
     1992 3446.7
     1993 3501.2
     1994 3517.7
     1995 3663.9
     1996 3839.7
     1997 4053.6
     1998 4398.2
     1999 4661.9
     2000 4948.7
     2001 5469.0
     2002 5816.2
     2003 6101.4
     2004 6443.7
     2005 6703.1
     2006 7102.3
     2007 7530.2
     2008 8251.3
     2009 8529.5

   中国近20年M2
   1990年12月1.52934万亿元
     1991年12月1.93499万亿元
     1992年12月2.54022万亿元
     1993年12月3.48798万亿元
     1994年12月4.69235万亿元
     1995年12月6.07505万亿元
     1996年12月7.60949万亿元
     1997年12月9.09953万亿元
     1998年12月10.44985万亿元
     1999年12月11.9000万亿元
     2000年12月 13.50万亿元
     2001年12月 15.80万亿元
     2002年12月 18.50万亿元
     2003年12月 22.10万亿元
     2004年12月 25.30万亿元
     2005年12月 29.90万亿元
     2006年12月 34.60万亿元
     2007年12月 40.30万亿元
     2008年12月 47.52万亿元
     2009年12月 60.62万亿元
    ===============
人民币必定山寨日元化!!就是没有日元的国际地位。。
京石

10-02-11 16:49

0
欧盟只是欧洲国家的一个联合体,不管怎么联合它还是国家不是么,在发行欧元后,欧盟就面临一个极为棘手的局面。我们来假设一个情况,在德国和希腊,我们开两家一摸一样的工厂,用同样多的工资雇佣一样数量的工人,最后会怎么样呢,明显的,德国的工厂会胜出,道理很简单,德国工人的基本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是希腊无法比拟的,所以希腊的工厂必败。当然了,现实情况还要过分一些,德国工人的工资在欧盟还算偏低的了。在两个国家之间没有贸易壁垒的话,明显德国的工厂处于优势,德国人就可以大量的生产商品,将这些商品销售给希腊,从而源源不断的吸收资金,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局面,德国会因为贸易盈余囤积大量资金,而希腊会因为贸易逆差失去货币而带来失业问题。德国贸易囤积的货币会将长期的利率拉低,因为可供借贷的钱很多,这样德国的银行就会面对两种借贷者,欧盟其他国家跟德国国内的资本家,这两个借贷方在借钱上优势有差别的,国家借钱远比德国国内的资本家更有信用优势。这样,德国人累积的钱就通过债券的形式流动到希腊、西班牙等,这样希腊、西班牙等就欠下了外债,而这些外债的资金通过国内银行的放大之后,在政府的主导下,这些资金有两个流向,一是流向欧洲的福利系统,改善国内的福利待遇,工人即使下岗了也生活无忧;二是流向地产、新能源等泡沫(新能源是对的,但是一个对的东西出现在不对的时机,就是泡沫,比如美国的IT 泡沫),这些泡沫吹大了经济,最后这些钱再通过购买德国商品回到德国。OK,一个欧盟内部的经济自循环链条构成了,一旦一个经济自循环聊天构成了,他就会不断的自我加强,直到循环不下去为止。
    
    09年的全球流动性大释放,将这根循环链条搞得更变态了,但是10年全球开始退出流动性,欧盟的经济自循环链条本身就是一个泡沫,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维持这根链条的运转,一旦在这根链条上流动的资金被减少后,加之美元的升值为这些流动资金提供了另一个好去处---美国,这个链条就破灭了,福利泡沫、地产、新能源等泡沫都要破灭,但是福利泡沫肯定最先破灭,毕竟地产、新能源还有实际商品支撑,而福利泡沫什么实际支撑都没有!
    
    这就是欧元区经济的泡沫所在,是泡沫总是要破灭的,而这种泡沫的破灭跟美元的走强会形成一种循环,欧元越跌,美元越强,美元越强,欧元越跌。对于美国的国债泡沫,一句话总结,如果他比地球上所有的泡沫都还要小,那他就不是泡沫了

美债看来是最安全的。怪不得大量买美债。
京石

10-02-11 16:47

0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另外还有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果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