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充满了孤注一掷式的冲动[/b]
有数据和证据支持否??
0
2009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极其不冷静
那冷静的在哪?
0
原创: 风雨下黄山 只看该作者(-1) 2010-02-05 11:19】 任何时间
任何时候
都应当保持绝对的理性和冷静
2009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极其不冷静
充满了孤注一掷式的冲动
这是在太遗憾
造成今天的局面
骑虎难下
现在是重回理性和冷静的时候
对于退出政策
必须毫不犹豫的的实施
放弃一年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追求中国长期的健康发展
这才是真理
没有数据证据就不太好
0
看了很害怕
0
中行上周五公布
建议发行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6年期可换股债券
并寻求股东授权在A、H股配发共507.7亿新股,占两类股本的20%
若全部落实,以中行上周五两地收市价计,集资额最多达2700亿元。
若全部落实,如果真落实了要要别的措施,不可能单独光落实.
当你看到这则公告
你不要意外
什么时候市场没利好和利空才是意外.一则公告当然是对所有人说的. 一家国有大型银行
先后进行了两次不良资产剥离
一次外汇巨额注资
一次A+H上市融资
为何在短短的时间内
又要进行高达2700亿元的史无前例的天量融资
关键融资出来了没有,是不是2700.是今天出来还是明天出来.要是明天出来明天再考虑. 要知道中国银行的净资产才不过4900亿
仅仅这次融资就超过了所有净资产一半以上
你要是想再了解清楚的话
那就是这次融资
超过了当年汇金225亿美元的注资以及A+H股募集的资金之和
就是超过了,人民百姓也照样存钱照样取款,以前历史上的存了花旗的都没给钱,那是外国的. 中国银行再融资不奇怪
但是如此庞大的数额令人咋舌
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你的体验是令人咋舌,但百姓的你要下到街道问问人家.都吃惊的话,那君悦大酒店就关门了.
大家一定会思考
为什么是中国银行这两年疯狂放贷
为什么是中国银行如此迫切融资
而且数额是如此的天量
了解过中行历史的人都会知道
这家银行过去在历史上还是比较稳健的
这里面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不为人知的事情
法律上是证据不是靠猜测出来的,市场上也一样.时势造英雄,百年灾害不会2年内发生2次.
当我们好好研究它的招股说明书
好好研究它的报表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把问题说出来更好吧.
而这个问题就是中国银行的关键所在
因为中国银行有大量的外币资产
而这些外币资产基本上就是投资了美国的债券
而中行没有计提大量的外币投资亏损
或者是计提得很少
中国银行把大量的美元债券的亏损
都推迟到以后计提了
因为当年计提的话
中行就基本破产了
外币资产所有权是谁的呢?有什么证据呢?
大家研究中行的财务报表就知道
中行把大量的金融资产放在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和持有到期的投资科目下面
这样就不用按市场价格计算其价值
也就是不用计提其亏损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的投资这两项
占到了中国银行所有证券投资的百分之六十八
超过了折合人民币一万亿
这其中有多少是美元债券投资
多次咨询过中国银行
从来也没给过一个明确的答复
根据中国的法律
对于商业银行国内证券投资有着严格的限制
因此这一万多亿的证券投资
基本上是中行的外币资产投资了
这其中的亏损
以保守的百分之三十来计算
亏损都超过了三千亿
当然我们就这些问题以前也问过中国银行
一直没有明确的答复
所以只能模糊的猜测
所以只能模糊的猜测
由于中行仅仅是计提了交易型金融资产的亏损
而没有计提或者计提得很少可供出售和到期股权投资的亏损
甚至故意将大量的交易型金融资产放入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投资科目里面
以规避应当计提的亏损
但是这些亏损又是实际已发生
所以中国银行这两年一改过去稳健发展的形象
拼命扩张
疯狂扩张
这种扩张时触目惊心的
远远跑在其它银行前面的
因为中国银行需要大量放贷来获取收益
对冲大量的亏损
然而疯狂的扩张遇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微调
那么打着提高资本充足率旗号的融资就开始
如果仅仅是提高资本充足率
如果中国银行的报表真实的话
根本不需要2700亿的天量融资
因为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还是很高的
因为三季度末它的资本充足率是百分之十一点六三
要达到百分之十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
只需要融资三百亿即可
正如银行将大量的次级贷款放入关注类贷款一样
中国银行也正是将大量的不良债权投资放到了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
从而达到了规避计提亏损的阴谋
然而这一切亏损是已经注定了的
那么天量的融资就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天量的融资可以避免
那么中国银行的破产就是不可避免的
无数家银行都在重复中国银行的故事
重复着这样的阴谋
也许这就是中国商业银行的宿命
宿命论出来了,达尔文说过种族和数量有关系,这不是58年,这点是困难否?
哈哈,这是我的地盘,你不会再封贴吧,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