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T+0操作不过一个美丽的谎言

10-01-25 14:59 6189次浏览
jojo9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很多投资者,包括在众多股票培训课上,很多人都会描述自己T+0是如何的神奇,就是当天卖出,利用“下跌”当天再买回来!称为T+0操作,展示一下所谓操作成本已经变负数的案例,这纯粹是谎言,计算机软件的设置如果买10万股赚取的利润,当你卖掉8万股,剩下的2万股利润成本叠加递减变得极低,于是所谓的负数就出现了!

那么T+0的操作是否可以实行呢?笔者认为从盘面操作上是可行,但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确实在盘中会有高卖低买的机会,但在操作中最终结果一定是以亏损结局的!为什么会这样?笔者给你做个分析。

1:当你买入一个股票,假如价格是34,那么2-3天后涨到34.7元你决定做T+0,在34.7你是认为它还要涨的,只不过是想等它跌至34.4元买回来,以摊低成本,结果出现了,它只跌至34.61元,然后直线拉起,一般投资者是不会在34.8元再买进的,否则跌回到34元,会很受伤,于是等待变成了全面踏空!未来望着78元的该股,只能感叹我曾经拥有过这支股票!

2:确实跌至了34.4元,你如愿补回,10000股差价2000元左右,你很高兴,那么这种赚钱的快乐会藏在你心里,然后下次价格再次到达34.89元时,你又想做T+0,难道你会每次这样好运气,卖完会跌吗?一旦演绎第一种情况,这样很可能十次T+0,五次对,五次错,其实结果为0.同时还由于当天卖出后,再跌一些买入,将整体的判断趋势丢在脑后,实在是因小失大!

3:还有就是你34.4元补回,后来价格跌至32.6元,本来是盈利出局,却因为做差价而变成了亏损!

4:笔者的认识是非要做短线,也要做T+3或T+10,也许这样还有些空间,值得参与,0.1-0.2元的差价就不要来回参与了,一是错误率高,二是难以把握,三是当天回转由于T+1的规则限制,本来可以在高位如36元卖出的,却因为T+1的规则所限,34.4元上午十点半已经买进,看着价格下午从36元跌至收盘34.6元,只能当天干着急!

以上的实例表明,T+0实在是个雕虫小技,总体就是让你干丢西瓜,捡芝麻的事!它会把你的投资心理搞乱!使得你对于大趋势的把握出现迷茫,不能做到高位出局,静观其变!始终处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主观境界中!也许对于无事可做的散户有一些成功的稍许慰藉,但对于管理较大资金的资产管理者,只能凸显其投资逻辑的混乱,这样高换手率的基金绝对不是投资者选择的对象!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jjglx

10-04-10 03:14

0
T+0的前提是当日股票波动得大,
高点距离均价线过远却均价线必须走平(卖),然后接回。

低点距离均价线过远却均价线必须走平(买),然后卖出。

买卖可以参照分时MACD等(同花顺有)。

不过当日股票波动不大,那就可能要亏交易费用了。

总的来说,很难。
jojo99

10-03-15 11:27

0
短线不可上瘾 
  金学伟 

  笔者的老婆总体上来说,是个比较优秀的投资者——不听消息,不唯走势,也不唯基本面,即便是在下也只是提点参考意见,然后全凭她自己分析、观察、比较,来进行判断决策。平时她一般都不大动手,也不随便去买入某一只股票,但一旦决定后就敢于坚持,敢于满仓持有,不赌博,也不害怕,是那种比较有定性的人。因此她时常开玩笑说:我做基金管理人其实是最合适的。 

  这种风格的形成也是花了一定代价的。尤其是2000年的一件事,给她留下深刻教训。1999年10月上旬,我向她推荐了2只股票,一只是上海梅林(11.72,0.00,0.00%),一只是国脉通讯(现中卫国脉(10.97,-0.17,-1.53%))。尤其是国脉通讯,按本人分析将会在半年内产生一波大行情,其目标可达41元。这不仅是基本分析的结果,也是技术分析的结果。她先是否定了梅林,因为在她的投资理念中,要靠重组来过日子的,全都是不可靠的股票。然后在观察几天后,便在17元附近买入了国脉通讯。 

  其后一段时间,虽然大盘一直往下沉,但这个股票的走势却较为良好,并一度逆势上涨至20元。她在前一天19.58元的涨停价抛掉了,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就可以在更低的价位再买进,把投资成本降得更低一点——在投资对象选定之后,买入价位决定了投资收益。但这一成功的操作却为以后的失误埋下了伏笔。在更低价位买进后,她又做了2次短线。我提醒她不要再这样做了:“哪天真涨起来,你追也追不及。”但连续三次的成功已使她充分相信,自己对这一股票的股性已摸得很熟了。 

  好,问题来了。2000年1月27日,国脉通讯正式启动,当天就涨了一个涨停板,收盘价从上一天的16.88涨到18.57元。我在办公室里,一看这个价位就知道,她肯定又抛了。因为股票投资最难就是短线和中线的兼顾,一般短线做得好的人,中线总有点欠缺;中线做得好的人,短线并不怎么样。即使同一个人,短、中、长线都能做好也不行。因为能做得好,不等于能同时兼顾。通常情况是,你在某一段时间里比较注重短线,那你一定会忽略中线;反过来,在一段时间里注重了中线,那一定会疏漏短线。一心无法二用,顾此难免失彼。更何况短线思维和中线思维本就需要有所不同。由于她在这个股票上已2次短线得手,所以第3次肯定难免。 

  晚上回家一问,还真的在涨停价抛掉了,而且喜滋滋的,仿佛又打了一个胜战。以后的情况是,国脉通讯一口气冲到33元,经回档整理后,又涨到40元,和我原来跟她讲的基本相同。不过这也好,因为这样一来,她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对特别看好的股票,一定要牢牢地抱住,宁可失去几次短线机会,也不可轻易将筹码丢失,即使迫于回调压力,做了一次“空”,也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 

  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投资风格,从此她选定一只股票后就逐步买入,直到满仓,然后就全心全意地捂着,中间只拿出极少量的筹码做一些“T+0”,有了赚头就及时补回,真的没赚头了,也会做更高价位将它补回来。虽然中间常常会损失掉一些大的回档机会,但投资业绩反而有了大幅提高。 

  上述这种事例在投资者中间其实数不胜数。经常的情况是:在某一只股票上来回做短线,开头几次都很成功,但最后一次却吃了大亏——不是失掉了筹码,就是把前几次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统统赔了进去。或者是在大盘震荡整理之时,在不同的股票上换来换去做短线,高抛低吸,以至于当大盘突破盘局后依然沉溺其间,失掉更大的盈利机会或避免大套牢的机会。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总结了一些关于做短线的基本原则。 

  首先,短线不可过三。中国老祖宗的智慧真是非常了得,早在几千年前,就为我们总结了“事不过三”的定律。这一定律在股票市场中的作用可说比比皆是。比如“股价三跳空,气数已尽”,不管上涨还是下跌,只要看到第三个跳空缺口产生,你就可以料定,原有的趋势要告一段落了。依据这样的方法,成功率可达90%左右。 

  还有在炒新股上面,如果前3次均为高开高走,炒作成功,第四次十有八九会是高开低走。反之,在经过连续3次的新股一炒就套的失败后,第四次就会盈利。 

  更奇妙的是,不管什么概念、潮流,总是兴不过三年:第一年揭竿而起,第二年如火如荼,第三年打扫战场,收拾残局。 

  在某一只股票上做短线也是这样。如果你已有两三次的成功,那么你最好忍住第三、四次继续短线的冲动。道理很简单,如果一只股票始终能给你提供短线就会,那么它一定不是好股票,浮动筹码不计其数,充斥其间的都是短线投机者。这样的股票,做对了,赚点小毛利,做错了,反倒吃大亏。而假如这是一只好股票,那么反反复复做短线,最终一定会失去大盈利的机会,因为真正的好股票不会给我们留有太多的短线机会。 

  因此,如果你看好了一只股票,只是觉得它真正大涨的时机还没成熟,趁此机会做点短线玩玩,那么,短线不过三就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其次是三输即止。对一些基本上以短线为主的投资者来说,三输即止是一个重要原则。因为做短线的最高境界是“无思”,不对市场做过多的评判,只根据某一种信号:或是技术信号,或是某一种消息。如果你次次都能得手,那你就一直做下去,不要理睬别人的看法;如果连续3次中有2次亏钱了,就要总结市场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是不是该对自己的操作方法做一些调整?如果连做3笔都是亏,那么,一定是市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通常是一轮较大的调整即将开始的前兆。有钱不买当头跌,在这种情况下,离场休息是唯一可取的策略。 

  其三是不在临界点上做短线。还有一类投资者会在短线与中线之间跳来跳去,当大盘没有大行情时就做做短线,一旦有了大行情就改为中线。这样的短线操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避开临界点,当大盘面临方向性选择的关头时必须放弃短线操作。如果是向上变盘的临界点,就持筹观望一下;如果是向下变盘的可能性居大,就歇一下手。短线,不可上瘾!
坚决避险

10-01-26 19:55

0
t+0嘛
不是每个人可以这么说的
是专利品
qiushenghua

10-01-26 19:40

0
T+0是纯技术活,要看盘,要看技术图,几个图结合,还要果断。能做好很赚,做不好另当别论!
happy001

10-01-25 17:52

0
在支撑或比较好的反弹点位买入手里有个股(买入量占拥有的三分之一),反弹冲高后减掉所买的。即使一去不返也不追高。
我是这么做T+0的,成功率在7成吧,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ddzp

10-01-25 17:03

0
T+0操作不过一个美丽的谎言
雷老虎

10-01-25 16:39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三月新绿

10-01-25 16:35

0
同感~
没那眼疾手快的本领,还是老实点算了~~
金鲤鱼

10-01-25 16:31

0
说的好。
鑫鑫

10-01-25 15:56

0
你不能并不表示别人不能。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