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新人特点

10-01-21 08:41 7747次浏览
欠谦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新鲜人的特点。
打开淘股吧APP
21
评论(19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念念观音

11-01-05 15:45

0
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应注意交易成本 2010-12-29  深交所
  股票市场中有很多投资者惯于不断查看股票价格的变化,并且频繁地进行买卖交易,有的投资者甚至一年内交易多达上百次,近乎每个交易日都要进行交易,许多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因盲目下单造成损失。那么,频繁交易会给投资者的收益率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投资者为何会频繁交易?

一、“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
  造成投资者频繁交易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投资者总是认为自己对股票的分析或预测能力强于其他投资者,因而不断频繁地进行交易。过往一两次成功的投资经历会导致投资者错误地估计其投资能力,对投资收益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事实上,这种过度自信的现象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心理学家还进行过众多有趣的实验来验证不同类型的群体均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比如70%的驾驶员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位于全部驾驶者的前30%之列等等。

二、情绪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短期波动的影响
  造成投资者频繁交易的另一个原因是投资者的情绪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短期波动的影响。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不断下跌时卖出,市场不断上涨时买入,很多实证研究都说明市场中其他投资者的买入和卖出行为会对投资者的情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投资者跟随着进行相类似的交易,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或“羊群效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普通投资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电脑屏幕看到股票的价格波动,也使得投资者下单交易变得更加方便,这样股票的短期波动很容易造成屏幕前的投资者情绪产生波动而进行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是否注意到交易成本?

一、频繁交易需要承担极高的交易成本
  频繁交易的投资者往往忽视交易成本的影响,认为每次交易的交易成本非常小,对投资业绩的影响很小。但美国金融学家Odean认为,造成频繁交易投资者收益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便来自于交易成本。我们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做个简单的说明,假设某投资者的年资金周转率为30倍,即其交易金额为其资金量的30倍,如果以交易金额的千分之三来计算所有费用,该投资者全年的交易费用就达到资产规模的9%。也就是说,投资者要取得9%以上的年收益率才不至于出现亏损,这一数值已与股票市场历史年平均收益率相接近,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积少成多的交易成本是导致频繁交易投资者财富受损的头号杀手。

二、“处置效应”消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投资者往往在持有股票出现较小盈利时便早早卖出股票,而一旦持有股票出现亏损便倾向于一直持有,博取反弹。这种现象被称作“处置效应”,普遍存在于普通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中。而对于频繁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如果假设其每次交易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各占50%,但是正确时获取的收益十分有限,而一旦亏损则财富受损的幅度较大,几番下来频繁交易必然会不断消耗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在牛市中投资者往往无法战胜市场,而在熊市中跌幅却总是大于市场下跌幅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克服频繁交易的惯呢?

一、避免随意地进行交易
  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前,要首先对上市公司的质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尽量投资于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和公司,慎重分析准备进行的股票交易可能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并制定一定的投资计划。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其经典著作《战胜华尔街》中提到了一种“每笔交易前沉思两分钟”的方法,提醒投资者应在每笔交易前用两分钟来列举进行这笔交易的理由,而不是贸然下单,这样做可以减少很多盲目的交易,克服随意进行交易的冲动。

二、制定长期投资计划
  股神巴菲特先生一直是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倡导者,当然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不论发生什么变化一直持有股票不变。而是要求投资者不断对其持有的股票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当股票价值低于市值时买入,而在股票价值高于市值时卖出。一旦投资者对其持有的股票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则会保证情绪不会总是受到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因而避免情绪波动所带来的频繁交易。
lakeheart

11-01-05 12:48

0
好贴,收藏之
梦想永无止境

11-01-05 11:24

0
不错啊,先顶再看
画眉

11-01-05 11:20

0
这几个特点基金经理都有
念念观音

11-01-05 11:15

0
练成一种交易模式需要多长时间 砸锅卖铁炒股 2009-11-16 22:21  
  我在论坛上公开t+0操作实盘以来2个月没什么成绩,一些人开始质疑。我觉得一种交易模式成熟需要个过程:1、开使往往是看到别人用某种方法赚钱或者是自己有个对一种方法的猜想,于是开始找这种炒股思路的相关资料,最好能找到用该思路做的买卖记录或者找到用这种思路的人写的相关经验文章。2、用历史数据验证该方法。简单的思路可以编成指标来用历史数据验证,并找其注意事项和使用规律。3、实战练。先小仓位尝试探索,在逐步重仓。4、总结失败和成功规律,分析该方法是否可行。5、逐步磨练技术和遵守纪律。认为可行的方法就通过一定时间和操作次数逐步的把技术磨练稳定、提高,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养成良好的心态和严格遵守纪律的好惯。懂技术容易、守纪律困难,有时候克服一个不好的操作惯需要几十次交易。战胜贪婪、恐惧,避免情绪化操作是很难的。我认为对于短线客来说,要想练熟一种交易模式最少需要100次以上交易、1年以上时间,当然了新手或者功力差的人需要的时间更长,而经验丰富、功力深厚的人需要的时间就短些。我炒股9年了,天天看盘也有4年了,最近几年每天研究股票的时间都大于10小时,人笨些啊。我觉得中线结合t+0这种模式我需要半年以上时间才能将其练成一种成熟的交易模式。 

隐形的翅膀 2009-11-16 22:31  2-3年
的老虎 2009-11-16 22:57 

  支持你,我也在尝试T+0降成本,感觉心态不象以前被套那么糟了。通过T+0不断把成本降下来,虽说也有失败的,但咬定青山不放松,在一只股上面买卖100多次,成本降低0.6元。提前解套获利,比以前套着不动强多了。主力可以自救,我们也可以积极的进行自救。你的总结对我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继续努力!

砸锅卖铁炒股 2009-11-18 21:41
  无他,唯手熟尔。  
  看图过万张,下单如有神。
快乐女孩 2009-11-20 15:05

  我觉得练成一种能赚钱的交易模式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
念念观音

11-01-05 11:04

0
股市之路越走越寂寞 砸锅卖铁炒股 2009-11-21 21:32  
  做股票越成熟,越可交谈的股友越少,因为同样理念同样思路的人太少了。还有些问题看透彻之后就不感兴趣在去谈了。对别人的暴利、别人的思路也不感兴趣了。我7年来qq上300多个股友也慢慢的都不说话了,现在经常谈股票的才2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找不到交流的股民了。因为不是同一种思路不做一样的票没什么好谈的。炒股炒到最后,你可能不孤单,身边和网上的股友大把大把,但会寂寞,晚上自己寂寞的复盘,和市场默默交流。
念念观音

11-01-05 10:59

0
注意你能适应的股票节奏 砸锅卖铁炒股 2010-01-25 17:16   
  1、权证
  2、小盘股和游资、私募风格的题材股
  3、中盘股
  4、大盘股
  以上4类票节奏由快到慢,节奏快的票类赚钱也快,赔钱也快。我天性不喜欢运动和体育,对开车很不感冒。我做股票不喜欢小盘股、题材股、私募风格的票,跟不上他们的节奏,这样的票规律性差经常连涨连跌。我喜欢中盘股、绩优股、基金风格的票,这样的票规律性强,涨也是震荡的涨,跌也是震荡的跌。因为这样所以在530的时候很多人陪30% ,我反而赚10% 。在08年大盘跌那么多,我做中盘股超跌反弹赚20% 。做多快节奏的票,因人而异,不要光想什么样的票好而要多想自己能做好什么样的票,适合做什么样的票。跑车虽好,但也得能开好才行,牛车虽慢,但也强过原地踏步。 
  另期货就不是人做的,是天才和傻子在玩的。
念念观音

11-01-05 10:56

0
今年对炒股的亲戚朋友说的最多的就是“不熟悉” 砸锅卖铁炒股 2009-11-22 20:18   
  今年对炒股的亲戚朋友说的最多的就是“不熟悉”
  今年行情好一些亲戚朋友和股友常会问我一些个股如何,我皆答之不熟悉,不做评价。相信大家也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对于这个问题我说说我的看法。
  1、首先我不是股神,仅凭看k线几分钟是无法对一个股票说的很正确的。1600多只股票大部分都是平常看不到、没做过的,谁对生票判断的准确率也远低于熟悉的票。中国股市这么乱,亏损股、垃圾股有时候会爆发的比绩优股还厉害,谁知道哪个股会冒出个题材啥的乱涨一气。牛市意外的情况太多了。
  2、减少些是非和口舌。谁说股票也会经常出错,有些人对你说错一只票常会印象很深,加以口舌的。没有很多把握千万少对不懂股票的人说哪个股如何如何。
  3、不要被那些不懂股票的人左右你。一些人常会从电视上或者别人嘴里偶然听到一只票就会来问你如何如何,前几天我盟兄弟就问一年翻了9倍的0519如何。没精力也没能力去分析判断别人问的这些杂七乱八的票。想炒股就按我定的买卖方案来,而不是被那些不懂股票的人左右。
欠谦

10-12-30 16:53

0
警告自己,不要找死!!!不要碰期货!!!
欠谦

10-12-30 16:52

0
mrys 2010-12-14 08:52
  好贴  
  股票---会亏得很惨,长期后,大多还是能活下来
  期货---那绝对是阵亡,翻身机会太小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