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好文
0
让臧勤最得意的,是他和乘客之间“良好的互动”。“乘我车的客人,多数都和我聊得很愉快,往往奇怪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很珍惜与乘客之间20分钟的缘分”。17年“的哥生涯”,臧勤还发展了一批“回头客”,长期客户中不乏外籍人士,他们常常包租,给臧勤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0
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课 刘润 2006-03-15 01:14
我要从徐家汇赶去机场,于是匆匆结束了一个会议,在美罗大厦前搜索出租车。一辆大众发现了我,非常专业的、径直的停在我的面前。这一停,于是有了后面的这个让我深感震撼的故事,象上了一堂生动的MBA案例课。为了忠实于这名出租车司机的原意,我凭记忆尽量重复他原来的话。
“去哪里……好的,机场。我在徐家汇就喜欢做美罗大厦的生意。这里我只做两个地方。美罗大厦,均瑶大厦。你知道吗?接到你之前,我在美罗大厦门口兜了两圈,终于被我看到你了!从写字楼里出来的,肯定去的不近~~~”
“哦?你很有方法嘛!”我附和了一下。
“做出租车司机,也要用科学的方法。”他说。我一愣,顿时很有些兴趣“什么科学的方法?”
“要懂得统计。我做过精确的计算。我说给你听啊。我每天开17个小时的车,每小时成本34.5元……”
“怎么算出来的?”我追问。
“你算啊,我每天要交380元,油费大概210元左右。一天17小时,平均每小时固定成本22元,交给公司,平均每小时12.5元油费。这是不是就是34.5元?”,我有些惊讶。我打了10年的车,第一次听到有出租车司机这么计算成本。以前的司机都和我说,每公里成本0.3元,另外每天交多少钱之类的。
“成本是不能按公里算的,只能按时间算。你看,计价器有一个“检查”功能。你可以看到一天的详细记录。我做过数据分析,每次载客之间的空驶时间平均为7分钟。如果上来一个起步价,10元,大概要开10分钟。也就是每一个10元的客人要花17分钟的成本,就是9.8元。不赚钱啊!如果说做浦东、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吃饭,做10元的客人连吃菜都算不上,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强!这位师傅听上去真不象出租车司机,到象是一位成本核算师。“那你怎么办呢?”我更感兴趣了,继续问。看来去机场的路上还能学到新东西。
“千万不能被客户拉了满街跑。而是通过选择停车的地点,时间,和客户,主动地决定你要去的地方。”我非常惊讶,这听上去很有意思。“有人说做出租车司机是靠运气吃饭的职业。我以为不是。你要站在客户的位置上,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这句话听上去很专业,有点象很多商业管理培训老师说的“put yourself into others' shoes.”
“给你举个例子,医院门口,一个拿着药的,一个拿着脸盆的,你带哪一个。”我想了想,说不知道。
“你要带那个拿脸盆的。一般人小病小痛的到医院看一看,拿点药,不一定会去很远的医院。拿着脸盆打车的,那是出院的。住院哪有不死人的?今天二楼的谁死了,明天三楼又死了一个。从医院出来的人通常会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健康才最重要。那天这个说:走,去青浦。眼睛都不眨一下。你说他会打车到人民广场,再去做青浦线吗?绝对不会!”
我不由得开始佩服。
“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天人民广场,三个人在前面招手。一个年轻女子,拿着小包,刚买完东西。还有一对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个是个里面穿绒衬衫的,外面羽绒服的男子,拿着笔记本包。我看一个人只要3秒钟。我毫不犹豫地停在这个男子面前。这个男的上车后说:延安高架、南北高架~~~还没说后面就忍不住问,为什么你毫不犹豫地开到我面前?前面还有两个人,他们要是想上车,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抢。我回答说,中午的时候,还有十几分钟就1点了。那个女孩子是中午溜出来买东西的,估计公司很近;那对男女是游客,没拿什么东西,不会去很远;你是出去办事的,拿着笔记本包,一看就是公务。而且这个时候出去,估计应该不会近。那个男的就说,你说对了,去宝山。”
“那些在超市门口,地铁口打车,穿着睡衣的人可能去很远吗?可能去机场吗?机场也不会让她进啊。”
有道理!我越听越有意思。
“很多司机都抱怨,生意不好做啊,油价又涨了啊,都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我说,你永远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你永远不能提高。从自己身上找找看,问题出在哪里。”这话听起来好熟,好像是“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你自己”,或者Steven Corvey的“影响圈和关注圈”的翻版。“有一次,在南丹路一个人拦车,去田林。后来又有一次,一个人在南丹路拦车,还是去田林。我就问了,怎么你们从南丹路出来的人,很多都是去田林呢?人家说,在南丹路有一个公共汽车总站,我们都是坐公共汽车从浦东到这里,然后搭车去田林的。我恍然大悟。比如你看我们开过的这条路,没有写字楼,没有酒店,什么都没有,只有公共汽车站,站在这里拦车的多半都是刚下公共汽车的,再选择一条最短路经打车。在这里拦车的客户通常不会高于15元。”
“所以我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听十几个总裁讲过这句话,第一次听出租车司机这么说。
“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来做生意。天天等在地铁站口排队,怎么能赚到钱?每个月就赚500块钱怎么养活老婆孩子?这就是在谋杀啊!慢性谋杀你的全家。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学知识可以把一个人变成聪明的人,一个聪明的人学知识可以变成很聪明的人。一个很聪明的人学知识,可以变成天才。”
“有一次一个人打车去火车站,问怎么走。他说这么这么走。我说慢,上高架,再这么这么走。他说,这就绕远了。我说,没关系,你经常走你有经验,你那么走50块,你按我的走法,等里程表50块了,我就翻表。你只给50快就好了,多的算我的。按你说的那么走要50分钟,我带你这么走只要25分钟。最后,按我的路走,多走了4公里,快了25分钟,我只收了50块。乘客很高兴,省了10元钱左右。这4公里对我来说就是1块多钱的油钱。我相当于用1元多钱买了25分钟。我刚才说了,我一小时的成本34.5块,我多合算啊!”
“在大众公司,一般一个司机3、4千,拿回家。做的好的大概5千左右。顶级的司机大概每月能有7000。全大众2万个司机,大概只有2-3个司机,万里挑一,每月能拿到8000以上。我就是这2-3个人中间的一个。而且很稳定,基本不会大的波动。”
太强了!到此为止,我越来越佩服这个出租车司机。
“我常常说我是一个快乐的车夫。有人说,你是因为赚的钱多,所以当然快乐。我对他们说,你们正好错了。是因为我有快乐、积极的心态,所以赚的钱多。”
说的多好啊!
“要懂得体味工作带给你的美。堵在人民广场的时候,很多司机抱怨,又堵车了!真是倒霉。千万不要这样,用心体会一下这个城市的美,外面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经过,非常现代的高楼大厦,虽然买不起,但是却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享受。开车去机场,看着两边的绿色,冬天是白色的,多美啊。再看看里程表,100多了,就更美了!每一样工作都有她美丽的地方,我们要懂得从工作中体会这种美丽。”
“我10年前是强生公司的总教练。8年前在公司作过三个不同部门的部门经理。后来我不干了,一个月就3、5千块,没意思。就主动来做司机。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车夫。哈哈哈哈。”
到了机场,我给他留了一张名片,说:“你有没有兴趣这个星期五,到我办公室,给微软的员工讲一讲你怎么开出租车的?你就当打着表,60公里一小时,你讲多久,我就付你多少钱。给我电话。”
我迫不及待的在飞机上记录下他这堂生动的MBA课。
============================
[注一] 关于真实性。事情绝对是真实的,并且我尽最大努力忠实于这名司机的原意,包括数字、选词、语气、构句等。除了我记忆力所限不能100%精确外,基本重现了当时的场景。我没有“润色”,因为我以为他的感染力比我要大。
[注二] 关于星期五。我发出了诚挚的私人邀请,希望他能来给我们做一场演讲。但这要尊重司机本人的意愿,如果他并不愿意、或者不感觉合适而未能成行,只能表示遗憾了。希望文章能够弥补希望参加的人的一些遗憾,也不枉我写了这么长。
0
大话职业股民 东方财富 2011-02-24 11:58
近期TGB关于职业股民的讨论挺多,俺作为其中一员,也来凑凑热闹,题目就叫大话职业股民。
所谓职业,就是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股民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为:主要从股票市场赚取生活费用的工作。
感觉有些朋友比较搞笑,也就读了些相关的书籍和理论,也就研究出所谓的绝世武功,也就做了2-3年股票,就轻率进入职业股民行列,理想还挺远大滴。
进入股民及职业股民行列其实并没有门坎,容易进入的行业,生存往往都不会太容易,甚至相当残酷,不然哪会有1赚2平7亏损的道理?
当然能经过10年考验生存下来的职业股民,赚钱自然也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了。一个回车键,也许不用太长的时间,就能赚到有些人一年,甚至多年辛辛苦苦所能赚到的收入。
做股民容易,但要做好的职业股民,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如何度过漫长的10年就很成问题。10年,如果不能从股市赚到让你比较舒心过日子的人民币,没有了生活来源,你还能坚持下去?所以说,时间才是股民的最好老师,才是衡量你是否能成为职业股民的唯一标准。
所以说,那些年轻,容易冲动的股民们,是不是加入职业股民行列,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个人能有几个10年?这宝贵的10年如果浪费在股市,而没有什么收获,也许会让你后悔一辈子。
A股股民据说有7000万,但真正能成为合格的职业股民,又有多少?也不知道有没有7万?即使有,也就是千分之一的概率。
当今社会360行,好象不包括职业股民这一行吧?虽然没有门坎,但依然难成行
作为职业股民,俺一直怀着颗感恩滴心,哈哈
中国有多少成功的职业股民?能难给出准确的数字,加上A股也仅仅只有20年的历史,现在说成功也为时尚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能成为合格的职业股民还只是极少数。
什么才叫合格的职业股民?并不是说你这2-3年资金增长好几倍,你就是合格的了。既然已经成为职业股民,就意味着股票将伴随你未来的漫漫人生。你可以预见的未来生活费用,都得来源于资本市场。也就是说,你没经历过2次以上牛熊交替的考验,很难说你已经合格。当然,一旦你能拿到合格的职业证书,你也就不会再选择别的行业。
不少90年代扬名A股的枭雄,也就10多年的时间,就一个一个的黯然消失,这能叫成功?真职业化了,追求的就不再是暴利,而是持续性。
• 东方财富 2011-02-27 22:35
接触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股民,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严格意义的职业股民。他们的成功,其实并是得益于什么绝世武功(就是所谓的技术),也并一定不精通什么股市理论。相同的共同点就是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敏感的经济金融嗅觉。
• 东方财富 2011-02-28 11:47
从人生阅历这一角度出发,不建议30岁前就进入职业化。或者可以这样说,30以前就在股市获得较好收益,往往并一定是好事。
多数股民希望1 周、1个月能赚个30%、50%的,周周月月如此,最好一年能好几倍;而多数职业股民也就希望1年来个20%,30%的,持续多年如此。
进入职业化,意味着已经将此上升到事业这一高度,单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多少股民能做到一天5小时甚至10个小时一动不动的看K线,阅读研究报告?并能将此视为一种享受?
成功的职业股民,进一步说是成功的投资人士,应该是不会再选择其它行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职业股民这职业太低碳环保了。
• 东方财富 2011-03-02 23:13
发现多数成功的投资者(包括职业股民),往往在35-40岁最容易出成绩。究其原因,日趋成熟完善人生阅历在这一时间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0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古译】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今译】短线劳顿,夹缝之中博取蝇头小利,即便百发百中,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看大势,赚大钱,顺天应人,助澜推波,事半功倍譬如四两千金之举,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古译】无懈可击,是因为我方防守得宜;战胜敌人,是因为我方在正确的时机进攻。之所以防守,是因为军力不足;之所以进攻,是因为军力有余。善于防守者,能巧妙利用各种地形以为坚固防守,且隐蔽军队活动,令敌方莫测虚实;善于进攻者,神出鬼没,行动迅速,令敌方猝不及防,所以能保全自己而战胜敌人。
【今译】不会赔钱,是因为不轻举妄动;盈利,是因为在正确的时机出击。空仓观望是因为时机不到,全仓出击是因为机不可失。善于空仓的交易者,就象躲进地窖,无论市场上发生怎样的事件都不能伤害到他;善于把握机会的交易者,关键时刻就象神兵天降,所以能只赚不赔。
0
socong7 2011-02-27 10:04
技术是可以学的、买卖点的把握是可以练的,
而情绪的控制、节奏的掌控、仓位控制,
这是没人能教你的,也是你能否成为高级交易员、能否不亏钱的关键。
0
利物莫所说:“一个人可能看得很清楚,但却在市场按照他认为一定会走的方向运行时,变得怀疑和不耐烦起来。其实他们根本不属于傻瓜类的人,却统一都会赔钱,市场并没有打败他们,是他们被自己打败了,因为他们虽然有头脑,却无法坚持不动”。过早兑现利润,危害就如过晚止损一样,同样会导致交易者远离成功。一般来说,做对了就应该坚持持有获利仓位不动摇,克服害怕失去既有获利的担忧,推迟兑现利润的冲动,直到市场发出危险的信号为止。
0
如何证明自己在市场里的获利不是随机的?
要进阶为高级交易者,必须弄清自己的盈利是否具备一致性。或者说,你的盈利模式能否在未来交易中,不断重复、不断累积?
当你的资金曲线充满了大起大落的脉冲,证明你的交易系统仍不完备成熟。理想的曲线是,稳健的、以并不陡峭的斜率向上,间中或有些温和的回档和修正。在我看来,长期(5年以上)资金曲线的形态,是鉴别你的盈利是否具备一致性的最直观、最科学的度量。
0
买股之前你会问自己这6个问题吗? socong7 2011-02-11 23:16
买股之前你会沉思三分钟思考下列问题吗?
1、这笔交易我非做不可吗?什么都不做是不是更好?
2、我对将买的股票有起码的了解吗?它的估值是否已经太高?
3、我在自选股里跟踪过它吗?我熟悉它的技术走势吗?
4、现在买这只股是否安全?对这笔交易我有必胜的把握吗?
5、好的交易要求当天就必须盈利,我能做到吗?
6、这笔交易的性质是短线还是中线?成交后如果走势和预期相反如何应对?
0
居然读了1100份半年报 employment 2011-01-17 21:50
没包括后面的会计报表,只读到重大事件那一项。准确说,到刚才读完的那份,是1162份,
结论:跌的远远不够。路漫漫继续下行吧。
目前这市场上所有人,包括国外回来的精英,全都没经历过一个股票由稀罕物件儿变为普通如大白菜,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相信这场巨变带来的震撼和转折,会让所有人感觉到不适应。
既不能照搬西方,也无法再模仿从前。一切面貌都是全新的,今年过完,近三年新上市企业会占到多一半的样子。都是些二线企业,而所有企业赢利都是可随意调节的。
大资金只能随波逐流,想不出来如何避免。小资金可以等待大资金创造的吃饭行情;等待基金抱团取暖时,钻到他们的持仓里博点收益;还可以追涨追排行榜。
奖励自己一个大苹果吃!庆祝1162!
争取春节前完成1442,当初半年报时还只是1853,这次年报,估计总数要2100左右了。
本帖关键词:无聊,有病,吃饱撑的,不干正事 :)
• employment 2011-01-17 21:54
两市第一份2010年报闪亮登场了:陕 国 投
等再把年报全读一遍,估计要到8月份了。那时候半年报又来了。再读完就到下一个春节了.......
原来生命还可以如此计量 :)
• employment 2011-01-17 22:11
呵呵,这是笨办法,短期很难见效果,更糟的是太伤眼睛。如果我不是无聊到极点了,也不会去做这种事的,哈。
最直接的印象:电子行业真风光。最倒霉的行业,化工,两头受挤压。最萎靡的,化肥,都要到破产边缘
有些企业是真好,不过我开始这项工作太晚了,等我读半年报发现它好,再回头看股价时,已经高高在上了。
大多数企业,真烂,奇怪它们在这个市场上混了一年又一年,怎么还有脸活着。
龙头,各行业只有1到2个,剩下的,大多数苟延残喘,指望从它们身上靠投资靠业绩赚钱,不如去投机。
地产,其实并不好。虽然房子一直高价并且好象一直在上涨。但是有价无量,很多企业收入不高,房子销售数量不多。让我想到股票的到顶滞涨,或者无量冲高那个阶段。今后两年我都不会再投资房地产企业。没一点前景。
新兴产业,鱼目混珠。凑热闹的多,有业绩的少。
对了,说到行业兴盛,最盛的还得说多晶硅,好象一夜之间,真是那个形容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怎么突然就那么有销量了,产品再多也不愁卖。
• employment 2011-01-17 22:19
无聊的。才不是牛人呢,你见过这么傻的牛人?呵呵。不过心里还是很忿忿不平的,尤其看到论坛上有人抱怨没赚到钱的时候,心里总是忍不住想:我这付出这么多辛苦的人都还没赚到钱呢,轮得到你们抱怨吗?呵呵。
• employment 2011-01-17 22:24
交易所啊。我都是从交易所一份一份下载到我的硬盘里。然后每天读几份,每天读几份。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数量就多了
• employment 2011-01-17 22:49
唉!一把鼻涕一把泪,1份很容易,10份也简单,100份都不难,但要想积累够1000这个数字。而且我不是光读,我这人记性不好,读完我还把摘要和关键的几个财务数据给COPY下来。都把EXCEL表格给累得变慢了,打开汇总文件要好半天........真的很辛苦啊,下辈子绝不这样做了 :(
stevekim 2011-01-17 22:31
原来还有同道中人啊。。。我也是有时间就搞个表表读读、看看
• employment 2011-01-17 23:23
是的,普遍造假+超速扩容。整体大熊市几乎是必然的
D4EMONHUNTER 2011-01-17 23:00
短线几个点的赚头瞧不上,也没那盯盘追板的兴趣。
读财报算账,找低估,潜伏,赚足出。
• employment 2011-01-17 23:41
握手,咱俩思路差不多。正如你所说,真正值得投资的企业,也就那么几十只
看到有这么多人爱好跟我差不多,真是高兴 :)
过完一天~~~~~~~~~~
• employment 2011-01-18 00:27
最简捷的办法,确实是按F10,先进入行业分类,然后按F10,看企业经营那段,内容不长,也简单。顺序看,我估计2小时左右能看大概,40或50份吧。基本印象,还有行业概貌,也就有了
• employment 2011-01-18 00:40
现在2000家企业,上市公司达到3000家这个数字,我看也是指日可待。
我就指望着多用点功,指望着能比你们对这些企业更熟悉,好把你们的钱都赚到我口袋里来呢,呵呵。
不聊啦,该觉觉了。
养养 2011-01-18 00:48
96-98年所有的招股书----年报半年报全自己读摘过的人路过
• employment 2011-01-18 08:42
敬仰,这得尊称老师、前辈吧
养养 2011-01-18 01:14
补充一下,从来不懂会计原则,只懂得横向与纵向比较,只懂得看3年应收数量,只懂得存量现金
现在最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行业这个市场都有了,很多动互相为上下家,谁说谎都很容易破开。
• employment 2011-01-18 08:46
这段话厉害。谢谢分享自己的心得。学了
• employment 2011-01-18 22:39
谢谢各位同学,别顶这个帖啦。发帖的时候是忍不住想感慨(更准确的形容词应该是炫耀吧,嘿嘿),今天突然没那个兴致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我才看了这么一点点,向养养前辈学,连续看它几年再来吹牛,哈哈。
记录我的二月 employment 2011-02-22 16:22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半年报已经到了1625,再有228就大功告成
年报一份没落下,披露的106份全看了,而且全都摘抄记录了
新股也一个没落。且现在还开始关注中签率,颇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