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兄弟们先出来,应该有低点,等低位再买回。让股数增多。
0
求索不倦兄好,839基本面根本好转今年是关键。
小巴同学好,耐心最重要。
就不一一回复了。
买入580027的朋友都是有福人。
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一、预计的本期业绩情况
1、业绩预告期间: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2、业绩预告情况: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09年度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60%以上。
3、业绩预告是否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否
二、上年同期业绩
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16,517.48元
2、每股收益:0.016元/股
三、业绩变动主要原因
1、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综合经营实力不断加强,销售
及盈利持续增加。
2、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
四、其它相关说明
具体数据将在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中予以披露,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
险。
特此公告。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0
世界杯概念
2010年的世界杯 赛程如下
赛程 时间(当地时间) 承办球场
揭幕战 2010年6月11日 16:00 足球城球场
小组赛 2010年6月11日-6月25日 -
1/8决赛2010年6月26日-6月29日 -
1/4决赛 2010年7月2日-7月3日 -
半决赛(I) 2010年7月6日 20:30 绿点球场
半决赛(II) 2010年7月7日 20:30 德班大球场
三、四名决赛 2010年7月10日 20:30 纳尔逊-曼德拉海湾球场
决赛 2010年7月11日 20:30 足球城大球场
0
支持楼主,我10000股陪你!
0
可为什么近期盘中权证的涨幅都比正股小呢?
随着正股股价的上扬,有没有可能权证出现负溢价呢?权证的收益真的一定能胜过正股吗?
其实我也是非常看好580027的,一个帐号8成仓位全仓持有580027.
0
等离子咸鱼翻身:三大产业群格局正在形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2日 02:48 21世纪经济报道
短暂调整后,随着松下、长虹等等离子巨头在3D、全高清、超薄等新技术上的突破,2010年开始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给等离子面板巨头创造了扩张的机会
本报记者 郎 朗 绵阳报道
经过近三年建设,1月21日由长虹集团投建的国内首条42英寸以上新型平板显示面板生产线——虹欧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正式宣布全面量产,这意味着长虹等离子的产能从原来的108万片提高到216万片进入全面量产阶段。
然而长虹并没有停止在等离子面板领域扩张的步伐,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当天宣布,虹欧还将在一期工程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扩能增量工程,其等离子面板产能将提高到300万片,这意味着长虹将成为全球前三的等离子面板制造商。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等离子面板的产能和整机生产效率,长虹还将在虹欧等离子面板工厂中建设长虹电视整机生产线,来达到无缝链接到一体化制造。
在2010年进行扩产的显然不只长虹,2010年1月松下尼崎第三工厂也正式量产,加上此前的第一、第二工厂松下等离子面板的年产能已经提升到1200万片。
由于成本快速下降,2009年全球大尺寸平板电视的竞争中,液晶电视明显占据上风,先锋、日立等等离子面板巨头先后退出,等离子阵营陷入了被动。然而短暂调整后,随着松下、长虹等等离子巨头在3D、全高清、超薄等新技术上的突破,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明显复苏,而2010年液晶面板开始供不应求,给等离子面板巨头创造了扩张的机会。
等离子扩能潮
对于长虹来说,掌握八面取等离子面板技术显然只是第一步,对于彩电年产能超过1000万台,正在快速从CRT电视向平板电视升级的长虹来说,216万片的等离子面板产能显然是不够的。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表示,“全球等离子面板的竞争已经进入寡头阶段,松下、三星、LG电子等拥有500万片以上的年产能,要想真正掌握等离子面板的成本优势,虹欧的等离子项目还需要继续扩能。
松下电器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今年1月将投产,到2012年仅仅第三工厂的产能将提高到1000万片以上,领军企业的扩产显示出对等离子产业的信心,而作为国内等离子面板的领军企业,长虹显然也希望借助行业回暖取得突破。
即便是曾将等离子电视弱化的三星、LG也开始重新发布等离子电视新品,三星电子中国总部彩电产品营销部长李明旭表示,“等离子电视作为平板电视的重要分支,三星在这块将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投入,包括研发和销售。”
等离子面板巨头的扩产显然与行业环境的变化有关,从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开始了明显的复苏态势,Display 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等离子电视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2%,而中国市场复合增长率更达到23%,到2011年全球等离子电视销量有望达到2620万台,而中国市场则突破370万台。
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的统计资料也显示,日本等离子产量同比增长28.5%,而在美国市场等离子电视依然是42英寸以上电视的首选,而松下等离子电视预计2010年增长将达到10%。
从2009年元旦和1月底销售情况来看,等离子电视的销售正进入增长通道,在2010年元旦三天假期中,松下等离子全国销量达到了8万台,而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电视销量也大幅上升50%。
等离子电视扩能的同时,2010年初液晶面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谢勤益告诉记者,“未来两年将是液晶电视高速增长的最后两年,在2012年后液晶电视的增长率将下降到20%以下,而且在韩、台高世代线结束固定资产折旧后,液晶面板的价格将比目前下降30%-40%,这意味着新投资的这些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面临着亏损的危险。”
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国内的液晶电视厂家还将面临液晶面板缺货和面板价格上涨的压力,为了保证出货量,目前已经有TCL、康佳等企业向长虹预订了等离子面板的定单。
三大等离子群
在长虹、松下、三星等等离子面板巨头纷纷扩能的同时,中国的等离子面板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三大等离子产业群的格局正在形成。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目前至少有三大等离子产业群正在如火如荼的打造之中,其中包括LG、松下、熊猫分别在华东地区的等离子产业群;日立与安徽鑫昊在华中合作的年产150万片42英寸等离子面板的生产线;西部地区则有长虹的虹欧等离子产业群。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大产业群基本都是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从屏到整机的全面启动,与近年来中国液晶电视产业过度重视后端而缺失前端的战略截然不同。
记者了解到,早期在中国市场等离子电视在与液晶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主要是因为当时掌握等离子核心技术的几大巨头当初对于技术合作的心态过于保守,使得中国彩电企业在难以看到希望后不得已而转投了液晶阵营。
然而这一情况从2009年开始已经发生变化,等离子阵营成员的心态越来越开放,相互合作的力度明显加大,长虹的等离子产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与此同时,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也已呈现出向中国内地转移的趋势,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等离子产业各环节配套的企业不断向华东和华中两地集中。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等离子协会原本只有长虹、松下、三星、华显、海信等几家理事单位。但是看到等离子产业链率先实现本土化,南京金视显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新亚洲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东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绵阳艾萨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相继加入。
等离子产业的领军企业为了与液晶阵营竞争,还不断通过研发修正等离子电视以往的技术短板,3D等离子电视的出现让等离子进入了技术快速升级期。
0
农民与大屏幕无缘?
在新一轮家电下乡招标中,彩电限价翻了一番,一跃至7000元。众多彩电企业负责人向媒体放言:52英寸的液晶电视就要下乡了!
据一位负责投标的彩电企业人士透露,已有一些彩电企业拿出了数款52英寸液晶电视参与竞标。但他认为,现在拿52英寸彩电竞标,又是在赔本竞标,届时可能会再次出现缺货现象。
上述负责人表示,按照现在的面板价格,7000元的最高限价,最多只能让46英寸彩电下乡。考虑到生产成本、增值税、人工成本、销售渠道费用、物流配送费用、仓储费用等因素,52英寸彩电的成本已经超过了7000元。
而据南方农村报记者了解,此番彩电企业低价竞标,又与面板价格将持续下降的预测有关。随着国内数条面板生产线的开建,多位专家和彩电企业负责人指出,未来面板市场供过于求的隐忧已经显现,液晶面板的价格下滑已不可避免。
如果彩电企业再次低价竞标成功,而面板价格再次和彩电企业开玩笑,农民恐怕又将与中标的大屏幕液晶电视无缘相见了。
0
既然中标下乡,彩电企业为何又都不供货?
“上游液晶面板厂提价,彩电企业不可能亏本生产。”某品牌彩电企业负责人表示,按2009年4、5月份的行情,42英寸面板成本是2400元,整机成本接近4000元,其制造成本比中标价高出数百元。他表示,彩电企业当初其实是在赔本竞标。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低价更容易中标,二是预计今后面板价格会下降。
据著名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分析,在彩电行业,液晶面板约占整机成本的60%到70%。以32寸彩电为例,面板成本占67.5%,工厂管销成本占9.8%、服务、专利等占1.8%,附件占2.7%,电子和结构件分别占13.5%和4.8%。
可以说,面板价格直接决定了彩电的制造成本。
0
彩电企业赔本竞标下乡 大屏幕彩电或有价无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