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年5倍运作草案 Ver 2.0

10-01-13 10:08 7526次浏览
兑现获利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000050 中航天马
打开淘股吧APP
14
评论(6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uckyleo

10-01-18 10:23

0
又涨停了!再顶!!
zj929

10-01-18 10:19

0
对获利兄只有拜服!
windofme

10-01-17 12:01

0
那不入买深圳中航(00161),深天马大股东,10倍也有可能。现在市值才17亿,深天马市值现在都快50亿了
蓝衫客

10-01-17 11:50

0
到底鹿死谁手 决战2012
  由于平板电视市场,近几年来在LCD TV积极抢攻下,以极高的市场替代率成功的攻下以往以CRT TV为主的家电市场,甚至于开始迈入增长趋缓的成熟阶段;对于新的挑战技术,若没有足够的产品差异化和价格竞争力,恐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虽然AM-OLED大型化的相关技术尚在萌芽阶段,但大势所趋,只要能帮助该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厂商还是会倾全力以赴,从日韩厂商的投资布局来看,不难发现三星SDI预计2012年将40英寸的OLED-TV导入量产,并将耗电量再降低到45W,以强化产品的节能省电效益,而日商在Nedo的呼吁下,迅速整合11家厂商,企图以建构完整产业链方式,发挥长期的竞争优势,也同样以2012年为量产导入期;

  面对AM-OLED厂商的积极布局,一向以LCD产业技术龙头自居的Sharp,也不甘示弱表示,将利用现有的生产优势,在2012年开发显示特性足以媲美OLED-TV的40英寸级超轻薄型LCD-TV,来与OLED-TV一较长短;因此AM-OLED是否能善用本身先天的产品优势,并顺利站在a-TFT量产制造技术的巨人肩膀上,成功的取代LCD TV在2012年的平板电视市场上获得消费者青睐,到底鹿死谁手?实令人拭目以待。
蓝衫客

10-01-17 11:48

0
AM OLED:OLED的“明日之星”
目前OLED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PM OLED,因局限于中小尺寸显示屏市场,并且在技术与价格上与LCD相比优势不明显,受LCD降价冲击很大,未来并不被业界看好。相反,AM OLED技术却在市场一片叫好声中,日渐成熟,蓄势待发。三星SDI预计在2007年进入市场,开始大规模生产2英寸~2.6英寸AM OLED,大举进军手机主屏市场。而另一手机巨头—诺基亚也声称将于2007年开始在手机主屏上大批量使用AM OLED屏。因此,让我们来了解一下OLED的“明日之星”—AM OLED技术及近期进展情况
AM OLED技术及应用

彩色化技术

  在彩色化方面,一般说来有三种方式:三色发光法、滤光法(白色法)、色变换法及最新的RGBW,其中三色发光法为采用厂商较多的方式。发光层使用红、绿、蓝三种发光材料分开涂布配置。优点是充分利用三种颜色的发光材料,但缺点则是当三种材料寿命不同时,则整体的寿命受制于较短寿命的材料。另外,在制程中采用光罩分开涂布时,全体光罩将由于受热而引起热膨胀问题,控制颇为困难,因此在追求高精细化时将会遇到一些困难。
目前,学术界讨论最热的是RGBW技术,即通过白光加彩色滤光膜滤出四种光。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色彩的真实性和饱和度更高,色彩更加丰富。

材料的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根据其发光机制大致可区分为萤光材料与磷光材料(Fluorescence and phosphorescence materials),其中萤光材料是利用单重态激子放光、组件内部量子效率最高只达到25 %,而磷光材料因可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放光、组件内部量子效率可提升至接近100 %。因此,有机电激发光材料也由过去萤光材料之电激发光特性改良,转而朝向新型磷光材料之开发。目前在萤光材料之开发上主要有美国柯达、日本出光兴产公司与国内各材料开发公司,而磷光材料之开发则主要为美国之UDC 公司。当前,产业化最成熟的是荧光发光材料,因为它的发光效率最稳定,但是它的光转换率比较低。目前,各大公司的研究热点还是磷光材料,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磷光材料。
由于磷光有机发光材料之发光效率远大于萤光材料,从降低显示面板之功耗方面考虑将是一良好选择。美国Princeton 大学及Southern California 大学研发出一系列以过渡金属铱(Ir)为金属中心之有机金属错合物,经制作成发光组件、可以磷光方式发光,具有相当高的发光效率。如图5所示,即为其所开发之蓝色(Firpic)、绿色(Irppy3)、黄色(Bt2Ir(acac))及红色(BtP2Ir(acac))磷光材料。

  磷光材料具有优越之色纯度、在低电流驱动下具有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在低的起始亮度驱动下具有优越之组件操作寿命。相较于萤光材料而言,磷光材料虽具有较高之发光效率,但在组件寿命方面仍远低于荧光材料。特别是蓝光之磷光材料,在组件效率与操作寿命方面仍有相当大之研究发展空间。

  2006年7月,柯尼卡美能达技术中心开发成功了1000cd/m2初始亮度下,发光效率64lm/W、亮度半衰期约1万小时的OLED白色发光元件。计划用于液晶面板背照灯和普通照明。可同时实现1万小时寿命和高发光效率的白色OLED发光元件。

  该公司在OLED发光材料方面,一直在进行比荧光材料发光效率更高的磷光材料的研究。磷光材料的发光效率高于荧光材料,作为发光材料被寄予厚望。但在此之前,能够同时实现1万小时左右亮度半衰期和高发光效率的只有绿色和红色磷光材料。此次 ,该公司采用蓝色磷光材料开发成功了可同时实现长寿命和高发光效率的发光材料。在300cd/m2初始亮度下,实现了1.6万小时的亮度半衰期。通过组合其他公司已开发并实际应用的红色和绿色磷光材料,试制成功了亮度半衰期约1万小时的白色发光元件。通过改变各种颜色发光材料的比例,可实现从电灯颜色到荧光灯颜色的白色控制。

  2006年9月,英国剑桥显示科技公司(CDT)和日本Sumation公司共同开发出了初期亮度为400cd/m2、亮度半衰寿命为2万小时(按100cd/m2换算,为32万小时)的蓝色OLED材料。与2005年发表的材料相比,寿命延长到了3倍。 
在寿命延长的同时色纯度也有所提高。色坐标为x=0.14、y=0.21,适用于全彩显示器。发光效率约为9cd/A。 

驱动技术

  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显示器是在基板上之象素制作薄膜晶体管(TFT)、再蒸镀上有机发光膜层,藉由晶体管直接驱动各象素达到影像显示。如图6中所示,主动式驱动电路包含一个切换薄膜晶体管(Switch TFT)、电容储存器(Storage Capacitor)及驱动薄膜晶体管(Drive TFT)。藉由切换薄膜晶体管将影像资料储存于电容储存器,并利用驱动薄膜晶体管将电容储存器之电压值转换成电流值,直接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此驱动方式有别于被动式脉冲扫描方式,所输入于像素之电流值远低于被动式面板,并可呈现相同之画面亮度。也无正电极之线电阻问题,主要应用于高分辨率与大尺寸之显示面板。

  AM OLED的特色、优点、缺点为;1、特色:面板每一像素皆可独立运作并连续驱动,可搭配TFT 驱动电路,可连续发光,全彩显示。2、优点:驱动电压、耗电力皆低、适合大尺寸发展、发光寿命长及亮度提高容易。3、缺点:需配合LTPS 或a-Si TFT LCD 驱动技术,技术障碍较高;材料及生产成本高。

  低温多晶硅( LTPS ) 是一个在制造 TFT OLED 方面的先进制程技术。 LTPS 可以达到极佳的影像品质及反应时间,具备雷射回火技术,可以在低于摄氏 400 度温度下达成硅膜结晶并提供更快的电子反应,使用的接点及组件更少,且功率消耗更低。
 更强的载子率动力让电路可以整合在基板上并且可以缩小 TFT 的尺寸。除此之外, LTPS 也可以将驱动回路整合在基板上。由于外部连接数和基板面积都可以减少,可以以极低的成本来提升整体系统的耐久性。而且由于 LTPS OLED 的 TFT 比 a-Si 的 TFT 更小,透光开口率和屏幕的亮度都可以显著增加
目前,日本厂商主要是以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来驱动,如SK Display、ST LCD、TMD,而东北Pioneer也与Sharp、半导体能源研究所合资ELDis,提供低温多晶硅TFT基板作为主动式OLED的基板。至于采用非晶硅(a-Si)技术方式来驱动,台湾省TFT LCD厂商友达、奇美,也投入相关技术及产品研发。
 友达2002年于德国CeBIT展出全球第一片a-Si全彩AMOLED面板,2003年也曾于美国UDC发表过运用磷光技术的4英寸a-Si全彩AMOLED面板。
奇美也曾于2003年3月发表过20英寸a-Si驱动的全彩AMOLED面板,并且于2004年1月底将OLED的技术授权给京瓷(Kyocera),希望藉由技术的授权,促使更多厂商投入相关技术研究。

  不过以非晶硅驱动的主动式OLED导入商品化,仍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

  以a-Si驱动的AMOLED最大的问题在于其稳定性(stability)不佳,驱动OLED的临界电压值(VTH)会随着时间增加不断升高,对于决定驱动电压的数值造成很大的困扰。另外,a-Si的物理特性如耐热度也不及p-Si。因此目前面板厂多数仍选择以p-Si低温多晶硅驱动的AMOLED,作为正式商品化的第一步。目前友达L3厂的OLED生产线所计划生产的数码相机面板,也是以p-Si驱动的AM OLED面板。
 目前OLED应用市场状况,通用型应用占25%,属于较早开发的机种,适合应用在MP3或是手机副面板,相对分辨率比较低;应用在手机主屏占44%,几乎是AMOLED,尺寸在1.8~3.5英寸之间,因此成为2006年OLED的主要应用领域。此外,手机应用如友达AUO两英寸QCIF的AMOLED面板,应用在明基西门子(BenQ Siemens)S88手机,成为AMOLED手机应用里程碑,代表从手机副面板转到手机主面板,预计未来将有更多AMOLED手机主屏导入,如功能性手机与智能型手机,且根据各家量产时程,2006年底到2007年第一季,预计消费者将会有更多的选择。
抵御来自LCD寒流的应对措施

 面对来自LCD的猛烈冲击,OLED在工艺技术上,需要提高基板技术和真空技术,才能将产品的良率提高。伴随磷光材料的成熟,材料寿命的提高,以及彩色化RGBW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来提高色彩的丰富程度,以对阵来自LCD的冲击,在未来平板显示市场上大展宏图。另外,在市场应用上,OLED应根据自身的一些独特性,比如宽温、超轻薄开发出一些更具特色的便携式OLED产品,应用在医疗、军事、室外作业仪器设备等一些特殊行业领域中,比如在我国的东北或西伯利亚及南北极、高原雪域科学考察所使用的装备等。美国的军方已经开始向一些OLED技术开发商投入巨资,研发军用便携式OLED显示产品。
sailjeff

10-01-14 19:57

0
推油一下,不错
a600557

10-01-14 17:22

0
无油干推!!
luckyleo

10-01-14 13:36

0
上午看到LZ的帖子,简单看了一下,入了几十手准备当底仓,没想到涨停了,先谢了。
无油干推!!
兑现获利

10-01-14 12:58

0
产业资本的架子搭得已经很好了,现急需金融资本介入辅佐、助推!

如果这支金融资本的背景有助于中航天马与某电脑及手机大厂结成联盟(如台湾厂商那样),那就太太太太。。。
兑现获利

10-01-14 12:18

0
一旦沪天马的AM--OLED中试成功量产,将来上海的5代线也具备变身生产AM-OLED面板的可能。


韩厂企图心旺 三星OLED席卷全球73%市场
2009/12/31/08:26 来源:电子时报 

  南韩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乐金电子(LG Electronics)全球攻势凌厉,在各项电子产品中的销售力惊人,多项产品更夺得全球第1宝座,OLED面板也不遑多让,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SMD OLED销售额惊人

  根据UB Industry Research调查,三星行动显示(Samsung Mobile Display;SMD)在2009年第3季的OLED销售金额已达1.72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2.35亿美元的73%,事实上可说是席卷整个市场,较上季销售金额的1.02亿美元所创造的64.7%占有率,市占率又提高了将近10%。

  过去一段时间,SMD都以手机专用OLED为目标市场,根据南韩媒体报导,SMD旗下3.5代OLED生产线,良率已经高达90%以上,不仅3英吋级的手机面板毫无问题,连14吋级的电视面板也都能应付自如。因此从2009年第3季起,SMD已经进入获利阶段,现有2条生产线,单月已经能生产2.2万片的产量,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能比其它竞争业者,早日达到此一境界,背后供应给手机部门的订单,便扮演起关键性的角色。

  此外,三星旗下的SMD,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AMOLED面板生产线,未来还将投资1.5兆韩元(约13亿美元),从2010年上半起,大规模兴建5代(1,100mm x 1,300mm)的AMOLED生产线,三星意图扩大领先差距的战略十分明显。目前规划的5代生产线,初步规划月产5万张,未来将要扩张到单月产能10万张的规模。第5代生产线,单张面板可以切割成23吋电视用面板8张,或15吋电视用面板15张,三星逐渐将市场用途,从过去的手机,转移到未来的电视应用上。

  乐金重视手机事业 重整OLED部门

  面对三星快速成长的OLED事业,与三星亦步亦趋的乐金,目前经营规模,连SMD的1%都不到,同样对于手机部门有高度期待的乐金集团(LG Group)而言,是很难忍受的落后局面。在三星强大压力下,乐金也重新整理OLED事业部门,希望能强化OLED事业部门竞争力。乐金集团目前正整合乐金电子、LG Display、乐金化学(LG Chem)3大子公司,共同投资OLED事业部,这个暂称为LG OLED的事业体,预定近日便可对外营运,将掌握乐金集团旗下所有关于OLED的专利与技术。

  根据南韩业界消息指出,最近将购并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OLED部门的乐金,已经决定由3大子公司各自出资33.3%,进行收购动作,同时也将全盘接收柯达的客户、专利。事实上,伊士曼柯达在1970年代率先开发出OLED技术,30多年来累积超过2,000件专利技术,而原先一直由乐金电子与LG Display主导的购并计划,后来会有乐金化学投入的主要原因,是因乐金化学拥有上游材料技术,而且在日本设立的子公司,已经开发出150mm x 150mm的面板,因此可以在购并案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显然,乐金已经从整个集团的战略,思考OLED事业的长期发展。

  乐金预定在2010年第2季起,开始量产3.5代的OLED生产线,并将开始投资第5代的OLED,这意味着南韩大2面板厂,将从2010年起,进入激烈肉搏战阶段。但2厂的竞争策略,多少有些不同。据悉,相对三星专注于手机应用,乐金将以更多资源投入电视机应用领域,最近乐金推出15吋级的OLED TV,便是经典之作。

  在中期投资计划方面,LG Display已经订出详细的AMOLED发展计划,该公司预定在2010年3月下单采购5代的AMOLED生产设备,预定2011年上半进入量产。过去,乐金对于应该投资4代或5代线,曾经犹豫不决,现在已经决定采取5代线的模式,进入AMOLED领域。不管谁能在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南韩双强的投资,也将带动上游设备的投资与发展。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