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周期——非必需经济波动周期探讨(草案) Velaciela 2011-06-22 12:45 我一直想写这么一篇文章
但是非常复杂 应该也超出了我的水平 所以我决定写个短文来探讨先。这里先写个草稿吧。
非必需经济波动周期的一点探讨
先说最核心的 论证过程再说了
观点: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非必需品的经济上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产能,绝大部分的利润和绝大部分的就业,都是为了生产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存在的。
一样东西是否必须,是一个变动的,不是一定说汽车就是非必需的,两腿走路是必须的。而是说,这里应该有个系数。
(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假设食品的必须性是100的话,那么依次类推,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东西逐次减少。比如说能源是90 交通80 .。。以此类推。。。最不重要的东西,如收藏品之类的必需程度是1
一般的经济周期等就不展开了。而相对过去的经济周期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非必需品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大萧条年代倒掉的牛奶,还是属于比较有用的东西呢。
那么假设正常的经济,遇到某种形式的冲击,如通胀,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1 阶段
我认为就会导致人们倾向于立即削减非必要的消费。就算同一种类的物品,也会削减其中最不重要的用量,如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就少吃点肉了。
但是由于食品的刚需,势必对其他品种进行挤出,因此会导致其他需求快速萎缩。而我认为,对于居民个人,最不必须的东西是股票
对于企业也是一样,最不必须的,又好变现的,就是股票。
于是股市会最先下跌,用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2 阶段
2阶段就进入消费去杠杆。如目前通胀严重,而且1阶段的下跌,会使得居民(此时的居民有3个角色:消费者,投资者,就业者)的金融资产减值。更加抑制消费
比如我的支出上升了,我可能就不买iphone了。 而对于张老板,他本来想买个宝马的,结果股票跌了几十万,于是也不想买了。
此时私营部门由于支出上升和亏损加快,停止购买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对占绝大部分的产能,绝大部分的利润和绝大部分的就业的非必需品部门,则构成极严重的冲击
此时受压最大的,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汽车 家电 电子产品 一类的 同时股票继续下行。
3 阶段 就业去杠杆
此时受压的企业采取自救措施——任何人都会挣扎
受压的企业一方面抛售库存,造成大量的减值准备,同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停止生产新的产品,解雇工人,也停止购进原料,以消化库存量,上游原料企业开始积压,期货市场承压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石油和铜比股票更晚下跌的原因吗???)
这时候大量的失业出现——对失业者来说,不是不买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几乎丧失了全部的购买力。
此时是快速缩减社会总需求的阶段,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4 金融危机
由于以上几个123原因,就连必须品企业也承压,非必需企业破产(为什么金融危机导致汽车公司破产?因为汽车是最可有可无的,同时也是很大宗的产品)
房地产也此时下跌,因为你认为房地产是刚需,我也承认,但是一套房是刚需,还是两套房是刚需?100米是刚需,还是60米是刚需? 私人部门为了活命,开始不顾一切的抛售资产 两套房的抛一套房, 买大房的也不买了,改买小房
这时候金融市场全面崩溃 资产价格暴跌 商品期货暴跌 没人需要原料 上游企业巨亏破产 大量工人失业 金融危机进入高潮阶段
其实这时候老百姓日子过的很紧 但是由于现代的政府救助机制,不至于饿死。大家说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不换车了,这对自己的生活也影响不太大。但是对汽车厂,是毁灭性的打击。
5 快速复苏
由于急速下跌,造成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失业的人) 暴跌了的商品和便宜的股权,很快在人性的驱动下,非必需产业又开始快速复苏。。。于是每次经济周期,都比以前更短而更疯狂了。。。
总结
我这个理论和传统经济学对于需求的理论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目前大部分产值是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上,一旦遇到冲击,会导致极快的去需求,因此每次冲击都是很快速而猛烈。。因为对此类部门的需求会迅速减少到0
当然了恢复起来也快 只要经济向好 在人类欲望的追求下,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会快速再次被生产。。。 从苹果就可以看出来 美国人也喜欢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是房地产再起来 就需要时间了 因为需要很多的成本来消化它 而且这一次会让大家认识到房子的非刚需性质,即刚需也是相对的。。。
Velaciela 2011-06-22 13:13
其实空头爆破点 应该在3 去就业 这一环节上
也就是非必需品部门大量压缩产能 造成大量失业
(在中国,本来非必需品部门是出口国外的,因此需求减弱必须是国外需求减弱——这也就是08年出问题的根源。但是如果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外需减弱,这个和美国的模型不太一样——但是电子和汽车之类的企业,必然严重受冲击)
失业的破坏力在于让失业者失去全部的非必需品和大部分必需品的需求,
从而短时间内造成急速去需求引起连锁反应。这里就是暴跌的临界点,也是空头做空商品期货的关键节点
而暴跌在金融市场上杀伤了金融企业的BS,造成资产负债表衰退,反过来造成流动性异常紧缩(有钱也不敢放贷) 社会资金链断裂
此时政府应该救市,投入资金激活市场,问题是不该以继续投资的方式,比较好的办法是减税和发放食品卷。、
流动性和钱不是一个概念,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股票的市值是市值,成交量是流动性,没有足够成交量,就无法以原市值变现全部股票。因此当社会失去流动性(可以因为任何原因) 任何资产的定价就会降得很低。。
而流动性可以因为没有信心就消失,也就是瞬间消失。 08年上半年 我们还天天谈通胀,天天谈流动性过剩,突然发现没钱了。
yjp134 2011-06-22 14:06
中国在08年的应对是不是就是从第3阶段下手,家电下乡 鼓励买车买房。死保就业后切断了后继的发展?
只是这样做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Velaciela 2011-06-22 14:35
我一直认为家电下乡没错 买车买房其实也没错
人住大一点的房子是人之常情
问题在于投资的项目效率低 这无法说清楚的 而且房地产引发投机 提高了其他产业的成本
根本还是4万亿是投资导向性 而不是消费导向性
不过谈论政府如何做毫无意义 因为市场是活的 即便来说这里是美国 我说的话被政府采纳了 由于市场本身会做出反馈 还是会有偏差..
我们只需要讨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什么时候发生 就好了
Velaciela 2011-06-23 23:09
明天我补充几张我画的示意图。。在办公室呢。。。
今天看见大宗都下去了。。呵呵
其实人类从为了衣食而优 到了可以随意享有非必须品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应该予以肯定才对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还是旧有的供求关系结构 使得
现在的大部分需求 相对于供给 太不稳定了。。。
其实刚需对刚需的供求 还是比较平衡的 比如说能源和矿物 供求区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但是消费品对生产能力的关系可不是以前那样了 绝大部分消费品是可以不消费(0)的
只要经济出现一些扰动 就极易出现短时间的需求冲击
而对于那些行业 大多是重资产的制造厂 他们可不灵活。。。。
Velaciela 2011-09-03 14:37
不好意思 非常忙 没有时间写理论文章。。。
下面我继续。 事情可能出乎意料的发展中
但是走法会有区别 没人能预测到具体的波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难据此来挣钱
但是据此来避险是可以的。
下面继续。
Velaciela 2011-09-03 14:39
在目前这种状态下 非必须消费品挤出效应是很明显的 而前期企业以考通胀为由囤积的材料 变成了大量的非必须产品积压起来了
这里我要夸下惠普啊 TOCUPAD大量甩卖 就是为了防止变成汉王
这个企业的智慧很高啊!
目前各行业大量积压存货,反应出社会的消费已经与生产脱节 特别是可选消费产业 将来遇到毁灭性的打击。。
Velaciela 2012-06-25 20:43
OK 虽然预测对了 但是比想象的晚了1年左右
已经进入3阶段,原材料开始积压,接下来制造业企业开始裁员-被裁的人减少消费-恶性循环的状态。
我5楼说的爆破点来了
感觉来的太快了又
Velaciela 2012-06-26 08:31
@寂听 是的 我这个主要从实体经济来谈的 金融方面的是另一个体系 其实现代社会人兼有多个角色 经济和金融两个循环是互相关联的
做空的话,我感觉下跌分泡沫型和衰退行,现在是衰退型,08年是泡沫型。 衰退型的问题在于跌跌弹弹,不好做。 所以我就没做商品 主要做股指的 我感觉如果要空商品得要轻仓长线才行 由于我的操作规范不能留单太长所以就没考虑空商品了。
相比之下错过了石油的话我想CU应该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但期货风险很大 请自己把握吧
去就业的过程正在进行,将同时影响到投资和消费。。。
我感觉啊,现在股票快接近衰竭缺口了,可能会有60F级别的反弹 ,
如果反弹到一定水平应该是做空的机会 这次有望把指数一口气干进1字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