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学和积累

10-01-07 09:11 28641次浏览
欠谦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学和积累
打开淘股吧APP
47
评论(7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念念观音

12-07-02 14:20

0
谁是中国股市真正的做空力量(二)——大小非“做局”减持 徐冠华 2012-06-25 20:03:17
  前文说过,大小非利用其信息优势操纵股价达到减持的目的真是触目惊心,看着这两年来那些为配合大小非减持发的赤裸裸的公告,你会发现人类基本的道德观念已经丧失殆尽。除掠夺、设计合围,你看不到股市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的“三公”原则。

  随便举几个例子。

  上海某上市公司,代号“丽丽家族”,这家已经没啥资产的公司即将“批星戴帽”,然而在两年之内,这家公司通过“讲题材、说故事”的资本运作方式,先涉足资本市场偏好的乙肝疫苗治,股价从10块炒作到30快,配合几次送股外加变卖地产项目一次性巨额确认每股收益的方式把股价从10元炒作到30元,进行高位减持套现,然后在2012年先后涉矿、外加大股东买入宁波某石墨烯题材,在某些二级市场大资金的配合下(二级市场炒作+大小非减持接盘)再度进行疯狂套现,合计套现资金超过30亿元(仅仅是毛估的数字,真实情况只能多不能少)。这样的资本套现方式,够他们做实业做多少年阿?为通过监管层审核,拿出一小部分资金美名其曰借给上市公司,超级疯狂减持之后,只留下一堆烂摊子。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管理层、这样的大股东、这样的二级市场配合资金,均可成为高手,因为他们真正明白资本市场就是尔虞我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场所,这是个赤裸裸的相互拼杀的市场,他们利用信息优势、资金优势、控制上市公司的优势推高了几倍的股价,然后进行了巨额的减持,然后将那些信息、资金劣势方成功的放倒在他们设计的圈套之中,席卷了弱势群体和相对弱势群体的财产。知道现在多少股价嘛,4块多,而且你不知道底部在哪里。如果可以轻易就以这些方式席卷财富,那还需要做什么实业阿?

  比如中小企业板某生产太阳能电池组建的上市公司,代号“日TMD的太阳”,2011年11月中旬的那个冬季,先是拼凑了光伏电站项目获得10亿欧元国开行金融支持的公告,10亿欧元,什么概念,100多亿多人民币阿。好了,股价涨停。然后当晚悲剧就出现了,大小非抛出了1.3亿元的筹码。这还不算,第二天继续放利好“全资子公司签订了7000万美元的销售合同”,股价还是涨停,当晚大小非又抛出解禁1亿元的筹码。大哥,要不要这么赤裸裸阿。连续2天放利好,连续两天减持,你也不稍微叉开一点时间,不要那么明显好不好。大家都知道你要卖2个多亿不容易,但是你也心态平衡一点,迟几天再卖,少卖一点钱,至少躲避一点监管风险。在这个过程中,还夹杂了接手大小非接盘方的运作。于是在这场游戏规则中,大小非利用其信息优势,接盘方利用其资金优势,设局将那些相信利好的人——无论你是来卡油的游资,还是不明真相去冒险的中小投资者,一网打尽。为什么说是设局呢:一是这个的100亿元的大金融支持是拼凑未来好多年金融支持的结果。二是连续2个利好对应的是连续2天的巨额大小非减持,动机极其明显。三是这家公司在大小非减持之前,预增公告是增长60%~70%,减持完毕之后一段时间,就变成预减35%~65%。你光伏行业不景气,变化是这么几天的事情?你前面的预增公告放出来是什么意思阿?哪怕你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你也不要这么瞧不起资本市场的智商吧。

  再说近期的几个案例吧。

  一个是广州某创业板某生产抗病毒和板蓝根产品的上市公司,代号“香车雪女制药”,自导自演了一场戏,先让某小报记者写一篇文章,说是这是A股“抗脑瘤新药”第一股,跟以前的重庆啤酒相比有可比性。然后自己出公告澄清,澄清公告自己去看。发完之后就是就是连续涨停,2个板后大股东就开始套现过亿。请你一定相信,这不是借机套现,而是自己放的诱饵引来的一批大鱼。但凡类似的公告,该让你意淫的一定会写的很清楚,该让你知道风险的也会讲的很清楚以逃避监管责任,这是所有操纵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的共同伎俩。题材朦胧了,配合低价等因素,股价自然能炒作上去,以达到其减持的目的。以后股价下来了。可以很义正严词的说,你看,我才首批投资72万美元阿,时间要5~6年阿,我风险揭露的很清楚拉,谁让你们不信。什么叫玩弄于鼓掌之中?这就是。

  一个是湖南某生产电池和搞贸易的上市公司,代号“科TMD的力远”,6月28日5346万股某公司和某人的限售股就要上市了,以27元的股价计算,这批值14亿元的筹码,最近由于大股东重新启动注入稀土分离企业+有意向参股湖南稀土行业整合。内幕交易,好了,不叫这个单词,叫非对称信息交易,好吧?非对称交易加上信息披露后引起的社会跟风资金推高,硬生生让部分市值从7个多亿增值到14个多亿。而且仅仅是这一批筹码阿。这家公司2011年才多少净利润阿,1600万。上帝阿,你来凡间帮我们算一下账,这样一次资本运作够这家公司赚44年。而且仅仅算了这5000多万股的股份。而且这家公司资产2011年注入失败后,股价下来大股东是增持的;在上一次停牌之前,市场早就再传注入稀土;在往前追寻2年,某些券商营业部都能查出某些知情资金规模以亿为单位的几单位的买入。

  算了,算了,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甚至有点呼吸困难了。我讨厌算这些账, 我讨厌自己翻看这些复杂的公告和历史,我内心讨厌尔虞我诈却为何在这里将人家的尔虞我诈分析的清楚到那么简单,我明知道公平和公正只是口号而真相是你死我活还在这里码什么垃圾文字(这已经讨厌码字好久了)。

  为什么我要如此清醒而不糊涂一点?那是因为我的内心还残存一丝道德的底线和被冷漠外表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良心。

  今天,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了大小非占据主导的市场,他们成为一、二级市场配合的庄家。如果是以增加股东价值的角度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我们非常赞成,无话可说。但是如果这些资本运作的手段,只是为了减持,只是为了用很短的时间内席卷社会上其它人的财富。那么除了无话可说我还是无话可说。我经常再想,自己要不要参与进去,象非洲草原上的秃鹰一样吃一点狮子、老虎吃剩下的平毛和骨头。但是始终,我迈出这一块感到非常艰难。

   如今的二级市场,机构力量再强大,都是捏在上市公司手里的玩物,管你是最大的私募还是最大的公墓。你要没有风险识别能力。中圈套还不算,还要留下万世骂名。二级市场的参与者们,无论是你大还是小,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都是草原上的羊,稍微大一点的羊们,如今在“过度交易监管”下,被绑住了手脚。你明显是弱势群体,还要被绑住手脚等着别人来猎杀。你除了逃离,别无选择。那么为什么选择绑羊呢?因为绑羊最容易阿。

  好了,话题又扯远了。回归题目吧。在存量资金大量被逼出市场的情况,海量的大小非做局减持不断的从市场的抽水,是造成市场断崖式估值回归的一颗重磅石头,使他们成为股票市场躲在背后的一股决定性做空力量。

  在这些恶劣的表演面前,某些人有何颜面高高宣扬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难道仅仅是让我们相信“口号只是一种口号”,我们的运行体制本来就是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

  好了,别太苛求人家,人家其实已经很努力,一直在扩充人力,也抓了不少大案要案。只是,看在上帝曾经来到中国股市人间来算过账的份上,能不能把主要的精力和力量放到大股东和大小非不断设局来二级市场席卷财富的主要轨道上来?

  我脑子有点被愤怒糊涂了,你看这些这些文字码到了后面,条理都没有了。
念念观音

12-07-02 07:39

0
冰因为坚硬而易碎,伤痕累累;人因为自大而多障,烦恼重重。冰若化为水,一切伤痕不复存在;人如能无我,所有烦恼顿成菩提。
念念观音

12-06-29 08:40

0
往生净土  2012-05-21 14:13
  5月下旬证监会网站刊载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对投资者关注问题答复》 
  
  1、关于扩容同市场升落关系  
  答: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看,新股发行节奏与市场的涨跌并无必然联系。从证券市场的历史看,2007年A股首发融资4,590.62亿元,居全球首位,沪深300指数上涨161%,而2004年、2008年停发新股后,A股市场仍然没有改变持续下跌的趋势。
  
  2、关于新股改革发行上市  
  答:参照境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取消网下配售的强制锁定限制,增加新股上市首日的流通量,抑制新股过度投机炒作,维护二级市场正常秩序。
  
  以上两条明白无误显示,后边资产证券化大潮滚滚
  利多投行
  
  过去新股有锁定期,所以高价发,值10元的卖50,跌到解禁还剩30, 大赚
  往后新股锁定期取消,争取低价发,值10元的最好5元,当日开盘开在10元,大赚
  当然发行价是发行人跟投行间博弈
念念观音

12-06-29 08:23

0
浪漫 2012-06-27 22:36 
  理想化的结构市
  不过熊市有个特点
  中间有一段
  你不知道哪里开始
  几时开始
  叫大杀四方段
  高手能避开这段都没事
  只要技术有点漏洞
  没避开这段
  高手都会变低手
  明知道熊市不能做
  艺高人胆大
  死在里面。 

浪漫 2012-06-28 14:11 
  一般情况在开跌前都会有个起跳的准备吗?
  有时候为了抓住那些泥鳅一样滑头的私募,主力不会做假突破,而是低位连续下跌超过一个月。中间不会有超过2天的上涨小波段。因为对于真正的高手,这3天已经是鱼儿遇到水了。为了弄死这些高手,超级主力不会给你水的,没有水,看错形势的高手明知道错,也没有了纠错的机会。 

浪漫 2012-06-28 14:14 
  高手不会多看大盘,只要有一点震荡,他们就能叫出春天。要抓住这群人,普通的办法行不通,只能用无反弹的下跌,并且要经常低开缺口。反正大家要有敬畏之心,任何交易心法和手段都有漏洞,无非漏洞大小的区别。有心要对付你,总能搞死你的。 

浪漫 2012-06-28 15:41
  对主力来说高手是可爱又可恨的。能力强 ,单兵作战力大,敢于冒险,但是自私不服管理,自成一派,关键时候会搅局会跟主力争夺利益。统一江湖后,这批游侠必须搞掉,影响统治。多读历史就明白了。
  为什么用抓字,关键时候看出主力图谋的人越少越好,所以要设局抓住他们,这样统一中原的障碍会减少。学技术的人多数单纯,以为股市的走势自然。其实人的游戏,怎么会自然,艺术就是将人的痕迹掩藏于自然。聪明人被我点拨,自然一日千里。 

浪漫 2012-06-28 21:06 
  割肉肉今年给我上课了
  太精彩了
  政策连续推给你幻想和期待
  然后急刹车
  不上当的人几乎不会有
念念观音

12-06-29 08:17

0
浪漫  2012-06-28 21:18
  我的帖子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少,我知道看起来很痛。似乎我大方向没错,越看越不舒服,我能理解那种心情。
  但是如果你能站在我的高度,很多东西用数据一解释也就恍然大悟。但是有一个东西我要说一下,熊市的时候我们明知道大的方向,但是总想技术性的偷点鸡回家吃吃。尤其很久没动作了,想起来都流口水。只是技术真的过关没几个人,技术系统都有漏洞,很容易被抓住。明知道不应该做,但是被警察假扮的粗心人诱惑,等被抓住后悔反省,终究是难受的。
  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诀窍,为了底部少一些人捣乱,在真正底部来临之前,主力们会设局抓泥鳅。在一个似乎是底部的区间,放出朦胧利好引诱。高手都是有自己系统的,但是大部分人的系统都是有漏洞的,在一个似是而非的点上放出利好,狡猾的泥鳅是一抓一大把。主力对技术位是很理解的。什么位置抓什么鱼,这都不懂,还做什么主力。所以看我的贴,如果觉得我只是愤青,那是你们太幼稚了。对技术的理解,推动力来自人性的理解。
念念观音

12-06-28 15:24

0
寂听

12-06-27 09:20

0
哦 了
念念观音

12-06-27 08:49

0
重仓被套人的思维真可怕?  花荣 2012-06-25 14:54:15
  今天大盘低开低走,再度显示一定的杀伤力。有人问,这是为什么?不问什么,在熊市中,季度底、半年底、年底这一段时间就容易急跌,这是一个规律,估计本周其后几天的走势还好不到哪?

  别硬拼,人能拗过熊吗?

  。。。
  这周是半年底,银行极度缺钱的时间段,股市容易下跌。
念念观音

12-06-27 08:37

0
欲望周期——非必需经济波动周期探讨(草案) Velaciela 2011-06-22 12:45  
  我一直想写这么一篇文章
  
  但是非常复杂 应该也超出了我的水平  所以我决定写个短文来探讨先。这里先写个草稿吧。
  非必需经济波动周期的一点探讨
  先说最核心的 论证过程再说了
  
  观点: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非必需品的经济上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产能,绝大部分的利润和绝大部分的就业,都是为了生产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存在的。
  一样东西是否必须,是一个变动的,不是一定说汽车就是非必需的,两腿走路是必须的。而是说,这里应该有个系数。
  (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假设食品的必须性是100的话,那么依次类推,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的东西逐次减少。比如说能源是90  交通80 .。。以此类推。。。最不重要的东西,如收藏品之类的必需程度是1  
  
  一般的经济周期等就不展开了。而相对过去的经济周期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非必需品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大萧条年代倒掉的牛奶,还是属于比较有用的东西呢。
  
  那么假设正常的经济,遇到某种形式的冲击,如通胀,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1 阶段
  我认为就会导致人们倾向于立即削减非必要的消费。就算同一种类的物品,也会削减其中最不重要的用量,如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就少吃点肉了。 
  但是由于食品的刚需,势必对其他品种进行挤出,因此会导致其他需求快速萎缩。而我认为,对于居民个人,最不必须的东西是股票
  对于企业也是一样,最不必须的,又好变现的,就是股票。于是股市会最先下跌,用以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
  
  2 阶段
  2阶段就进入消费去杠杆。如目前通胀严重,而且1阶段的下跌,会使得居民(此时的居民有3个角色:消费者,投资者,就业者)的金融资产减值。更加抑制消费
  比如我的支出上升了,我可能就不买iphone了。 而对于张老板,他本来想买个宝马的,结果股票跌了几十万,于是也不想买了。
  此时私营部门由于支出上升和亏损加快,停止购买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对占绝大部分的产能,绝大部分的利润和绝大部分的就业的非必需品部门,则构成极严重的冲击  
  此时受压最大的,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汽车 家电 电子产品 一类的 同时股票继续下行。
  
  3 阶段  就业去杠杆
  此时受压的企业采取自救措施——任何人都会挣扎
  受压的企业一方面抛售库存,造成大量的减值准备,同时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停止生产新的产品,解雇工人,也停止购进原料,以消化库存量,上游原料企业开始积压,期货市场承压下跌(这也就是为什么石油和铜比股票更晚下跌的原因吗???)
  这时候大量的失业出现——对失业者来说,不是不买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几乎丧失了全部的购买力。此时是快速缩减社会总需求的阶段,企业生存更加艰难
  
  4 金融危机
  由于以上几个123原因,就连必须品企业也承压,非必需企业破产(为什么金融危机导致汽车公司破产?因为汽车是最可有可无的,同时也是很大宗的产品)
  房地产也此时下跌,因为你认为房地产是刚需,我也承认,但是一套房是刚需,还是两套房是刚需?100米是刚需,还是60米是刚需? 私人部门为了活命,开始不顾一切的抛售资产  两套房的抛一套房, 买大房的也不买了,改买小房
  这时候金融市场全面崩溃  资产价格暴跌 商品期货暴跌 没人需要原料  上游企业巨亏破产 大量工人失业  金融危机进入高潮阶段
  其实这时候老百姓日子过的很紧 但是由于现代的政府救助机制,不至于饿死。大家说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不换车了,这对自己的生活也影响不太大。但是对汽车厂,是毁灭性的打击。
  
  5 快速复苏
  由于急速下跌,造成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失业的人) 暴跌了的商品和便宜的股权,很快在人性的驱动下,非必需产业又开始快速复苏。。。于是每次经济周期,都比以前更短而更疯狂了。。。
  
  总结
  我这个理论和传统经济学对于需求的理论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目前大部分产值是在可有可无的东西上,一旦遇到冲击,会导致极快的去需求,因此每次冲击都是很快速而猛烈。。因为对此类部门的需求会迅速减少到0
  当然了恢复起来也快 只要经济向好 在人类欲望的追求下,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会快速再次被生产。。。 从苹果就可以看出来 美国人也喜欢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是房地产再起来 就需要时间了 因为需要很多的成本来消化它 而且这一次会让大家认识到房子的非刚需性质,即刚需也是相对的。。。
  
Velaciela 2011-06-22 13:13
  其实空头爆破点 应该在3 去就业 这一环节上
  也就是非必需品部门大量压缩产能 造成大量失业
  (在中国,本来非必需品部门是出口国外的,因此需求减弱必须是国外需求减弱——这也就是08年出问题的根源。但是如果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也能造成外需减弱,这个和美国的模型不太一样——但是电子和汽车之类的企业,必然严重受冲击)
  失业的破坏力在于让失业者失去全部的非必需品和大部分必需品的需求从而短时间内造成急速去需求引起连锁反应。这里就是暴跌的临界点,也是空头做空商品期货的关键节点
  而暴跌在金融市场上杀伤了金融企业的BS,造成资产负债表衰退,反过来造成流动性异常紧缩(有钱也不敢放贷) 社会资金链断裂
  此时政府应该救市,投入资金激活市场,问题是不该以继续投资的方式,比较好的办法是减税和发放食品卷。、
  
  流动性和钱不是一个概念,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个股票的市值是市值,成交量是流动性,没有足够成交量,就无法以原市值变现全部股票。因此当社会失去流动性(可以因为任何原因) 任何资产的定价就会降得很低。。
  而流动性可以因为没有信心就消失,也就是瞬间消失。 08年上半年 我们还天天谈通胀,天天谈流动性过剩,突然发现没钱了。 

yjp134  2011-06-22 14:06
  中国在08年的应对是不是就是从第3阶段下手,家电下乡 鼓励买车买房。死保就业后切断了后继的发展?
  只是这样做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Velaciela 2011-06-22 14:35
  我一直认为家电下乡没错  买车买房其实也没错
  人住大一点的房子是人之常情  
  问题在于投资的项目效率低  这无法说清楚的 而且房地产引发投机 提高了其他产业的成本
  根本还是4万亿是投资导向性 而不是消费导向性 
  不过谈论政府如何做毫无意义 因为市场是活的 即便来说这里是美国 我说的话被政府采纳了 由于市场本身会做出反馈 还是会有偏差..
  我们只需要讨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什么时候发生 就好了

Velaciela 2011-06-23 23:09 
  明天我补充几张我画的示意图。。在办公室呢。。。  
  今天看见大宗都下去了。。呵呵
  其实人类从为了衣食而优 到了可以随意享有非必须品 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应该予以肯定才对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还是旧有的供求关系结构  使得现在的大部分需求 相对于供给 太不稳定了。。。
  其实刚需对刚需的供求 还是比较平衡的 比如说能源和矿物  供求区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但是消费品对生产能力的关系可不是以前那样了  绝大部分消费品是可以不消费(0)的
  只要经济出现一些扰动 就极易出现短时间的需求冲击
  而对于那些行业 大多是重资产的制造厂 他们可不灵活。。。。 

Velaciela 2011-09-03 14:37
  不好意思 非常忙 没有时间写理论文章。。。
  下面我继续。  事情可能出乎意料的发展中
  但是走法会有区别  没人能预测到具体的波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难据此来挣钱
  但是据此来避险是可以的。
  下面继续。 

Velaciela 2011-09-03 14:39
  在目前这种状态下 非必须消费品挤出效应是很明显的  而前期企业以考通胀为由囤积的材料 变成了大量的非必须产品积压起来了
  这里我要夸下惠普啊  TOCUPAD大量甩卖 就是为了防止变成汉王
  这个企业的智慧很高啊!
  目前各行业大量积压存货,反应出社会的消费已经与生产脱节 特别是可选消费产业  将来遇到毁灭性的打击。。 

Velaciela 2012-06-25 20:43 
  OK  虽然预测对了 但是比想象的晚了1年左右
  已经进入3阶段,原材料开始积压,接下来制造业企业开始裁员-被裁的人减少消费-恶性循环的状态。
  我5楼说的爆破点来了
  感觉来的太快了又 

Velaciela 2012-06-26 08:31 
  @寂听  是的 我这个主要从实体经济来谈的 金融方面的是另一个体系 其实现代社会人兼有多个角色 经济和金融两个循环是互相关联的

  做空的话,我感觉下跌分泡沫型和衰退行,现在是衰退型,08年是泡沫型。 衰退型的问题在于跌跌弹弹,不好做。 所以我就没做商品 主要做股指的 我感觉如果要空商品得要轻仓长线才行  由于我的操作规范不能留单太长所以就没考虑空商品了。 相比之下错过了石油的话我想CU应该还有很大的下跌空间  但期货风险很大  请自己把握吧
  
  去就业的过程正在进行,将同时影响到投资和消费。。。  
  
  我感觉啊,现在股票快接近衰竭缺口了,可能会有60F级别的反弹 ,如果反弹到一定水平应该是做空的机会 这次有望把指数一口气干进1字头去
念念观音

12-05-16 16:25

0
没有永远成功的技巧,只有稳赢的心态。  绝岭雄风2011  2011-03-25 19:58  
 绝岭雄风  2005-12-07 16:58  
  我们练的是《绝代双骄》中燕南天所练的《为人作嫁功》,这种功夫练到相当程度之后,还要彻底毁去,才能更上层楼,在经历过苦难的经验之后,当开始怀疑自己的操作能力之后,当彻底改变自己的操作模式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许多当时费尽心血学的操作技巧,却是后来想要把他忘却却难以做到的困难经验,许多当年让我赚到大钱的〝必杀绝技〞,却也成为种下后来彻底失败的源头,也让我努力想去遗忘,说来有些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
  
  没有永远成功的技巧,只有稳赢的的心态!
  关键不在如何买!如何卖!而在如何不买!如何不卖!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