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学和积累

10-01-07 09:11 28662次浏览
欠谦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学和积累
打开淘股吧APP
47
评论(7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念念观音

11-07-27 20:50

0
炒股养家  2011-07-27 20:24  
  1.根据对热点的持续性,主次流等的划分,我把涨停板分为投资性和投机性两类。
  2.投资性的想买就买,不管几个点,类似于7月20日的862的买入,要求是往上看有较大空间,往下敢越跌越买,后市可反复操作。
  3.投机性的通常要求当天大盘较好的环境,当天是最强或者次强的热点,很大程度上在板上买,持续性不一定好,但是短期有较强的爆发力,通常作为隔日超短操作,比如今天主动打版的焦作万方。
念念观音

11-07-25 15:17

0
炒股养家 2011-07-20 23:58  
  一个股票,买的时候,问下自己,往上敢不敢看30%的空间,往下敢不敢越跌越买如果回答的是肯定的,那么就买吧,信心来自对市场的理解。
天一点

11-07-20 09:20

0
留下记号,继续学
念念观音

11-07-20 09:19

0
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降至年内最低  2011年07月18日 01:29
  一阵新基金发行浪潮过后,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在近期再次跌破4万户。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下称“中证登”)公布的今年以来基金公司新增基金开户数,7月第二周(7月4日~7月8日),两市新增基金开户数合计只有36961户。虽然从绝对数字比较,元旦后的1月4日~7日、春节前的1月31~2月1日和春节后的2月9日~2月11日两市的新增基金开户数均低于7月的第二周,但从日均开户数来看,7月第二周日均开户数为7392.2户,而元旦后第一周、春节前后的两周日均开户数则达到7697.25、11745.5户和8200户。

  市场见底前兆?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基金开户数在7月达到年内最低并不是如跳水般直线下降。中证登的数据显示,在5月16日~5月20日这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再次突破10万户后,就逐周下跌。仅仅两个月,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就跌去了六成多。

  对于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在7月降至年内低点这一现象,沪上一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基金的新增开户数和证券的新增开户数可以进行类比。通常情况下,证券新增开户数见底之后,市场也就会见底。同样的道理,基金新增开户数达到低点时,市场通常也会达到阶段底部。

  根据他的分析,基金的新增开户数减少,说明市场人气非常涣散,市场上已经没有了意愿去抄底的基金投资者。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政策上为了聚集人气,未来一段时间就会增加资金供给,加快新基金审批和发行的速度。在增量资金进场的情况下,市场自然会由底部逐级回升。

  该人士表示,根据之前的经验可以发现,通常基金发行很多,愿意购买基金的新基民很多时,通常都是市场赚钱效应很强的时候,但这种人人都赚钱的时间通常很短,很多人在这时候买进新基金,都会出现亏损的现象。未来就和证券市场一样,虽然市场赚钱效应逐渐消失,但总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市场底部已经到来,加上新基金发行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基金公司还是想趁着人气还在的时候多发一点,所以很多基金投资者都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买入被套。真正没有人愿意去买基金的时候,说明市场已经到了几乎人人都亏损,没人愿意再买基金的时候了。既然市场再坏已经没有了空间,那么就只会越来越好。

  不过沪上一大型基金公司销售部人士却不认同上述看法。

  他认为,基金和证券市场并不一样。因为基金公司的工作是募集到社会闲散资金进行各种投资,可以投资的范围包括证券、债券、货币等。此外,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投资股票市场,个人只能在一个证券公司开户,每个投资者只拥有一个账户。但基金却不是这样。

  “一个投资者可以在所有的基金公司开户。”这位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业内人士认为,新增基金开户数的下降反映的其实是基金投资者对国内公募基金这一群体的信心丧失。他表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很多基金投资者历史上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管理,最终都亏了钱。在中国公募基金成长历程中,每只基金成立时,相关的广告说明都会把产品说得很好,但长期来看,真正为投资者赚钱的产品并不多见。哪怕是同一家公司,投资者也并不是随便买哪只产品都能赚钱。这使得购买基金赚钱成为了小概率事件。

“投资者可以第一次信你,第二次还可以信你,但第三次你还在亏钱,那么谁会信?”该人士表示,新增基金开户数降低,公募基金应该认真反思。

  不过也有券商基金研究员认为,影响新增基金开户数的原因很多,包括一段时期内基金类型、新基金发行数量、经济体中资金充裕情况等。单纯地将新增基金开户数归于某一类显得过于笼统。

  新发股票型基金过少是主因
  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目前正在发行的基金共有20只,相对于四五月份,新发基金数量明显减少。

  该研究员也表示,今年四五月份是基金发行的一个高峰。但从投资类型来看,能够聚集人气的股票型基金发行并不多,而债券及联接基金则成为被各基金公司发行的重点。这两种类型的基金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普遍比不上股票基金。

  但由于今年以来A股市场呈现单边下跌态势,股票基金发行规模一直处于低位,这就限制了新增基金开户数的增加。

  不过他也承认,经历了从6月中旬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从超过10万到现在不足4万的下降过程,国内公募基金是该反思下自己管理资金的能力了。基金公司领导层更应该去思考,在如今依靠收取管理费赚钱的盈利模式下,一旦基金投资者信心完全丧失,基金公司未来如何养活自己。
念念观音

11-07-20 08:52

0
回顾中国的历次通货膨胀:都是谁在为通胀买单 2011-07-18 16:06:33
  导语: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CPI同比涨5.4%,本轮通胀仍未见有缓和迹象,政府明确要求“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其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类似的严重通胀还发生过四次。那么,每一次通胀的原因是什么?谁又成为历次通胀的买单人呢?
  
  1980年第一次通胀,广大消费者为财政赤字和货币增发买单

  原因:基建投资导致货币增发
  从1979年开始,中国在逐步推行商品经济的改革过程中,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从1979年至1984年,5年时间GDP就翻了一番,人均收入翻了不止一番。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建投资和政府财政的支持,据统计,1979年至1980年我国两年财政赤字都达170亿元以上,国家不得不增发货币130亿元来弥补国库亏损,到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增长63.3%。
  
  通胀程度:1980年通胀达6%  
  在增发130亿元货币的刺激下,1979年、1980年全国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已经到了经济危机的临界点。
  
  政策应对:压缩基建投资、紧缩银根  
  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买单人:广大消费者

  
  1984-1985年第二次通胀,到1985年通胀率一度高达9.3%
  
  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货币增发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通胀程度:1985年通胀率高达9.3%
  
  政策应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
  
  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比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
  
  买单人:广大消费者

  
  1987-1989年第三次通胀,政府急刹车导致六成民企倒闭
  
  原因:紧缩政策尚未见效,放开基建投资和货币增发  
  在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主要表现为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及随之而来的基本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升温。  
  基建投资导致市场对货币的大量需求。为此,中国央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推行大额面钞。1987年底,货币供应量达到1454亿元,比1983年增加925亿元,增幅为174%。
  
  通胀程度:1988年通胀率高达18.8%  
  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1988、1989年,通胀率分别高达18.8%和18%。物价上涨引发“抢购潮”。
  
  政策应对:紧急刹车  
  1989年,中央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政府对投资和货币供应采取了紧急刹车的办法,全国几千个建设项目一起下马,半拉子工程一词随之产生。
  
  买单人:六成民企破产倒闭  
  除了全体消费者之外,1989年前后全国仅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就破产关闭了13万家,占原总数22万家的60%。

  
  1993-1995年第四次通胀,经济“软着陆”,但民企破产、股民被“套牢”
  
  原因:价格市场化、提升工资和房产开发热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1992至1993年,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定价。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价格补贴标准以及再度提升工资,企业争上项目,外出投资,动用有限的外汇储备大量购进各种机械设备和高档商品,一再地扩大了银行信贷规模。  
  地方政府大搞开发区开发和用信贷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业。开发过热,项目虚增,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40%。为了维持正常经营,许多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都不得不靠“三角债”来维持局面。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幅均达35%以上。
  
  通胀程度:1994年通胀率高达创记录的24.1%  
  1993年,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为14.7%,通货膨胀高峰在1994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4.1.%。
  
  政策应对: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实现“软着陆”  
  吸取上一次通胀后急刹车的教训,中国政府开始通过控制利率杠杆和货币政策来进行经济的“软着陆”,存款利率一度长涨到12%左右。
  
  买单人:民企破产和股民“套牢”  
  一系列调控政策的结果是货币的回笼,通胀的消失,造成经济发展的放慢。标志之一是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民间炒房人破产;为了抑制股市的投机,涨停板、T+1、调高交易税数管齐下,最终导致了1995-1996年的两次大跳水,中国股市进入长达数年的熊市,中国股民明白了“套牢”一词的含义。

  
  2007年以来的第五次通胀,部分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出现倒闭潮
  
  原因:贸易顺差过大和四万亿投资导致货币超发  
  与前四次通胀主要是内因所致略有不同,本轮通胀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原因是外贸顺差过大导致的被动发钞。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达2.85万亿美元。为了维持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2.85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此外,央行货币超发的原因还包括2009年以来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抛出四万亿投资计划。
  
  通胀程度:2011年上半年CPI同比涨5.4%
  
  政策应对:紧缩货币政策
  中央采取房产限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紧缩货币政策。

  买单人:民营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
  据媒体报道,因为紧缩政策,江浙一带的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潮。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5次通胀可以看出,通胀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央行滥发货币;通胀的买单人除了广大消费者之外,民间资本无疑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念念观音

11-07-18 16:04

0
5只新基金延长募集期 证券时报记者 陈墨 2011年07月14日  
  A股市场震荡起伏,新基金发行进入“冰河期”,5只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

  汇丰晋信基金公司今日发布公告称,旗下新基金汇丰晋信科技先锋股票基金于6月20日开始募集,原定认购截止日为7月15日。经与托管行协商,决定将基金募集期延长至7月22日。此前,农银汇理增强收益债券型基金也宣布延长募集期,该基金原定认购截止日为6月22日,后将募集期延长至6月28日。同时,新华灵活主题股票型基金、招商TMT50ETF及其联接基金也宣布延长募集期。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5只新基金中有3只属于银行系,拥有较好渠道资源仍然要延长募集期。

  而从今年新基金募集情况看,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占比超过一半。业内人士表示,新基金发行遇冷,主要和A股市场走弱有关,若市场继续疲软,未来延长募集期的基金将更多。

  不仅公募发行难,一向不愁发行的私募产品在今年也难逃厄运。目前有接近20只私募新产品延长了募集期,还有些私募产品发行时间超过2个月仍未公告成立。

  不过,基金业一直存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现象。新基金发行遇冷或可成为市场见底的标志之一。2008年,基金冷清得几乎无人问津,当年有14只新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2009年也有超过10只新基金延长募集期直到2010年7月初,信达澳银中小盘基金也无奈延长首发期限,此后沪深股市掉头向上,上证指数在2300点附近选择上攻。数据显示,延长募集期的基金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反而是被市场所热捧的基金,有时候业绩不尽人意。

  “近期新基金发行实在太难了”,这是记者联系多家有新基金发行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员的整体感受。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员表示,基金销售情况实际上好过2008年熊市时候,不过因为这段时间新基金太多,发行渠道拥挤,竞争之下基金募集显得更加难。

  据了解,新基金第一次大面积延长募集期的情形出现在2005年的熊市,有20只基金延长了募集期,2006年上半年也有2只新基金延长发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类量化指标 李驰 2011-07-14 22:10

同威目前致力于将市场中的某些重要因素量化形成指标,用于辅助买卖股票的选时。

“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现象,已经列入观察行列。至今看来,这个指标还是比较靠谱的。人情基金赚钱是大概率的事。(碍于人情推销不掉而买的基金一般都会赚钱)

等待市场检验这一次该指标的准确度。
念念观音

11-06-20 11:59

0
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再创新低,史上首次跌破20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的中期策略会上,中金公司研究认为,过去的两次大牛市有几个显著市场特征,包括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跌破20倍,新股发不出去甚至停发半年左右,A股开始进入大牛市。并直言要跌到一级市场都死掉,二级市场才会有牛市。(狗蛋 20110620)
念念观音

11-06-07 15:23

0
了解重大资产重组 有效保护自身利益 广东君言律师事务所 张翼 2011-5-25  

中国证监会5月13日下发《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目的是规范、引导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如果发生重大资产重组,往往会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因为,经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其基本面往往发生重大改变,甚至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所以,投资者一定要对重大资产重组行为有所了解。

什么是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根据重组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和企业股权的重组。资产和债务的重组又往往与企业股权的重组相关联。企业股权的重组往往孕育着新股东下一步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组。 

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包括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对企业负债的重组主要指债务重组,根据债务重组的对手方不同,又可分为与银行之间和与债权人之间进行的资产重组。证券市场重大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或者控制的公司购买、出售或置换资产达到一定标准并使公司大部分资产发生变化的行为。

企业资产重组最常见的方式有二种:(1)当企业规模太大,效率不高、效益不佳时,会剥离出部分亏损或成本、效益不匹配的业务;(2)当企业规模太小、业务单一,风险较大时,一般会通过收购、兼并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多种经营,以降低经营风险。

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
证监会2008年5月18日实施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从资产总额、营业收入、资产净额等方面对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以下任一种情况都被视为重大资产重组:

(1)购买、出售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

(2)购买、出售的资产在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同期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

(3)购买、出售的资产净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净资产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且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重大资产重组时股东的权利
法律规定,对于重大资产重组,应由股东大会经出席股东2/3以上表决权通过,并应当提供网络投票或其他合法方式为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提供便利。如果,资产重组为关联交易的话,关联股东还需要回避。不过,股东大会通过并不表示就一定可以实施重组了,还要上报证监会,最后由证监会决定是否予以核准。

重大资产重组的审核程序
因为重大资产重组对投资者的影响重大,所以证监会在审核时会特别加以重视。前面所讲的只是一般的重大资产重组的情况,证监会会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予以审核。还有一类情形更加特别的重大资产重组,就是资产重组的力度比起一般的重大资产重组还要大,重组后的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改变甚至完全改变,有的连行业也改变了,几乎类同新公司。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由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下设的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也就是说从证券监管的角度讲,几乎已经将这类的资产重组提高到IPO来看待了。

这种更加特别的情形指的是:(1)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总额和购买资产的总额占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这比一般的重大资产重组的50%的比例要高很多;(2)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这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全面及根本性的改变; (3)中国证监会在审核中认为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核的其他情形。

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披露
因重大资产重组对公司股票产生的重大影响,所以对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披露上对上市公司有特殊要求:

1.上市公司在董事会做出决议后的次一工作日需要至少披露:董事会决议及独立董事意见;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预案;

2.上市公司最迟应于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同时公告以下文件: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法律意见书以及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经审核的盈利预测报告;

3.在股东大会做出重大资产重组决议后的次一工作日公告该决议;

4.在收到证监会是否核准的决定后,于次一工作日予以公告。
念念观音

11-06-01 08:34

0
短期反抽如期到来默认分类 泛舟 2011-05-31 16:44:23
  今日指数迎来了久违的中阳线,昨天我们聊到"如果今明两天沪市成交金额大幅度下滑,就会引发市场出现一轮反抽行情,领涨品种为前超跌的中小市值品种",今日上午沪市两个小时的成交金额为349.28亿元相比昨日上午的383.75亿元萎缩近10%左右,如果按照等量成交金额计算昨日全天721.46亿元下滑10%为650亿元左右,这个量就短期而言很难让指数再下一个台阶.所以市场如期引来了一次反抽.

  每一次超跌反弹的领涨股都是前期超跌的品种,超跌的品种一般分两类,一类如汉王科技这般中长期下降通道的品种,另一类是深国商这样的前期强势品种的首次下跌.从操作上来说,虽然后者离历史高位不远,而且看似下跌幅度不大,但是从短线交易的角度看,安全性上远高于前者.汉王科技这类完成了见顶反弹动作的品种,是很难再次把短线买点的,而且其基本面非常的不好.今日不仅仅是深国商比如前期我们曾经提到过的强势板块,静态低市盈率概念(6152 2034 6051 0939)等整体涨幅也都在6%左右,化工水泥等也都不错.

  反抽已经开始,当下投资者最关心的应该是空间有多少,或者说周期有多长,我个人认为本周和下周相对是安全的,当然前提是指数不能涨太多,横盘没事,大致区间在2680-2780点之间.在沪市没有有效穿越2820前暂时不看反弹,仅仅作为反抽处理.上述这些预期没有考虑到政策面利好因素,届时我们会随着行情和政策的变化来修正.
念念观音

11-06-01 08:26

0
短期反抽如期到来 泛舟 2011-05-31 16:44:23 
  今日指数迎来了久违的中阳线,昨天我们聊到"如果今明两天沪市成交金额大幅度下滑,就会引发市场出现一轮反抽行情,领涨品种为前超跌的中小市值品种",今日上午沪市两个小时的成交金额为349.28亿元相比昨日上午的383.75亿元萎缩近10%左右,如果按照等量成交金额计算昨日全天721.46亿元下滑10%为650亿元左右,这个量就短期而言很难让指数再下一个台阶.所以市场如期引来了一次反抽.

  每一次超跌反弹的领涨股都是前期超跌的品种,超跌的品种一般分两类,一类如汉王科技这般中长期下降通道的品种,另一类是深国商这样的前期强势品种的首次下跌.从操作上来说,虽然后者离历史高位不远,而且看似下跌幅度不大,但是从短线交易的角度看,安全性上远高于前者.汉王科技这类完成了见顶反弹动作的品种,是很难再次把短线买点的,而且其基本面非常的不好.今日不仅仅是深国商比如前期我们曾经提到过的强势板块,静态低市盈率概念等整体涨幅也都在6%左右(2034 6152 6051 0939) ,化工水泥等也都不错.

  反抽已经开始,当下投资者最关心的应该是空间有多少,或者说周期有多长,我个人认为本周和下周相对是安全的,当然前提是指数不能涨太多,横盘没事,大致区间在2680-2780点之间.在沪市没有有效穿越2820前暂时不看反弹,仅仅作为反抽处理.上述这些预期没有考虑到政策面利好因素,届时我们会随着行情和政策的变化来修正.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