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global cooling)

10-01-12 11:10 4417次浏览
兑现获利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多国今冬深陷严寒 专家:全球或经20年“小冰河期”

2010年01月12日 08:15环球网

据美国世界新闻网1月11日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global cooling),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报道说,这些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的,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

《每日邮报》说,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科学家的这项预测也推翻了气候变迁电脑运算模式,这些模式认定自1900年以来的地球变暖完全是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就会继续变暖。科学家说,他们的研究显示,大部分的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而目前正处于“寒冷期”。(高友斌)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兑现获利

10-01-12 11:37

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要成员之一、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季布.拉蒂夫带领德国基尔大学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的一支研究队伍,对海洋表面以下3000英尺左右、海水开始冷热周期性循环的地方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得出新结论:全球并未处在之前气候暖化理论所描述的“无可逆转的崩溃边缘”。

拉蒂夫及其同事在一篇2008年发表的论文中,预测了全球气候新的“冷化”趋势,并在2009年9月日内瓦一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会议中就此趋势提出警告。

1月9日晚,他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所带领的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在1980至2000年这20年间,甚至20世纪早期,所经历的暖化大部分──也许多达50%都是由于海洋冷暖交替的周期引起的。

拉蒂夫表示,每经过20到30年,就有一次“冷化”与“暖化”模式的逆转,因此像2010年这种全球大规模尤其是欧洲、北美和亚洲所经历的寒冷冬季实际上在预料当中。就连夏季的气温都有可能变得更低,而这种冷化趋势将持续20到30年。

拉蒂夫还说,现在大家所担心的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的状况即将暂停。现在,全球已停止暖化,“也许还会变得更冷一点”。也许20至30年之后,全球将再次回到“暖化”模式之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全球夏季海冰增加了49.7万平方英里,升幅为26%,这意味着海洋在向“冷化”模式迈进。即便连最坚定的全球暖化理论支持者对此亦无异议。

拉蒂夫的预测动摇了标准的气候计算机模型。此前计算机模型的预测显示,地球1900年以来之所以越来越暖,完全要归咎于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只要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持续上升,暖化趋势将持续下去。

此外,有理论认为全球当前的异常“严冬”现象可能是北极震荡的结果。
masterwerk

10-01-12 11:37

0
我也觉得这几年夏天越来越热 冬天越来越冷
newmagic

10-01-12 11:35

0
哪的砖家都不可靠呀。
兑现获利

10-01-12 11:23

0
小冰河期顧名思義指的是相對而言較冷的時期,但是比主要的冰期還要暖和,維持的時間也比較短。一般而言,小冰河期泛指15世紀至19世紀中葉氣溫偏低的時期(圖2-3c)。在小冰河期之前,地球氣候較暖和的狀態亦達數百年之久。此一情況在13世紀逐漸改觀,天氣逐漸變冷,海冰覆蓋面積增加,海上惡劣天氣頻繁不利於航行。 在歐洲大陸,惡劣天氣出現的頻率也逐漸昇高,農作收成及漁獲量皆明顯下降。歐洲北大西洋沿岸頻頻遭受風暴侵襲,海岸受到侵蝕而且洪水不斷發生。13世紀後葉及14世紀前葉,饑荒更是頻頻發生。此後歐洲氣候一直處於偏冷的狀態,在16世紀雖有回升的跡象,但是到了17世紀,氣溫又明顯下降,低溫狀態維持到19世紀中葉。

小冰河期的另一特色是天氣變異相當大,亦即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較高。中英格蘭的氣象資料顯示,在1659-1979年之間,最冷及最熱的冬天與夏天多發生在小冰河期。倫敦的泰晤士河河面在1964-5到1813-4之間結凍20-22次,倫敦市民甚至在冰凍的河面上舉辦舞會等活動。此段期間,荷蘭的運河也經常結冰。冰雪覆蓋的地貌成為常態,也因之成為畫家筆下常見的景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小冰河期也在中國發生。如上節所述,當歐洲仍處於中世紀暖期時,中國就已進入長達數百年的冷期(圖2-5),在南宋期間,氣候曾經一度回暖,但是仍舊偏低,而且維持不久,之後的元、明、清三代大多屬於寒冷的年代。明代中葉及後葉,氣候寒冷乾旱,在16世紀中,旱災發生次數高達84次,居歷史上各世紀之冠。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