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
0
中国央行举措引发全球股市紧张 英国《金融时报》
围绕全球经济复苏和央行政策的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昨日再度作祟,威胁全球股市2010年的积极开局。
中国触发了这波紧张情绪。中国央行出人意料地提高了3个月期票据的发行利率,这是近5个月来的第一次,表明其明显加大了政策紧缩力度。
丰业资本(Scotia Capital)的萨沙•泰汉伊(Sacha Tihanyi)表示:“此举是刻意的,表明中国政策制定者正开始履行下述承诺:利用政策手段,确保国内货币政策状况不会导致过于严重的资产泡沫,同时仍提供一种总体上具有刺激作用的环境。”
中国内地股市出现2周来最大跌幅,上证指数跌1.9%。
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Jing Ulrich)警告称,2009年驱动中国股市前进的那股动力,可能逐渐放缓,尽管内需仍保持活跃,外需也在逐步改善。
她说:“我们发现,总体宏观经济环境对股市上涨的支持力度变弱——但是,鉴于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回调幅度应该有限。”
亚洲其它股市也走低,香港股市跌0.7%,东京日经225指数跌0.5%。
欧洲股市收盘时跌幅收窄,富时Eurofirst 300指数仅跌0.1%。纽约股市正午时分,标普500指数持平,但处于15个月高位附近。
Gluskin Sheff首席经济学家、策略师戴维•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表示:“美股至少被高估了25%,后市在一段时期内可能继续维持高估,但是,被高估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对任何负面消息都十分敏感。”
央行政策受到关注。英国央行宣布维持0.5%利率不变,同时把定量宽松计划的规模维持在2000亿英镑。
0
余丰慧:央票利率上扬 调控力度加强
央行于7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0年第二期央行票据,并开展了正回购操作,两项合计回笼资金900亿元。具体情况为发行3月期央票600亿元,参考收益率1.3684%,较上期央票上升0.0404%;91天期正回购300亿元,中标利率1.36%,较上期上升0.03%。值得关注的是,在连续持平近5个月之后,央票发行利率再度上行。
央行票据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之所以叫“中央银行票据”,是为了突出其短期性特点。央行票据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央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央行就开始加大正回购的力度,但是,其利率一直维持在持稳水平。央票发行和正回购持续就说明央行利用货币工具回笼市场过剩流动性的决心,这次利率又开始上行,更加表明央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等货币政策开始进一步加力。
以笔者分析,央行可能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从宏观经济形势看,前期大举投资使得我国经济出现复苏的同时,一些副作用也开始显现。比如,某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泡沫泛起;通胀预期可能变为现实等。这一切都源于去年天量信贷投放导致的市场过多流动性,资产价格泡沫、通胀预期增大,要求货币政策必须大力回笼市场过剩流动性。但是,利率手段牵扯汇率、股市等因素,必须慎重使用,动用公开市场操作的数量工具是最优选择。而央票的短期、灵活、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好是央行首选手段。
央票利率上行的另一个因素,应该是从参与公开市场的金融机构主体经营上的考虑。目前,金融机构吸收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71%,6日Shibor(上海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三个月报价利率为1.8288%,都高于央行7日央票91天正回购利率1.36%。从前者来说,意味着会员金融机构要赔0.35个百分点,后者要少赚0.4688个百分点。因此,央行从会员金融机构自身经营考虑,如果进一步加大票据正回购力度,那么,利率水平必然继续走高。同时,也必须看到,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72%,低于91天央票利率0.6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只要超额准备金充足,就有购买央票的积极性。央票利率走高也间接说明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较多,进而说明金融机构不差钱。这也将促使央行继续加大回笼流动性的决心。
再一个原因是,本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高达6440亿元。如果央行不加大央票发行和正回购力度,必然使得市场流动性出现净投放,而要加大发行和正回购力度,利率应该适度提高。
央票利率上行,充分说明央行回笼市场流动性的决心,背后隐含着央行在利率手段暂时受到制约情况下,选择公开市场操作数量工具,暗暗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潜台词。如果通胀预期继续加大,资产价格继续膨胀,那么,央行正回购将会继续加力,利率将会继续上扬,甚至有可能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手段,货币政策将更加瞄准通胀预期增大和资产价格泡沫。首当其冲的是股市和楼市,特别是楼市。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央票正回购加力和央票利率上行这个货币政策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