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大家的回答来看,有以下几种说法。
1,想要有个有固定场所的“家”。(多数)
2,房子代表着一种归属感,没有房子,就缺乏归属感,就很难有尊严地活着。(有些虽然没直说,但意义类似,算多数)
3,财富的代表(在未买房者中,为少数,因为他们愿意住没有产权的公租房)
4,增值保值的潜力(在未买房者中,为相对少数)
5,信仰。这里我其实指的是一个奋斗的目标,一个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的动力。很可惜,无人表达这个理念。合理程度上的抱怨多过了对自身的反思。
接下来,我们就一条一条的说。
0
再次感谢大家的畅所欲言。
很欣慰的看到,虽然有对生活的无奈的感叹,但很少有人说出类似愤青的话语。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我针对的问话,自然有我的目的。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就在于一方是治根,一方是治表。
要想点住真正的死穴,还是在于文化和社会意识的差异。
所以,才有了那是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问的是“买房的目的”。
0
莫谈政治和股票,只谈生活点滴
谢谢黑夜行者
期待阿里谈看法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阿里几个问题中描述的景象,基本就是欧洲的现状。
1. 便利的城际,城区公共交通设施。(城际铁路,轻轨,地铁和公交)
2. 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护房东和租房者的利益。(欧洲目前的标准式房租合同的设计实际上是对租房者稍稍倾斜的)
3. 政府和建筑商开发出来的专供出租的所谓经济适用房。(不等同于质量差哟)
4. 。。。
这个情况在中国实现近期内有难度,
1、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了,我们随便一个省人口相当欧洲一个国家,土地相对少;
2、文化差异,欧洲的家在爱里;我们的爱在家里;
3、我们更从时候人情大于法,虽然好多的部委都设信访接待站,如果真正公平公正,这些地方还有必要存在吗;
4、人的素质,这个要说就太多太多了
但是毕竟国家真正在进步,我们的生活也富裕多彩,慢慢变好
0
谢谢你,东升1220.
0
接着回答:
第三个问题:我会的(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
第四个问题:我会的。被动的等终归不是办法,人终究会老,在自己能承受的前提下(不依赖他人),还得积极的生活。
总之,对现在的失望,不能替代对未来的希望。
0
阿里是个海龟?*^o^*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赞同,而且是把私人财产充公,没有支付对价,如今高价出售,无本万利?!
0
0
晚安!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