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从曹植墓的挖掘看“曹操”墓的疑点

10-01-02 20:13 4395次浏览
白记忆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曹操儿子曹植墓的挖掘过程

1951年春,原平原省(1952年底撤销)的一位领导在视察黄河时路过鱼山,发现当地一个男孩正在玩耍一把刻有“曹子建”铭文的佩剑,考虑到这是文物,当即花钱买下了。事过境迁,这把佩剑现已下落不明。
东阿县单庄乡境内风景秀丽的鱼山西麓修建有曹植墓,因而这一带有许多有关曹植的说法,在解放初期,像“破开曹子建(曹植),富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这样的传言就很盛行。为澄清谣传和出于历史研究的需要,在发现“曹子建”铭文佩剑后不久,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便派了两名工作人员来鱼山,对曹植墓进行清理发掘,当时聊城行政专署的一位秘书和东阿县文化馆的三名工作人员也参与此项工作。
1951年6月,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墓室砖结构,墓壁采用三横一竖砌法。墓壁及顶部均抹一层厚约0.5厘米的石灰面。平面呈“中”字形,由外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组成。甬通与前室、前室与后室之间各有1道门。墓全长11.40米,前室最宽为4.35米。甬道长2.20米,宽1.47米,高2.24米,券顶、甬道口用砖平砌封堵。外门道深1.45米,宽0.20米,高1.41米,作为顺砖墙缝横砌封门墙之用。前室呈方形,边长4.35米,高4.80米,大跨度拱券顶。后门道深1.20米,宽1.65米,高1.96米,位于前室后壁偏北部,券顶,两壁中部偏西处砌有宽0.20米、高1.67米的凹槽,亦砌入顺砖错缝横砌的封门墙。后室长2.20米,宽1.78米,高3.31米,券顶坍塌,无后壁。棺木放置于前室中部,已腐朽,从廊迹上观察,应为单棺。棺内铺垫3层,下层为厚约3厘米的木炭灰。中层为豆粒大的朱砂,上层为剪成日、月、星形的云母片。尸体安置在云母片上,已腐朽,仅存部分骨骼。随葬器物共有陶、铜、石器等132件,除玛瑙坠珠和3件玉璜放置于道封门墙内侧外,余均放置于棺木两侧。墓中还出土全套灰陶制作的灶具,另有陶井、陶鸡、陶鸭、陶狗、陶鹅等。从墓内砖土器物的紊乱情况分析,过去曾有人盗过此墓。在清理过程中,还发现一个豆绿碗,没有上釉,可能是明初期的物件,初步判断是盗墓人丢下的。
1977年3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该墓室前门道高约3米处的墓壁发现一刻铭砖。该砖为墓砖,3面刻有铭文,曰:“太和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十五日丙午兖州刺史侯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毕陈王陵各赐休二百日别督郎中王纳主者司徒从掾位张顺”。“太和”为魏明帝曹睿的年号,“陈王”为曹植生前最后封爵。
墓葬发掘后,甬道、外门道和主墓室由于长期暴露,1978年9月28日,4.35米见方的主墓室及2.2米长的墓道自然坍塌。为保护国家珍贵历史文化遗产,1981年,山东省文物局拨专款修建了墓基围墙,翻修了隋碑楼。1986年,国家又拨专款对曹植墓进行维修,使濒于毁弃的曹植墓,恢复其历史本来面目。1993年,东阿县人民政府对曹植墓周围环境进行了拆迁改造,建起了1.2万多平方米的陵园,修建了陵门,改修了隋碑楼,增建了曹植纪念馆等。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通过曹植墓分析安阳古墓的疑点
曹操和曹植为父子关系,生活年代接近,两人生前均被封王——曹操为大汉帝国的魏王、曹植为魏帝国的陈王,因此两者的墓葬结构应有很强的相似性。以山东鱼山曹植墓与河南安阳“曹操”墓对比,存在以下几点疑点:
1、曹操主张薄葬,提出“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植的陵墓在山东鱼山“依山营穴”,其兄曹植的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首阳山(尚未证实),两者均符合“因高为基”的特点。但是在安阳发现的魏晋古墓位于平原,仅符合“不封不树”,并不符合“因高为基”的特点;而且所处土地相对肥沃,也不符合曹操节省耕地的考虑。河南方面对此的解释是可能在过去1800年地形地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如果当地地形状况发生了如此大的变迁,在当地县志中应有记载,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河南方面提供此类证据。
2、曹植墓为单棺结构,为木制,推测曹操墓棺椁为木制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在所谓的“曹操墓”中,没有发现棺椁遗迹。一般盗墓者主要考虑盗取贵重物品,鲜有盗窃棺木的。而且“曹操墓”的盗洞在墓室上方,盗取棺木的困难更大,若非将棺木破坏,拖出墓室是不可想象的。如将棺木破坏,则墓室中应有木屑残留。在“曹操墓”中,三具尸骨均没有棺木,且“曹操”身体大部尸骨不存。
3、为防止尸身过快腐坏,曹植墓采用了三层防腐处理,“下层为木炭灰,中层朱砂,上层云母片”,曹操墓不采用任何防腐处理是不可想象的。即使是盗墓者将棺木盗走,在盗走的过程中,地面应有防腐物质遗留,但是在安阳古墓中,却没有发现此类物质。难道是盗墓者在盗墓之后还对墓室进行了清洁打扫?“曹操墓”中虽有云母制品发现,但并非防腐用品。
4、曹植墓中发现的刻铭墓砖,制作时间是“太和七年三月”,即曹植去世后4个月。曹植谥号为“思”,在这块墓砖上仍称其为“陈王”,而不是“陈思王”。那么,在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字样是否符合当时的礼节?
5、在曹植墓中,仅有曹植一人的尸骨和棺木。这充分说明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所谓“一男二女同葬可能是当时的俗”是站不住脚的。可怜当今中国学术腐败,堂堂学部委员在闹出“卞皇后12岁生曹丕”之后,又闹出新的笑话。请刘委员以后再斥责质疑者“你哪个业内的?业跟业不一样。如果你说你是业内人士,不能说外行话,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之前,先学会说几句“学术规范的话。”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白记忆

10-01-04 10:4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在魏晋南北朝短暂的历史里,国号为魏的大小国家太多,所以一个“魏武王”绝对不能证明是曹操
更何况对这些“魏武王”的铭牌是否是墓中原物现在还有争议
yt710

10-01-04 09:53

0
照这样北魏武王元英是不是也有可能
白记忆

10-01-04 08:16

0
名不见经传:
1、你懂什么叫黄肠题凑吗?如果不懂,拜托你百度一下
2、我是试图考究历史的真实,白记忆本来就是个随便注册的马甲,出风头对我有何意义?
3、出言不逊,相信股天乐能对你公正的处理
名不见经传

10-01-03 23:10

0
根据”黄肠题凑“特征都能确定是汉代王墓,更何况发掘有直接说明身份的证物,曹操墓确认无疑。。
阔叶

10-01-03 19:58

0
照猫画虎,一个依汉规制,一个依魏规制,楞往一起扯!
微笑的尘

10-01-03 19:52

0
“你哪个业内的?业跟业不一样。如果你说你是业内人士,不能说外行话,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这句话说的很好
长天

10-01-03 19:45

0
白总不研究股票研究这玩艺来了,呵呵
结局已定

10-01-03 19:31

0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怡怡堂卢

10-01-03 12:43

0
支持白兄,  一句话括概:  经济利益使华南虎复活成为河南虎.
gene

10-01-02 23:19

0
72疑冢,这是第一个,还有71个,加上正宗的墓,一共可以开发出73个旅游景点

保守估计,也得搞出4,5条旅游专线的,名字就叫做
“魏武帝墓系列游”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