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时代》杂志发现“邵阳打工者”品牌

09-12-20 12:22 17102次浏览
躺捡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深圳4名女工登上时代周刊成为中国工人代表(图)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0日10:48 中国经济网



  左起: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黄冬艳拿的就是《时代》登的她们的合影复印件。“中国工人”作为群体获评《时代》2009年度人物亚军。晶报记者 张国防/摄



  《时代》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7名来深建设者成为《时代》周刊2009年度人物“中国工人”的代表,其中4女性昨接受记者采访

  12月16日,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评出了2009年度人物。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除 视频:中国工人入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来源:东方卫视《看东方》
了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这样的“权势人物”之外,平民味儿十足的“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上榜的群体人物位居亚军。

  在介绍“中国工人”这一群体时,《时代》周刊这样描述:“在深圳一家LED工厂,《时代》周刊的记者遇到了一群年轻的男女,他们都是外地来深圳的务工人员,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文章配发了7名来深建设者的照片和他们简短的故事。

  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李春英、邓涛、曹彬……这群来自深圳的普通工人成为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中国工人的代表,一夜之间,他们的笑容传遍了世界。他们来自深圳哪家企业?有着怎样的故事?昨日,记者辗转找到了深圳“中国工人”中的4人(李春英,女,34岁,湖南邵阳人、邓涛,男,21岁,湖南常德人、曹彬,20岁,四川成都人,因种种原因未能接受采访),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侧影。

  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 31岁 车间主管

  “我要把家安在深圳”

  在《时代》周刊刊出的4名中国女工的介绍中,肖红霞被排在第一位。说来也巧,无论是生活或工作中,肖红霞也是大家公认的“老大”。工友们说,她是车间里的主管,职务高,生活阅历丰富,办事牢靠。

  肖红霞告诉记者,17岁那年她初中毕业,她和堂姐南下到广东打工。起初,她跟堂姐在饶平一家相框厂做工,每月800元工资。在这个厂,肖红霞干了一年多,为了赚得更多,也为了让老家的父母过得更好,肖红霞辞职后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先是在一家纸品厂工作,活不但累,赚的还没有在饶平多。她曾多次想回老家,但转念一想,既然来了就要干出一个样子来,就坚持了下来。不过,很快她又换了收入稍微高一点的一家电子厂。

  从1994年到现在,肖红霞先后在14家工厂打过工,5年前进入莱依迪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工作时间也是最长的。“我们厂是生产节能灯的,我来现在这个厂还是我以前厂里的主管把我挖来的,因为我做节能灯工种已经很多年了,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我都能胜任,来了这里以后,公司还提拔我做生产主管,管理着20多个人,每周日还能休息。”肖红霞高兴地说。

  1998年回家过春节时,肖红霞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张治儒。2000年结婚后,丈夫张治儒也来到深圳打工,目前他们有一个6岁的女儿,一家人十分幸福。

  说起家,肖红霞最愧对的是爸爸。她说,爸爸辛劳一辈子没有享到什么福,该享福的时候却去世了。“爸爸63岁就去世了,得的是胃癌。他临终前托付我两件事,一是照顾好妈妈,二是给弟弟找一个对象。”

  如今,肖红霞把年迈的妈妈接到深圳住了,弟弟也找到了满意的对象。肖红霞告诉记者,他们租住的是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一家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十分幸福。

  “我今后就把家安在深圳了,深圳的经济发展很快,是一个大都市,在这里生活有一定的幸福感。我周边很多朋友都打算把家安在深圳呢。”肖红霞说。

  邱小院

  广东梅州南口瑶上人 26岁 生产组长

  准备自己创业

  1999年,刚满16周岁的邱小院独自来到了深圳八卦岭一家电子厂,每月工资仅500元,邱小院省吃俭用,将大部分工资寄给弟弟读书、生活。

  直到2002年,邱小院进入了莱依迪公司,她开心地发现,这个公司的发展前途比之前的电子厂更广阔,“这里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电子制作设备,严格的管理制度。”邱小院凭着自己此前在电子厂的技能,很快就从一个普工,当上了一名测试、封胶组组长,而工资也飞涨到2000多元。

  2006年,邱小院与同一家公司的维修工相爱结婚,并在当年生下一个可爱女儿。“那时出来打工只是一心为弟弟、为家人考虑,而现在我有了女儿,弟弟也即将毕业走出社会,我也开始替自己考虑了,在打工的这么多年里,我得失各半,得到了现在的幸福家庭,失去了和自己家人的团圆。”

  尽管邱小院现在是公司的管理人员,但她并没有留在公司继续发展的长远打算,她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不管是开小商店,还是开个公司自己打拼,都是不错的选择,邱小院认为自从有了女儿和丈夫后,她的生活就多了一份寄托。

  湖南邵阳市洞口县人 21岁 普工

  “打工挺累,但我喜欢”

  彭春霞是4个女工中年龄最小的,她和肖红霞来自同一个县,也是最后一个接受记者采访的,她一直在流水线上忙,她的位置很重要,所以不能提前离开岗位。

  像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年轻女性一样,彭春霞17岁就随着移民大军来到深圳。3年前她进入莱依迪光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肖红霞成了她的顶头上司。在肖红霞的口中,彭春霞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平时不爱说话,但工作起来十分认真,也很利索,人更是勤快,她做的活都很细腻,质量也是最好的,年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彭春霞称,她家姐妹三人,她排老二,自己平时不喜欢玩,也不上网,更少逛街,来深圳3年了,只去过3次关内。“特区给我的印象很深,大楼大厦很多,城市建设真的很美,这说明深圳的经济有活力,我们在深圳打工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虽然我的贡献不是很多,但积少成多,深圳的建设离不开外来工。”

  采访彭春霞时,记者问一句她答一句,从不主动说话也不多说话。采访时她一直在搓手,显得很紧张,相比同龄人,她更加朴实,不化妆也不染头发。“在我的家乡,大多数人都为谋生而离开家乡。”她说,“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以为来这里打工是乐趣,现在知道不是。”她表示,虽然这份工作很繁重,每周只有星期天休息,但也比上几代人的生活好多了。“挺累的,但没关系,我喜欢这里的生活。”她说,“有工作可做就是幸福的。”

  记者问她有什么理想时,她说今年最大的理想就是找到自己中意的男朋友。

  黄冬艳

  湖南邵阳武田县人 36岁 生产组长

  幸福生活一直延续

  在4个女工的合影中,黄冬艳是梳着一头马尾辫、向右侧着身子坐在3个人的中间,为何只有她坐着拍照,黄冬艳笑着说,可能是自己在7个人中间属于年龄最大的,身边的3个姐妹都很尊重自己才让她坐着。

  冬艳记得那天是老乡肖红霞叫去拍照的,冬艳平时就很喜欢拍相片,愿意自己最美的音容笑貌留下来,做永久的美好回忆,“十几年前拍照,用的是傻瓜相机,现在大家的生活好起来了,都用起了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相片,立即就能看到,现代化的技术发展真的好快;那天美国摄影师的相机更大更先进,我们从上午9点开始拍,到中午两点才结束,摄影师不停地要我们摆姿势,看着那大相机我们不是很自然,多少有点紧张。”

  相片出来后,冬艳笑着说,家人都还不知道她上《时代》的事,打算迟些再告诉家人。

  黄冬艳在湖南邵阳武田老家排行老五,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家里经济情况较好,全家人对她宠爱有加,“我在家很少做事,没吃过苦头,生活在这么一个家庭里,我是十分幸福的。”

  直到1998年,25岁的冬艳才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东莞一家工厂做起了普工,那时她的收入只有500元,在工厂辛苦工作4年以后,2003年初,她又来到深圳,与亲戚开了一家饭店,“那时开店,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没几天我们的各种执照就拿到手了,刚开始时,生意还挺红火的,但后来经营出了一些问题,熬了1年多的时间,生意就彻底失败了。”

  在冬艳一筹莫展的时候,2004年8月,在肖红霞的引荐下,冬艳来到了莱依迪公司,“那时来到公司看到这里的流水线,我觉得很好玩,这家公司每天上8小时的班,我把每天该完成的工作都按时按质完成,下班后就能舒舒服服地回宿舍睡觉了。”在此后的几年间,冬艳的工资收入也从几百元提升至2000元。2006年,冬艳回到老家生了儿子后,第二年带着幸福再次回到莱依迪公司上班。

  自外出打工拼搏至今,冬艳工作过3个工厂,所见所闻让她成长很快,由于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骨干、业务领头人。“现在,我看到身边的一些年轻打工族,身上都挂着MP3、时尚手机,要是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周前,一直在家照顾小孩的丈夫来到深圳与冬艳团圆,但不久又转到广州,做起了一名装修工。“我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婆婆,也找到了一个最好的丈夫,我会爱他一辈子的。”

  采访内幕

  起初他们不知道为何拍照

  说起被《时代》周刊记者的采访,肖红霞表示那纯粹是一个意外。

  肖红霞说,上个月她老公的一个朋友称美国一家杂志想让他帮忙找几个工人进行采访,没说具体采访内容。11月15日是周日,肖红霞就约了厂里关系较好的6个工友,如约来到公司对面的一家四星级宾馆接受采访。

  来了三男一女,带头的是一个美国人,他是美国《时代》周刊的文字记者,中文名叫王霜舟,女的是助理兼翻译,其他两名中国人则负责摄影。王霜舟问了她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后,摄影师便开始给他们拍照。“他们用的相机看起来很古老,不能当场看图像,拍了很多次,我们的姿势也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摆设。采访一直持续到中午,大概用了4个小时。”自始至终,他们都不知道《时代》周刊拍这组照片是干什么用的,他们觉得,只是帮朋友一个忙。

  直到昨天,有朋友告诉他们,他们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才弄明白那个美国人拍那么多照片的目的。一夜之间成了“名人”,对于他们而言,刚开始还有些不知所措,然而生活并没有变化,很快,他们就平静下来。

  “看到自己上了世界知名的美国杂志,我好惊讶啊!心里还有点慌,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月前我们去酒店拍照,我们也没向对方询问拍照要做什么用,到最后拍完照了我们还签了一个协议,对方说明会使用我们的肖像,希望征得我们的同意,我们就签字了,拍照也没有任何报酬。”黄冬艳是4个人中最迟得知自己上《时代》的。

  为何选择在深圳拍摄“中国工人”?《时代》周刊美国记者王霜舟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也是一个机缘巧合,因为肖红霞老公的一个朋友认识王霜舟,王霜舟辗转找了肖红霞,没想到肖红霞一口答应下来。

  王霜舟说,他拍摄的这几名工人只是普通的中国工人,他并没有做过任何事先设定条件的挑选。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更能代表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从一个侧面上说,他们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毫无疑问,要战胜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两国央行行长都是关键性人物,他们的实际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上《时代》的榜单,也算是名至实归。但是,一个国家再好的经济金融政策,也必须有最基层或者说一线的工人来落实。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全球的经济,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千千万万一线工人们的艰苦劳动和聪明才智。他们作为全球唯一的群体人物上《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榜,同样是名至实归。

  (深圳新闻网-晶报)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23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躺捡之

10-08-11 10:21

0
我同事的丈夫是新宁县委书记,据我了解,他为新宁崀山申遗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也为崀山的保护和发展及品牌做了很多基础工作。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奈蒂莉

10-08-11 09:25

0
躺兄心境不一般
躺捡之

10-08-11 08:45

0
老乡好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躺捡之

10-08-11 08:42

0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六处丹霞景区地处六省□讲述完整地貌发育传奇
http://www.jinghua.cn  2010-08-03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逛逛社区
 


 
湖南新宁县崀山“八角寨”丹霞地貌风光。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 
 


贵州赤水丹霞河谷潺潺流水。 
 


以“三爿石”著称的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 



 
福建泰宁丹霞地貌。 
 


江西龙虎山景区仙水岩晨雾。 
  昨天凌晨,“中国丹霞”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加到40处,其中,文化遗产28处、自然遗产8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处。

  六申报点讲述自然故事

  “中国丹霞”项目是我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的项目,6个申报点分别是湖南峎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 

  6个申报点分别从青年早期、青年期、壮年早期、壮年期、老年早期和老年期讲述了“中国丹霞”地貌的发育传奇,呈现了一个完整的自然故事,是丹霞地貌从“侵蚀量最小”到“侵蚀量最大”的最佳例证。其中,贵州赤水丹霞位于我国最大的丹霞分布区,是构造抬升初始发育的青年早期丹霞。提名地金沙沟保护区内保留了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桫椤,世界罕见。而浙江江山市的江郎山则是老年期丹霞的典型代表。 

  据悉,去年1月,“中国丹霞”项目在180多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唯一参选申遗的自然遗产项目。去年9月,该项目以其突出的遗产价值和较高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实地考察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派专家的肯定。

  答辩过程非常艰难

  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自然部分申报的审计从巴西利亚时间1日下午,即北京时间2日凌晨4时开始。“中国丹霞”是第一个被审计的项目,从凌晨4时20分开始到5时05分,结果才出来,整个过程持续了约45分钟。当中国代表团走出会场时,大家都显得非常激动,相拥而泣,很多人哽咽得说不出话。 

  在大会上代表“中国丹霞”进行答辩的是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梁永宁。据梁教授介绍,整个答辩过程非常艰难,各方的争论非常激烈,“中国丹霞”最终通过批准由一个推迟的项目直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申遗成功只是开始

  申遗成功后,六省申遗办公室负责人王智光在现场说:“中国丹霞是世界遗产中的一颗明珠,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颗明珠,让她更加璀璨,为遗产地可持续发展而作出努力”。 

  江西省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曾绍平说,申遗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之后的工作更重要。他说:“遗产保护是皮,遗产利用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地政府一定会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链接·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中国地质学家陈国达院士、冯景兰教授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地貌景观名称,这种地貌发育在大陆陆相红色沉积层上,由于受到构造抬升和气候、侵蚀、风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以赤壁丹山、峰林峡谷为特征的独特景观,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它不仅记录了地貌发展的地质过程,也印证了大陆演变的历史。我国已发现近800处丹霞,分布在20多个省份,本次6个共同申报的提名地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分析确定的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区域。 

  据悉,我国所称的“丹霞”地貌,在国际上统称为红层地貌。此前我国的申遗项目,都采用国际通用名称申报,此次是第一次使用我国传统称谓的世遗题名地。

  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

还包含广东丹霞山风景,典型图片如下:



搜索网

10-08-11 08:24

0
仰幕已久,您竟然是邵阳英才!(小声的:俺邵东,不才)
躺捡之

10-08-11 08:11

0
中国丹霞成为中国第40个世界自然遗产,而新宁崀山是主力。未来十年,邵阳可能不再是打工者大市,而将成为中国一流的旅游大市!这是一个人文与自然和谐辉映的地方。
躺捡之

10-08-11 08:07

0
中国再掀“遗产热” 专家称丹霞申遗十几亿花得值2010年08月11日 05:24广州日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申遗专家组组长彭华。

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详解

申遗十几亿资金花在哪里

文/本报记者邱敏

随着“中国丹霞”地貌成为中国的第40项世界自然遗产,一时间中国又掀起了“遗产热”。根据建设部的统计,目前中国有包括杭州西湖在内的35个项目正式备选申遗,而各地跃跃欲试提出申遗的已经排队到下个世纪。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在申遗上的花费可谓不遗余力:“中国丹霞”申遗牵头的湖南崀山所处的新宁县,为这一次申遗花了4亿多元,而其2008年的财政收入才刚刚突破2亿元。“中国丹霞”六地共为申遗花费十几亿元。

这些高达十几亿的巨资究竟花到了哪里?政府一掷千金冲动的背后又是什么原因?成为世界遗产之后伴随的门票涨价潮又如何解读?本报专访中国丹霞申遗专家组组长,中山大学教授彭华。



十几个亿申遗值不值

成为世界遗产后,旅游带动GDP的神话,一直为每个申遗的政府津津乐道。

平遥古城1997年申遗成功,旅游门票收入从1997年的12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75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从125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6.7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0.96%增长到2008年的13.91%。

而云南丽江1997年申遗成功,三年后旅游综合收入就达到13.44亿元。

然而,并不是每一种成功都可以复制,最近,有媒体曝出贵州省荔波县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但该县因申遗而欠下2亿多元的债务。

记者:您曾经说“中国丹霞”申遗大约花了十几个亿,具体花在了哪些方面?

彭华:我没有作过详细统计,这个数据是我根据各提名地的报告数据粗略计算的,但比较接近事实。综合来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笔大钱是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改线和扩建、景区“三线下地”和卫生设施等。

第二笔大钱是配套设施建设,如博物馆、游客中心、管理中心、监控中心、各种监控设施(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旅游点监测)等。

第三笔大钱是景区综合治理,如拆迁景区不合理或有碍景观的建筑和各种服务设施,搬迁核心区不适宜发展或有碍发展的村庄,景区内设施和村庄的整治改造等等。

此外,还有几笔小钱,申遗过程中,景区内步行道修整、改造、新建,观景台、服务点、标识系统的新建和改建,还有基础研究、规划编制、研讨会、论证会、国际咨询、公共活动等费用。

记者:您认为这些钱花得值,能说说花得值的理由吗?

彭华:我说花得值,是从几个方面来理解的,首先,我们的提名地各自的发展基础不同,但与遗产地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花钱是为了申遗的需要;其次,投资项目考虑了以后的发展需要,利用申遗实现一步到位;第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包括遗产地内的村庄和民生问题,在申遗过程中得到解决;第四,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配套项目被同步解决。

还有,提升景区开发品位的配套项目和景区改造等。

这样,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申遗整治的一年多时间里,景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部分旅游区都做了过去几十年和今后几十年的事。

世界遗产被称为“地球的名片”,是所在国家的荣誉和自豪,花十几个亿拿到6个地的遗产品牌,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国内外的遗产地发展道路表明,申遗成功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难以估量,除旅游经济发展之外,品牌提升、美誉度提升、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其他项目投资,外围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会得到更大的收益。所以,我认为值得。



一朝登顶门票就涨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日地方政府“申遗热”的思维,大抵也逃不出这个模式。

事实上,申遗成功就涨价,这些年来在我国已俨然成了一种惯例,诸如张家界、西递宏村、九寨沟、黄山等许多景点都是在成为世界遗产后大幅提高门票价格的。

而丹霞山的提价似乎也已经提上日程。丹霞山管委会副主任侯荣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丹霞山采取的是平日100元,节假日和周末120元的门票价格,韶关本地市民则享受30元年卡不限次数进入的优惠。内地世界地质公园的门票一般都在160元左右,而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世界遗产项目的门票都已经突破了200元。”

有网友质疑,九寨沟、张家界一个景区就是世遗,现在六个景区分一个中国丹霞,是不是其门票应当是六分之一呢?

记者:现在已经有丹霞山门票可能会涨的说法,为什么一成为世界遗产就要涨门票呢?

彭华:作为一种分析,我认为把申遗与景点价格直接挂钩的说法和做法都曲解了申遗的意义。尽管一些地方申遗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发展旅游对品牌的需要,但旅游发展并不依赖门票。在一般的旅游地消费构成中,门票是最小消费之一,主要的消费则是服务性消费。

申遗更是对资源保护的选择,是对遗产保护公约的承诺,是一种责任,这是政府申报遗产时必须作出的抉择。假如是出自于旅游发展的冲动,政府在决定申遗的时候,也几乎没有谁会想着我的投入要从门票中回收,而更多的是通过申遗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引更多的外围服务性的旅游项目投资和更多的非旅游项目投资,这才能真正扩大了税源。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甚至取消或部分取消了门票,由财政直接负担保护与管理费用,却可能带来更大的服务性消费。

记者:这背后有申遗成本补偿、遗产保护维护成本等原因吗?

彭华:门票价格是由成本和市场决定的。现实中,景点在申遗成功后一般会涨价。这一方面是我们国家的风景区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中国对风景区和遗产地的管理是“属地管理”,是以旅游养保护的投入机制;另一方面,申遗的经费大部分是地方政府和景区本身筹措的,这些投资为遗产地改善了旅游环境和条件,增加了景点和游览线路,增加了产品,增加了保护投入,适当提价是情有可原的;再一点,申遗成功后出现爆发性客流,导致景区“超载”,为了保护遗产,控制客流,使用价格杠杆,尤其是在节假日上浮门票属于管理手段。

中国为何出现“申遗”热

一向以众多的世界遗产而闻名的英国,2008年宣布,由于申遗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旅游效益,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普华永道撰写的报告显示:英国申请一个世界遗产需要花费40万英镑,平均每年用于维护的花销也在15万英镑左右。

由于维护和修葺的费用远大于带来的旅游和休闲效益,因此将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

记者:目前,我们国家还有35个项目在排队备战,为什么国内外会产生这种反差呢?

彭华:我只看到过一篇报道,说今后再也见不到英国有新的世界遗产了。但是,今年的遗产大会审议项目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等遗产大国均有项目参加。

英国和其他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目前世界遗产名录中有近50%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仍然位居世界遗产大国的第一、二位。此外,欧美国家申遗的入选率一直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出许多。世界遗产中心今年编制的世界遗产分布图上,欧洲密密麻麻,而亚非拉地区则零星散布。

因此,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申报世界遗产为“热”的话,我认为这是“觉醒”,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仅仅因为保护不力或“无能力”保护作为借口,认为这样不如不申遗,自己否定自己民族的觉醒,我觉得那才是可悲的和愚昧的。



丹霞未来开发几何

未来丹霞山的旅游开发主要限于外围和沿江地带

记者:“中国丹霞”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呢?

彭华:在申报阶段,我们六个提名地有一个共同的管理规划,其中对于保护资源和培育生态环境有专门的要求。其中六地的统一协调管理将是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我们计划六地将成立一个协调管理机构。然后就是立法与执法,遗产保护机构和人员的落实,监测的常规化,遗产地和缓冲区的保护,社区居民的管理等都将同步跟进。

丹霞山划出了比重非常大的禁止开发范围,作为永久保护的区域和研究区域;在遗产地和缓冲区禁止建设大型服务设施,而主要是扶持乡村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服务;未来丹霞山的旅游开发主要限于外围和沿江地带等。

申遗

现场:

支持丹霞意见一边倒

未投票已经通过申遗

“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实现了彭华教授萦绕在心头17年的梦想。“中国丹霞”作为中国特殊的地貌类型,更是凝结了中国四代地质学家的心血。

记者:世界遗产大会批准丹霞列入世界遗产是采用投票方式进行吗,中国丹霞获得多少票?

彭华:遗产审批过程中投票只是在遗产委员会成员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表决方式。如果意见一边倒,则不需要投票,大会执行主席锤子一敲,就表决通过。

绝大多数成员国认为中国丹霞符合世界遗产第七、八条标准,中国丹霞,通过了!

当执行主席的锤子敲下去的那一刻,我激动得什么都想不起来,酸甜苦辣,眼泪止不住地流。只知道和前来祝贺的各国代表们握手、道谢。稍稍平静,我离开会场,和自己的战友们欢庆。

“只有一个国家的代表支持持反对意见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意见,就没有必要投票了。中国丹霞,通过了!”

“花十几个亿拿到6个地的遗产品牌,在国内申遗史上花费算比较小的。”

“旅游发展并不依赖门票。在一般的旅游地消费构成中,门票是最小消费之一,主要的消费则是服务性消费。”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申报世界遗产为‘热’的话,我认为这是‘觉醒’,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
拉登朋友

10-08-05 14:28

0
不是翻到这个帖子, 还不知道邵阳有如斯美景, 找时间通逛一遍。

邵东是老家, 父母兄弟都来广州后已经多年没有回去看看。
sakouha

10-05-14 08:52

0
有山有水,有人儿气儿。

哎,我们可怜的石家庄啊,啥都没有,山是石头山,光秃秃,没有水。

还整天这修修,那修修,乱七八糟。

好想走出去啊
sakouha

10-05-14 08:49

0
魏源蔡锷的故乡,人杰地灵的邵阳

好地方啊!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